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53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没办法,监军不光掌握着银饷的发放,还有干预军事决策.指挥作战甚至调动军队等权力,可以说只要监军不同意,地方将军的指令甚至到不了下级。

  但无奈的是,冼如星只是管后勤的半个监军,真正有大权的另半个让她给砍了。如今严格来说,她还是待罪之身,所以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的梅秦舒相对于冼如星而言可能官还更大一些。

  正当两人沉默之时,老将军突然对着她行了一礼。

  冼如星微愣,旋即连忙将人扶起,“使不得使不得,您这是做什么?”

  梅秦舒虽然年纪大了,但常年征战,身子骨极为硬朗,冼如星拽了两下纹丝不动,只能无奈任由对方。

  “真人不必推脱,您及时带兵援救了大明将士,间门接停止了战事,于情于理老夫都应对您道谢。”梅秦舒说得情真意切。他身为将军,早就听闻过俞大猷的勇猛,对于这位一心报国的青年喜爱异常,所以才让其留在后方,将扫荡看管粮食的重任交到其手上。

  另外,梅秦舒在前方打仗之时,仇鸾不止一次在后面指手画脚。如此可把老将军恶心坏了,你说你要是真跟着上战场,提出意见可以,仇鸾从头到尾缩在后面吃喝玩乐,就这还瞎指挥,有几次听他的梅秦舒自己差点儿没被蒙古人包围!

  好在冼如星那边十分靠谱,打胜仗的奖励发放的很及时,无论好坏,士兵们总归能吃饱饭。所以对于仇鸾通敌这件事儿,梅秦舒几乎没怎么怀疑,立刻就相信了,并且表示愿意在朝廷那边替冼如星说话。

  “那贫道就先谢过将军了。”冼如星没有推脱,她现在确实需要这个,同时大大地松了口气,心中充满了遇见正常人的喜悦。在历经“与猪共舞”的这些天,她深刻地认识到了有一个好同事有多重要。

  大胜归来,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对此冼如星早就准备好了饭菜,不过为了防止万一,酒只能喝一点。

  饭桌上,冼如星看着红光满面的梅秦舒,问了下接下来的计划。

  “之后?自然是接管大同了,听说蒙古那几部现在闹得厉害,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的吉囊与俺答不光是要处理与其他部族之间门的关系,就连他们自己内部,也有不满的声音,对于大同府,他们是没力气再留的。”梅秦舒一边喝酒一边随意道。

  冼如星点头,这倒是没有出乎她的预料,蒙古人向来都是抢一波就走,对于城市什么的没太大需求。不过其余的倒是有点意思,冼如星有些好奇道:“其余蒙古部落就算了,怎么他们内部也不满?”占了这么大便宜还不满什么啊?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梅秦舒驻守大同多年,经常跟外族打交道,对蒙古人的脾气秉性简直信手拈来,解释道:“他们在大同抢的无非几样东西,粮.钱.牲畜,汉人当奴隶容易反水引起事端,吃过几次亏后人一般是不动的。”

  “粮食牲畜什么的,大同府内就算有也不太多,打战这几个月估计都消耗尽了,剩下的就是钱财,不过这些在草原上没用。马上要到夏天了,夏天倒是还行,不过一旦入秋,他们又要挨饿受冻,本以为今年能过个肥年,现在什么都捞不到,蒙古贵族们当然心里不乐意。”

  “这么说,如今正是他们乱的时候了。”冼如星若有所思。

  梅秦舒展眉,长舒一口气,“是呗,其他几部不光没捞到好处,还赔了不少,估计得跟吉囊与俺答没完,咱们今日休整一天,明儿就去大同府,朝廷这次派下不少粮食,还得进城安抚百姓。”

  冼如星的手指在案上敲了敲,冷不丁道:“刨除给大同的粮草,剩下的让将士们吃上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吧。”

  “啊?那是当然,这次提前结束战争,再加上朝廷不惜余力的支援,别说三个月,紧一紧半年也够了。”梅秦舒语气自豪,然后有些疑惑道:“真人问这个做什么?”

  冼如星沉吟片刻,凑过去与对方道:“梅将军,贫道有个主意。”

  ……

  京城,乾清宫。

  在得知蒙古人被打退军的消息后,京城大大小小全都兴高采烈,长期以来悬在头顶的利剑终于撤去,总算能继续过安稳日子了。

  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要处理的事情还有不少。

  费宏面色铁青,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厉声道:“冼如星好大的本事,仇鸾与她同为朝廷命官,她是说杀就杀了!”

  杨一清犹豫了下,想为其说话,张了张嘴,又不知怎么开口,毕竟这件事儿实在太严重了。

  倒是王琼,轻咳两声,尝试着和稀泥,“哎呀,冼真人也算立了大功,要不是她,估计现在还打仗呢。首辅您看……”

  “国有国法,我们为国尽忠,这些都是应做的,朝廷信任她,给她职务权力,现在她犯了错,就应该受罚!否则这个头一开,以后军营里岂不是永无宁日!”费劲还没开口,旁边就有其他文官跳出来。

  当然了,王琼与杨一清平日跟女道士关系好是大家都知道的,于是也有人继续为冼如星说话,一时间门双方争辩不休。

  “行了,”眼看场面逐渐失控,龙椅上的朱厚熜突然开口打断,他望着大臣们,缓缓道:“你们就没想过,冼真人为什么杀仇鸾不杀别人?”

  “就算冼真人有不对的地方,难道仇鸾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群臣:“……”

  即使知道冼如星简在帝心,众人依旧被嘉靖如此明晃晃的偏向给整无语了。此时他们无比庆幸,今日只不过是二品以上官员组成的小朝会,若是在早朝,面对文武百官,皇帝此番言论一出,指不定要掀起多少波澜。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报,知道与军队之事有关,大家心中一惊,以为是蒙古人去而复返,嘉靖顾不上那么多,直接让报信之人当众宣读。

  内侍拿着信件,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启禀万岁,根据前线来报,在安抚完大同之后,监军冼如星与梅秦舒都觉得是个好机会,所以率领大军向西行进。”

  朱厚熜大惊,连忙道:“他们要去哪儿!?”

  “河套。”

  “什么?!”

  “……已经打下一半了。”

  78. 第78章 河套

  对于河套地区,大明与蒙古人之间已经博弈了上百年。

  最早是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消灭河套地区的蒙古势力,彻底将此纳入大明版图,之后朱元璋派自己的儿子晋王驻守此地。朱棣靖难成功后,因为担心藩王作乱,将晋王的封地南迁。如此虽然保证了皇权稳固,但一直以来地区的掌管者突然离去,使得河套地区人心浮动。

  蒙古人借着这个机会,不断试探大明防线,甚至于有不少蒙古人直接拖家带口地迁居至此地,因为这些人没有作乱,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贿赂一二后明朝这边也就不再管了,渐渐的,定居在河套的蒙古人越来越多,逐渐与汉人分庭抗礼。

  之后就是土木堡之变大明彻底丧失了对河套的统治,在宪宗即位后,曾励精图治,派朝中大臣收复旧土,打出不少漂亮的胜仗。不过虽然收复了河套,可却并未及时治理,导致几十年后再次被蒙古人蚕食。

  之后的几任就更不必说了,弘治本身在武功上就很孱弱,组织过几次剿匪行动,最大的胜利是歼敌三人,收获一千多牲畜,然而最后却有几万人受到封赏。说是打仗,更像官场里一次明目张胆的吃空饷。

  相反蒙古那边则是天降雄主,小王子统一了各部,彻底与大明形成对立之势。正德虽然御驾亲征击败过对方一次,但也仅限于防御,真说打过去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常言道,“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翻开地图,会发现黄河有一个很明显的“几”字形弯曲,这里就是河套。打从先秦起,此地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河套平原乃是极为优良的牧场,中原王朝能养马放牧的地方非常少,河套不光产马,还盛产好马名马,单是这一点就足够令人垂涎的了。

  其次河套地区气候环境都非常好,百姓都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是一片被上天眷顾的地区,蒙古人可以在此放牧,中原人可以于这儿种田。

  最后也是对大明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河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天然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被贺兰山等几座大山紧紧包围,易守难攻。大明若是占领了此地,那么倘若对蒙古人用兵,河套将是一个巨大的后勤补给站,这对于天生机动性就很差的明朝军队而言十分有利。同样的,蒙古人要是占领了河套,那意味着大明仅仅剩下长城一道防线可守。这次如此容易就被打下了大同,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冼如星此番拿下河套,乃是势在必行的。

  如今的河套被鄂尔多斯部占领,也就是俺答的部落。此时的俺答才刚与他兄长撤军,距离返程尚有一段距离。明朝这边军队趁着这个时候,从南边绕路,日夜奔袭,总算是提前赶到河套。

  虽然说河套按照地势比较难以攻打,但此时蒙古正值多事之秋,其他几部出兵不光没捞到好处,反而损兵折将。现在正在跟着互相扯皮,别说出手帮忙,事实上,有几个部落曾经注意到明朝大军的动向,但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对俺答兄弟俩隐瞒。

  等到真正开战的时候,俺答等人才知晓。

  对此冼如星觉得很难理解,毕竟河套一旦失守,对于蒙古其他各部也是个巨大的威胁,这时候难道不应该抛下私怨更加团结一致吗?

  梅秦舒知道她的想法,不禁笑了笑,悠悠道:“冼真人,你这就属于是用自己的思维去猜测敌人的想法,蒙古人可不像你这样认为。你觉得,蒙古人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

  “大明啊,还能有谁。”冼如星下意识回到。

  “错咯,”梅秦舒摇头,“凭借我在西北三十来年的经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绝大多数蒙古人心中的死敌是自己的同族,或者说,其他部落。”

  冼如星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微微叹了口气。

  是了,绝大多数汉人皇帝,对于领土的扩张都不是特别渴望。再加上草原天生与农耕文明不相容,就算是太.祖成祖等强盛时期,也不过是将蒙古人赶走,并未侵占太多领土。反而是他们部落内部,自打小王子死后,漠南又被重新分为几块,时不时有摩擦。

  像之前冼如星曾带兵重创过想要毁坏粮草的蒙古人,相传那支部落第一时间就退出了战场,回去死死守着地盘,生怕被人偷家。

  冼如星他们这次趁着敌人不备,先是一口气拿下河套大半,之后在黄河附近形成对垒,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蒙古大军尚未返程外,这次新研发的弗朗机大炮与红夷大炮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以前曾经说过,嘉靖刚登基的时候明朝曾与葡萄牙水军打过一场,当时虽然明朝赢了,但战争规模不大,朝廷上下都没怎么在意。直到最近总算清点完战果,将缴获的弗朗机炮送到京城,如此众人才有了点兴趣。

  种花家本身就擅长仿制,再加上有了冼如星这个外挂,仅仅半年时间,就先后开发出了舰炮,城防炮.战车炮等各种火器,众人将其统一命名为弗朗机炮。之后冼如星在军营了又根据弗朗机炮研发出了红夷大炮。相对于前者,红夷大炮威力大.精度高,不过太过笨重,机动性不如弗朗机炮。

  冼如星领着团队研究了许久,最后决定两个一起使用,刚好互补,然而还未等上战场,那边蒙古人就撤退了,好在这次收复河套用上。

  他们这边节节胜利,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蒙古人逼到对岸。

  而就在此时,总算从同族内斗中脱身的俺答才有了回应。不得不说,能在弱冠之年统领蒙古大部的确实有两把刷子,先是稳定了自己这边慌乱的百姓,又收拢残兵,依靠着地理优势,硬生生抗住了大明的攻势。

  对此梅秦舒与冼如星倒是不怎么慌,虽然朝中文臣大多数时间都非常拖后腿,但这次知道收复河套也都十分支持,并且表示在不耽误农耕的前提下,朝廷愿意继续往西北送粮。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正当大明这边君臣一心,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之时,俺答那边竟然派出了议和的使者。表示自己愿意对大明俯首称臣,并且带着部落集体退出河套地区。

  冼如星在听闻此事后,心中“咯噔”一声,皱着眉与梅秦舒对视一眼,老将军看上去也颇为惆怅,对着冼如星摇了摇头。

  如此冼如星算知道了,蒙古人开出这样的条件,朝廷那边很难拒绝。

  只不过……冼如星叹了口气,她不怪大臣们短视,毕竟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大明才刚缓过一口气,京师又在修外城,处处都用钱。既然能和平解决,那尽早班师回朝也是应该的。

  但俺答这个人非同一般,若此时不趁着对方羸弱重创他,等几年后其反应过来,很可能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河套这么好的地方,俺答就这么拱手让人?”冼如星有些不甘心。

  梅秦舒无奈道:“其实这点也不奇怪,草原上物资匮乏,民风又彪悍,真想要站住脚,一来要心狠手辣,二来则是要懂得审时度势。不仅仅是这样,俺答这次来还表示希望能跟大明互市,两边开个通商口岸,以后常往来。”

  蒙古那边物资匮乏,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决定了其对大明这边注定有很深的依赖,要是以后能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对方倒也不错。

  冼如星点了点头,沉思许久,开口道:“既然朝廷已经决定了,我们再反对也没有用,但梅将军,恳请你与我一同上书,要求蒙古那边交出朱充灼与其同党,还有这次大同失守,一起投奔蒙古的那几个叛贼。”

  无论哪里都会有二五仔出没,当蒙古人进入大同,并未按照约定那样奉朱充灼为上宾,而是直接俘虏了他。同时有一些书生武将,为了过得好,当起卖国贼而,协助蒙古人在城内作威作福。

  蒙古人撤出大同后,这些人担心被清算,便跟着一道走了,仔细算来,也有一百来个。

  对此梅秦舒自然是答应,他行伍出身,平生最恨叛徒,这些背叛大明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

  “这只是一方面,”冼如星解释道:“最主要的是得给其他人一个震慑,让他们知道蒙古人靠不住,随时随地都能将人出卖。现在白莲教如此猖獗,以后说不准会再跟蒙古人勾搭上,如此也算往这两边防根刺。”

  梅秦舒听后忍不住赞叹,“还是冼真人想的多。这次要不是你,战事也不至如此顺利,现在收复了河套,相信朝廷也不会再为难于你,这次班师,估计你我封赏都少不了。”

  老将军红光满面,毕竟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他也想不到自己六十岁了还能赶上这一遭,对于冼如星这个搭档,自然是一万个满意。

  冼如星轻笑了两声,冷不丁道:“不,我不能回去。”

  “什么?”梅秦舒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我得留在这里,”冼如星望向远处,“之前宪宗打下河套,但没过几年就再次丢失,原因就是未曾向此迁入百姓。如今好不容易再次将河套纳入版图,必须有个人在此屯田治理,而且之后蒙古与大明互市,也要有人把关。交给旁人我不放心,我必须留下。”

  梅秦舒听完沉默了,许久,面上带着敬意冲冼如星鞠了一躬。河套地区紧邻蒙古,当地民族众多,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极为复杂。而且又风吹日晒,于此进行屯田治理,想也知道有多辛苦。当年宪宗曾有这般打算,结果满朝文武无一人站出来,现在冼如星一介女流,放着繁华的京师不待,赏赐也不要,选择在这儿坚守。

  想到这里,饶是梅秦舒这种纵横官场几十年的老人也不禁动容。

  “陛下,他会答应吗?”梅秦舒虽然一直在西北,但对于冼如星简在帝心的程度也早有耳闻,如今就算对方想要留在这里吃沙子,嘉靖真能舍得?

  “他会的。”就算他不同意,自己也会想办法令其点头。

  冼如星舒了口气,跟小皇帝之间的那点事儿总归要有个结果,这次留在西北,一来是为了民生,二来也是快刀斩乱麻。

  希望经过分别,他能彻底想清楚吧。

  79. 第79章 鄂城风貌

  七月的草原正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候,青草翠绿丰茂,五颜六色的野花肆意盛开盛开,蓝天白云,带着一种夏季特有的绚丽。

  达巴拉干驾着马车,与好友李强一道回城,两人顺利完成了任务,心情都还不错。达巴拉干嘴里咬着才刚在集市上换来的奶糖,含糊不清道:“回去之后我得与真人讲,最近那边有几家贵族恶意抬价,奶糖比之前贵了三成,让真人好好跟他们说道说道。”

  “你可别再用这点小事儿去麻烦真人了。”李强有些无奈,“那奶糖又不是离了活不了,馋嘴的玩意儿,人家怎么卖咱们还能管了?”

  “怎么管不了,现在这东西不是卖的最好!真人不是说了要注意那边动向的吗!”达巴拉干梗着脖子,不服气地反驳,两人就在车上争执起来。

  突然,远处一道苍老的人影吸引了他们注意。

  只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蹲在地上捣鼓什么,在他旁边,一头黑色的毛驴不停“昂昂昂”地发出惨叫。

  达巴拉干勒了下缰绳,蹦下马车凑上去一看,面上露出了然的神色,遂开口道:“你这样拉捕兽夹肯定是拉不开的,得从两边使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