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56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因为她知道刘承旭这个人有道德洁癖,为人也很有原则。

  刘承旭却笑道:“我和傅夫人说秋君能看上我家族我这个人,我很荣幸,她气的差点晕过去了。”

  “哈哈。”秋君终于笑出来了,又下巴一抬:“你知道就好。”

  刘承旭搂着她道:“以往我只知道妻妾和睦,忠君爱国,重振家业,一直遇到你,才知道什么叫做情。”

  秋君把头往旁边一偏,眼泪簌簌的掉下来。

  但那是开心的流泪。

  傅家后来其实过的不太顺利,傅老太爷因为家族无望,傅明伦和福宁公主婚事不协调,傅明伦被迫去交趾,而福宁公主也在女儿封县主那一年,暴毙而亡,有传闻说她和面首怀了个孩子,她想打掉,哪里知道这种堕胎的药物对身体损害极大,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还要了她的命。

  反而是女儿若有所思道:“也许是皇室故意的,毕竟傅明伦虽然纳妾,但还未死。若是傅明伦死了,这个孩子还能说成是遗腹子。”

  女婿自从度过四十四岁的生辰之后,女儿似乎没那么紧绷了,秋君有时候看着她开心,都忍不住道:“我现在还想起在九江那个旧衙门,我们母女住的那么差,你却是娘最乖的女儿了。”

  女儿丽姝今年三十五岁,这一年,大皇子最终封了皇子,又有女婿入阁,因此女儿封为县主,据说原本是封的君主,被她再三推辞了。

  “娘,其实女儿看您现在这般好好儿的活着,身体健康,一直平安,我真的特别开心。”女儿看向她的目光带着关切。

  其实秋君以前就发觉了,女儿总是过度的关心她,明明她才是大人。

  秋君比别的人敏感,故而道:“丽姝,不说别的,你对我和姑爷都过度的关心,我看你对你爹还有你的儿子们都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女儿却说起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女儿五岁那年,做了一个梦,一个很完整的梦,梦里娘亲和郑灏都……”

  她说了许久,秋君一直没有打断,一直听一直骇然。

  这不像是梦,庄生晓梦,仿佛是一种警示。而她正是因为女儿百般提醒丁姨娘,又因为女儿推荐她给刘承旭帮忙,慢慢儿的有了地位有了人手,才躲过一劫。

  那个梦里最倒霉的人,不是她也不是郑灏,而是女儿。

  秋君搂着她道:“娘这辈子真的很幸运,我从小孤苦,只因为你才重新燃起希望,如今家庭和美,子孙满堂。又能时时刻刻看到丽姝你,你和姑爷这样要好,日后娘会每日为你祝祷。”

  女儿莞尔一笑,恢复平日的风趣:“娘,您还是祝祷您和爹爹吧,现下爹爹头发花白,您却是乌发雪肤,爹爹这一刻看不到你,丫鬟进来出去好几趟。”

  “臭丫头。”秋君忍不住骂了一句,但撑不住笑了。

  这样真好,她所爱之人都在,都活的很好,她也很好!!

第 173 章 刘承旭的番外(一)

  春日暖洋洋,十二岁的少年洋溢着笑容,少年和阳光浑然一体,看的让人舒心,仿佛一点儿烦恼也没有。

  “阿旭。”院子里另一位舞剑的少年停下,跑过去抱住弟弟。

  少年名叫刘承旭,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次子,在外求学归来。他如此年少,就一个人出去求学,足见其胆色了。

  舞剑的是刘承旭的哥哥刘承宗,他也在准备武举,兄弟二人感情一贯很好。

  只是刘家太太比起长子而言,更喜爱次子,兄弟二人相携请安时,刘太太拉着刘承旭的手很是关切。

  “听说你在外交了许多好朋友,玩的都乐不思蜀了,如何,在外习不习惯?”

  刘承旭笑道:“习惯,您放心吧,儿子和郑兄关系很好,还去嫂子那儿蹭饭去,他们待我很好。”

  刘太太问起:“可是宰相郑姻之子?”

  刘承旭点头,见母亲脸上很高兴,他内心什么都知道,却又有点反感。他并非别人是郑姻的儿子,才和人家交好,朋友之间最重情义,只可惜这些家中人不会懂。

  故而,他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很快就转到大哥身上:“听说大哥要娶嫂嫂了,弟弟在这里恭喜大哥。”

  嫂子徐氏出自宰相门第,家族为吴中豪富,嫁妆比公主出嫁还多,人说十里红妆形容嫁妆,刘承旭看足有百里嫁妆还差不多。

  大哥性子安静沉默,年少就袭了千户之职,一心读书习武。不苟言笑的爹还打趣大哥,说大哥适合干锦衣卫,敏感细心又胆子大。大嫂却仿佛和大哥性格南辕北辙,她喜欢奢靡,喜欢众人捧着,虽然也精明能干,但刘承旭又知道大哥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记得那年也是杏雨纷纷的时节,母亲一贯喜热闹,开了花宴,请了许多上京贵妇来玩,有位姑娘,相貌端丽,活泼可爱,更兼爱说爱笑,一贯冷静自持的大哥和她碰到,还破天荒的给她指路。

  可刘承旭知晓,他们的婚事他们自己说了不算,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尤其是那位女子只是一个小官的女子,就是再好,也不会是大哥的良配。

  有时候刘承旭在想,娘这般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想想还是摇头,继续读书,他不过只

  是个秀才,还是好生读书为妙。

  等过了几年,他也娶妻了,这次娶的是翰林院编修的女儿,官位也并不高,但翰林清贵,是未来储相。而娶傅氏更重要的是为了子嗣,大嫂进门六年一无所出,平日大哥也有通房,皆是颗粒无收。

  他身边也有一个通房苏氏,其用途和娶傅氏一样,都是为了多子多福。

  傅氏进门时,性子还是有些娇气,刘承旭对她也颇为尊重,正如娘叮嘱他:“妻子要敬重,妾可以宠,但不能爱。”

  随着傅氏进门,又一两年无所出,刘家陷入无子的巨大的漩涡,甚至有一次,刘承旭见到母亲痛苦,爹也是忧愁不已。

  甚至母亲还道:“难道是我们刘家做错了什么,所以让我们断子绝孙,你日后办事不要像以前那样狠绝了。”

  父亲那么魁梧的一个人,头一次露出难过的表情,刘承旭原本这种事情并不放在心上,如今缉拿爹娘如此。他即便读书再辛苦,也是轮着让苏氏和傅氏过来敦伦。

  苏氏很快就有了身孕,生下一子,这个孩子,并未夭折,反而生的白胖,很奇怪,刘承旭并没有为人父的喜悦,反而诡异的觉得,他是不是从此就不必天天流连于两房之中。

  苏氏如愿的被提拔成姨娘,多了两个丫头和两个婆子服侍,正式有了自己的小院,对他千恩万谢。

  傅氏自然也不甘落后,也有了身孕,还生下嫡子。

  刘承旭松了一口气,借口提前上京备考,只不过没想到途中船出了事故,他又生了重病,几欲死亡。

  关键时刻,有个人救了他。

  那是个执拗的人,把上京赶考的钱居然拿出给自己治病,这样的恩情,刘承旭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报答。

  头一次他觉得自己任性,为了逃脱家里的烦恼,逃脱家里把他当种猪,他逃也似的出来,带的下人少,还生病被下人卷走了钱财,若非如此,他怎么九死一生。

  只是他很幸运,有人救了他。

  “于兄,你我乃生死之交,我刘承旭大恩不言谢,日后刀山火海必定不负你。”

  于兄却淡淡的道:“别说这些了,我要救你,只是我家祖训,救人于危难之中,并不图回报。”

  刘承旭满心满眼都是

  钦佩,但眼下二人到京中已经是微微迟了些,到底赶上了会试,一并都中了,他原本一直以为自己是二甲,生病了一场,勉强考了二甲,恰逢此时父亲的事情犯了,他留京极难,只好自请外放。

  外放时,家中又给他纳了一位妾侍,姓丁,小字叙芳。

  爹说:“这是本地丁县丞的女儿,他数次上门,托付女儿给我,说他女儿被临县富户家的恶少看中,他这个县丞年纪大了,恐怕位置不保,那她女儿……”

  原来是为了避祸,刘承旭也能够理解,“爹安排吧。”

  于他而言,这么多年,都已经习惯了。

  他带着妻妾们一起赴山阳县,傅氏温和,管家有章法,但是却总乱糟糟的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但这样的主母存在,苏姨娘和丁姨娘待遇也不错,新来的这位丁姨娘也算是知书达理,但不知道为何刘承旭对她也不算太喜欢,尽管她年轻,相貌还算秀丽。

  因为苏姨娘有所图,她图的是地位和富贵,傅氏要的是主母之位以及夫人的体面,这些他都能给,而丁姨娘明说是为了避难,却又要和他做名副其实的夫妻,还说若没有落红,外人会笑话她,刘承旭这些都能给她。

  可是他发觉,她想要的是自己的心,这点他就真的给不了了。

  因为他不喜欢她,还好她自己也识趣,不再想其他。

  刘承旭也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不必再做种猪了。!

第 174 章 刘承旭的番外(二)

  因为父亲得罪皇帝,刘承旭深感前路茫茫,只能埋首苦干。一介县令虽然不是京官那般高高在上,但作为正印官,权利在手,不假于人,还是很好的。

  就是这山阳县并不好治理,自古选官之地用“繁”、“难”、“疲”、“冲”四字分定等级,划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林州府属于大临最繁杂之地,而山阳县是林州府的最繁杂之地。

  一年之内,他已经有了方略,常常忙的都吃不下饭。

  府里傅氏倒是派人过来送饭,但送的全部是寡淡无味的,因为傅氏觉得是为了他身体好。但他是湖广人,素来爱辛辣咸香,爱河鲜,不爱海鲜。

  就像蛤蜊汤里的蛤蜊里面总有一种黑色的东西,吃进去像屎一样,他说过之后,傅氏就说都是这般做的,刘承旭也不好再挑剔了。

  这样的日子如果寻常过下去,刘承旭想大概他和傅氏就是相敬如宾吧,只是没想到在山阳县任上,终究还是出事了,

  响马土匪们要破城而入,据说他们已经杀了一个城的县令了,刘承旭想自己今天怕是要交代到这里了,他毕竟是县令,不可能弃城而逃。

  可刘家没有后代了,如今只有送几l个人出去,他头一次觉得自己自私,因为他要送傅氏和一双儿女出去,其余如苏姨娘和丁姨娘却是没办法了。

  千钧一发之际,他对傅氏道:“日后两个孩子就麻烦你了,若我不在了,也不需要你给我守孝,你还年轻。只是两个孩子毕竟是我们刘家的骨肉,这封信你给我娘,她会放你自由的。”

  傅氏哭的泣不成声,刘承旭看着她这样的柔弱不堪,狠心把她推上车:“你走吧,日后别记着我了。”

  “老爷,我想留下来和你同生共死。”傅氏殷切的说。

  刘承旭知晓她为人心地很好,不是什么坏人,只是能力有问题。但这个时候,必须让妻儿平安,故而他狠心道:“你还有书昭和丽嘉,快些走吧,我要上城楼了,等会儿城门要关了,走都走不成了。”

  傅氏也只好含泪走了,刘承旭看向丁、苏二妾,心中很是惭愧,苏姨娘还有着身子,眼睛都快喷火了,丁姨娘这个时候却十分镇定自若。

  “家中就交给

  丁姨娘管着,我要上城楼了。”刘承旭和丁姨娘对视一眼,丁姨娘坚定的点头,显得一点儿也不娇气。

  大家都以为是必死的结局,没想到山阳县保了下来,大家劫后余生,反而是傅氏一行人没了踪迹。

  数月之后,傅氏尸体被人捞起,脸已经是面目全非,但身上穿的衣裳,头上戴的首饰,无疑就是傅氏。

  刘承旭不由得愧疚万分,若非是他的指令出了问题,傅氏在城中还好好地,一双儿女或许因为太小,已经被河流不知道冲到哪儿去了。他再也无心举业,极为愧疚,尽管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说,这样的事情是意外。

  可他就是害死傅氏和一双孩子了,他的决策出现问题。

  可他还沉浸于悲痛之中时,母亲却闹着要给他再娶一房妻子,刘承旭十分不解,也拒绝了:“娘,这样不好,没有必要。”

  “怎么没必要,你就一直意志消沉下去了吗?你父亲和兄长不知道何时才能起复,也许一辈子起复不了,难道你要一辈子都这样缅怀伤心吗?如今刘家之前程全部在你身上了。”娘说的疾言厉色。

  刘承旭只好点头,迎娶的是傅氏的亲妹妹小傅氏,小傅氏生的花容月貌,微微蹙眉,仿若西施,眼神中又透着灵慧,他感觉到自己心动了一下。

  刘承旭十分唾弃自己的行为,他没想过自己居然会这般无耻,发妻亡故,他能和新妻欢好,这是对傅氏的不忠,自己也觉得自己不是人。

  可接触越久,他才发现小傅氏其实是庶出,她在娘家待遇并不好,傅家一边嫌弃她,又一边为了维持姻亲关系嫁过来的,而且她性情善解人意,和自己更是心灵相通,往往一句话不必说,二人对视一眼就能知晓。

  他以前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这样的人这般了解他,这样的包容他。

  就因为他不喜蛤蜊的黑点,她就吩咐下人抑或者是自己把那些黑的挑出来,还学会做湖广菜,也陪着他一起疯。

  他们会一起惜花,也会一起看着月亮想心事,她从来都不说让他附和那些仕途经济的话,反而赞美他有风骨。

  刘承旭也从中开心不少,他是真的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她有了身孕之后,二人感情更进一步,情到浓时,更是没有别人了。

  即便

  她生下女儿,母亲微微不满,还想再赐人下来,他破天荒的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