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 第135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好酒。”

  嬴政松开酒盏,瞧着酒盏里潋滟摇曳的酒水,问一旁侍立的治粟内史的侍从, “西南之地进奉的?”

  侍从恭恭敬敬回答道,“贵人好生敏锐, 这酒正是西南之地送来的, 名唤醉明月。”

  “此酒入口绵柔, 口感极佳,且多饮不伤身,宿醉不伤头,只在半醉半醒间视线会出现变化, 无论看什么东西,仿佛有一轮明月皎皎而照,故名唤醉明月。”

  “醉明月?”

  嬴政啧了一声, “好名字。”

  侍从陪着小心道, “能被贵人赞一句好名字, 是这个酒几世修来的福分。”

  嬴政不置可否,瞧了瞧酒盏里颜色颇为好看的醉明月, 吩咐侍从道,“给公主送过去。”

  侍从微微一愣。

  ——公主虚岁十二,但尚未过十二岁的生日,这个年龄饮酒,是不是不太好?

  但这种话侍从只敢在心里想,打死他他也不敢在嬴政面前说出来,嬴政发话,他愣了一瞬后便忙不迭应下,捧着剩下的醉明月快步送给鹤华。

  此时鹤华刚刚说完话,震耳发聩的话让宴席上的公卿大夫无不讶然沉思,偌大花厅静得几乎能听到针落在地上的声音,一片死一般的宁静中,侍从踩着小碎步的声音格外清晰。

  “公主,贵人赐酒。”

  侍从捧着酒,快步来到鹤华面前,压低声音向鹤华道。

  鹤华眉梢微扬,目光扫过周围环境。

  隔壁是公卿大夫家的儿郎,隔着玻璃屏风,依稀能看到儿郎们推杯换盏的身影,阿父定然不会在这里,她的视线略在玻璃屏风处停留一瞬,便继续寻找自己熟悉的身影。

  很快,她的目光在几扇金丝楠木镶玻璃的屏风处停留。

  那几扇屏风摆放得位置极好,正常情况下,当是一些装饰用的屏风,以彰显主人身份地位的,屏风后不会有人的存在,但她却觉得,她的阿父绝对在那,且来了许久,一直在看她,她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全部一字不落落入他耳朵。

  阿父正值壮年,自己却觊觎皇位,这种情况下,她应该怕的,毕竟那些话着实不中听,几乎把我要当皇帝写在脸上,可不知为何,她心里却没有半分畏惧,甚至当发现到阿父此时就在屏风后,她心里还隐隐有些期待。

  她觉得阿父应当是满意她的,她的野心,她的处事不惊的冷静与理智,全部与阿父如出一辙,所以阿父此时的目光应是赞许的,那种生女当如是的赞许与骄傲。

  鹤华弯眼笑了起来。

  ——她是阿父的骄傲!

  “醉明月?”

  鹤华深深向屏风处瞧了一眼,眉眼皆带笑。

  侍从温声回答,“回公主的话,正是醉明月。”

  “替我谢谢贵人。”

  鹤华笑眯眯,“此酒甚好,我一人独饮可惜了,待回宫之后,再与我阿父同饮。”

  寒酥温柔一笑,轻手轻脚将侍从送来的酒坛收起来。

  蒙毅抬了下眉。

  治粟内史眸光闪烁。

  王琯面色微冷,李斯一言不发。

  冯去疾与冯劫互相交换一个眼神,从彼此眼底看到震惊——陛下竟亲自过府,看公主如何应对公卿大夫。

  这不是偏宠,这是赤裸裸的明示。

  昭示着他根本不在乎长幼有序,更不在乎男尊女卑,在他心里,他未来的继承人从不拘于身份与性别,能力与果决才是他挑选继承人的第一标准。

  难熬的沉默被戳破。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讨论方才鹤华说过的话,也讨论“贵人”赐下的酒。

  王琯眸色变了变。

  鹤华笑了起来,“我方才的话,诸公可仔细考虑一下。”

  “旁的事情我或许无法保证,但在继承阿父政令的事情上,没有人比我更坚定。”

  “阿父横扫六合,驾驭海内,我便助他盛世太平,天下归心。”

  “阿父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便助他开疆扩土,万事长宁。”

  蒙毅轻轻一笑。

  ——当年的糯米团子果然长大了。

  嬴政凤目微勾。

  “这道汤叫什么名字?”

  嬴政放下象牙箸,语气轻松。

  帝王面容缓和,侍从不再像刚才那般紧张,“此汤为七彩菌汤,由西南之地的菌类慢火熬制而成,鲜美滋补,最是养人。”

  “贵人放心,此菌汤不止贵人这里有,公主哪里也有。”

  侍从抬手指了下鹤华食案上精致瓦罐,轻声细语补上一句,“公主很是喜欢,方才便已经喝了一盏。”

  小小的食盏已见底,侍立在鹤华身边的侍从殷勤又盛了一盏,屈膝俯身捧在鹤华手边。

  鹤华此时正在说话,并未留意侍从又给自己添汤,“阿父以掌中明珠待我之心,我自然以赤诚之心待阿父。”

  “阿父常道,我是他的骄傲,更是大秦的骄傲。”

  鹤华目光落在王琯脸上。

  王琯眸色微深,鹤华笑眯眯,迎着他幽深眼眸不躲不避,“可是我希望,我不止是阿父与大秦的骄傲,更是诸公的骄傲。”

  “毕竟君与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没有你们的辅佐,我便是没有手脚的残废,心中纵有万般抱负,也不过是困在一方床榻虚度一生。”

  这话比刚才更大胆,几乎直言自己不仅有野心能力,更是已经得到了陛下的首肯,所以她才肆无忌惮说出这些话,以一位王朝准继承人的姿态邀请公卿大夫辅佐于她,而不是被陛下交代迎接公子扶苏回朝,且连接待公子扶苏的朝臣都凑不齐的狼狈小公主。

  攻守异势,一步登天。

  她不是被公卿大夫们驳面子的小公主,而是被陛下寄予厚望的王朝继承人。

  公卿大夫脸色微微一变。

  ——所以陛下今日过来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是给小公主撑腰的?

  蒙毅摇头轻笑。

  ——到底还是太小,不懂过刚易折的道理。

  王琯冷笑出声,一针见血,“公主,您的话未免说得太满。”

  “莫说是您,纵然是当年辅佐陛下处理政务的公子扶苏,也不敢在众位公卿大夫面前说这种大话。”

  鹤华眼皮微抬,反应过来了。

  她的话不仅太满,也太过轻挑,方才是把野心写在脸上,但现在,便是把我是阿父钦定的继承人写在脸上,但问题是阿父欣赏她的野心,却并未亲口允过她任何关于继承人的事情。

  ——她在狐假虎威扯虎皮。

  若面前不是官场沉浮几十年的重臣公卿,或许会被她糊弄过去,但他们是,他们敏锐的政治嗅觉很容易便能发她的虚张声势,一旦发现,她方才那些慷慨激昂的话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他们想要的是一位雄心壮志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位夸夸其谈的新赵括。

  治粟内史刚刚落下的心再度提到嗓子眼。

  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公主越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她之前的努力全部会付之东流。

  “老丞相所言甚是。”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鹤华干脆利落认错,“的确是我过于自傲,将话说得太满。”

  “我身上虽未有恃才傲物的习气,但偶尔也会因为阿父的宠爱而沾沾自喜。”

  “因为我知道,我在阿父心里是最特别的,这一点点的特别,便能让我生出万种可能。”

  鹤华娇娇笑了起来,声音少了几分刚才的不容置喙,多了些这个年龄的女儿家的骄矜,“老丞相,此事的确是我的不是,您就不要吹毛求疵追着我不放啦。”

  “后日我的几位兄兄便要抵达咸阳了,您的孙女我的嫂嫂也一同回来。”

  鹤华目光落在王琯身上,“兄兄与嫂嫂在南越之地待了七年之久,让茹毛饮血的南越之地成为国库中的纳税大户,让阿父赞不绝口,更让世人无不称奇。”

  王琯眸色微微一颤,面上的冷肃之气有一瞬的消融。

  那是他最得意的孙女,比他的儿子孙子们都更为出色,而曾经的公子扶苏,更是拜在他门下,受他教养长大,与他的孙女青梅竹马,关系极好。

  关系摆在这儿,他乃至天下人都一度以为公子扶苏是未来太子,而他的孙女则是未来太子妃,满门荣耀泽被后世。

  可惜他的治国思想已不适用如今的大秦,他太过保守也太过谨慎,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事情上,他一败涂地,彻底失去左右天下政局的资格。

  此事之后,公子扶苏娶了李斯的女儿,而他的孙女也嫁给了公子将闾,一位远不及公子扶苏稳重也远不及公子扶苏受帝王重视的公子。

  再之后,便是南越之地被国尉屠睢纳入大秦版图,公子们去南越之地历练,而他的孙女也一同前往,辅佐公子将闾治理南越之地。

  万里之遥,七年岁月,他的孙女只回来一次,养尊处优的娇娇女消失不再,取而代之是一位机警且敏锐的大秦官吏,面容不再娇艳,目光却越发坚毅。

  心疼吗?

  肯定是心疼的,他捧在掌心养大的娇孙女受了那么多的苦,他怎么可能不心疼?

  可心疼中,却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的思想已不适用锐意进取的陛下的政令,他的儿子孙子皆平庸,他几乎能够预见,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家族从赫赫威威变成泯于众人,而唯一能改变这个结局的人,是他的孙女,他那才干远在儿子孙子之上但却身为女子的孙女。

  他的孙女在南越之地崭露头角,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这次随众人一同回朝,便是将南越之地的政治资本转变为以后入仕的青云梯,而迎接仪式的隆重与否,便是那造就青云梯的材料。

  人少,便意味着她不被重视。

  人多,便意味着她功勋卓著,无论是陛下还是公卿大夫,都认可她的付出与功劳。

  而现在,她的政治资本被公主摆在他面前,要他做出选择。

  是继续维护他治国思想,还是为了家族未来的繁荣,与公主站在一起?

  他的孙女已是公子将闾的妻子,哪怕扶苏公子登基为帝,她也不过是普通贵夫人,可若是公主位尊九五,她便会成为公主的左膀右臂,代替他延续王家的昌盛与荣耀。

  ——公主以女子之身登基,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她也会比普通男性执政者重视女人地位,把女人拔高到能够辅佐她处理朝政的位置上,而不是如之前一样,只能在家中当个幕僚的角色。

  王琯缓缓闭眼。

  恍惚间,他想起陛下赐婚公子将闾的事情,那时他以为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波及,而现在,他却有不同想法,或许就在这一日,陛下已经在为小公主铺路。

  陛下要公主天命所归,要公主江山稳固,更要公主君臣相和,永不做孤家寡人。

  王琯扯了下嘴角。

  “这般足以标榜史书的功劳,您忍心他们的回城仪式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吗?”

  鹤华笑着道,“您纵是忍心,我也是不忍心的,他们是大秦的功臣,怎能受到如此冷遇?”

上一篇:她危险又迷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