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70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不知睡了多久,谭昭昭听到小胖墩哼哼唧唧,她下意识地腿伸了出去,咕哝道:“张大郎,儿子哭了。”

  腿踢了个空,谭昭昭醒过来,惆怅不已。

  张大郎不在,她只能?自己坐起身,点亮灯盏,将小胖墩抱起来去小解。

  小胖墩小解完,嘴砸吧了几下,又陷入了香甜的梦乡。

  谭昭昭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夜里安宁静谧,廊檐下灯盏昏黄,映在雪白的窗棂上,晃晃悠悠。

  几案床榻,散发着沉香香气?的被褥,一切都那么陌生。

  谭昭昭不禁想着,张九龄不知可赶到了水驿。想到水驿的环境,她下意识呲牙。

  拉起被褥,深深吸了口气?,鼻尖香气?四溢。

  谭昭昭面上不由自主泛起微笑,打了个呵欠,满足地再次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外面已经天光大亮,小胖墩已经被乳母带走,四下安宁静谧。

  谭昭昭懒洋洋伸了个懒腰,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

  水驿的屋子,一如既往地潮湿,被褥已经更换过,张九龄还是闻到了那股经久不散的霉气?。

  河水哗啦,撞击着石墩,偶而夹杂着一两?声渗人的乌鸦鸹叫。

  张九龄平躺在胡床上,合上眼迷迷糊糊睡了一阵,待被吵醒之后,就一直睁着眼睛,手搭在胸前,理?了一遍要办的差使。

  差使繁重,张九龄有?章法,心中有?底,不大一会就理?顺了。

  手放下来,触及处,身边一片冷寂。

  河水一阵一阵,张九龄突然感到,心里如冰凉的河水一样,空荡荡没着落。

  昭昭在作甚呢?

  这个时辰,她应当早就睡着了吧?

  回到了娘家?,见到了父母亲人,她肯定会很高兴。

  一旦高兴了,她经常会忘记他。

  张九龄开始后悔,他该陪着她回去,要是抓紧功夫,日夜兼程赶一赶,也不会耽搁差使。

  谭昭昭没让他陪着,终究还是不依赖他,他并不那么重要。

  张九龄心里酸涩不已,他得赶紧将大余的宅子置办妥当,早些接他们母子前来团聚。

  否则,谭昭昭估计玩得乐不思蜀,小胖墩年纪小,忘性快,他们母子,都得彻底将他遗忘了!

第七十一章

  过完年鞭春牛, 百姓开始了春耕。春耕之后有段闲暇时日,那时候天气也不太热,正适合征召农夫开山。

  过了这段时日, 中间只能零星做些平坦路段的修葺活计,大规模征召民夫开山,则要等到秋收之后了。

  隶属江南道的大余县稍许比韶州府要富裕些,不过对于长安来说, 同?样属于偏僻之地。

  张九龄亲自在县城看了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宅邸。后来在城外寻到了一个庄子?, 依山傍水,离县城与官道都近, 交通便利。

  这里的宅邸价钱低, 宅邸还?算新?, 屋子?轩敞, 张九龄便拿出钱购置了下来, 前院当做暂时的官廨,后院谭昭昭与小胖墩来了可以居住。

  来回?奔波忙碌,上元节眨眼间就快到了。

  浈昌县向来年节都热闹得很?, 铺子?张灯结彩, 早早挂满了灯笼。

  谭氏与麦氏的宅邸前面亦如此, 除了大门外挂着新?换的荷花灯,每间院子?里也挂满了趣致的灯盏。

  小胖墩从早上醒来时就兴奋得很?, 在庭院里跑来跑去,咯咯笑个不停,不时停下来仰头张望, 指着头顶的灯笼跺脚喊道:“我要这个,给我!”

  冬日有橘子?, 谭昭昭想起了小橘灯,小心翼翼将?里面的橘子?瓤掏出来,做成了个小小的橘灯。

  里面点上一段蜡烛,四周挡住,一个黄橙橙的灯盏便出现?在了眼前。

  小胖墩趴在案几?上,咧嘴笑看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胖胳膊一抓。

  被小胖墩抓多了,谭昭昭练就了一身本领,以闪电般的速度,揪住了小胖墩的衣袖:“不许动,仔细烫着你。”

  小胖墩不依,叽叽哇哇叫唤:“我要这个,阿娘,我要这个。”

  谭昭昭呵呵笑,道:“好呀,你不怕烫,就拿去吧。”

  说完,谭昭昭抓住小胖墩的手,慢慢伸向小橘灯。

  小胖墩的手指刚贴到橘皮上,略微停顿,自发嗖地一下缩了回?去,惊恐地道:“阿娘,烫!”

  谭昭昭哈哈大笑,道:“我已经告诉你烫了啊,你偏不信。”

  平时小胖墩太调皮活泼了,性?子?还?倔强得很?,不让他碰的东西,绝不会听话,趁人不注意,手就伸了出去。

  谭昭昭干脆让他自己去试,让他亲自感受,什么叫冷,什么叫烫,热。

  小胖墩一下扑到谭昭昭怀里,气鼓鼓道:“阿娘坏,阿娘,我要阿耶。”

  谭昭昭很?是意外,自从离开之后,小胖墩光顾着兴奋玩耍,从未提及过张九龄。

  小孩子?忘性?大,谭昭昭以为小胖墩已经忘了他,心想等见面之后又会熟悉起来,就未多管。

  没曾想,小胖墩还?记得他。

  谭昭昭柔声道:“小胖墩还?记得阿耶啊?”

  小胖墩干脆利落地回?道:“记得!”

  谭昭昭坏笑,问道:“小胖墩记得阿耶还?是大白狗?”

  大白狗是张氏养的一头驴,谭昭昭也不知道为什么,小胖墩硬要叫一头驴为大白狗。他很?是喜欢这头驴,经常与张四郎前去看。

  小胖墩大声答道:“大白狗!”

  谭昭昭以前听过,小孩子?似懂非懂,回?答问题时,总是选择后面的答案。

  得到了小胖墩斩钉截铁的答案,谭昭昭怀疑,他其实就只记得阿耶这个称呼而已。

  小胖墩在谭昭昭怀里蛄蛹,吵着要灯笼。谭昭昭看向地上瘪成一团的小狗灯,道:“在那里呢,你去拿吧。”

  小狗灯只有拳头大小,做得活灵活现?,谭诲称是他特意亲手所做,拿来给小胖墩玩耍。

  不过冯氏称是他掏钱,请擅长的工匠做了好几?个,每个儿孙都有。

  小胖墩拿到之后,没玩一阵,就被他踩得稀巴烂。

  小胖墩顺着谭昭昭的指点看去,扭头道:“坏了,不要,要新?的。”

  谭昭昭哼了声,“你外祖父花了钱买来,连个响都没听到,还?想要新?的,等你长大了,自己去做,或者,你自己赚钱去买。”

  小胖墩听谭昭昭说了一长串,他歪着头,转动着咕噜的眼睛,好似在思索她的回?答。

  谭昭昭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不过她都当他听得懂,从小教他懂得珍惜,长大了免得成为一个纨绔。

  长安城的纨绔子?弟遍地走?,世家大族的子?弟,自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懂财迷油盐贵,他们要什么,不费吹飞之力伸手可得。

  按照张九龄现?在的品级,小胖墩已算金尊玉贵的官宦子?弟,但?谭昭昭却不能放纵他,始终以为他既然出身好,就该有更?多的担当。

  冯氏在门外听到谭昭昭的话,好笑地掀帘进屋,嗔怪地道:“九娘你真是,他还?小呢。”

  谭昭昭拍了下小胖墩,道:“快给外祖母见礼。”

  小胖墩蹬蹬蹬上前,乖巧地叉手躬身,清脆地喊道:“外祖母!”

  冯氏忙搂住他,哎哟一声,亲昵地道:“真是乖。”

  谭昭昭笑道:“阿娘来了,我正准备来给阿娘帮忙呢。”

  过完十五便正式过完年,赏灯吃酒热闹得很?,主妇们忙着张罗,冯氏从前两天就开始在准备,忙得脚不沾地。

  冯氏道:“都已经操办得七七八八,余下的,我交给了你几?个嫂子?去管,好坐下来歇口气。”

  谭昭昭将?小胖墩交给了乳母,请冯氏坐下来歇息,倒了盏热茶递过去,道:“阿娘是该歇一歇,这个年,阿娘可是累坏了。”

  冯氏抿了口热茶,呼出口气,道:“劳力是一回?事,就怕劳心。唉。”

  谭昭昭忙问道:“阿娘怎地了?”

  冯氏皱起眉,道:“还?不是十一娘她们几?个的亲事。”

  底下的四个小娘子?,十一娘过完年就满了十四,按照十五成亲嫁人的规矩,是该相看亲事了。

  冯氏道:“十二娘也满了十三岁,十四十五要小几?岁,我想着吧,先将?她们两人的亲事一并定下来。你阿耶同?我说,要仔细挑选。”

  谭昭昭见冯氏神?色不大好,问道:“阿耶可是想将?十一十二嫁入高门?”

  冯氏嗤笑,道:“他想倒是这般想,一个庶女,高门又没瞎眼!就是破落户,门楣在那里撑着,要是寻个半奴回?去做正头娘子?,还?不得被人戳断了脊梁骨。”

  谭昭昭见过几?个庶妹,谭诲生得好,生母也美貌,她们几?人都生得不错,守礼恭谨,看上去很?是不错。

  只是碍于庶出,上不得,下不去,身份着实尴尬。

  冯氏冷笑道:“你阿耶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以为我故意不上心。我跟她们计较什么,都要嫁人了,她们嫁得不好,与我有什么好处?她们要是嫁得好,对我来说才划算!你阿耶.....”

  说到这里,冯氏咬牙,“真是个浑球!若非上元节他要见客,我真是不客气,定要抓花他的那张老脸!”

  谭昭昭哂笑,抱住冯氏的胳膊劝道:“阿娘别?生气啦,阿耶就在这一方面糊涂,其他方面还?算好。功过相抵,勉强饶了阿耶这一次。”

  冯氏侧头看向谭昭昭,安慰地道:“还?是女儿疼阿娘。你大兄他们几?个小浑球,跟你阿耶一样的想法?。估计是你阿耶在他们面前胡罄了,几?个小浑球一起来劝我,要我多费些心。我算是看清楚了,他们几?个小浑球是将?心比心,自己也有侍妾,以后生了儿女,虽表面不敢将?嫡庶一视同?仁。心里定会一样对待。”

  世俗规矩如此,嫡庶在很?长的一段时日内,地位肯定不会平等。

  谭昭昭想了下,小声道:“阿娘,你将?这件事与几?个嫂嫂他们说,保管他们会站在你这边,还?有啊,阿娘在大兄他们纳侍妾的事情上,帮着几?个嫂嫂一二,她们肯定会感谢阿娘,与阿娘更?加亲近,待阿娘不止是孝顺了。”

  冯氏扬起眉毛,点着她的额头,笑道:“你个滑头,这是要拉帮手呢!放心,你阿娘我啊,没那般傻。男人与女人不同?,他们是一伙的,我们女人是一伙的。我呢,只能做到无愧于心,我同?十一十二她们说了,别?听你阿耶的胡话,想着要进高门大户。进去只能做妾,以后生出儿女来,就跟她们一样,奴不奴,主不主,生死全?系在主母的仁慈上。不是每个主母,都我这般心慈手软。她们听不听得进去,端看她们的造化了。”

  谭昭昭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只能暂时这般了。

  冯氏又问道:“你婆家那个守孝的表亲,孝期之后,该定下亲事了吧?她年纪已经这般大了,在韶州府晚上一两年,打点一二,也没甚紧要之处。但?她已经晚了好些年,可再?也不能耽搁下去了。”

  像是戚宜芬这个年纪,在大唐还?未成亲,早就该被责罚了。守孝可以挡一挡,出孝之后必须定亲嫁人。

  谭昭昭道:“小卢姨母在,亲事当由她做主。上面还?有阿家,外面有大郎,怎么都轮不到我,我就没多管。”

  冯氏道:“你是不要去管。要是嫁得好就好,嫁得不好,肯定会埋怨你,都成了你的不是。我看呐,那个叫七娘的,当时守孝,就是不想嫁,嫌弃定下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