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 第63章

作者:己亥之冬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魏俊海在大喇叭里喊起来没完没了,等第一组的人到了村部门口,他才恋恋不舍从大喇叭上移开嘴巴。

  “等一下。”他挡住要进村部大门的一组长,把喇叭的话筒从桌子上拿下来,扯着长长的线,放到村部堂屋的门槛上,正对着村部的院子。

  然后魏俊海拿了两盒火柴,扔给魏建岭一盒。

  爷俩一人一边,划着火柴,把摊放在院子里的两挂鞭炮点燃。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声随着村部的大喇叭传到油山西村上方的每一个角落,油山西村的村民们面面相觑:“过年了?非年非节,放什么鞭炮?”

  但是很快,在村部门口现场看村部放鞭炮的一组村民,纷纷打听鞭炮哪里买的。

  人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我们也想放鞭炮!

  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油山西村按人头分地,分到每个人头上,男人每人七分地,妇女每人五分地,没成年的孩子每人三分地。有的家里人口多,两个大人加三四个孩子,一户能有两亩多地。人口少的,刚结婚的小年起,夫妻两个加起来,也有一亩多地。

  种得好的,全部种成A级种子的人家,一亩地能挣四千五百多元!不过B级的占多数,每亩地差不多能分到四千露头。C级的种子,每亩地三千八九百,接近四千块钱。

  家里人口多,一口气种两亩田的种田好把式,几乎成了万元户!

  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头,颤颤巍巍问周围的后生:“怎么,现在又变成一千块钱买一个鸡蛋的时候了吗?”

  “不是,大爷。”一组长给老头说:“现在一个鸡蛋还是二分钱。咱,咱这是,有钱了!”

  有钱了,不是一般的有钱!

  大家在院子里闹闹哄哄,谁都不肯走,有人要跪下给魏檗磕头。

  门口等着的二组却等不急了!

  急红了眼。

  你们一组钱到手了,我们可还没领到钱。人人想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钱。

  魏檗让魏俊海把一组的民兵成员薅出来,跟他和一组长一起维持秩序,让领到钱的人不要在村部院子里停留。二组在村部外排好队,按顺序进来领。

  二组领完,让二组的民兵队员也留下维持秩序。

  慢慢的,经历了最初的混乱,现场秩序变好了。虽然每个人按捺不住激动,但都在老老实实排队。有不排队的,民兵们直接拽着衣领拖到最后。都是一个村的,谁怕谁。

  特别是魏俊海,作为民兵队长兼村支书亲堂哥,把钱“千里迢迢”从省城背回来的大功臣,腰杆子别提多硬了。

  闹闹哄哄,一直到了接近半夜,才把所有的钱都分下去。

  魏檗揉揉发僵的脖子,对谢明月说:“明月,今天辛苦你了。晚上还要委屈一下,跟我挤一张床。”

  “姐,你说的啥话。”谢明月抱着魏檗胳膊,说:“我乐意跟你睡呢。”

  “走了走了。”

  魏檗招呼魏建岭、魏俊海和几个民兵队员回去,她在村部关灯锁门。

  伴着月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月光洒在地上,地面上又白又亮。

  人人腰间鼓鼓囊囊,特别是魏俊海,他是长子,跟他爹没分家,家里又生了三个孩子,家里一共有3亩多地。种辣椒的时候,他刚刚提拔为民兵队长,为了以身作则,支持村里,几乎完全按照魏檗的要求种的辣椒,家里辣椒种出来,几乎全是A级种。

  他这一户,一口气领了一万多块钱,直接变成油山西村的万元户!

  魏俊海指着被月光照的雪亮的前路,说道:“你看这路,跟银子铺得似的。”

  “俺看也像。月亮也像金子打的。原来没觉得咱村里这么好看。”

  魏檗走在前头,听了抿嘴笑。

  到了家,魏檗准备洗刷睡觉。魏建岭和韩云英叽叽咕咕,叽叽咕咕,不知道叽咕啥。

  等魏檗和谢明月都躺床上,眼皮打架了,韩云英敲门进来了。

  魏檗打了个哈欠,问她娘:“你不困吗,啥事儿明天说。”

  “大妮儿你等会儿再睡,俺就问一句话。”

  韩云英坐在魏檗床头,拉起她来,问:“你爹叽咕的我心烦。他说,咱家,主要是你,操这么大心费这么大力,咋挣得还没一般人多!”

  “今天只是分辣椒种子钱。明天还要发工资。”

  魏檗说完,也不解释,倒头就睡。

  韩云英推她,她也装睡。装着装着,迷迷糊糊真睡着了,也不知道韩云英什么时候走的。

  谢明月躺在魏檗里边,韩云英来的时候,她没吱声,却也没睡着。韩云英走了,她略一琢磨,便明白了。

第66章 人心

  ◎人心◎

  魏姐姐和魏潭大哥考学考出去, 户口从家里迁走了。

  谢明月是村里的“助理会计”,她整理村里册子的时候了解到,魏姐姐和魏潭大哥的地, 都被收走重新分了。所以魏姐姐家里,实打实的说,只有一亩八分地。

  满打满算, 这次也只分了□□千块钱。

  谢明月有点儿能明白魏叔和婶子的想法了。她看村里的账, 吕家丰当支书的时候, 村里的好处, 全是吕家丰兄弟拿大头。哪怕是只有二分钱,也是吕家丰兄弟拿一分, 村里其他所有人再分另一分。

  现在魏姐姐把自己家和村里大家伙儿放在一起,一样对待, 比起吕家的做法来,是吃了大亏的。

  谢明月打心眼里觉得, 魏檗的做法才是对的。她敏感的性格, 也能体会、理解魏叔和婶子的不开心。

  不过魏姐姐心里一定有成算。

  谢明月想着,也迷迷糊糊进入梦乡。她无脑相信魏姐姐。

  和她们两个睡得香的人不同。不,应该说,今儿晚上的油山西村,除了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能睡着觉的,只有她们两个了。

  魏俊海跟他老婆, 他爹妈坐在炕上,围着小桌子把钱点了一遍又一遍。

  “怎么样, 我说跟着支书, 准错不了, 怎么样?!”魏俊海得意洋洋看向魏建军。

  魏建军到这个年岁,上面还压着个亲爹老魏头,也没有当过说一不二的人物,所以性格上,没有老魏头顽固,跟他弟弟魏建岭差不多。他长叹一声,老了老了。既比不上大侄女,也没儿子看人看得准。

  老魏家后人有本事,应该高兴。

  自从被大侄女联手,和儿子坑他,把他民兵队长的职务卸下来之后,魏建军心里不得劲儿,憋着想找事儿的那股劲儿,片刻散了个干净。

  反正魏檗姓魏,再怎么说,也是自家人。哪怕后面嫁人。魏建军突然想到,魏檗将来要嫁人的,她现在是村里的支书,如果嫁到别的村……不对,反正魏潭也不是老二亲儿子,说不定魏檗将来会招赘呢?

  他有一搭无一搭跟魏俊海闲聊,说:“你说,大丫头将来会不会招赘?”

  “不可能!”魏俊海喝了口酒,跟他爹说:“我们上省城的时候,遇到了她一个老师。我这眼,看人准着哩。”

  魏俊海开始吹:“说是她老师,看咱支书那眼神,啧啧。是男人都懂。”

  “人家可是省城大学里的教授。”

  “那就是说,大丫头早晚要嫁人?”魏建军自己搁一旁琢磨,魏俊海一杯接一杯开怀畅饮。

  魏建军琢磨一阵子,似乎是自言自语,又像跟魏俊海说:“大丫头嫁人嫁到外边,肯定不能当咱村的支书了。她嫁人后,你是不是能当支书?”

  魏俊海喝酒的手一下子停在半空。

  对啊。魏檗再怎么能干,她也要嫁人,她能在村里干一辈子吗?她到外边,就不能算村子里的人,还怎么当村里的村支书。

  如果她嫁了人,自己是她堂哥,又是从开始就跟着她一起种辣椒的铁杆,论情伦理,我接她这个支书,应当应分啊!

  魏俊海越想越心热,本来想喝完杯中酒去睡觉,这会儿,别说睡觉,他都想出去绕着村子跑两圈!

  喝!喝!

  “爹,你说得真有道理。”

  魏俊海和魏建军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实在撑不住了,才沉沉睡去。

  结果一大早,就被他老婆叫起床。

  魏俊海迷迷糊糊不耐烦问:“什么事儿?”

  “村部要开会。”

  把自己当成支书后备人选的魏俊海,抱怨道:“昨天忙到那么晚,怎么还开会,不能消停消停吗。”

  魏俊海老婆说:“听说要发钱。”

  “啥?!”

  魏俊海闻言,立马从床上弹起来:“还发钱?!支书是财神爷吗?!”

  说完抓了把头发,就着井水冲了把脸,急匆匆向村部冲,生怕跑慢一点儿,分得钱比别人少了。

  到了村部,大家一个个都在打哈欠。

  魏檗见了,忍不住问道:“咋回事儿?怎么发了钱,还都没精神?”

  “支书,不瞒你说。”韩菲菲不好意思道:“俺昨天一夜都没睡着。”

  此言一出,所有人齐齐点头,俺们也是。

  并且吕家和还跟魏檗说:“一大早俺家儿子就去镇上买鞭炮去了。我还让他买了个猪头。”

  “哪里有卖猪头的?按也准备买,想上坟去。”

  “俺也想。”

  魏俊海跟魏檗提议道:“支书,咱要不要把所有姓魏的叫上,找块地修间祠堂,正儿八经祭祖?”

  “这主意好!”魏建岭立马赞同。

  “你们打住吧!”魏檗敲敲桌子,让大家不要再瞎聊。

  “我是准备在村里搞建设,要致富先修路,你看看咱村里的路。村部留了一些钱,我准备近期把咱村到镇上的路修了。祠堂什么的,都不要提,破四旧才过去多久?”魏檗知道不会再来一遭,不过其他人不知道,她还是可以拿来吓人的。

  “万一再来一遭,你们挑头修祠堂,问问自己,能遭住吗?”

  大家想起那时的情景,个个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再搞封建思潮复辟。

  魏檗看人人蔫儿吧唧,也没精神谈事情,就说:“今天先不谈事儿了。村里留了工作经费,从辣椒种下去的第一天,大家跟着我干,在我不在村里的时候,也一刻不懈怠,都辛苦了!”

  “咱村里,绝对不能让干活的人流汗又流泪。我跟大家也一样,该拿的钱我不少拿,不该拿的,我也不会多拿,全在明面上,走公账。”

  魏檗决定拿出两万元当工作奖励,她先从村干部发起,每人两千元,谢明月作为名义上的会计助理,实际上正儿八经的会计,也拿了两千元。

  谢明月刚想推脱,被魏檗一个眼神制止了。

上一篇:枕边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