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18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谭昭昭微微叹息,道:“那是人,活生生的人。”

  张大娘子嗯了声,“我其实也害怕,下不了手。我觉着阿娘就是说说,她经常责骂侍妾,很讨厌她们,她其实也在意阿耶纳妾。”

  谭昭昭道:“对呀,总会不高兴。不高兴时,该如何排遣?若你不在意,不放在心上,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张大娘子似懂非懂点头,道:“好,我听嫂嫂的,嫂嫂与大兄感情好,肯定厉害,说得都对。”

  谭昭昭被她逗笑了,在门前停下,道:“我就不进去了,你快进屋去午歇吧。”

  张大娘子与谭昭昭见礼道别,轻快地进了屋。

  谭昭昭转身离开,在甬道上,往正院那边看了一眼。

  不知张九龄与卢氏可说完了话,回院子没有?

  正院。

  张九龄对卢氏道:“阿娘,我对同九娘的亲事,并无任何的不满。”

  卢氏不悦地道:“你留下来,就是为了与我说这些话?”

  张九龄道:“阿娘,以后你莫要再说这些了,九娘聪慧,她什么都明白,只是尊着阿娘是长辈,从未抱怨过一言半语。”

  卢氏本就一肚皮火气,顿时脸色难看道:“你就知道护着她,不将我这个阿娘放在心上。我何时对她不好了?哪家的新妇不伺候翁姑,不晨昏定省?她忙着伺候你,我也就不计较了。可她不顾你的前程,成日拉着你一起出去胡闹。你竟然也如此糊涂,为了些儿女情爱,自己的前程都不不要了?你是张家长子,成亲这么久,她的肚皮还未有动静,这岂是做妻子,做新妇之道!”

  张九龄眉眼冷峻,低沉地道:“阿娘,我都已经成亲,早已长大成人,自己做出的事情,与他人有何关系?阿娘总说是九娘带着我出去玩,可是还当我是无知稚子,会被人带坏?无知稚子,又何来前程之说?”

  卢氏紧紧抿着唇,一脸伤心欲绝:“你.....,我一心为了你,可怜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

  张九龄耐心地道:“阿娘待我好,我都知晓,只是阿娘,我已经娶妻成家,阿娘莫再将我当做三岁稚子,需要阿娘处处护着。”

  与卢氏好声好气说过了无数次,她当时会听进去,但过后一阵就忘了。

  成名于少时,多得人夸赞,卢氏耳边都是恭维之声。

  久而久之,卢氏就心心念念着他的前程,盼着他高中,成为大官,已经快成了她的执念。

  张九龄见卢氏不好过,他心亦沉甸甸:“我的前程,我自会去争取。阿娘,你看不起我的妻子,就是连我一并看不起,莫非阿娘以为,我要靠妻子的提携,才能有所作为?”

  卢氏蒙住脸,呜咽一声哭了出来:“好好好,你说得头头是道,我是管不了,随你去就是。”

  张九龄劝了两句,卢氏方抽抽噎噎回屋。他拱手作揖,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大步离开。

  院子静悄悄,眉豆靠在廊檐下的柱子上打瞌睡,见他前来,忙起身见礼。

  张九龄朝她做了个安静的手势,低声道:“可睡着了?”

  眉豆忙小声道:“九娘刚洗漱完,还未歇息。”

  张九龄急忙进屋,看到谭昭昭盘腿坐在苇席上,叉着一片梨吃。

  听到声音,她回转头,朝他笑道:“大郎回来了?快过来吃梨。”

  绚烂的笑容,屋内散发的清淡梨香,将张九龄心头的那点阴霾冲得无影无踪。

  走上前,张九龄轻尝了下谭昭昭嘴边的甜,道:“我不吃,这只梨,昭昭自己全吃完吧。我们早约定过,永不分离。”

第二十一章

  谭昭昭咕咕笑,躲开张九龄,推着他道:“快去洗漱,瞧你一身的汗。”

  张九龄不满皱眉,抬起衣袖闻了闻,便疾奔向净房了。

  谭昭昭继续咬着梨吃,气定神闲。

  张九龄这般急迫,居然连更衣都忘了。

  过了一阵,张九龄一身清爽出来,谭昭昭吃了一整只梨,在屋子里抚摸着吃撑的肚子,来回走动消食。

  谭昭昭问:“大郎可还要吃些?有蒸好的梨汤。”

  张九龄顿了下,看了眼谭昭昭,盘腿坐下,笑笑道:“好。”

  谭昭昭去叫了眉豆端来梨汤,张九龄吃相斯文,却很快将一只梨汤全部吃得干干净净。

  看来还真是饿了。

  走动了片刻,谭昭昭打了个小小的呵欠,“我去歇一会。”

  谭昭昭转身回卧房午歇,张九龄用清水漱过口,不急不缓跟在她身后。

  斟酌之后,张九龄终于忍不住问道:“昭昭可是生气了?”

  谭昭昭面色寻常道:“没呀,我生什么气?”

  张九龄默然了下,静静道:“我先前告诉阿娘,我对与你的亲事,并无任何的不满。”

  “原来是这件事呀。”谭昭昭满不在乎挥挥手,笑道:“我没生气,大郎你莫要多想。”

  谭昭昭真没生气,满意与不满意,都已经成亲了。过不下去,还可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毕竟张九龄风仪无双,这段时日他们太过美好,谭昭昭肯定会痛哭,伤心。

  但也就如此了,她还是会踏上去长安的路。

  既然他们如今好好的,谭昭昭从不庸人自扰。午食的时候,张九龄几乎没动木箸,她将稻米饭吃得干干净净,甚至还吃了两块几乎不碰的羊肉。

  张九龄勉强笑了笑,嘴里却泛起阵阵苦涩。

  谭昭昭聪慧,她什么都看在了眼里,连他饿了,都早已猜到。

  可是她不在乎。

  拆掉发髻,谭昭昭上了床榻躺下,在腰间搭上锦被,阖上眼,舒服得直喟叹:“吃饱喝足,再一觉好眠,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张九龄躺在了她的身边,放下床帏,隔绝了些外面的天光,只有两人的小小空间里,又不至于太过暗沉。

  “昭昭。”张九龄握住谭昭昭的手,轻声唤道。

  “嗯。”谭昭昭似睡非睡,含糊应了声。

  “没事,睡吧。”张九龄听她的声音已经睡意浓浓,探头过去,亲了亲她的眼角。

  手却握住她的,搭在胸口,未曾放开。

  今日比往常睡得晚一些,谭昭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醒来时,眼前是张九龄侧头,深深凝视着她的双眼。

  谭昭昭收回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犹带着睡意问道:“大郎这般早就醒了?”

  张九龄没能睡着,就那么一直望着她的睡容。

  父母族人对他的殷切期盼,尤其是亲事上,在私底下,他也听到了些遗憾之言。

  遗憾便是后悔,韶州府偏僻,还有岭南道,广州府。

  以他的才名,足可以在广州府寻到一门高亲。

  有才情,却苦于门第低,无出路的男子入赘权贵之家,寻求出仕之道,在大唐屡见不鲜。

  大唐律令,赘婿三年后可以自立门户。

  张九龄很是愤怒。

  君子重诺,他不屑于此。

  并非是他清高自负,他既然已经娶妻,断不可能悔亲和离再娶,攀上高枝以求前程。

  洒脱恣意的她,明媚朝气的她,想去长安的她。

  张九龄深深不安。

  他们都在推崇他的才,替他惋惜。却无人在意,谭昭昭是否满意这门亲事。

  谭昭昭起了身,道:“外面天气好,正好将丝绢拿出去透透气。我打算准备套头面,再拿几匹给大娘子一并做添妆。丝绢不能久放,大娘子拿去做成衣衫穿也好,拿去买她喜欢的物件也好。大郎你觉着这样可妥当?”

  张九龄见谭昭昭边理着头发,边细声细气与他商议,午后太阳透过纱绡,在地上投下一片片的光影。

  先前心间的那些沉闷,随着她的轻声细语,渐渐散去,感到祥和而安宁。

  “头面我去准备,昭昭就拿丝绢便好。”张九龄探身出去,拾起塌边的罗袜。

  谭昭昭正准备伸手接过,张九龄避开了,伸手抬起她的脚踝,替她穿罗袜。

  秀气雪白的双足,涂了蔻丹的艳红指甲,雪与红相映,如同雪中落下的点点红梅花瓣。

  张九龄眸色暗沉,转身搂住她,一阵铺天盖地,密密地亲。

  谭昭昭哎呀一声,惊呼被堵了回去,连气都快透不过来。

  床榻被褥乱成一团,谭昭昭的乌发洒在上面,唇与蔻丹一般殷红滴血,双眸汪了一层水波,潋滟夺人心魂。

  张九龄还没缓过气,胸口又是一阵激荡。

  谭昭昭赶紧抬起手捂住脸,挡住他,也挡住了她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张九龄的衣袍松散,慵懒俊逸风流之态,能让人溺毙其中。

  以前的张九龄,总是温温柔柔斯斯文文,这次如疾风骤雨。

  “昭昭。”张九龄捉住她的手,含笑轻喃道:“别躲呀。”

  谭昭昭赶紧朝外一滚,慌乱地道:“起来了,起来了,不然外面都要天黑啦!”

  罗袜早就不知到了何处,谭昭昭一通乱翻,张九龄只能先放过了她,帮着她找了出来。

  “越帮越乱。”谭昭昭嘀咕着,飞快夺过,套在了脚上。

  张九龄看着谭昭昭朝净房冲的身影,无奈地道:“别跑那般快,当心摔了。”

  谭昭昭没搭理他,洗漱时望着铜镜里她红意未退的脸,抬手抚摸,手心还一片温热。

  “怪不得君王不想早朝,美色当前谁挡得住,差点就丢盔弃甲了。”

  谭昭昭腹诽着,改用凉水洗漱。穿戴好出来,总算恢复了冷静。

  张九龄已经穿戴好,恢复了斯文端方的模样。他含笑望着她,饶有兴致道:“昭昭,我来替你梳髻。”

  谭昭昭想起他替她修发尾的事情,好不容易才长了回来,可别被他给梳成了秃子。

  谭昭昭立刻警惕将头发往身后拨,呵呵道:“不用不用,时辰不早了,别耽误了功夫。”

  张九龄见谭昭昭满身抗拒,心头浮起淡淡的失落,只能由眉豆进屋,帮着谭昭昭梳好了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