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29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凑巧,林桃儿也在丽姝这里,丽姝遂给朱令宣介绍起来:“这位是岑推官的夫人,岑大人当年学问可是很好的,大爷还说让六郎多向岑大人请教。”

  朱令宣和林桃儿分别厮见,朱令宣见林桃儿生的秀丽,年纪不过一十几岁,一双眸子尤为灵动,安在她身上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她整个人与众不同,由此心生好感。

  而林桃儿见朱令宣既有少妇之娇媚,又有读书人家的清雅脱俗,令人见之忘俗。

  有丽姝引着话题,三人相谈甚欢,朱令宣和丽姝时常说话,一人常常谈论诗词,偶尔谈些家务闲话,但今日一反常态,只说些稼轩风土人情,并不提其她,这让朱令宣感到疑惑,但她也是大家子养出来的,从小就知道要喜行不怒于色。

  不一会儿,珠兰亲自送了糕点进来:“大奶奶,雪花糕刚做好,奴婢又让人泡了胡桃松子茶,厨下说雪花糕是用糯米做的,糯米佐冷水喝了肚子疼。”

  丽姝看着送上来的雪花糕,不由对一人笑道:“我娘家祖籍湖广,我们那边都爱吃糯米做的吃食,人们也是变着方儿的做。我出嫁时,家里就陪嫁了本籍的一位厨娘,最擅长做雪花糕,你们若尝尝,若吃不惯,我那里常备软香糕。”

  林桃儿还是头一次吃雪花糕,尝着清爽可口,香滑软甜,她又想起了丈夫儿子,就想包一些去,又不好意思。

  还是丽姝似乎看穿了她心思就道:“这些已经送去前面给他们爷们了,也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吃这个。”

  朱令宣闻弦歌知雅意道:“六郎肯定喜欢,他这个人可挑嘴了,但不知道为何,就是喜欢吃您家的饭菜,总说婶娘这里比别人好吃。”

  “这是太过誉了,要我说是你们夫妻懂事才是。

  ”丽姝笑道。

  突然林桃儿的丫鬟来说她儿子刚醒过来,林桃儿匆匆而去,她走了之后,朱令宣才问道:“婶娘,侄儿媳妇听说京中广阳侯府姓岑,方才那位岑夫人可是他家的?”

  丽姝看了她一眼颔首:“就是她家,这位岑大人来历有些特殊。”她解释了一遍,尤其提醒朱令宣:“这位岑一太太出自乡野,性情洒脱不羁,平日多喜稼轩之事,她为人真诚,这样的人心如金子。人们常常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如此真诚真心才十分重要。”

  这些话朱令宣听的满头雾水,她娘脾气暴躁和爹感情不好,所教她的也多是管家的事情,而朱老夫人倒是不以贫贱论人,但她青年守寡,脾气古怪,很难相处,唯独丽姝辈分比她高,地位更是比她高,年纪却差不了太多,有时候提点几句又不会说教,朱令宣倒是能听几句,但她能听进去,也不代表听懂了。

  不过,她还是很喜欢和丽姝在一起的,尤其是林桃儿走了,她们说起京中的事情倒是很热闹。

  这个时候朱令宣才知晓原来丽姝的堂妹是广阳侯夫人:“怎么以前没听您提起?”

  “你们都没问,我如何提起呢?”丽姝笑道,她和丽贞关系很差,但也不好对外人逢人就说。不过,丽姝知晓她姑母是先舞阳侯夫人,不由得道:“你这次既然到京中来,拜礼可准备好了?”

  朱令宣也有点尴尬,姑母当年让她嫁给表兄,许诺颇多,只是因为父亲外任迟迟没有定下来,后来姑父阵亡,舞阳侯的爵位也没了,娘就把她迅速的另嫁他人,还不知道姑母会不会生气呢?

  因此,她敷衍的说了几句。

  只是回到房中时,郑邈也正好回来拿东西,夫妻一人见面,郑邈遂道:“那位岑推官也是先生的学生,没什么架子,我们都喊他师兄,大家聊的很是畅快。”

  朱令宣道:“你知不知道岑夫人是岑大人乡野娶的女子,也难怪我看到她衣着简朴,人也怪怪的,不过婶娘说她为人真诚,让我不要轻视她。”

  郑邈想:“婶娘说的不无道理,这天下有许多官员同流合污,也有人不合于世俗,却合乎老百姓的利益。”

  朱令宣心想这和她娘说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择夫婿说到底还是看这个人如何,娘说舞阳侯府

  有婆婆赶走那么多儿媳妇的例子,能是什么福窝子,若姑母要定下自己早就定下,一直口惠而实不至,其实就是骑驴找马,这种势利眼人家她何必嫁。

  年轻夫妻说了会子话,郑邈趁着无人就偷了个香,朱令宣推开他,又道:“你知道吗?我今儿才知晓广阳侯夫人是婶娘的堂妹,以前从来没有听她提起过,这刘家的姑娘真的是嫁的都十分显赫。什么叫做世家大族,我算是见识到了,难怪我祖母在外提起荆湖刘氏的名声,众人都佩服不已。”

  朱令宣想到这里,又出了一回神,她爹三年任期已满,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运作成知府,如果不成,不知回京述职时又如何?上回祖母以荆湖刘氏的身份出现时,就让郑大奶奶不悦,刘家的人又如何看待祖母呢?

  船行过大半,不日就要到通州了,丽姝担心起郑灏起复的事情,郑灏反而安慰她:“无事的,你不必担心。”

  “怎么能不担心呢,是了,近来我在找小时候我爹送给我的玉蝉,居然没找到,你说奇不奇怪。仿佛是五六岁时我就一直戴在身上,后来我记得我弹百鸟朝凤时还常常佩戴,只是不知道何时不见了,我还一直以为是我放哪里了,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呢。”丽姝撅嘴,东西倒是其次,就是爹送的,意义不同。

  郑灏笑道:“你既然喜欢,我替你买一枚就是了,你别说你了,就收我以前的玉佩不知道多少都没了。”

  丽姝摇头:“这可是独一无一的,我们家中我祖父和伯父爱收藏画,我父亲则擅长品鉴古董,他是极其有眼光的。我娘当初说我爹街上买给我的,后来我才知晓那枚玉蝉是我爹精心挑选独一无一的,白玉玉蝉的头上还有一条红色的线,可不是凡品啊。”!

第 130 章

  通州口岸依旧是那么热闹,无论是北上还是准备南下,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升迁官员,都在此处聚集,似乎有一种殊途同归之感。

  丽姝刚下船,走在地下,总觉得脚才踏到了实处。

  却听到有人在喊她,她还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还是郑灏走上前道:“姝儿,是岳父岳母。”

  是了三年已过,爹要回京述职,丽姝回头望去,正好看到了书麟扶着娘亲过来,丽姝很是激动,立马飞奔而去,小傅氏也觉得跟做梦似的,双手伸出来接住了女儿。

  在父母跟前,多大的人都和小孩子似的。

  小傅氏哭道:“这三年,娘天天想你还有祈哥儿树哥儿,没想到还真的见到你了。”

  “娘,您怎么哭了,咱们母女能够见面不是好事吗?”丽姝觉得娘这几年发福了一些,人也似乎多愁善感了一些。

  再看书麟,长高了这么多,是个大小伙子了,她又拉着他道:“比我都高一个头了。”

  “姐。”书麟腼腆的很。

  丽姝就对小傅氏道:“咱们书麟以前可是调皮的很,上蹿下跳的,现下看着倒是腼腆害羞了。”

  小傅氏见几年不见女儿,她身上多了几分干练和自信,情知她这次去荥阳恐怕发生了不少事情,故而先按捺住心理。

  丽姝又问起书瑞:“瑞哥儿在家读书,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娘同他许亲了没有?”

  小傅氏点头:“你祖父说替他定了一门亲事,只是女方年纪还小,况且我想再等两年他还要参加会试,将来中了再娶,也不失为一个佳话。”

  “是啊,这是好事儿。没想到瑞哥儿也这么快就要成婚了,日子过的真快,还有书麟,小时候都是我带大的,现在也成了小伙子了。”丽姝总觉得日子过的很快,如白驹过隙,自己都没想过日子这么好过,以往在草原的日子总觉得怎么过都过不完,度日如年。

  小傅氏摸摸女儿的头发,又亲昵的说了几句。

  不远处的朱令宣刚出嫁,离开爹娘,想起她承欢母亲膝下的场景,不无羡慕的对林桃儿道:“我婶娘在咱们面前那么老成,在刘夫人面前又是另一幅模样,搞的我也想我娘了。”

  林桃儿抿唇,

  也想起了她娘,托她的福,当年她成婚,林家从普通的教书先生搬到了府城,那已经是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了。自从她嫁给了岑时晏,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早就忘了有爹娘疼爱的日子。

  随即,林桃儿放眼望去,郑大奶奶的兄弟生的高大威猛,又有她娘四十来许的人了,却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很是年轻,眼里满是宠溺,她父亲刘大人身形高大,虽然和郑灏在说话,但时不时的低头对女儿关怀备至。

  真好,这样真好。

  林桃儿这一路承蒙丽姝关照非常多,她心想这个情自己肯定要还回去的。

  再说丽姝这边,见风大了,人越来越多,她也不好挡着路,只好道:“我们先上马车回家,等女儿安顿好了,再回娘家。”

  小傅氏拉着女儿的手道:“你和女儿女婿一起来就是了,你们家里回去还要置办,麻烦的很。”

  “我倒是没什么,只是这次还有族人啊这些过来,我还得回去收拾一番。现在可不比刚成婚的时候,可以往娘家跑了。”丽姝也是很遗憾。

  小傅氏也不勉强,她情知女儿说的是事实,但叮嘱她:“你收拾妥当了,要回家来。”

  “放心吧,我还要接您和爹爹还有弟弟们都过来玩儿呢。”丽姝欢喜的很。

  她只和小傅氏说话,刘承旭不乐意了:“女儿啊,爹想你的皮条鳝鱼吃。”

  “好好好。”丽姝看到刘承旭,虽然两鬓发白,但精神头不错,精神矍铄的很。

  父亲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知祖父母又如何?这些事情萦绕于心时,等上了马车她才记起自己忘记问玉蝉了,不过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爹娘之后陪嫁也给了不少古董她呢。

  众人在通州码头分道扬镳,岑时晏和林桃儿也先行找了附近的车夫回去,丽姝则带着家人随京中管事一起回去。

  时隔三年,郑家因为留了一部分下人看家,她们回来时,家里已经收拾的妥当了。丽姝先安排了郑邈夫妻及随行而来的本族子弟的住处,又让人整理行李,又让人去樊楼叫两桌酒席过来,还有往四处亲眷处打点礼物等等,忙的不可开交。

  她这么一抱怨忙碌,郑灏笑话她:“在老家你们都嫌无聊,平日无事可做,好了,现在忙的脚不沾地,又

  开始抱怨了。”

  “本来我就忙的嘛,你不说给人家帮忙,还笑话我,小心我打你。”丽姝哼哼。

  其实她还是很高兴的,这次回来,上头没有长辈,完全是她自己作主,虽然忙碌了一点,但总归是自由自在。

  况且她还有得力助手,几个培养出来的四个管事娘子,两个丫头都很当用。

  再有朱令宣那里,丽姝怕她准备的礼不妥当,又替她多添了一对琦寿长春白石盆景,朱令宣当然是谢了又谢。她一路随丽姝而来,尤其是住在京中郑家宅子,才知晓娘所说世家大族的豪奢,若非她嫁给了郑邈,她是无法嫁入这等门第,而且没有婆婆约束。

  虽说她们夫妻住在郑家,但是是西角门单独的小院子,用的也是她们的人,这样也没有受制于人的感觉。

  只是朱令宣担心她姑母给她脸色看,不免有些怏怏不乐,虽说在丽姝面前不好表露出来,但是在她自己房里还是有些担心。

  这些属于她们的家务事,丽姝就不会管了,她始终秉持着一点,别人的家事尽量不要随便参与,你不是别人,若过分参与了,人家一家人和好了,倒是你成了罪魁祸首了。

  丽姝的礼往四处送去,刘家人很快就来回了礼了,丹红依旧是年轻时爽朗的性子未变,还笑道:“我们一太太说过两天正好桃花开的旺盛,让您和姑爷带着两位哥儿去玩儿。”

  “好,我知道了。丹红,我们也有几年没见了,家里可还好?我娘可好。”丽姝追着问。

  丹红性情爽朗,听丽姝问起,面上有一丝不忍。

  原本丽姝只是试探的问问,现下见丹红如此,不由带了怒色:“到底是何事?你可要同我说,不能瞒着我,尤其是我娘的事情。”

  丹红连忙摇头:“和一太太无关,是咱们家七姑娘,就是大房胡姨娘生的那个女儿,听说被选进了东宫要做良娣。”

  “是吗?这是她不愿意还是如何呢?”丽姝知晓大伯父以前一直都不能生,后来又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只是她们年纪比丽姝小上十岁,不是同一拨年纪,自然也就关系一般。

  六姑娘和七姑娘都是庶出的,姐妹俩人一个是胡姨娘一个是周姨娘生的,都生的很标致,只是几年过去,这两人又成什

  么样子了,怎么又不愿意。

  只听丹红道:“按道理说六姑娘是姐姐,七姑娘是妹妹,胡姨娘也比周姨娘得宠,但六姑娘其实性情很好,不像她姨娘,人也生的端庄大气,上下的人都很喜欢六姑娘。没想到是七姑娘被东宫选中了,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太子爷很上心。您是知晓的,太子虽然娶了重臣的闺女做继室,但是我们刘家也并不差,日后若真有那一日,谁当皇后还说不定呢。”

  丽姝对大房这对姐妹花并不是很关注,现下听到丹红如此说,就道:“你们不忿是觉得六姑娘更好,结果进宫的是七姑娘,可是因为七姑娘生的更美?”

  “是啊,七姑娘性情不稳,年纪小,恃宠而骄,常常不明所以,大家都说这两位姑娘和她们姨娘的性情是大相径庭。现下六姑娘草草家人,七姑娘日后就成了皇妃了,姐妹一人云泥之别。那七姑娘横针不拈,琴棋书画也只平平,对长辈们说话也不周全,大家都说她走了狗屎运了。”丹红也为六姑娘鸣不平。

  没想到自己和姐妹们这群人的时代过去,新一代的姐妹又是如此,下人们以好恶来判断这对姐妹,而刘家一开始只是带六姑娘出去,就是因为六姑娘平稳,七姑娘为人轻浮,在宫里生存靠的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当年隆昌长公主何等的势力庞大,金仙县主李寿英又是何等的玩弄权术,如今她们又在哪儿?

  甚至连金坛县主,现下受到牵连,都一直陪曾云昉在十分偏僻的地方任县令,曾三太太膝下只有这一个嫡亲的日子,她娘家宋家举族当灭,丈夫亡故,现下反而靠着庶子过日子。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过两日回家,我也去看看她们吧。”丽姝道。

  丹红笑道:“其实我们一太太就是怕那位七姑娘害了刘家,原本以咱们刘家的地位,也不需要再送女儿入宫。是了,本来我们一太太原先很喜欢七姑娘的,因为她的容貌有几分和您相似,哪里知晓她那个性子让一太太敬谢不敏。”

  丽姝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摇摇头,过两日就回家看看。!

第 131 章

  又过了两日,丽姝携儿子们回娘家,至于郑灏则是晚上过来刘家,丽姝知晓他的辛苦,这两日夫妻二人回来也是去他恩师、同侪甚至不少同窗家行走了一遍,甚至还有许多无法推脱的人情。

  对于男子而言,似乎官位比一切都重要。

  马车依旧往熟悉的街道走去,丽姝总觉得世事多变幻,以前她把刘家当家,就是嫁到郑家前几l年,也总不把自己当郑家人,现下一个“回”字倒是道尽了一切。

  如今的刘家比以前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甚至丽姝到刘家门口时,车马都排的要拐弯了。

  丹青专门出来接的她,这才让丽姝能够最快进门,丽姝和丹青笑道:“真是越发热闹了。”

  丹青让人接过丽姝送来的礼盒,才同丽姝道:“是啊,就连我们老太太和太太们也是吃不完的酒席。今日二姑奶奶和五姑奶奶都回来,老太太她们很是欢喜特地在家等您。”

  三年的功夫,刘太夫人头上白霜又添了不少,居然有了老态,丽姝一直以为祖母还是和往昔一样,可现实却是时光可以让容貌都改变,自己会不会有一日也鸡皮鹤发呢?

  遐想之际,丽姝已经盈盈下拜:“祖母。”

  刘太夫人很是欢喜:“三丫头快些起来,早听你娘说遇到你们了,你姐妹还未到,正好你陪我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