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265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武将这边,与他的父亲不同,赵王偃则是更看好武襄君乐乘,便解除了廉颇的军权,将军国大权全权交付给了假相武襄君乐乘。朝臣们也都远离了廉颇,不再与他交好。

  一时间,廉颇府前门可罗雀。

  廉颇性狭,受不了这样的排挤,在某一个时刻怒气上涌冲动的带着府兵去攻打了乐乘宅邸,等他怒气消解完了,头脑清醒过来,又怕受赵王偃责罚,便连家也没回,直接带着府兵逃出邯郸,来到了河内。

  秦鱼听的直咂舌,这武将的脾气,就是暴躁哈

  ,尤其是像廉颇这样八十多岁的老将,戎马半生,历经三朝,为赵国建功无数,更是受不得丁点的轻视和侮辱,这不,一时冲动就把自己给弄到了如今的下场。

  秦鱼没对此事多做评价,只是问道:“君可是打算在河内安顿下来吗?若是如此,孤可代为安排一二。”

  廉颇抬眼看了他一下,道:“多谢安平侯好意,不过,老朽打算去往大梁,不劳烦安平侯为老朽操心了。”

  秦鱼:......

  得,人家只是路过河内,压根就没打算在河内多待。

  也对,秦赵世仇,这仇都是在战场上结下来的,廉颇做为赵国的老将,还历经整个秦昭襄王时期,见证了秦赵各种龃龉,他怎么会在秦国的河内停留呢?

  不过,“您去大梁,可是有何打算吗?”秦鱼问道。

  廉颇:“等老朽托人请求一番,自是还要回到邯郸,为我王效力的。”

  秦鱼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问道:“君以为,魏王会重用君请君领兵?还是赵王还会再启用君让君掌军权?”

  廉颇仰头又是一饮而尽,将酒觞重重的捶在案几上,神情苦闷不已。

  显然,他也觉着自己此番去到大梁前路不定,而且,再被赵王启用的机会更是渺茫。

  秦鱼趁机邀请道:“既然如此,君何必去到大梁,不如来我秦国?”

  廉颇好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哈哈大笑起来:“老朽想过去魏国,去楚国,或者去齐国,就是没想过去秦国。安平侯这话未免太天真了。”

  秦鱼也哈哈一笑,问廉颇:“君可听过我秦国的渭水学宫?”

  廉颇:“有所耳闻。”其实是如雷贯耳,并且事实关注任何关于学宫的消息。

  秦鱼笑道:“如今渭水学宫中,有赵国的官员,魏国的谋士,楚国的巫医,齐国的名士,燕国的武士,韩国的公子,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他们并不为秦国出仕,仍旧能从学宫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扬名立万,为什么不能多君一个呢?

  君如果有所顾虑,那么,贵国的荀卿子现为学宫祭酒,赵国曾经的相邦虞卿现在就学宫闭门著书,大夫楼缓更是在学宫里起了一座独门别院......他们都能在学宫栖身,君为何不可?”

  廉颇大惊失色:“什么?虞卿那老匹夫竟然躲在秦国的学宫中?!”

  他以为虞卿早就不知道死在那个犄角旮旯里了,原来竟是躲藏在学宫中著书!

  秦鱼正色道:“渭水学宫,不仅是秦国的学宫,更是天下人的学宫,学宫里聚集了天下贤才,他们或许心不在秦,但他们仍旧可以凭借自身才华扬名天下,造福各方百姓。我秦国并不挑剔人才的出身和过往,虞夫子当年可是奔走各国联络抗秦的大忙人,六国闻名,他愿意携带毕生著作来秦,我学宫大门就会为他敞开。”

  “廉君,你若是愿意来秦,我国学宫大门自然也会为君开启!”

  秦鱼一番话令廉颇动容,其实,他心中是相信秦鱼所说的,因为他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父母妻子兄妹全家上百口人都受俘在咸阳,他一人却理直气壮的在赵国为将为官,也不见秦国对他做些什么,反倒善待他的家人。

  但是,真的可以选择秦国吗?

  不,他是老将,他与秦国作战几十年,他不能晚节不保,临老了竟然要逃亡到秦国。

  他原本就是打算去魏国的,楚国也可以,不能是秦国。

  廉颇失神沉思,或许是他饮了太多的酒水,也或许是他年纪实在是大了,又经受了马不停蹄的奔逃,身体承受不住,一时间竟倚靠着凭几打起了瞌睡,没一会就鼾声震天了。

  秦鱼:......

  行吧,既然抹不开面子,那就跟黄歇一样,一起跟他回秦国吧。

  倒不是秦鱼非廉颇不可,他纯粹是见不得征战老将晚景凄凉,廉颇这个年纪,已经是非常高寿了,他逃亡国外,很可能活不了几年就会客死他乡了。

  唉,赵王偃真不是个人,活该赵国要被他秦国灭喽!

  秦鱼又让人给廉颇灌了一杯安神酒,让他好好的睡,然后令人将他搬上马车,令人看顾好了,才对廉颇的家宰道:“去告知你家府兵,都追随信平君去秦国吧。”

  家宰哆哆嗦嗦的腿都要站不直了,秦鱼和廉颇交谈的时候,秦鱼身边有不止一个侍从伺候,廉颇身边自然也有,家宰就是那个跟随伺候的人。

  方才秦鱼和廉颇的交谈他在旁听的一清二楚,廉颇根本就没答应要跟秦鱼去秦国。

  这,这......

  家宰吓的就要翻白眼了,他此时此刻非常很想跟廉颇一样睡死过去。

  秦鱼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宽心,信平君活了八十载,什么没见过?你听令行事就行了,去吧,两刻后启程,莫要耽搁。”

  家宰无法,只好按秦鱼说的话去做。

  此时他不答应也不行了,他真怕一个不小心就脑袋搬家,倒不是怕自己脑袋搬家,而是怕廉颇在睡梦中脑袋搬家喽。

  就这样,秦鱼带着长长的队伍蜿蜒朝秦国的都城咸阳而去。!

第229章 设六郡

  秦鱼入咸阳正是秦国秋收的时候,目之所及,沃野千里,片片金黄,处处清香,让身处其中之人心旷神怡。

  从泾水开始的郑国渠今年开春就已经开始修建了,等渠开通之日,就是关中再也不愁粮荒之时。

  因为这次是打了大胜仗归朝,秦王政早就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口等待迎接,宽阔的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观其容颜,高昂头颅神色自豪者非老秦人莫属,一脸丧气神情愤懑不敢言的定是六国之人了。

  其实还挺好分辨的。

  坐在王驾上,秦王政见秦鱼频频往外探寻,就玩笑问道:“叔祖出战十一旬,归来可有发现咸阳有何变化?”

  秦鱼也笑答道:“百姓更加荣耀了,这是大王民心所向的见证啊。”

  一国君王是不是受百姓拥护爱戴,用眼睛看就能判断的出。

  秦王政笑道:“这都是叔祖的功劳,政坐享其成而已。”

  秦鱼正色道:“大王莫要妄自菲薄,若不是有大王统御朝臣安稳后方,此次秦国在东、南多方作战,绝对不会顺利。”

  秦王政开心的笑了起来:“能得叔祖夸赞,政心甚喜。”

  秦鱼也笑了,拍拍秦王政的手臂,发自内心的道:“你本来就很优秀。”

  “对了,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已经替你向齐国求亲了。”

  秦王政:“若是能娶一公主就能广我秦国土地,那政情愿多娶几个,”又煞有其事的叹道:“寡人才十一岁,就要有两个夫人了,唉。”

  秦鱼失笑,故意调侃道:“你一个大王才两个夫人,说出去你不怕列国笑话,我都替你寒碜,”又问:“你不是说打算撮合韩国公主和成蛟吗?怎么又舍不得了?”

  秦鱼不在咸阳的这些日子里,他也有收到咸阳这边的书信的,有很多事情虽然迫于距离不得不延时,但秦鱼最后还是能知道的。

  秦王政对秦鱼的调侃很受刺激:“只是暂时才定下两个而已,政尚且年幼,等政长大了,一定能将咸阳宫填满列国美人,”又解释道:“不是韩国公主,是华阳祖母太后听说叔祖给政定下齐国的公主之后,便做主又给政定下了一个楚国贵女,就是阳泉君家的女郎,前几日政已

  经见过了。”

  关于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楚系势力和宗室势力斗的不可开交的事,秦鱼也听说了,甚至秦如那丫头都还写过信问他她从楚系和宗室两方争夺商会会长成功的机率有多大。

  秦鱼好奇问道:“这位楚国贵女年纪几何?姿容如何?大王可喜欢?”

  秦王政像模像样的感叹道:“与政差不多的年纪,姿容嘛,楚女窈窕,姿容绝美,这已经是咸阳皆知的事了。”要不然从秦惠王开始,秦宫廷中就不曾断过楚女了,固然有外戚联姻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处女美颜且善解人意,总是能精准的抓住男人的心。

  秦王政的审美并没有脱离了祖辈的传统,是以他对出现在他面前的楚女挺喜欢的。

  秦鱼被他这装大人的小模样差点逗的笑出来,但为了给小少年留面子,他努力收敛神色,道:“既然如此,大王何不顺势收下,总归是要有楚女进宫的。”

  秦王政点头:“政也是这么想的,便没有推辞,如了华阳祖母太后的意......”

  秦鱼又将黄歇和廉颇的事仔细的说了一遍,秦王政也大体说了下如今咸阳的各方形式,虽然这些都在书信里写了,但总归不如当面说来的具体仔细,甚至有些隐秘的考虑并不好写在书信里,是以两人就趁车驾进宫的这段时间通了下气,好让对方心中有数,少走弯路。

  议定划分新的郡县并派遣官员治理这些地方的议题容不得时间耽搁,是以秦鱼一回到咸阳秦王政就直接带着臣子们进宫召开大朝会,秦鱼此次回归带来了许多地方上的类似于地方志的文书和典籍,秦王政召集重臣对着舆图指指点点,其他臣子则是对着秦鱼带回来的书简和秦宫藏书进行整理核对,好做初步了解,务必将秦国这些新得来的土地规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比于以往出战一次能得三城五城十城一十城的土地,秦国此次伐楚新得到的土地委实过多,地域横跨也很广泛,经过朝堂重臣们诸公们议定之后,决定在这些地方新设六个郡。

  分别是,东瓯越和闽越两地设东越郡。原本的东夷越之地,以大河为界,江水以南浙江以北建会稽郡,郡治会稽邑,九夷之地和郯地以南沿海建东海郡,郡治郯县。原本的鲁地设薛郡,郡治鲁县。攻取的魏地酸

  枣、虚、桃人、桂陵、濮阳、刚平等地设东郡,郡治濮阳。攻取下来的河间地和从燕国、齐国割让过来的土地合在一起设巨鹿郡,郡治巨鹿邑。

  一下得到了六个郡的土地,这是秦国建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创举,是以接下来秦国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政务重点都是如何将这六个郡彻底的纳入秦国的统治范围之内,至于其他,都可先放一放。

  此时的秦国就像是一架精密的机器从上到下快速的运转起来,期间不乏卡壳、掉链子的时候,但治理国家嘛,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创新,小心求证都是常态。

  好在,整个朝堂在紧锣密鼓的忙活了小一个月后,终于将所有郡县的大中小层官吏们给层层抽取、分调、派遣出去,就等他们到岗到位之后送往咸阳的第一份爰书了。

  等这些爰书都到齐了,中央根据这些爰书再做判断和微调,就是都以后的事了。

  慢工出细活,这些都是急不来的。

  接下来群臣们议定秦国要走的大方向就是稳,尽量低调发育,不要再起战事。

  这六个郡的治理事关重大,这关系到灭六国后秦国要如何治理天下,是以满朝上下都对这六个郡倍加关注,期许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自己以后的执政生涯积蓄软实力。

  等这些都做好之后,秦鱼这才放松下来,恍惚间觉着,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事情,但能被他忘记,又没有特地记下来的,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忘了就忘了吧。

  这日秦鱼跟秦王政闲谈秦国每年年终考课的事。

  秦国是以十月为岁首,十月是冬月第一个月,也是百姓存储秋粮准备过冬的时候,放在官场上,就是每年一次对各级官吏进行考评的时候,而对官吏考评的一个占比最重的方面,就是对农耕作物、厩院牲畜、文才教育这三个大方面的综合考评,是为考课。

  自从秦鱼首次在栎阳搞了一次栎阳考课大赛之后,每年九月末十月初的考课大赛就作为秦国的一个传统保留节目传下来了,并且,每年考课大赛结束之后,就是秦王祭天、祭祀祖宗的时候,考课大赛中评选出来的最优作物、牲畜等是祭祀的大头,更是不可缺少之物,以表示对上天神灵和祖宗最大的敬畏。

  秦鱼当然做不出将选出来可以做良种的

  最优谷物和种畜给杀了做祭祀品的事情,这些最优之物都只是选取一部分作为列位出席的“特邀嘉宾”出席祭祀活动,向上天、列祖列宗、朝臣们展示完之后还要珍而重之的给送回去该播种播种,该配种配种的。

  今年虽然还是大丧之年,但也是秦王政元年,更是秦国大胜的一年,非常值得庆祝和纪念,宴饮碍于孝道办不了,那好好办一场考课大赛吧,也好与民同乐一回。

  此次考课大赛举办地点仍旧定在栎阳,同时举行的,还有商会会长的继任仪式,就安排在考课大赛之后,商会会长继任之后,还会去到雍城参加国朝大祭,可谓是郑重非常了。

  当然,在继任仪式之前,他们得先将新的会长给选出来。

  秦鱼和秦王政正在为商会会长由谁继任头疼的时候,有宫人来报,说是武安侯白起、信平君廉颇、春申君黄歇、信文君孟伯禾请见。

  孟伯禾从河内郡守卸任之后,秦王政感念他几十年为秦国奉献劳苦功高,给他封爵信文君,让他善始善终。

  孟伯禾的这个信文君跟蔡泽的刚成君一样,都是荣誉更多一些,顶多再加一些封邑,实际的好处并没有多少,至于封地什么的就更没有了。

  秦鱼一拍脑袋,终于想起他忘的是什么事情了,他一回咸阳就将全部心神投入到跟朝臣们商议如何设立新的郡县上去了,完全将他带回来的人给丢到脑后了。

  秦鱼好奇问道:“这几个人怎么会联袂而来?”

  约好的?也对,除了武安侯白起,其他三人一路相伴进咸阳,论情分总归是不一样的。

  宫人小心回道:“似乎是信平君和武安侯起了些争执,奴在两人面上发现了些淤青痕迹。”

  啥?廉颇和白起打起来了?

  秦鱼惊道:“两人看着如何?没受伤吧?”这两人可都超八十岁了,骨头脆的很,别一个弄不好给磕碰着骨折了。

  宫人忙回道:“都好好的,看着行动自如,应该没受伤。”

上一篇:星际最强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