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 第84章

作者:己亥之冬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闻言,魏檗想了想自己手头的东西,竟然没有适合给小朋友的玩具或者礼物,她略有懊恼的说:“可惜了,我一时竟没有什么礼物,能让你捎给小朋友们。”

  “已经有了。”李烛依旧笑得灿烂:“我刚刚说了,榜样的精神力量,才是最好的礼物。我在油山西村听了很多你的故事,我会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奋斗、上进,百折不挠。”

  “可不兴说。”魏檗捂住脸:“哪有你说得这样。你随便编排可以,可不许提我名字。故事里的人,绝对不能叫魏檗!”

  ……

  “你瞅,咋样。”韩云英看着李烛和魏檗相谈甚欢,嘀嘀咕咕跟魏建岭说:“我告诉你,准行。”

  魏建岭哼一声:“不是我泼你冷水,准成不了。我跟你说,我最近越想,越觉得,魏潭跟他女朋友,也成不了,人家什么家庭,我们什么家庭。”

  “哼!”韩云英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魏建岭的丧气话说完没几天,魏潭就回家了。

  魏潭告诉魏建岭和韩云英,婚事定了,结婚日期想定在阳历12月8日,农历十月十八,是个好日子。让魏建岭和韩云英选个日子订婚。

  “乖乖,还真能成。”魏建岭惊讶得长大嘴巴。

  韩云英得意极了,跟魏建岭说:“儿子的婚事成了,大妮儿的好事也不远了。肯定有能成!”

  有这么大的大喜事,能不显摆显摆吗!

  平日里看见公公婆婆和妯娌烦心,这会儿,韩云英可太想见他们了。

  哈哈哈哈,让你们眼热,让你们嫉妒去吧。魏潭小时候都不想养,他们家养了,大嫂子还阴阳怪气,现在出息了,是我们家养得好!

  韩云英拿起家中的万年历,以“让他爷爷奶奶大娘大爷掌掌眼,选个好日子”的名义,拉着魏建岭往老魏头家去。

  两人出门后,魏潭告诉魏檗,“停薪留职”,鼓励干部职工大下海的文件,国家已经正式印发了,县里一周之内也会出台自己县里的政策。

  高昊如今对魏潭好得很,完完全全当成自己儿子,魏潭跟高昊建议,让县里“停薪留职”的政策比国家的更优厚,比如国家停薪留职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正式不再给停薪留职人员发工资。

  而魏潭建议,给停薪留职人员再继续发一年工资作为“过渡期”,如果下海创业不成功,可以随时选择回单位,给干部职工们吃个“定心丸”,可以免除他们下海创业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下海创业的积极性。

  高昊想了想,觉得自己马上要走了,到时候财政压力跟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知道魏潭是给自己妹妹魏檗谋福利,不过魏潭既然是自己儿子,他妹妹勉强也能和自己算一家人,他妹妹过得好了,也能让魏潭少往家里边分心。

  所以高昊同意了魏潭的提议,南涿县的“停薪留职”政策,比周边所有县的政策都优厚。

  魏潭对魏檗说:“你抽时间回去,提交一下申请。”他又说:“高叔高昊已经确定要到省里去了,教育厅的副厅长。我也会跟着他去省城。有事你尽管找我,哥能办的事情更多。只不过,离得远,县里的事情,你自己还要多考量。”

  “好说。”魏檗笑意盈盈。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时代的故事注定波澜壮阔。

第91章 山水镇人事

  ◎山水镇人事◎

  在稍微小一点的中国地图上, 要找到西河市南涿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遑论小小的山水镇。这里地处四省交界,黄河多次泛滥, 自古绿林啸聚,流民不绝。又因为通衢南北,历史上数次大战都在这里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后, 才堪堪有了近四十年的安稳平静岁月。

  不过, 在八十年代后半页, 随着魏檗少年英雄一样带着新生的檗杨公司呼啸而起, 搅动商场风云,这里又开始动荡起来。

  “得三北者成诸侯, 的京沪者得天下”*,檗杨公司本身位于“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之一的华北地区, 发展本地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钱茂和王阳外出跑市场,也主要以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主。特别是西北地区, 民众饮食习惯离不开辣椒, 民众收入又普遍不高。檗杨公司将辣椒种子价格打下来之后,在西北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外部市场的成功,反哺回檗杨公司,面对数字巨大的营销利润,草创不久的公司内部人心思动。

  幸好,檗杨公司的掌舵人是魏檗。

  不同于那些没有文化,凭借本能嗅觉, 依靠胆量打天下的大多数乡镇企业家,魏檗明确提出了“管理也是生产力”, 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搭建檗杨集团的架构。其中钱茂、王阳为销售团队双核, 钱茂负责西北市场, 王阳负责华北周边市场;李静尽心尽力选择了技术过硬、人品过硬的“下岗”农技员,组成了公司的技术支持团队。魏俊海带着油山西村和周边几个村子的青壮,负责公司的建设施工。

  另外谢明月在财校,结交了几个家境贫寒的小姑娘,隐隐形成了以谢明月为核心,日常给魏檗“打工”挣工资的财务小团队。只等谢明月她们中专毕业之后,就可以到檗杨公司来“入职”。

  而魏檗的妹妹魏洁,已经明确了目标,她要考政法院校,替姐姐解决将来在公司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只不过不同于谢明月的小中专,魏洁高中、大学毕业,还要有些年头。

  幸好八十年代泥沙俱下,小事情暴力解决,大事情法律也解决不了,魏檗现在,对公司法务,倒也不那么急需,有足够的时间等待魏洁成长起来。

  就仅仅搭了个框架,檗杨公司的企业管理机制,在同时代的企业中,也已经很是特例独行,独一份了。

  在疯狂的,时刻有造富奇迹出现的八十年代,魏檗显示出了极其理性的克制。

  除了现代化的公司架构,公司发展上,她同样没有选择盲目扩张市场,而是稳扎稳打。

  油山西村的村民,已经全部和檗杨公司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以油山西村为核心,魏檗有让魏俊海出面,在油山西村周边,油山东村、山弯村、山南村、河滩村、下河村,五个村子里流转土地,以三十年为期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如此一来,檗杨公司在五个相邻村子里租赁的土地,连连绵绵,连成一片。

  这年头,每个村都有建设用地的用地指标。建设用地的指标远不如四十年后紧俏。不过,为了更放心一点儿,魏檗还是特意去了一趟镇里。

  镇里已经在魏檗不知道的时候,悄悄变天了。

  魏檗自从离开镇里以后,因为恶心朱厚庭的作为,也不想特意打听镇上的事情。特别是她下定决心在县农技站辞职以后,更是很长一段时间,不想打听和“升官走仕途”有关的事情。

  这次因为土地指标的事情,魏檗到镇里办事,思来想去,还是要先找于明忠探探消息“投石问路”。

  她按原来的印象轻车熟路去找于明忠,没想到,竟然没找到?!

  副书记的办公室敲开门,门后露出张伟那张大脸。

  “哈哈哈哈,魏檗!稀客稀客!”

  魏檗退后两步,看看门上挂着的门标,副书记办公室,没错。哦,她心下明白过来,张伟提拔了,从组织科科长,转成了副书记。这么说……念头在魏檗心里快速转了一圈,朱厚庭绝对不会让张伟当副书记的,既然张伟当了副书记,就说明,朱厚庭不干了?

  她愣神儿的功夫,被张伟热热情情迎进屋。

  “你咋有时间到镇里来?”

  魏檗笑道:“我公司流转了不少土地,我想问问建设指标的事情,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大好事啊!”张伟说:“等于书记回来,你给他通个气儿。你说得事情,他还能有不同意的?”

  “于书记?”魏檗见着张伟的时候,已经有了个猜测。这会儿跟张伟开玩笑,“你做了他的办公室,他没被你顶下去?”

  “哈哈哈。没顶下去,我把他顶上去了。”

  张伟本就能聊,难得见到魏檗,说起她到县农技站之后镇里的事情,事无巨细,滔滔不绝。

  原来,在她老哥心里,自己妹妹在山水镇,受了大委屈。魏潭拍胸脯说要当魏家的大树,给魏家庇护,如果让自己妹妹白受委屈,那说话不就和放屁一样?!

  所以魏潭没少在高昊跟前,给朱厚庭上眼药。转过脸来,魏潭又在县里其他单位,特别是纪律部门的兄弟们跟前,明确表达对朱厚庭的不满。

  宰相门前七品官,魏潭是高昊的大秘兼准女婿,纪律部门的兄弟们为了讨魏潭的好,主动查了查朱厚庭。没想到朱厚庭那么不经查,一查一屁股屎,直接把材料递到魏潭手里,材料没摸热,魏潭就转给高昊。

  这些事情张伟多少知道一点儿。他不知道的是,魏潭告诉高昊,咱爷俩,特别是高叔你提拔在即,万一这种人在位子上东窗事发,上边怕是会算您个御下不严。逮他进去也不是个事儿,他一闹,也影响咱爷俩的仕途。反正他年纪也到了,不如让他提前内退。

  张伟把他知道的告诉魏檗,“老天爷开眼,县里来人找朱厚庭谈话,谈过之后他就灰溜溜申请内退走了哈哈哈。”

  “魏总。”张伟给魏檗竖起个大拇指,“你们兄妹俩,是咱山水镇的这个!”

  “朱厚庭一走,没两天就让老于当了代理书记,不到半个月县里就下文明确了。老于心里,承着你们的情呢!不过他今天去县里开会了,估计得下午才回来。”张伟跟魏檗说:“这样,老哥哥请你中午吃饭,下午等老于回来,你再找他。”

  魏檗推脱不过,之后留下来吃午饭。

  中午张伟叫上了汪山,几个人在镇政府对门的小馆子点了几个菜。

  张伟本想点两瓶酒,被魏檗制止了。她一直看不惯工作日中午喝得醉醺醺,下午办公室门一锁,躲屋里睡大觉的行为,跟张伟说:“中午喝了,等于大爷晚上回来,再喝就没量了。”

  张伟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儿,于是没有要酒,又加了一个菜。

  席上免不了聊到驻村农技员大下岗的事情。

  汪山连连叹气。

  农技员大下岗仅仅是个开始,是堤坝上细小的裂缝。可是这个小口一开,从前赖以生存的“围城”里的稳定生活,全都被时代的洪水冲得一干二净。

  “不止农技员,现在畜牧兽医站的驻村老兽医,也全都被下岗了。”汪山说:“镇里的两大站,农技站和畜牧兽医站,全成了光杆司令空壳子。农技站剩下齐大伟和苗有发,畜牧兽医站还有我和小胡我们俩。加起来拢共四个人。”

  “唉。”听得魏檗也忍不住叹气,农技站的农技员们,她有办法再用一用,让他们不至于没有了生活进项,畜牧兽医站的老兽医,她却爱莫能助了。

  没想到,张伟继续说:“你们算好的。下一步,据说连乡村教师、赤脚医生,都要从学校和卫生院清退,你算算,得涉及多少人。”

  汪山不理解:“那政府还剩啥。”

  “只剩大领导呗。”张伟说:“你没见县里的新政策吗,鼓励干部职工下海,说不定,下一步,你我都要被下海。”

  “这不至于。”魏檗失笑,“总要有人做事情。不过,说到下海,我已经申请停薪留职下海了。”

  “什么?!”“啥!”

  张伟和汪山顿时被惊得不轻。在他们的认知里,哪有人主动放弃吃皇粮,主动要去做生意的。

  “真的假的?!这这这……”

  震惊过后,张伟用自己的逻辑理解道:“魏站长是想做儒商?”他又跟一脸震惊的汪山说:“有魏秘书跟着高书记,魏站长想什么时候回单位,不就什么时候回单位。跟其他人下海能一样吗?”

  汪山的脑回路和张伟类似,听完一脸恍然大悟。

  魏檗无语扶额道:“不是你说得那样……跟魏潭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也不打算再回去了。过两年企业发展好,就正式辞职。”

  嗯嗯嗯。张伟听了魏檗的解释,连连点头,但脸上一副“我懂”的表情。我懂,涉及到领导,不能多说。

  魏檗被张伟“懂”得更无奈了,你懂什么啊你懂,我都多余跟你吃饭。

  “别介啊。”张伟看魏檗一脸无奈无语,显然不想深入聊这个话题,又换了个话头,聊起齐大伟。

  齐大伟在朱厚庭当书记的时候,极尽阿谀拍马之能事,惹得人人侧目。没想到朱厚庭走得突然,根本没来得及把齐大伟安排好,现在啊,齐大伟在山水镇,混成了一坨人人躲着走,人人不搭理的臭狗屎。

  下一步镇里打算把农技站和畜牧兽医站合并,变成“农业科”。汪山当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从前畜牧兽医站的小胡当农业科科长。

  张伟说:“咱镇里要是开始搞停薪留职大下海,齐大伟肯定头一个'被下海'。”

第92章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

  镇里下午没什么事情。有事情张伟也不想干, 拉着魏檗,一顿饭吃到快三点于明忠从县里回来的时候。

  晚上于明忠又请魏檗在镇政府食堂吃了一顿,喝了点酒。

  对于魏檗要搞建设的想法, 于明忠极力支持。

  在于明忠看来,农村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是国家落后的象征。儿歌《小燕子》里“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所描绘的春天, 才是值得留下来的美好的春天。

  现在国家从上到下, 从南到北, 处处描绘“春天的故事”,于明忠自然也想啊, 抓心挠肝的想。只是他光想有什么用,他这里既不是沿海, 也不是工业区,就一全国各地处处可见的, 普普通通的乡镇, 春风吹不到啊。

  现在瞌睡有人送枕头。

  于明忠蓦得想起那年过年时,在大雪纷飞里,魏檗给他描述的宏伟蓝图。

上一篇:枕边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