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 第133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六公主瞬间垮了脸, “那人才不是我未来夫婿,我不要嫁人。”

  “嫁人为妇,哪有当大秦公主来得痛快?”

  “二姐姐尚未出嫁前, 活得多么肆意自在?”

  “可自从出嫁后, 便要跟着李由去西南之地的益州出任郡守。”

  “那里本是滇国的领土,前几年刚刚被章邯刘季纳入大秦版图, 益州之地多瘴气不说, 还多猛兽毒虫, 二姐姐那般娇贵的一个人, 竟也陪着李由待那在,一待便是五年之久。”

  六公主不满得很,“算一算时间, 我已有五年时间不曾见二姐姐。”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与二姐姐分开这么久, 就因为二姐姐嫁了李由, 要随着李由去当值。”

  长姐死得早, 死时她刚刚出生,所以对长姐没什么印象,但二姐姐便不同了,是领着她长大的人, 在她心里,二姐姐分量不比阿父分量轻多少。

  本以为这种姐妹情会持续到老,但自从二姐姐嫁了人, 她便鲜少能见到二姐姐了, 不是随着李由去三川当值, 便是随着李由去益州,好好的一位公主, 竟与普通妇人没什么区别。

  她不喜欢这种二姐姐。

  她更喜欢婚前肆意洒脱视关中子弟无一物的二姐姐。

  “二姐姐嫁了人,我们姐妹便难得一见。”

  六公主撇了撇嘴,“我若嫁了人,岂不是如二姐姐一般,连自己的家都难回?”

  “我才不要这样。”

  “我不要嫁人,我要永远当大秦公主,永远陪着阿父与兄弟姐妹。”

  嬴政挑了下眉,目光落在六公主脸上,“想你二姐姐了?”

  “不想。”

  六公主把脸扭在一边,原本脆生生的声音此时硬邦邦,“她心里现在只有李由,我想她做什么?”

  “我才不想她!”

  嬴政收回视线,“不想也罢。”

  “十日后你二姐姐抵达咸阳,你若不想她,倒省得去接她。”

  六公主耳朵动了动。

  嬴政转身离开。

  小寺人尖声唱喏,“陛下起驾——”

  “阿父慢走。”

  六公主起身送嬴政。

  嬴政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六公主坐回自己位置,衣袖摊在案几处,袖口里伸出一只胳膊来,掌心向上撑着脸。

  “公主真不去接二公主?”

  心腹侍女躬身添上半盏茶,“二公主与公主那般要好,公主若不去,二公主怕是会伤心。”

  六公主哼了一声,“她有什么好伤心的?”

  “她心里想的眼里瞧的只有李由一个人,早就把我这个妹妹抛在脑后了,才不会伤心我不去接她。”

  “公主这话便是气话了。”

  心腹侍女莞尔,“二公主心里若不想着公主,怎会月月给公主送益州之地的吃食?”

  “章邯与王离对十一公主那般上心,也不过每月送一次东西,可二公主给公主送东西的频率,却是两月送三次的,比他们对十一公主还要频繁。”

  想起二姐姐不远万里给自己送的东西,六公主声音少了几分方才的冷硬,“她不止给我送,还给阿父十一送。”

  “她对我好,可对旁人也好,这样不唯一的好,其实算不得好。”

  “怎不是唯一了?”

  侍女笑了笑,“陛下十一公主有的,公主也有,可二公主单单给公主送的,却是陛下与十一公主不曾有的。”

  “如此算来,公主在二公主那里还是独一份的好。”

  “二公主待公主这般好,公主若不去接二公主,那便有些薄凉了。”

  “要知道二公主已离家五年之久,公主与二公主已经五年不曾见面了,公主难道不想二公主吗?”

  六公主垂了下眼。

  想,如何不想呢?

  可二姐姐有了李由,她已经不是二姐姐最亲密的人了。

  “我才不想她。”

  片刻后,六公主娇娇开口,“她既有了李由,便不再是与我最亲的二姐姐。”

  “女人就是有这点不好,一旦成了家,心里便只想着男人,把自己的姐妹全给忘了。”

  “千叶,阿父给我相中的夫婿叫什么名字?”

  六公主骄横开口,“传我的话,打断他的腿,见一次打一次,看他还敢不敢求娶我!”

 

  “阿嚏!”

  治粟内史府,左丞相冯去疾之子冯翔重重打了个喷嚏。

  治粟内史的孙子与他自幼交好,听到声音不由得向他看去,“着凉了?”

  “近日天气虽炎热,但也入了秋,该添衣时要记得添衣,莫学那些不爱惜自己身体的儿郎,老了才知道后悔。”

  “我知道。”

  冯翔接过侍从递过来的帕子,抬手擦了擦脸,“我才不是那种轻狂人,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那便是有人在背后偷偷骂你,别是你那位——”

  “慎言。”

  冯翔皱了皱眉,打断好友的话,“公主的事情岂是我们能置喙的?”

  “好,好,不说。”

  好友伸手拍了拍冯翔肩膀,“那位公主不能提,咱们便去瞧能提的小公主。”

  “十一公主年龄虽小,主意却大得很。”

  “且等着吧,咸阳要变天喽。”

  冯翔不置可否。

  主意大的人怎会只有小公主一人?

  大秦的这些公主们个个有自己的想法,不比关中儿郎弱多少。

  两人结伴而行,很快抵达花厅。

  治粟内史不止邀请了王琯与李斯,连朝中重臣都一并下了帖子,左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都在被邀请之列。

  若是换成旁人,这些重臣未必会赏脸,但治粟内史不一样,在他当值期间,大秦由空空如也的国库到财大气粗一掷千金去修路,虽说有小公主带来的各种种子以及各种工厂的功劳,但治粟内史也功不可没,对于这样一位有能力且作风清正极得帝王看重的人,朝臣们都愿意给他这个面子,在这种敏感时间登门赴宴。

  这种宴会自然少不了自家儿郎,朝臣们单独一席,儿郎们便在另一处的席面,在拜见过公主鹤华之后,两拨人各自入席,中间由玻璃屏风隔着,各自的席面推杯换盏,热闹异常。

  但热闹中也暗藏机锋,鹤华为君,端坐主位看治粟内史与丞相王琯的往来交锋——

  “丞相,天赋二字最不讲道理,却也最讲道理。”

  治粟内史道,“如韩信,在没有去往北疆之前,他籍籍无名,潦倒不堪,但去了北疆战场之后,便是龙入大海,虎生双翼,让一代名将如蒙大将军都连连称奇,赞不绝口。”

  “什么是天赋?这便是天赋。”

  “普通人日以继夜的努力,不及有天赋之人的动动手指。”

  “在天赋异禀之人的衬托下,什么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王琯微抬眼,“治粟内史所言甚是。”

  “普通人若遇到有天赋之人,连一较高下的资本都没有,只会被对方踩在脚下永不翻身。”

  “可若以天赋论,在座诸位谁能比得上当年的甘罗?”

  “莫说在座诸位,纵然细数华夏历史,也寻不到第二个能十二岁拜相的人。”

  甘罗的祖父是甘茂,大秦名将,出将入相。

  惠王时期,甘茂崭露头角,武王时期,甘茂拜左相,封将军,昭襄王时期,甘茂为奸人所构,弃秦奔齐。

  甘茂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然而这样的一个人,与他的孙子甘罗相较,却仍不够传奇,因为他的孙子在十二岁的时候不费一兵一卒,便让秦国得十一座城池,彼此十五岁的嬴政龙颜大悦,封甘罗为上卿,位比丞相。

  甘罗,十二岁拜相,大秦最传奇的臣子,没有之一。

  “然而多年后,甘罗销声匿迹,而我们这群天赋远远不及甘罗之人,却成为大秦重臣,辅佐陛下治理天下,左右着千千万万的生死荣辱。”

  王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若以天赋论,我们是甘罗的手下败将,可若论对大秦的贡献,甘罗却远在我们之下。”

  “天赋或许重要,但心性与身体更为重要。”

  “有天赋之人若走了歪路,其天赋不如没有。”

  “普通人若有一颗坚毅仁善宽和之心,未来纵不能扬名于天下,也能给他所治下的黔首带来安宁祥和。”

  众人心头一凛。

  似甘罗那种人能有几个?

  华夏几千年历史,也不过只出了一个甘罗。

  这个世道上,终究还是普通人更多,如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在甘罗耀眼光辉下黯然失色的普通人。

  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努力与能力,尽管是陪衬,尽管无人知晓他们,但他们还是在各自的官位上尽心竭力,将他们誓死效忠的大秦治理成太平盛世。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最好的例子。”

  王琯声音缓缓,“千百年后,史书工笔下我们远不及甘罗出彩传奇,但青史几章,章章都会有我们的故事。”

  蒙毅眉头微动。

  李斯轻捋胡须。

  冯去疾面上有一瞬的失神,冯劫往嘴里送了一口酒。

  王琯目光落在治粟内史身上,“蒙上卿明察秋毫简在帝心,治粟内史让国库充盈,廷尉大刀阔斧的改革,左相选贤任能,御史大夫直言敢谏。”

上一篇:她危险又迷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