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4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清风观正殿内,冼如星正拿着书本给一众师弟妹们讲经。她虽说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本身对此并没有什么研究,这种事情一直是能拖就拖,但如今自己掌管观内大小事务,对于每日固定的研习经书,怎么也要有个几次,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

  今日所讲是道家经典《北斗经》,全称《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主要是一些斋醮科仪之道。听名字就知道颇为高深,看着满纸复杂拗口到极点的文字,冼如星苦涩地抿了抿嘴。

  万幸的是,由于清风道人半路出家,对徒弟只管剥削,剩下都是半放养,所以弟子们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望着冼如星的眼神清澈而愚蠢。

  感受到师弟妹们还没“被知识玷\污”过,冼如星欣慰地点了点头,只不过胡诌了几句,就打算鸣金收兵。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回去自己将前两段背诵一下,下次抽查。”

  “如星师姐,我还有一事不懂。”话音刚落,就见角落里一个穿着道袍的清秀少年举起手。

  四目相对,冼如星一怔,旋即不着声色道:“哪里不懂?”

  少年迤迤然起身,指着书中一行字缓缓道:“依照此处所言,‘不断人之根本,更能心修正道,渐入仙宗,永离轮廻,超升成道。’这里的‘人之根本’指的是什么?”

  冼如星仔细思考了下,解释道:“我道家认为,人乃万物之灵,但真正区别与天地间其他的,是能否制作和使用工具。”

  少年头一次听到这个论调,一时间不由愣住了,揣摩一二后,笑了笑,“有点意思。”

  摇了摇头,冼如星继续道:“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说法,还有其他比如‘人会用语言文字’,‘人有文化本性’等等。在我看来,人之根本,主要是明善恶,会实践,懂承担,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

  “只要做到这几点,怎么也差不了。”

  少年微微点头,不知心中想些什么,但总归是坐下了。

  冼如星心中叹息,又糊弄过去一次,也不敢再卖弄,安顿好之后的事后便匆匆离开。

  穿过连廊,直奔自己住的地方,然而刚走到门口便停下脚步,对着身后之人无奈道:“殿下,你穿成这样出来身边人知道吗?”

  少年,也就是朱厚熜抖了抖身上的道袍,“怎么了?我觉得我这么穿挺好看的。”

  还挺臭美,冼如星心中翻了个白眼,摇头道:“虽说是在王府内,但您这样的生面孔来回走还是很容易受盘问,万一被冲撞了反倒旁人的不是。”

  “好,那我以后注意。”朱厚熜半点架子没有,从善如流地接受了建议,然后指了指后面,“仙姑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对方如此礼贤下士,冼如星反倒不好再说什么,无奈地躬了躬身,“寒舍简陋,您多担待,请。”

  自打在社稷坛除了风头,冼如星便不似露住一个屋了,而是随意找了间宽敞点的厢房搬了进去,她现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此倒也方便些。

  朱厚熜走了进去,兴致勃勃地在雪洞般空旷的房子里转了一圈,之后对着主人道:“前些日子给你的东西怎么不用呢?”

  冼如星摇头,谨慎道:“无功不受禄,出家之人讲究清静无为,贫道邋遢惯了,蒙殿下厚爱,实在享受不起。”

  虽然她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但却完美符合少年心中世外高人的形象,于是只微微一笑,也不恼,直接道:“想必依照仙姑的聪慧,也明白我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所以我也不兜圈子了。”

  言罢直接深深行了一礼,“吾父王平生乐善好施,无半点恶事,如今生命垂危,还请仙姑施以援手,小子愿倾尽一切,只求治好父王,望仙姑垂怜!”

  她就知道……

  冼如星深深地叹了口气,斟酌了下言语,对着少年轻声道:“殿下,按理说贫道寄居于王府,兴王爷有恩于我,哪怕是您不说,只要能帮忙贫道也一定会出手,但是,生老病死皆有定数,我不过是个修道之人,无法违逆天意,殿下还是另寻他法吧。”

  冼如星身上有不少因为疫\情囤积的药物,但她之所以这样讲,全因为在穿越之后,她翻找了自己书架上当年买来为了充门面的简略《明史》,清楚地记得史书中记载兴王就是今年七月走的,如今已经是三月份了,估计就是大罗神仙也回天乏术。为了不受牵连,能避开还是避开。

  朱厚熜听出她话里未尽之意,面色瞬间变得惨白,连站都站不稳,目光放空喃喃自语道:“怎会如此,爹爹,爹爹他……”

  虽然对方聪慧早熟,但无论怎样也是个半大孩子,见其失魂落魄,冼如星联想到自己在现代的父母,也不禁鼻头一酸,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伸手去扶朱厚熜,犹豫道:“我其实……”

  话音未落,房门便被人“砰”的一下踹开,清风道人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见到冼如星与个半大小子“勾肩搭背”,表情立刻微妙起来。

  接着好像自觉抓住了对方的把柄,怪笑道:“好哇,我说你这浪蹄子怎么大白天关着门,原来是真有见不得人的丑事。”

  冼如星:“……”

  看着一团稚气的少年,冼如星成功被清风雷得外焦里嫩,接着神色古怪地指了指朱厚熜,“额,你不认识他?”

  事实上,兴王在祭祀之时曾经带着独子来过一次社稷坛,但那时候清风观还没站稳脚跟,清风道人带着徒弟们只能站在最后,自然是不认识府中贵人。

  听她这么讲,以为是观里刚收的弟子,清风也没在意,而是指着冼如星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丢。

  冼如星摸了摸鼻子,她也没想到对方忍耐度这么低,自己才刚出手,直接“自爆”了,看了眼旁边面无表情的朱厚熜,突然开口道:“贫道可以去见一见王爷,但您要做好准备,可能性很低。”

  朱厚熜眼前一亮,连忙保证道:“仙姑放心,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兴王府的恩人。”

  清风道人见两人自顾自说话不理他,更是气不打一出来,直接威胁要去王爷世子那儿告冼如星欺师灭祖,大家都别想好。

  听到此处,朱厚熜冷笑一声,寻了把椅子翘腿坐下,对着清风开口道:“好啊,你告吧。”

第6章

  存心殿,此处是亲王休息的场所,之前说过藩王府其实就是紫禁城的缩小版,皇帝养心,亲王存心,意思都是相近的。

  内侍黄锦急匆匆走进殿内,对着伺候兴王的大太监张枫行了一礼:“张爷爷,世子马上就要领人过来了,屋内可都准备好了?”

  “早就好了,你就放心吧。”张松一改往日的冷淡,态度十分温和。事实上,自打兴王病重后,他便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起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跟着原本兴王的大太监,以后若想要过的好,那么免不得要巴结下一任主子,于是世子身边的得力人自然也成了拉拢对象。

  黄锦知他心中所想,但面上却没有展露出半分,依旧是之前那副谦卑的样子。他们下人,尤其是太监的命都掌握在主子手中,世子纯孝,若让他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么怕是不会顾及往日情分。

  正思量着,那边,朱厚熜就带着冼如星从远处走来。

  黄锦给张枫使了个眼色,示意这就是那位仙姑。

  怎么年纪这般小?张枫暗中眉头微皱,觉得有些不靠谱,但也没说什么,对着世子爷行了一礼后,便领人进到存心殿。

  才刚一推门,一股浓厚的中药味扑面而来,朱厚熜快步上前,透过厚厚的床帐,与旁边侍女小声道:“父王可是醒了?”

  还未等侍女回话,床幔后便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可是聪儿来了?”

  “爹爹!”朱厚熜一改往日的沉稳,连忙应下,“是我,儿子带着之前说的仙姑来见你来了。”

  掀开床幔,冼如星终于看见了这位王府的主人长什么样。

  兴王朱祐杬,算上年纪应该才四十岁出头,不过看上去却十分苍老,满头的白发。他非常的瘦,几乎已经到了皮包骨的程度,可是唯有肚子高高隆起,皮肤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浅黄色。看了冼如星一眼,还没说话,便拼命咳嗽起来。侍女将丝帕递与兴王,其用它捂住嘴,没一会儿血就透过丝帕洇了出来。

  冼如星心中一沉,对着朱厚熜满怀希望的眼睛,微微摇了摇头。

  虽然心中早已有了准备,但得到确切答案后,少年依旧觉得希天旋地转,强忍着悲痛,还是对冼如星道了声谢,“仙姑,你放心,这次过来我并没有通知母妃,只有我们二人知道。”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冼如星却也听明白了,对方是在跟自己保证之前说过的话,就算她治不好自己父亲的病也不会为难她。

  二人的交流兴王看在眼里,他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知晓,当儿子兴高采烈的与他说发现了一位修行者之时,兴王也不过是秉着陪孩子胡闹的心思,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见冼如星未提出什么建议,而是坦白自己无力回天之时,还是提起一份兴致,温和的冲其笑了笑,“吾儿之前多有得罪,还望仙姑勿要见怪。”

  冼如星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假如对方跋扈无礼,以皇权压人,她可能随便想个办法糊弄过去,可是如今这对父子都彬彬有礼没有半点怠慢,她反而有些过意不去。

  事实上,对于兴王的病,冼如星一搭眼心中便已有了个大概猜测。

  肝区疼痛.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这明显就是肝癌晚期的征兆。对于肝癌,就算放到现代社会也没办法解决,更何况,对方一看就已经病入膏肓,也难怪夏日的时候就过世了。

  犹豫了许久,冼如星缓缓道:“王爷,贫道虽然没办法治好你的病,但也许可以帮您稍微缓解一下疼痛之苦,您要试试吗?”

  兴王微愣,旋即一边咳嗽一边点头。事实上,肝癌患者到了晚期,腹部乃至四肢都是非常非常疼的,对此施针汤药能做的有限,不过冼如星则不同,她身上囤了许多去痛片。

  早在答应了朱厚熜来给兴王看病之时,冼如星便提前去往家里拿了几板常备的药,如今见兴王点头,便随手掰了半片递过去。

  看这眼前的白色药片,兴王也没迟疑,病痛折磨得他连思考都懒得思考,就算现在死亡,也许还是一种解脱。

  现代所制的西药,对于从未服用过的古人来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兴王服用后没一会儿便感觉疼痛减少了许多,伸了伸手,甚至能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溜达两圈。

  直到此时,他才真的有些相信了儿子说的话,对待冼如星的态度立刻有了些许转变,原本只是为了哄孩子的温和改为恭敬中带着钦佩。他打量了一下冼如星,突然开口问道:“仙姑,你与本王说句实话,我这病还能再撑多久?”

  冼如星沉默片刻,“三个多月吧。”

  不远处的朱厚熜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倒是兴王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三个月啊,也不算短了,有您这神药,我也算能过一段消停日子。”

  冼如星摇头,“这药也不是万能的,每日最多只能服用三次,否则服用的越多,效力会越弱。”

  兴王微愣,旋即苦笑,“这也行吧。”讲到这里,他挥了挥手,命张枫将王妃等人带过来。

  张枫全程在一旁观看,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听到王爷命令不敢迟疑连忙去请王妃。

  没一会儿,一大帮女眷便赶了过来。

  说是一大帮也不尽然,事实上,兴王并不纵欲,府内只有一位正妻与一位侧室。

  妻子蒋氏,武将之女出身,生的剑眉俊目,身形高挑,虽说喜欢舞文弄墨的丈夫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是二人感情依旧很好。现在府里一共一子二女,皆是蒋氏所出。她之前已经在张枫那里打听到了事情的经过,但亲眼见到能够下地的丈夫依旧十分激动,以至于不顾王府礼仪径直走上去,牢牢握住兴王的手。

  兴王自打两个月前便经常昏迷,能够这样清醒的与妻子说话已经是非常少了,同样心情十分激动,两人温存了一会儿,他方才将自己的情况与妻子道明。

  听到丈夫只有三个来月的寿命,兴王妃悲痛不已,求助性的看向冼如星,颤巍巍开口道:“仙姑,难道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冼如星内心轻叹,缓缓摇了摇头。

  蒋氏啜泣出声,好半天方才在丈夫的安抚下停止,她心性坚韧,知道如今的相聚已是不易,还是恭敬地谢过冼如星,然后将子女们都叫了过来,一家人团聚于此。

  兴王最小的女儿寿姐儿今年只有七岁,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看着有些陌生的父亲,咬着手指,好奇问道:“父王,你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呀?”

  蒋氏点了点女儿的额头,兴王连忙将其拉住,笑眯眯地揉了揉自己因为腹水而肿的老高的腹部,“为什么呀,传言苏东坡肚子里装的满是不合时宜,那你父王这肚子里,则全都是天伦之乐。”

  朱厚熜此时再也忍不住,直接跪倒在兴王身边,含泪道:“儿子这三个月哪儿都不去,牢牢守着父王,您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让儿子去做!”

  “胡闹!”自打清醒兴王第一次皱了眉头,表情严肃的对朱厚熜道:“你不趁着为父还能讲话,赶紧学着怎么处理王府内务,难道要等我死了被底下人欺负吗?我皇家后代,真龙血脉岂可做那小儿女之态!”

  “可是……”朱厚熜有些犹豫,但被父亲强行打断,“没有什么可是,为父已经听说了许知州在最近一段时间来府上拜访了几次,似乎是要商议怎么处理流民一事,此事可大可小断,不能拖,我刚才已经打好招呼,你现在就去问好,以后白天着手府上大事小情,晚上再向我秉告,有什么不懂的通通记下来,到时候为父再教你。”

  他深深看了儿子一眼,拍了拍对方稚嫩的肩膀,“日后我不在,你母亲她们都要靠你了。”

  朱厚熜心头一震,望着父亲期待又鼓励的目光,狠狠点了下头。

  去痛片的应该还有一段作用时间,兴王想借着这个当口好好休息下,毕竟因为病痛的折磨,他已经许久都没睡个好觉了。妻妾儿女们不愿打扰,遂依依不舍的离去。

  冼如星跟在朱厚熜后面些心神不宁,她原本只是打算给药,结果却听到了兴王一家人的私密话,虽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儿,但是总觉得这样下来参与的有些太深了。自己顶着仙姑的名义,其实却是个江湖骗子,冼如星知道多说多错,而且假如跟皇权纠缠的太深,到后悔那天怕是已经被脱不开了。

  想到这里,她便打定决心将药给兴王后,自己就回清风观里缩着,然而等到回神,才发已经稀里糊涂的与朱厚熜一起走到了承运殿门外,眼看就要出府。连忙开口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啊!去见安陆知州啊,刚才父王跟我说的话你不是都听见了吗?”朱厚熜面露讶色。

  接着似乎想起了什么,拍了下手,“对了,冼道长是要回清风观,不过既然都走到这儿了,道长就跟我一同前去吧。”

  冼如星:“……”

  只能说不愧是传说中的嘉靖帝吗?小小年纪就演技一流。

  其实对付这种事儿冼如星可以找到许多理由去拒绝,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无他,自打穿越,除了今日严格上来说她甚至没离开过社稷坛。作为一个本身性格有些外向的人,整日被憋在小小的四方天地中,还要应付清风道人那个老变\态,冼如星已经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如果推脱了这次,以后真想出去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所以即使知道对方给自己下套,冼如星最后依旧是与小屁孩一起坐上了马车。

  安陆其实并不大,以前还是府,但是在开朝初年就被降为州,湖广地区虽然人口稠密,但比起江南京城繁华度就差得远了。

  最开始在路上,冼如星还有兴趣掀开帘布望一望,不过时间久了,也就无聊的坐回车里。

  毕竟这可是古代,哪怕是城镇,道路也只是黄土。路过的百姓虽然不至于衣着蓝缕,但也都有些面黄肌瘦,身上穿着灰扑扑的深色衣服,神情上或多或少地透露出几分麻木,而且大部分都是男人所见到的女性非常非常少。不过几个照面下来,冼如星便觉得兴趣缺缺。

  难怪常听人说,大户人家的丫鬟也比寻常百姓的小姐过的好些。王府内虽然有时候也免不了挨饿,但是相较于平民乡户,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安陆本地的知州姓许,是一个梳着山羊胡的干瘦中年男人,原本按照礼仪许知州应该亲自去兴王府去拜会。但是,这位许大人平日里最是胆小,哪怕如今朝廷已经不怎么管当地官员与藩王私交的事情,他依旧不敢登门,只能借着巡视城墙的名义,将兴王府的人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