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第220章

作者:姜红酒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越详细越好。

  趁着下边的人去打听的功夫,赵凛还特意命人去顾府蹲守了几次。吩咐蹲守的人,只要顾闻经出门一定记得通知他。

  哪想这人着实沉得住气,硬生生一个月没出门。他为此亲自造访了顾三郎府上,故意提起府上的小辈,顾三只道:“两个小子也算懂事,一直在家中温书准备殿试呢。”

  赵凛笑道:“那是有把握考中进士了?”

  顾三郎笑道:“小儿学问尚可,勉强能中。但我那闻经侄儿素来小有才名,又是青州解元,定人高中!”

  接着又是对他好一通夸。

  赵凛来了兴致:“听你说得这样好,本官倒是想见一见了。”

  顾三郎连忙命人去请,然而,人没来。那小厮支支吾吾回话:“闻经公子说殿试是赵首辅出题,这个时候要避嫌才是。”

  赵凛哑然:倒是个高傲的性子。

  顾三郎尴尬,开口表示歉意。

  赵凛摆手:“无碍,顾小公子顾虑得对,是本官大意了。”临出顾府时,倒是远远瞥见了那人背影,确实就是丫丫那日追的青衣公子。

  很快,青州那边的人也传话过来了。说是这个顾闻经出生时霞光漫天,是个天纵奇才,三岁能诗四岁能赋,同他一样小三元出身,在青州一代很有名。又因容貌过盛,每次出门都容易被围堵,所以甚少往人多地方去。不喜出门,喜读书,承袭了顾山长的门风,为人秉正。

  总之风评很好。

  十八便参加会试,确实称得上天纵奇才了。

  赵凛还算满意,但一想到顾山长从前的性子也不乐观起来。

  奈何女儿心心念念,只能勉强接受了。

  几日后,会试放榜,青州顾闻经果然位于榜首,何春生屈居第二。

  赵凛微微诧异:知道他文采好,没想到还能压春生一头。

  他原本打算殿试时好好瞧瞧那人,试探一番。哪想放榜当日,就听闻京都好几家准备榜下捉婿。

  好在顾闻经当日只是遣了小厮来看榜,自己压根没来。

  原本打算捉他的人,就把主意打到了举子宴上。

  每届会试结束,中了学子都会在鸿运楼定下好几桌宴席,用来庆贺。鸿运楼自苏家落败后就倒了,如今京都最出名的酒楼就是何记了。

  头一年,何记主动提出免费置办宴席,只要是中了的学子都可以过来。但前提条件是要会员郎亲自题一幅字。

  饶是顾闻经再不喜人多的地方,这个时候也必须去。

  赵凛询问小厮:“京中有哪几家放话要去捉婿的?”

  小厮道:“新任的兵部孟尚书家、周翰林家还有鸿胪寺肖家,其余应该没有了吧。”

  赵凛挑眉:连他看中的女婿也敢抢,那就看看谁手段更厉害了!

第173章 173

  赵凛先找来郭广陵, 让他在禁卫军里挑选了二十几人,把何记的伙计全替换了。当天夜里,华灯初上, 他换了一身便服出门。

  赵宝丫瞧他眉眼里藏着喜气,忍不住问:“阿爹, 这么晚了你还要去哪里?”

  赵凛顺口道:“我得去一趟内阁, 同诸位大人商议殿试之事。”他说完, 又回头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自家女儿,疑惑问:“你披了斗篷是要出去?”

  赵宝丫点头:“要去何记。”

  赵凛劝阻:“今夜就不必去了, 何记二楼今夜有举子宴, 一楼也会有很多人, 估计会闹到很晚。大晚上的, 你一个姑娘家不合适。”

  “可是……”赵宝丫想说,就是有举子宴她才要去啊。

  她刚开口, 身后就有小厮急匆匆的跑来:“姑娘,姑娘不好了, 家里的大狗要下狗崽子了,难产呢, 您快去瞧瞧吧。”

  赵宝丫为难一瞬, 还是扭头快步往回走了。

  赵凛朝慢一步的小满交代道:“记住了,今夜尽量别让你家姑娘出门。”

  小满连忙点头, 快步跟了上去。

  赵凛站在大门口,抬头仰望夜空:今夜有月无风,真是好时节。

  他感叹完又朝身边的小厮道:“你现在立刻去告知何小公子一声,就说今夜有人去抢会元郎当女婿, 让他注意些,别被误伤了!”他中会元那会儿, 就是有人抢错了人,误把秦正卿给抢了去。

  小厮点头,立刻抄近道往何家去了。

  何家此时灯火通明,何春生换了一身月白松枝长袍,正在整理袖口。听到小厮的传话,微微挑眉:“捉婿?有几家?”

  小厮道:“三家,新任的兵部孟尚书家、周翰林家还有鸿胪寺肖家,大人让您躲着点。”

  小厮走后,书童白芨好奇的问:“公子,那个会元郎长得很好看吗?怎么这么多家要去抢他?”

  何春生仔细回忆了一下会试入口考场时的匆匆一个照面:“确实长得不错。”

  书童白芨不以为然:“小的瞧着公子就顶好看,定然是没有公子耐看的。”他们家公子人俊心善。

  何春生没接他的话,起身:“走吧,莫要迟了。”

  主仆两个出了门,乘着马车径自往何记去。路过的更夫主动避让,等他到达何记时,里头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他一进去,立刻有人迎了上来恭贺。众人都知道,他是赵首辅举荐的天子伴读,何记又是他家的。纵然不是会元,将来也前途无量。

  何春生眉目含笑,温和如玉,只要上来打招呼的人都一一回礼过去。众人拥簇着他上了二楼雅间,等他们围着桌子坐好,他扫了一圈,问:“顾会元郎还没来吗?”

  其中一人阴阳怪气道:“没呢,他素来高傲,放榜前我们几次相邀他都不曾出来。这次肯定又是最后。”

  另一人也跟着附和:“对啊,他是名门顾氏,祖父是名满大业的顾大家,瞧不上我们也是正常。”

  何春生笑容淡了几分:“许是有事耽搁了,大家别胡乱猜测了,先说说其他吧。”

  这明显是在帮顾闻经说话,众人想到顾闻经祖父是赵首辅的老师,何兄又和赵首辅往来甚密,说不定这何兄和顾闻经比他们熟。于是都闭嘴,兴奋的说起这次会试试题和各自老家的风土人情。

  酒菜开始上桌,何春生听这些人扯淡有些无聊,扭头看向别处。瞧见上菜的伙计时,端着茶水的手顿了顿,然后快速把其他几个伙计都扫了一遍。

  略略有些诧异:居然是宫里的禁卫军。

  那几个禁卫军也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朝他点头示意,然后又一一退了下去。

  何春生思索:只是一个举子宴,赵叔叔派禁卫军来做什么?

  还不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楼下突然一阵骚动。有人大笑,高喊出声:“会元郎,顾会元郎来了!”

  雅间里的几人起身,跑到二楼栏杆处围观,朝着楼道上打招呼:“顾兄,您终于来了,让我们好等。”

  颇为嘲讽:这些人,方才酸话一箩筐。对方来了,反而最是热情。

  等脚步声近了,方才说笑的声音突然就没了,先前围在栏杆处的几个人也静了声,不由自主的站直了些。

  何春生知道,这人上来了。

  他起身直面走过来的顾闻经,对方最外面罩了一件简简单单藕丝色大氅,大氅袖口及下摆露出半截栀黄色外袍,边缘皆用云白丝线绣了几只仙鹤尾羽,瞧着轻飘飘的雅致至极。

  顾闻经施施然走上木质的楼梯,轻到没发出半点恼人的声音,脖颈连着背脊挺直舒张。踏上二楼后,长卷的睫羽往上抬,一双如星河入皓月的眸子扫了过来……

  人群中有人发出吸气声,顾闻经似是见怪不怪,扫到何春生身边的空位,径自走到他边上站定。跟着他上来的顾闻辰蹭蹭的走上来,打破了大家的安静,走到顾闻经身边,朝众人歉意一礼:“抱歉,抱歉,顾某来往了,连累了闻经堂弟一同迟到。”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这才重新恢复热闹,笑道:“是来晚了,该自罚三杯才是。”

  “应该的,顾某自罚三杯。”顾闻辰很爽快,提起酒壶倒了酒,连喝三杯。

  众人又看向冰雪般的顾闻经,起哄道:“会元郎也该自罚三杯吧?”

  顾闻辰自动自觉的挡在顾闻经身边,像是保护一个易碎的琉璃一般,道:“阿经不甚酒力,还是我来吧。”

  他一站出来,立刻有人出声阻拦:“哎呀,这样就没意思了,今夜大家高兴,多少要喝一点才是。”

  说话的这人目光灼灼盯着顾闻经,羡慕的同时又微妙的有些嫉妒:这人文采斐然就算了,皮相居然也这么优越。

  顾闻经眉峰微蹙,看向那人,那人呼吸一滞,突然哑了声,讪讪道:“我当时说错话了,还是自罚三杯吧。”哎,长得太好看,连为难他都觉得罪过。

  没成想,顾闻经突然开口:“不必,顾某自罚三杯就是。”连声音也入玉石相击,泠泠动听。

  说着手从袖子里伸了出来,拿起面前的酒杯递到顾闻辰面前,示意他倒酒。

  那捏着杯身的双指如上好的胎玉,莹润光泽,酒液溅在肌肤上,如露珠落骨瓷,韵致无穷。

  众人呆了呆,继而呼吸都放轻了。

  他一杯酒下肚,面色就红了,玉白的脸如染了胭脂色。

  顾闻辰怎么都到不下去第二杯,求助的看向何春生。因为赵春喜的缘故,两人也算有点交集和往来,还算熟悉。

  何春生本想出声劝阻,侧头间目光无意识的从顾闻经的后脖颈扫过,整个人如遭雷击。灯火下,这人左耳脖梗后一颗红痣熠熠生辉,如朱砂红得几乎滴血。

  他眸色变了几遍,目光落在顾闻经优越的侧脸上:他一直以为宝丫妹妹说的这个人是臆想,没想到真实存在。

  而且这个人就在他眼前,还如此耀眼!

  他拢在袖子里的手收紧一秒又很快松开,压下眼里的晦暗。主动接过顾闻辰手里的酒壶,继续给顾闻经倒酒:“说好三杯就三杯吧。”

  “春生……”顾闻辰不可思议的盯着他,他温声安抚:“闻经如今是会元郎了,将来要入朝为官,酒量总要练练的。”

  众人立马又跟着起哄:“就是就是,都别站着了,快坐下。”

  顾闻经三杯酒下肚,眼尾都开始红了。他顺势坐下,明明坐的地方不是最亮堂的,但他整个人都入一颗明珠散发着莹莹光彩。

  雅间的众人目观总是无意识落到他身上。

  他有些厌恶的皱眉,往看起来最舒服的何春生身边靠了靠。

  有人开始提议来对对子,行飞花令。何春生笑道:“在坐的诸位都是才气斐然,若是对对子,飞花令满桌子的酒只怕一整夜也喝不完。不若大家来击鼓猜谜,也不猜高雅的,就猜民间时常听到的,如何?”

  众人觉得新奇有趣,连连答应。

  何春生主动找伙计要了小鼓,担任起了击鼓和出谜的职责。他说的谜语总是新奇古怪,谜底又让人挑不出错,甚至能会心一笑。

  顾闻经不由的对他起了兴致,主动和他攀谈起来。聊着聊着就喝多了,临近子夜,整个雅间已经没几个清醒的,全趴在桌上喝得东倒西歪。

  何春生也有些酒色上脸,他伸手推了推身边的顾闻经,温声唤了句:“顾兄?”

  顾闻经长睫颤颤,趴在那一动不动。

  夜已经很深了,一楼大堂也醉死了一大片,苏玉娘和赵小姑早就已经回去。剩下周掌柜在柜台里打盹,他是一点都不担心,整个酒楼都是禁卫军的人,他睡得心安理得。

  二楼对面回廊的雅间门开了,孟家的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鬼鬼祟祟往这边来。与此同时,一楼大堂也有一队人马踩着楼梯往上,三楼雅间也下来了一伙人。

  何春生起身,特意挑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趴下,装醉。

  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人进了他们雅间,还零星迷糊几个书生见有人进来,提着酒壶就要找人喝酒。被人伸手拉开,然后又有许多的脚步声依次而至。

上一篇:回到八零种辣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