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贵妇 第52章

作者:秋凌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为陛下分忧,是微臣职责内之事。”沈默道。

  “沈爱卿三十岁了吧。”皇帝道,“人都说三十而立,你是不是也要成家了?”

  “微臣暂时还无想法。”沈默不能说自己念着昭阳长公主,怕被别人听了去,谣言四起,那对昭阳长公主名声不好。

  皇帝斜眼看了一眼海公公,海公公随即让御书房的人出去,海公公亲自守在御书房的门口。

  “你的岁数比朕都还小。”皇帝道。

  沈默随即跪在了地上,他知道自己的那些心思瞒不过皇帝,“微臣爱慕昭阳长公主多年,本想着既然不能得偿所愿,便孤独一生也未尝不可。”

  沈默想自己这样的人,很难去爱上别人,一旦爱上,那就是一生一世。他有时候在想自己今生孤单一辈子,下一辈子是不是就能跟昭阳长公主成为结发夫妻。

  要是有下一辈子,他要早出生,不能太晚出生了,太晚出生就可能要眼睁睁地看着所爱的人嫁给别人。同时也不能太早,太早的话,自己双鬓已白,也不能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下手。

  “此心不变。”沈默跪在地上,还磕了头,他内心有些紧张,也有些害怕。他怕皇帝直言让他不要再靠近昭阳长公主,他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一把沾满鲜血的刀,一把刀哪里能靠近日月。

  沈默没有主动说自己不再靠近昭阳长公主,他在等,哪怕只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他都要等,等皇帝的回答。皇帝若不允,沈默想自己也会设法让皇帝应允的,他是真的很爱很爱昭阳长公主。

  一个人无所求,就心甘情愿当一把刀,那又怎么可能呢?

第51章 承恩公

  ◎这是缘分◎

  “先永平侯战死沙场, 而你锦衣卫,在世人眼里,你必然是不如先永平侯。”皇帝直言。

  “若在乎世人目光, 微臣也不会成为锦衣卫。”沈默坚定地道。

  沈默自然知道他和昭阳长公主在一起之后, 那些人会拿他和先永平侯做比较, 那又如何。

  “长公主慧眼独具, 同世俗之人也不一样。”沈默道,“人生活在世俗之中,日子过得如何,那也是看得看个人。”

  沈默跪在那儿, 他不能说先永平侯背叛昭阳长公主的事情, 也没有必要去说自己到时候可以住在哪里,自己必定不会听继母那些人的话。这些事情,皇帝早已经知晓。

  “人是不兴比较的。”皇帝道。

  皇帝没有说让沈默不要接触昭阳长公主,就是随意说了几句话。他知道了这一件事情, 他也不认为昭阳长公主就得为先永平侯守寡一生。

  本朝的规定就是寡妇可以再嫁,不鼓励寡妇守寡一生。

  早年, 战乱频发,人口大减。朝廷为了人口也是十分努力,百姓家生儿奖励什么, 生女又奖励什么。后面, 奖励才渐渐地减少, 和平一点的年代, 那些百姓们也愿意生孩子。

  就算是现在, 朝廷还是希望人口能增加一些。要是遇见大一些的战争, 牺牲的人就多。

  昭阳长公主现在的年纪也不算大, 皇帝也不是要他皇姐再怀孕生子, 而是希望他皇姐不要沉浸在过去不好的记忆里。他的皇姐真要是不成亲,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皇帝看着沈默离去的背影,沈默也不是不好,沈默早就已经搬出沈家了,沈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妨碍不到他。

  沈默从御书房离开,他手心都是汗水,他抬头看看天,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手。他是真的害怕皇帝让他滚,皇帝不可能说让他在锦衣卫指挥使和昭阳长公主选择一个,皇帝真要是不想让他们在一起,皇帝大可以直接说。皇帝没有说,这就说明他还有机会。

  既然有机会,那他就得把握好机会。

  到了五月左右,赵大老爷回京,他在外地当官多年,也有一点政绩。赵大老爷知道自己要是不趁着他二弟刚刚战死沙场回来,他以后就别想再调回来。

  赵大老爷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里,赵老夫人一见到大儿子回来,她眼睛都红了。

  “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赵老夫人想着大儿子回来,那么自己就有人撑腰。

  “母亲。”赵大老爷在外地的时候就已经收到家里的来信,他知道赵元凯被废了世子之位,也知道赵静秋的身份被揭开。

  赵大老爷早就知道赵静秋的事情,昭阳长公主也不可能认为赵大老爷不知道。

  当年,赵大老爷也觉得赵静秋好歹是活生生的,江姨娘都怀上孩子了,生就生下来,让孩子待在赵家这边,没让昭阳长公主知道也没什么。其实赵大老爷也有私心,那就是他帮助二弟掩藏这一件事情,二弟是否就会多帮衬他一点。

  毕竟也不是他让母亲去设计二弟的,二弟自己都没有弄死江姨娘,还在老太太的恳求下让江姨娘生下孩子。是二弟自己要让那个孩子活着的,赵大老爷认为自己也就是帮衬一下下。

  “你是不知道,你没有在的时候,为娘的日子有多难过。”赵老夫人恨不得把昭阳长公主的丑恶行径都说了,“你们二弟妹在你二弟去世之后,她就说不把我当婆婆了,还说我们算是罪犯欺君……”

  赵大老爷看过信件,妻子在信上说了一些情况。但信上写再多的字,也不如当面说。

  “就是一个孩子,又不是有很多个。”赵老夫人道,“她就那么狠心,她是长公主,她就能……”

  “她能!”赵大老爷打断赵老夫人的话,“母亲,今时不同往日。且,我们的行为确实算得上欺君,是触犯律法的。若非二弟战死沙场,将功抵过,我们也……”

  “当初,要不是靠着你二弟,皇帝能登基吗?”赵老夫人不悦。

  赵大老爷左右看看,这话是能随便乱说的吗?

  “母亲!”赵大老爷表情不大好看,“以后,还是别说这话。”

  赵大老爷想自己没有在家里的时候,母亲是不是也说这些话。指不定皇家已经知道赵老夫人说的话,赵大老爷头疼,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姜二爷。

  姜二爷曾经有多受皇室的重视,现在就有多惨。姜二爷享受过,也被追捧过,而他现在被革除功名,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落差太大,让人太过难过。

  “本来就是这样,干嘛不能说,她昭阳不就是看中你二弟手里的兵……”

  “母亲!”赵大老爷提高音量,“那些东西原本也是皇家的,是朝廷的。”

  赵大老爷在外当官多年,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得的。他要让妻子待在家里伺候老太太,也是担心老太太给他添乱。不是他不想带着老太太去外地,而是老太太根本就不愿意去外地,她觉得外地不如京城繁华,她就是要待在京城。

  赵老夫人曾经在乡下待过,也受过很多苦。在她成为官夫人之后,她就不愿意再去受苦。哪怕她依旧是家里的老太太,那也不行。

  要让她以前的那些旧识知道她不在京城待着,而跑去外面,别人一定笑话她。

  赵老夫人的那些旧识活着的很少,她还是有这样的想法。

  “母亲,您不该说这些。”赵大老爷道。

  “你一来就说这个……”赵老夫人气得都想拍桌子了,可面对大儿子,她还是没有那样。大儿子才回来,她还是得温和一点。

  “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让您少说几句。”赵大老爷道,“您还是这样。”

  赵大老爷着实无奈,他就不该对母亲抱有希望。

  皇帝让他回京,多半不是因为他政绩有多厉害,而是做给其他人看的。皇帝让别人知道先永平侯战死沙场,皇家也没有亏待赵家人,即便先永平侯背叛了昭阳长公主,但是皇帝还是让赵大老爷回来了。

  赵大老爷明白,先永平侯留下来的那一点情分,几乎都没有了。在他回京的那一刻就没了,别人也看到了皇帝对武将的重视,皇帝的目的达成了。

  要是赵家再出错,那些人必定也会说皇家对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个时候,赵大老爷就在想他当初就不该觉得帮着二弟照顾一下赵静秋,二弟就会多帮衬他。对,二弟是有帮衬他一点,但是他们也得罪了皇家。

  皇帝要平衡朝局,要做样子。

  赵老夫人不明白,她只知道她的二儿子死了,只觉得他们赵家为皇室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就觉得他们应该收获更多的东西。

  “还说你那死鬼老爹呢。”赵老夫人道,“他死得那么早……让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见天被人欺负。”

  “……”赵大老爷真不觉得有谁欺负了他的母亲。

  “让人去侯府通知一声。”赵老夫人道,“他们的伯父回来了,他们……”

  “不用让他们过来,告知一声就好。”赵大老爷想想还是不放心,干脆让他身边的人去告知一声。

  赵大老爷就怕赵老夫人的人不懂事,他是永平侯的伯父不错,但是他的身份地位都比赵元慎低。人家尊重他是长辈,自然就会过来,人家要是不亲自过来,他们也不能说别的话。

  就赵家的那些破事,太难了!

  赵大老爷心里清楚,赵元慎必然更想着昭阳长公主,想着皇家。更向着赵家的赵元凯无用了,如果他早些时候就回京,早知道赵元凯做的那些事情,他一定会压着一点,至少不能让赵元凯在关键的时候闹出那些事情来。

  赵大夫人没有跟着赵大老爷去地方,她让杨姨娘去伺候的赵大老爷。杨姨娘还为赵大老爷生了庶子庶女,这庶子庶女跟在赵大老爷身边,又没有嫡子在,他们享受到更多的父爱。

  当赵家下人去了侯府,赵元慎听闻赵大老爷回来,他不意外。旁人都觉得他赵元慎袭爵,更多的是皇帝对昭阳长公主的看重,皇帝换了先永平侯看重的继承人。

  而赵大老爷是先永平侯的嫡亲大哥,皇帝特意安排他回京,自有皇帝的用意。

  “我这儿还有事情,就不去给伯父接风洗尘了。”赵元慎对赵家下人道。

  “是。”赵家的下人都不敢多说别的,一直都恭恭敬敬的。

  过了一天,赵元凯倒是去了赵家那边,赵大老爷科举出身,考了同进士。同进士,好歹算是考上,也能谋官,本朝举人就能谋官,就是同进士的发展空间有限,除非本人特别突出,才有可能进内阁。

  “伯父。”赵元凯跟昭阳长公主等人闹崩,他就跟赵家其他人交好。

  “好。”赵大老爷让赵元凯跟着他一块儿去书房。

  赵大老爷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赵元凯,即便赵元凯已经不是世子,但他也不可能就此就放弃赵元凯。赵元凯到底是昭阳长公主的亲生儿子,昭阳长公主可以忽略这个亲生儿子,别人可不能忽略,指不定等到以后赵元凯还是能得到重用。

  “你虽没有袭爵,但也不必太过伤心难过。”赵大老爷道,“你跟过名师学习,来日,金榜提名,必然也能谋官。”

  “等六月就要下场了。”赵元凯道。

  “好,好啊。”赵大老爷道,“我们赵家的好儿郎。”

  秦如玥得知赵元凯跑去赵家,她就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幕。

  那个时候,先永平侯在院子里教导赵元凯,他就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你对家族里的人好一些,他们也能成为你的依靠。

  不只是一次,而是很多次。

  先永平侯没有让赵老夫人住到侯府,但他送过去的东西多,他教导赵元凯的时候,也是让赵元凯对赵家人。从这些方面来看,先永平侯很注重赵家。

  古代人注重家族,这也没有什么。

  “母亲。”赵元慎来给秦如玥请安,“有大哥去看大伯父,也就够了。”

  “你若想去,便去。”秦如玥道,“这也没有什么,不过就是看一眼。”

  “不了。”赵元慎摇头,“我等都要是过去,别人如何想?”

  那些人必定觉得赵大老爷回京了,赵家就有了主心骨,还觉得赵元慎这个侯爷都得低头。

  赵元慎不能让赵家人觉得他一心向着他们,不能让赵家有错觉。还是得让赵家人更清楚地认识到现实,让他们清醒一点。

  最可怕的就是有人以为他们的亲人做出牺牲,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烈火烹油,刹那烟花。

  “你是永平侯,也该你自己做主。”秦如玥道。

  “母亲。”赵元慎道,“您最近甚少出去……”

  “没事。”秦如玥道,“没事就少出去。”

  “明日就是元尘的休沐之日。”赵元慎道。

  “……”秦如玥想到了沈默,沈默经常到侯府教导赵元尘。

  像沈默这种看似起来不近人情的人而言,他为什么要教导赵元尘?为什么总到侯府?

  秦如玥一开始没有多想,次数多了,她不禁在想沈默总不会是对她有意思吧?

  沈默是锦衣卫指挥使,他想要什么样的美女会没有,他还要找一个已经生了几个孩子的女人吗?

  “你弟弟能多学一些本事也是好的。”秦如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