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74章

作者:火星少女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原来有些疫病居然是由鼠类身上的某种病毒——张仲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说法——传播开的吗?那是不是只要做到灭鼠,就可以防范病毒的到来?想到这里,张仲景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

  【这一派还有一个论据是建安大瘟疫的酷烈程度和在几十年之间反复发作的程度也像是鼠疫的特征,出血热不一定能有这么大范围的传播,死亡率也没那么高。而现代医学里面的“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带来的肠胃传染类疾病,造成这么大规模的十室九空的瘟疫也相对比较困难。】

  【唯有鼠疫,让人闻之色变。】

  【1894年,香港鼠疫期间,一位叫做亚历山大·耶尔森的人第一次在香港鼠疫患者的身上发现了鼠疫杆菌。从此,世人才知道鼠疫的传播原理。它的病原体其实是寄生在老鼠田鼠等鼠类动物身上,然后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人传播给了人类。】②

  鼠疫杆菌在显微镜下就像是一条毛毛虫,

  身上长着突起状的触手。它们在老鼠身上寄生,和他们一同存在的还有老鼠身上的跳蚤。

  这些跳蚤被老鼠带入到人类的居所,然后又藏匿于各种帷幕上、草席子上。当人接触的时候,跳蚤就来到了人身上,开始了他们的吸血之旅。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百姓们都忍不住抓了抓自己的胳膊。

  谁还没被跳蚤咬过啊?

  这东西仿佛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中招。

  也有老母亲捏了自己儿子的耳朵: “老娘早告诉你要勤洗澡,不然就会跳蚤,你还不听?以后要是还敢那么脏,小心老娘扒了你的皮!

  太极宫中。

  大家正看得入神的时候,一个小宫女却惊叫起来。为何喧哗?

  小宫女连忙跪了下来,声音都还在发抖: “奴婢刚看到了一只老鼠,心中惊慌。请陛下和皇后娘娘责罚。

  李世民皱起眉。

  这宫殿之中的确可以常看到老鼠,还有专门抓鼠的太监。他原本不将这种小事放在心上的,但看了这一期的仙画之后,却觉得对这些老鼠不能再忍。

  让小宫女起身,然后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慰她,李世民道: “宫中再多养一些猫。另外,让人赶紧来灭鼠。

  长孙后也连连点头。不仅如此,她还决定让人赶紧把宫中各个角落都清洗一遍。虱子跳蚤什么的实在是太可怕了。而在山上隐居着的孙思邈陷入了思考。

  这鼠疫杆菌为何肉眼看不见?是不是因为它实在太过于微小,所以必须借助特殊的器物才能看到?

  听说以往宫廷之中有用水晶和琉璃磨成的镜子,可以将物品放大,那仙画之中显示的特殊器物是不是也是同一个道理?

  鼠疫杆菌可以引发鼠疫,那之前说的病毒病菌肯定不止一种。天底下的疾病难道都是由这些东西引起来的?

  孙思邈觉得自己活太久,原本已经对任何事都波澜无惊,但此刻却重新燃起了对未来医理和知识的渴望。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第一次接触医术,第一次听到道家的经典时那样。让人忍不住都要颤抖。

  【欧洲的黑死病就是败血性鼠疫,鼠疫的一种,死了之后皮肤呈现紫黑色。它像是幽灵一样的盘旋在欧洲上空,持续了

  整整三百年之久,反反复复!】

  【而在欧洲流行黑死病的时候,明朝末期同样流行了一场大瘟疫,《山西通忘》中记载: “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早上染病,傍晚可能就一命呜呼,暴烈程度让人咋舌。】

  【从山西到陕西再到河北,这场大疫迅速传播,又导致了饥荒,直接促成了李自成的起义。】【现在也有学者认为那其实就是鼠疫。】

  大地一片荒芜,土地裂开了缝隙。

  秃鹫和老鹰在上面盘旋。

  城池之中,街上几乎没有人影。偶尔有一两人在行走,但很快就跌落在地,全无气息。

  路小柒还选了一副欧洲中世纪的名画《死神的胜利》放在视频里。

  象征着疫病的骷髅在死神的带领下攻入了人间,到处是浓烟和绞刑架,即使是皇帝和主教都无法幸免。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老鼠身上所携带的那一些小小的,甚至无法被肉眼看到的病菌。

  ·

  朱元璋要炸了。

  他没想到,亡了他老朱家天下的不仅仅是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还有如此可怕的瘟疫!官场里的硕鼠可恨!

  这真正的老鼠更可恨!

  他决定由朝廷颁布诏令,鼓励民间的老百姓们主动的去灭鼠,并且以后一定要留下旨意给接下来的大明皇帝,将灭鼠继续进行到底!

  朱元璋在心里安慰自己,现在离明末还早,一切还来得及。

  东汉。

  一处原本还算是繁华的村落里,如今已经人丁零落,荒凉无比。

  他们刚遭受了疫病的来袭,无力抵抗,十室九空。

  即使有仙画这样的“神迹”,也照样是满脸麻木之色,磕了几个头之后就继续靠在墙边苟延残喘。

  也有人好一些,试图鼓动身边仅剩不多的邻居和村人: “是老鼠!仙人说是老鼠带来了这场瘟疫,我们只要将老鼠灭掉就可以了。

  没有人理会他的呐喊。

  有人从田野里走了回来,手里拎着几只已经被打死的田鼠。

  虽然没人去灭鼠,但当他们看到田鼠的时候依然后怕的往后缩了缩: “李大,你把这些腌媵东西拿回来干嘛?不知道它会传染疫病吗?

  李大却不理他们,直接生了火,把田鼠剥了皮放在火上烤。

  他咳几声,淡漠的说道: “疫病?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只知道,要是再没有东西吃,我就要饿死了。既然左右都是一个死,那就让我当个饱死鬼吧。

  其他人都惊叫起来: 你疯了!你疯了!

  但当烤老鼠的香气传来时,他们却默默的往那边围了过去。

  刚才劝大家灭鼠的人怔怔的立在原地,看着此情此景,忽然痛哭失声。岭南。

  张仲景对弟子道: “看来为师的《伤寒杂病论》也需要再修改一番。接下来的病症,需要问清楚家中环境,是否接触过老鼠、蜱虫等物。

  他也想看看,如今的疫病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

  弟子点头: 是,师父。他看向天幕,遗憾痛心不已, 可惜仙画并没有讲,出血热和鼠疫到底要如何治?

  张仲景却道: “能够听到这些已经可以救下很多人了。灭鼠、保持屋内清洁、不让蜱虫叮咬,水烧开再喝,我们平时也要向周围的乡邻们主动宣讲这些才好。”是,师父。”

  张仲景看向天幕,心里浮想联翩,不知道后世是否已经没有了这样的瘟疫?

  人类是否已经战胜了“瘟鬼”?

  【回到建安大瘟疫,它的部分症状与惨重程度的确有点像是鼠疫,所以这一派的观点也有很多支持。当然,不管是出血热还是鼠疫还是流行性大感冒等等,我们都只能通过史料记载的一些症状来做推论,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而且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三国鼎立割据一方,战争不断,根本没有官方组织起来的抗疫行为,那么几种传染性疾病混杂在一起流行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一直与瘟疫作斗争,并且不畏艰险研究着它的张仲景也就更显得可贵!】

  “主公,张仲景此人医术不下于华佗,且宅心仁厚有兼济天下之心。”诸葛亮对刘备道, “若有此人相助,主公可无忧于疫病,如虎添翼。

  张神仙目前居于岭南,离江东也近,我们一定要赶在其他人之前找到他。“速去。万万不可怠慢于张神医。”一时之间,从割据的各大势力的领地都驶出了使者,前往岭南寻找张仲景。

  【在没有微生物学也没有病毒学的古代,他概括了“伤寒”的这个概念——有学者解释,《伤寒杂病论》里的伤寒指的是一切外部病因导致的疾病,而不是现在由伤寒杆菌感染的疾病。它不能直接等同于当时流行的瘟疫,范围要更大。】

  【足以见,张仲景在疫病横行、世人尚且觉得瘟疫是神鬼降罪的年代里,俨然已经闪现出了超越了人性的理性与智慧的光辉。】

  ·

  西汉的董仲舒在经历过疫病惨相的冲击之后,悠然长叹一声。原来瘟疫并不是神鬼作崇,也不是上天对人间降下的天罚。他的天人感应论又要改一改了!北宋

  赵匡胤挑起了眉,他当然知道天然感应论其实只是为了迎合君主的统治。

  但有的时候心里也不免犯嘀咕,这些天灾、瘟疫的出现真的不是因为帝王没做好所以才引发的“天罚”吗?

  现在仙画讲出来了,真的不是。

  不过……赵匡胤的脸又黑了下去,若真是在位的时候出现了天灾瘟疫,还没好好善后的话,那照样会被骂,而且还可能被仙画给挂上天来骂。

  一想到这里,一点点懈怠的歪心思都没有了。

  还是要当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啊!

  · …

  【而且,除了留下的诸多现在还在用的药方之外,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它开启并指导了中医辩证治疗的思想基础。】

  【up主不是学医的,但是也经常会听到到中医“辩证一下”这样的说法。不是特别懂,了解了一下大概意思是指医生们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法以及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和病理反应,来确定这个病的本质,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不能单纯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说法叫中医治本。】【而张仲景可以说是这一诊疗方法的祖师爷!】

  【张仲景在写完了《伤寒杂病论》没几年之后就死了。最可惜的是,他的《伤寒杂病论》在他死后就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是他的弟

  子王叔和根据自己看过的内容和残本整理出来的《伤寒

  论》!】

  【宋代的时候,发现了《伤寒杂病论》中另外一部分内容,于是整理出了《金匮要略》。这两本书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到现在都还是中医学院的必学教材之一!】

  张仲景原本在听闻自己上榜之后还是有一些欣喜的。

  谁会不得意呢?

  但在听了仙画讨论这么久的建安大瘟疫之后,他的全部心神已经放在了如今的疫病上。听到后世女子对自己这么高的评价之后,也只是微微的扯了扯嘴角。

  他的徒弟们忧心不已,仙画说师父写完《伤寒杂病论》没几年就去世了,而现在,这本书已经快要写完了。

  张仲景安慰他们: 生死有命,为师在乱世之中能够活到耳顺之年已经足够了。

  他对自己的生死看得很淡,但是心里默默打算一定要把《伤寒杂病论》给好好的誉写几份,再让自己的徒弟们都抄几份,可别再失传了!

  …

  【关于张仲景葬在哪里还有个传说小故事,据说长沙的百姓想让他葬在长沙,而南阳的百姓想让他葬在家乡。】③

  病床之上的老年张仲景声音有些虚弱:

  “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④

  他死后,族人和乡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抬棺从南阳往长沙走。

  一路之上,百姓都戴上了白色的袖章前来相送。

  当行丧的队伍走到南阳城外,白河旁边,却看到不知道是谁搭了义棚正在煮着娇耳祛寒汤。有人高声喊道: 以此汤为张神医送行!

  为张神医送行!

  百姓齐声喊道。

  扛着棺材的麻绳忽然就应声而断,棺材落在了地上。

  【于是,张仲景就葬在了他给贫苦百姓们发放饺子和祛寒汤的地方。后人在他的墓地旁又建了“医圣祠”,历朝历代都会修葺。】

  【斯人已逝几千年,但他的医术和理论却依然还活跃在当世,依然还在恩泽世人!

上一篇:曹操是我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