魏晋干饭人 第10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常宁忙作揖还礼,抬头时看到站在第二排的还有个女子,他顿了一下便恢复如常。

  连主君都是女郎,县衙里有个女吏员又有何奇怪的呢?

  赵含章介绍他们,“这一位主簿见过的,傅大郎君,他虽不在县衙中任职,但含章有许多事都要仰仗他,是我的左右臂。”

  常宁就明白了,傅庭涵是幕僚的身份,以后就当做县令师爷来看就好。

  不过主君这态度转变也太快了,竟然马上就叫他主簿了。

  赵含章先介绍的宋智,“赵县丞事忙,多半时候不在县衙里,所以县丞之职是我和傅大郎君一起管着的,琐碎之事便交由宋智来处理,以后常主簿有需要和县丞沟通的事,先找他。”

  常宁就明白了,宋智是文书,不过似乎还未定下。

  赵含章然后介绍耿荣,“这是我给常主簿找的文书,耿荣,因他父亲是先主簿,他对西平县还算熟悉,以后常主簿有不解之处问他。”

  又对耿荣道:“你好好辅助常主簿。”

  耿荣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然后介绍了陈四娘,“这是陈四娘,她现在也是户房的人,因为战事,西平县有许多孤寡孩童无家可归,所以我在县城里开了育善堂收养他们,现在育善堂就是她管着的。”

  陈四娘上前屈膝行礼。

  常宁回礼,道:“育善堂耗资不少,所做账簿要清晰明了,这样才能长久。”

  赵含章颔首道:“不错,正巧她不仅心善,为人细心,还读过书,能做账簿,所以我便把此事交给她了,常主簿以后也多留意育善堂,那些遗孤我们既然开始养了,那就要养好。”

  常宁应下。

  然后就是县衙里的几个衙役了,“还有一些人在外忙碌,此时不在县衙里,待他们回来再让常主簿见。”

  赵含章笑眯眯的道:“走,我带先生进去看看你的公房。”

第184章 达成共识

  赵含章不仅让人重新布置了一下给常宁的公房,还很大方的在县城里给他分了一套房子,配了一房下人给他。

  反正她现在不缺粗使人手。

  常宁还未正式办公就感受到了赵含章对他的看重,待正式接触县务,他感受愈深,因为赵含章真是不见外,什么县务都和他说。

  他都没得及和这位新主公磨合,直接被她砸过来的底细吓到了。

  看着手中的数据,他艰涩的问道:“这是?”

  “这是我们需要安排的人,”赵含章让人把简易地图挂上,之所以说是简易地图,是因为上面只大概画了一块一块的区域然后标注了名字。

  这是傅庭涵大致估算后画出来的,上面的面积数字也是大致计算,但荒田和官田面积却是大差不差的。

  赵含章示意常宁看图,“我们决定将人安排到西平县各处,让他们耕种现在荒废的土地和官田。”

  常宁脸上的惊诧慢慢收起,脸色平静的问道:“但是?”

  赵含章满意的看了他一眼,接着道:“但是,没有房子,我们现在缺少御寒的衣物,被褥等,而今又正赶上种冬小麦,我们不能错过农时。”

  常宁问:“那他们现在住在何处?”

  “荒野里,”赵含章道:“每日下地劳作用饭后就地休息,由军中派出去的士兵管辖,还算听话。”

  常宁沉吟,“现在是秋末,天气虽转凉,但还能过,再过一段时间,寒流南下,夜里寒凉,再露宿野外就不行了。”

  赵含章深以为然的点头,眼巴巴的看着他问,“先生有高见吗?”

  “高见没有,”常宁道:“和女郎一样,让他们一边建造房子,一边耕地播种吧。”

  他直接否决了赵含章用砖石砌房子的决定,道:“直接搭建茅草屋,先让他们有个容身之处再说。”

  “可茅草屋并不保暖,”赵含章还是想一步到位,“我已经让人建砖窑,第一炉砖都烧出来了。”

  “但女郎收留的人太多了,建一间砖石房子,相同的人工需要耗费十天左右的时间,而建茅草屋只需两天。”常宁道:“女郎,有舍有得,当务之急是先把人安顿下来,以安民心,砖石房子可以明年,甚至更久以后再开始。”

  傅庭涵补充道:“后续可以用以奖励。”

  赵含章是个听劝的人,虽然总体来说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更多,但建茅草屋的确是更好的意见。

  她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在西平县范围内点出安置点,再把人分成一队一队的放到各个安置点中。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事情还琐碎,并不是一口令下就可以了,不然赵含章和傅庭涵把办法想出来两天了,为何还没动手?

  因为既是一队,那就要有队主。

  还要给各个安置点准备物资,准备物资的人,分配物资的人,运送物资的人都要一一安排。

  甚至为了保证他们对西平县,不,应该说是保证他们对赵含章的忠诚度,还得注意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更不要说安置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诸如我要和他在一个队,不要和他在一个队之类的问题不要太多。

  说白了,赵含章和傅庭涵都害怕琐碎的事情。

  常宁来了,赵含章非常大方的把自己的底子露给他看,顺便把这些琐碎事一股脑的推给他。

  她就掌着大方向,各处跑一跑,发现些问题,再解决一些问题就好。

  傅庭涵也更喜欢在县衙里算算算,而不是到下面去被人围在中间为大家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赵含章和傅庭涵点完安置点,用朱笔重点画了几个圈后道:“这几个安置点要特别注意,派去的人要格外忠心些,其他的,打混后随便分配吧。”

  常宁盯着那几个安置点看,“这是……”

  “这是防守点,”赵含章没有过多解释,只道:“掌握了这几个点,以后便不会再发生乱军潜入,都到了跟前才被发现的事。”

  还能把住他们的后路,将来西平县要是受不住,他们逃命也有路逃。

  常宁看了一会儿,不得不提出他心中的疑虑,“女郎招了这么多人,却只留下一千两百兵马?”

  “对,”赵含章道:“这一千两百人是精兵,等县城安稳下来,我只在城中留两百驻军,一千人则迁到城外,另外建设军营训练。”

  这样,她永远都有一千八百人的缺额,可以想招兵的时候就招兵,当然了,招来的人出不出现在兵册上就要她来决定。

  “那这些,”常宁点着安置点问,“他们算什么?”

  赵含章似笑非笑的看着常宁道:“良民,佃户,长工,甚至就不存在,他们农忙时为民,战时为兵,平时只做基本的训练。”

  常宁虽然早知道世家大族心黑,却没想到能黑成这样,他跟着柴县令,柴县令虽然也偷偷置些田地,收几房隐户耕作田地,却不敢隐下这么大量的人,更不要说,这些人还大多是青壮,完全可做兵士。

  赵含章知道常宁不是汲渊,他以前没接触过这些,于是和缓了语气,“常先生,你不必刻意区分他们,对你来说,他们就是西平县的百姓,你只要负担起他们的些许俗务就行,至于其他的,由赵驹来负责。”

  生产是常先生抓,练兵却是赵驹的事。

  常宁听出来了,他还有些不解,“如今女郎已是西平县县令,虽没有朝廷的文书,却是过了刺史的明路,他们都是你的子民,为何要特特将他们隐起来呢?”

  赵含章就叹息道:“因为赋税太重了呀。”

  一个县令叹息赋税重,常宁还能说出什么话呢?

  他沉默片刻后默认下了这件事。

  赵含章见他们达成共识,立即笑道:“那明日就让开始分出人手来去安置点建房子吧。”

  常宁应下。

  但房子也不是说建就能建的,因为一下要建的房子太多,树木不够,只能现伐,但砍下来的木头还要晾晒。

第185章 巡视

  傅庭涵给他们算了算木头从砍伐下来到建造房子所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常宁看了一眼后便下令让人先停下手中的活儿,先进林子里砍伐树木,等每一队准备好了建造房屋所需的木材后才让他们去开荒种地。

  所以难民们晚上还是得露宿荒野。

  赵含章和傅庭涵下乡巡视,眼看太阳要落山,便知道今晚赶不回县城,干脆找到最近的安置点停下。

  负责这一队的队主看到赵含章和傅庭涵,立即小跑着迎接上来,“女郎,大郎君。”

  赵含章点了点头,闻到了饭的香味儿,便问道:“今晚吃什么?”

  队主咧开嘴笑道:“馍馍!”

  杂粮馍馍,灰色的,但还算松软,赵含章和傅庭涵去排队一人领了两个,又打了一碗菜汤。

  赵含章找了块草地坐下,还给傅庭涵占了个好位置,然后问旁边正埋头苦吃的青年,“这么点儿够吃吗?”

  青年抬头看了眼赵含章,不认识,但他认识走过来的傅庭涵,立即起身,有些拘谨的叫了一声,“傅大郎君!”

  傅庭涵点点头,算打过招呼,介绍赵含章,“这是女郎,我们县君。”

  青年瞪大眼,很想放下碗和馍馍给赵含章行礼,但又不舍得放到地上去。

  赵含章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不必行礼,来坐下一起说说话。”

  青年不敢坐了,只拘谨的蹲在一旁。

  赵含章问:“这点食物够吃吗?”

  两个馍配一碗菜汤那当然是不够一个青壮年吃的,但青年认为这个待遇很好了,所以点头道:“够的。”

  赵含章啃完两个馍馍,喝了半碗汤,还感觉到饿,连半饱都没有,她信他才怪。

  傅庭涵看了她一眼,递给她一个。

  赵含章推回去,“你吃吧,你吃饱。”

  傅庭涵笑着看她,把馍馍塞进她手里,“快吃吧,晚上要是遇到野兽,我还等着你保护呢。”

  赵含章便掰开,只取了半个,另外半个塞回他手里,她一边掰开小口小口的吃着,一边道:“要是有野兽来才好呢,正好可以加餐。”

  他们这里有两百多人,并不怕野兽。

  不过提起野兽,赵含章还是扭头问一下青年,“你们露宿野外会遇到野兽吗?”

  “没有,”青年道:“晚上倒是能听到狼叫,但我们晚上都生火,人又多,它们也不敢靠近的。”

  他有些不自在,但也不敢转身就走,往后看了一眼同袍们,小声回道:“偶尔会在山里抓到只兔子野鸡什么的。”

  赵含章,“那一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青年见赵含章不反对他们狩猎,大松一口气,也放松了些,“也不是时时都能打到的,就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