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88章

作者:火星少女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张居正看向天空,天幕的后面是深沉的夜空。

  “大明啊!”他轻声感慨。

  能否挺得过危机?

  ……

  【另外,或许你们要问,中央朝廷和地方那么远,他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出售和购入的好价格呢?毕竟,物价随时都在变动。而且,他如何防止官员虚报采购特产和手工产品的高价呢?】

  【这就不得不再夸一下刘晏,他简直是一位古代大数据分析师呐!】!

第184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七)

  【刘晏的大数据工作在唐朝是怎么开展的呢?】

  【首先,是基础工作。】

  【他在全国重要州县的驿道上都设置了无数的驿站,??[,

  地方上负责管理常平仓的官员和其他和财政相关的官员,每日都必须要呈上报表。】

  【这些报表会由快骑每天送到长安,交予给刘晏。】

  夜晚。

  常平仓的主官正在伏案奋笔疾书,他的妻子贴心的端来甜汤:

  “您歇歇吧,这东西昨天不是也写了吗?”

  主官皱着一张脸,手上的笔不停:“你是不知刘尚书有多严苛!这每日的粮价、近年来的粮价还有各地特产和贡品的价格,都要详细记录,再送到长安去。一日不写,问责的文书就要下来了。”

  所以他每日都派了下面的几个小吏分头去打听物价。

  至于为什么要派几个,当然是为了避免有人弄虚作假。

  主官夫人惊叹:“可今日的粮价送到长安,最快也要两日,那到时候不还是会有变化?”

  “没有大事发生的话,两日的变动不会很大。”主官解释道,“且朝廷每隔一段时间会出一份指导价格,假如遇到情况紧急,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价格直接采购或者是抛售。”

  “只不过,假如价格越高,可以采购的数量就越少。”

  主官讲得兴起,索性翻出了前不久收到的公文给妻子看。

  他的妻子接过来一看:“如果粮价是500文,就最多只能采购十万石,如果是200文,最多就可以采购四十万石。”

  她也是知书达理的,一看就明白了过来:“所以即使是价高,但因为采购得少,朝廷的损失也就相应的少。”

  主官赞许的点头。

  【就这样,通过每天得到的这些数据,刘晏可以清楚的知道各个地方的物价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

  秦朝。

  “这就是多修路的好处啊!”

  蒙恬忍不住道。

  他看得十分有同感,不仅仅是刘晏的工作,其实军事上更需要有四通八达的道路,才能更快的得到各种讯息,更快的把军队给铺到各个地区。

  就好像之前完工的秦直道,就让秦军进入到草原提供了极为方便的一条道路,缩短了不少行程。

  自从陛下开放给民间商用之后,据说现在有不少商队都开始往那边走,秦直道所经过的一些郡县也逐渐的变得繁荣起来。

  这也正应和了仙画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

  嬴政显然也想到这一茬,对监工建造了秦直道的扶苏与蒙恬,主要是蒙恬十分的满意:

  “在下一个五年里,朕要看到从咸阳到周边各郡县,都有秦直道相连。”

  蒙恬和李斯等立刻反应过来,陛下这里说的“秦直道”指的是修建起来更方便而且更快的水泥路

  。

  几人粗略算了算,

  只是周围郡县的话,

  五年的工程量也不算是很夸张,于是立刻捧场回应:

  “谨遵陛下旨意!”

  李斯心中闪过念头:五年计划……陛下终归要按照这个方式来实行了。看来后面应该就会正式提出来,自己必须要先打个腹稿才行,到时候势必要提出一些能够被采用的方案出来,别被其他人抢了先……

  唐朝。

  李世民原本还有那么一点点不服气,觉得自己的“义仓”之法也不算是太差,但看了刘晏的操作后有些心悦诚服了。

  “此人果然聪慧过人!竟然能想到如此办法。”

  天可汗陛下对后世的臣子大加赞赏。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户部尚书立刻反应过来:“他下发的那个指导价格,其实还可以防止下面的官员虚报价格。”

  反正他们只能按照价格来,即使是把原本卖100文的故意报成500文,因为买得少,那贪墨也就有限,朝廷的损失也就会小。

  长孙无忌也很欣赏这个做法:“且他每日都能收到各地传来的价格,下面的官员们即使有心也不敢做得太过。”

  100文最多报成120,再高可能就要引起怀疑了。

  几位贞观老臣们欣喜的道:“陛下,此法可用!”

  李世民微笑颔首,对身边李治说道:“记下来了?”

  李治微微一愣,看着父亲饱含深意的眼神和已然出现衰老之姿的面容,明白了过来,心里一酸:

  “儿臣明白了。”

  他的父皇已经想到了身后事,想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来做,成为自己的功劳。

  且不说这几人的情绪变化,在太极宫一角的钦天监内,李淳风哈哈大笑起来。

  “此人一定精通数学!”

  这样的做法没有数学功底可做不来!

  李淳风本就是当代数学家,此时此刻对于数学在大唐的前景也就更加看好。

  谁还能说数学无用呢?!……

  【有了这些讯息,刘晏能够推算出,什么时候需要抛售粮食,什么时候需要购入粮食,才能维持全国粮价的平稳。】

  巡道的快骑在急速奔驰,终于在上朝前赶到了长安。

  天才微微亮,刘晏已经出门准备上朝。

  他的亲信心腹早已经收拢来自各地的报表信息,然后交给他。

  马车上、甚至是骑在马上拿着马鞭,刘晏都还在高速的进行着计算。旁边的朝臣看了,知道他的习惯,也不打扰。

  就这样,从清晨一直忙到半夜。

  【如刘晏所说,他能够看到全国的钱财的流动。】

  【古代大数据分析师的名头,非他莫属!】

  【而且,人家还是人肉分析,你就说吓不吓人?恐怖如斯!】

  【甚至,如果有地方发生灾情,在蔓延到其他州县之时,刘晏还能提前调动赈灾的

  物资与粮食,

  甚至能做到灾情未到,

  粮食先到的情况。】

  “大人,洛阳一带发生了洪灾。”

  下属官吏急匆匆的将刚收到的洪灾的文书交给了刘晏。

  户部一行立刻进入到了紧急的工作状态,他们将舆图铺开,根据文书圈出洪灾最严重的县城,然后讨论赈灾的具体措施。

  刘晏却提起笔,又将附近的几个县城圈了进去:“这几个县城也需要开仓放粮,难民们肯定会前往这几个县城去讨粮和求生存,甚至洪水也可能过去,所以要提前准备好。”

  “查一下当地常平仓的储粮情况,不够的话需要及时运过去。”

  他的下属们对他信服不已,纷纷起身:“是,大人!”……

  西汉。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击节赞叹:“世间竟然有如此大才!”

  可恨不是西汉人!

  他夸赞其他的财政官员,按理来说桑弘羊本应觉得不爽和吃味的,但此时桑弘羊却同样真心的赞叹:

  “此人的确是大才!”

  恨不能穿越时空和他讨论一番。

  他不得不承认,这刘晏的理念和自己有相似之处,但比起执行的精细,刘晏可比自己强太多了!

  而在军营里,卫青和霍去病同样大加赞赏。

  “可恨竟然不是我西汉人!”霍去病道,眼睛发亮,大为扼腕,“不然我就算是绑也要把他给绑到军营里来!”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猛将吗?是强兵吗?

  不,是粮草啊!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要是粮草没跟上,甭管多厉害的将士也都只有歇菜的份儿!

  看这刘晏,他甚至还可以预判灾情的发展,做到提前将粮食给发过去,这可太让人省心了!

  见猎心喜的可不只是有卫青和霍去病,无数看到了仙画的名将和藩镇们都眼红。

  老百姓也眼红。

  “这才是真正的好官!”

上一篇:曹操是我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