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 第276章

作者:半疏 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钱小群“啊?“了一声,嘴巴大得都像能吞下一个鸡蛋,“这是汤啊?我看这黑糊糊的,以为是黑咖啡呢!这么一小口,也是汤啊?“

  余明明笑道:“是汤,你尝尝看。“

  钱小群尝了一口,“这还真是汤,一点小肉粒都没有,这是碾碎后炖的吧?别说,味道还不错。“

  他大大方方地展示着自己的好奇和惊讶,动作略带夸张,爱立都忍不住笑起来:

  晚上挑房间的时候,余明明特地挑了和爱立一间房,悄声和她道:“我看大家都严肃得很,就沈同志你好说话一些。“爱立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这些年来,音通民众与国外几乎没什么来

  往,乍一到资本主义国家来,看什么都皱着眉头,除了钱小群以外,大家眼里都不由带着两分批判。

  余明明看起来不过二十岁,父亲又是驻外大使,可能对这些景象,更看得惯一点。

  问余明明道:“听说你是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几年级了啊?“

  余明明笑道:“二年级,我是77年第一届高考生。“

  “那运气真好,你这年龄上一点都没耽误。“

  “是。”余明明又问了爱立几句,得知她是1940年出生的,有些不敢相信道:“你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可不像大我一倍的人。“

  她这样一说,爱立也恍惚起来,自己竟然快40岁了?

  这一晚爱立因为认知到自己的年龄,隐隐有些焦虑,睡觉前干脆又看起了带来的数据资料。

  第二天早上,余明明见她眼下有些青黑,笑问道:“沈姐姐,你是不是惦记着找人的事,一晚上没睡啊?我忘了和你说,我昨晚上已经和大使馆来接我们的人说了,让我爸帮忙找找看

  趁着咱们在这边的半个月时间,看能不能找到点消息。“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明明。“

  “不客气的,对了,这边的巧克力不错,你要不要带点回去给亲戚?“

  “要的,明明你什么时候去采购,喊我一块儿。“

  余明明笑道:“不急,我们有天行程,是要去柏林参观,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东德那边买,这边一个西马克可以兑换五个东马克呢,咱们到时候去柏林墙那边买。“

  听到柏林墙爱立想起来,这时候还有这个东西,将德国一划为二

  问余明明道:“这边华侨多不多啊?“

  “还好,有很多华人在这边开中餐馆,发家致富,“顿了一下又道:“而且,我昨晚看报纸,西德这边最近搞了一只医疗船,去救从越南逃出来的难民,其中华侨比较多。“

  爱立听得眉心一跳,随着中米正式建交,越南大量驱逐华侨,她印象中的数字比较庞大,也是在这一年,华国和越南发生了战争。爱立有些后悔,出发前,没有给森哥打一个电话,这场

  自卫反击战,森哥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被派到战场上去?

  爱立尚来不及多担忧,因为她早上一到会场上,就被黎东生介绍给了DK公司的工程师大卫,对方也是搞梳棉机放气吸尘排杂系统,他和爱立说:“我们的吸尘系统吸点较多,机外吸尘主

  要分为两路。”

  爱立道:“我们主要是分前后区,结合人工吸尘。“

  大卫挑了挑眉,很有兴趣地问道:“怎么说?“

  爱立立即和他道:“刺辊给棉罗拉三角区设放气口,锡林道夫三角区设吸尘点”

  俩个人一个中文,一个德语聊了一会,余明明这个翻译就被人带走了,俩人一时大眼瞪小眼,急得大卫都要挠头,忽然听对面的华国女士道:“不然,我们试试说英文?“

  大卫眼睛一亮,“你会英语?“

  爱立点头,“会一点,但是专有名词,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纸来表示。“

  大卫笑道:“再好不过。“

  于是会场上,很快就出现了比较奇怪的一组,俩个人拿着一支笔,一个本子,来来回回地,你画几笔,我添几划,磕磕绊绊地,竟然把放气吸尘排杂系统,给解释的七七八八。等余明明回来的时候,就见俩人已经开始聊起中德文化和生活的异同了,有些惊讶地问道:“说完了吗?这么快吗?“

  爱立指了指本子道:“其实是我们俩画完了,大卫邀请我明天跟着他去他们的工厂看看。“

  余明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我这边怕是走不开这次一共就来了俩个翻译人员,大使馆那边说是能安排俩个人过来帮忙,但是怕也得到后天才能到岗。“

  爱立笑道:“没事,我就继续和大卫比划吧!“

  余明明得了准信,就放心地走了。

  大卫转而和爱立介绍起德国的景点来,什么海德堡看王言,汉堡听音乐会,“沈女士,你相信我,露天的雨中听贝多芬,绝对是很美妙的体验。“还表示他可以当几天向导。

  爱立忽而用英语问大卫道:“可否请你帮忙在报纸上登一则寻人启事?“

  大卫有些讶异地看着她:“你有亲人在德国吗?“

  爱立摇头,“不一定在德国,可能在欧洲,也可能在我们中国的台岛或者港城。钱方面我会足够支付,就是不知道,您这边方不方便帮忙?“爱立想,就算干爸不在德国,但是只要德国

  有他的朋友,也可能会把报纸带给他看。

  这个概率,说大不是很大,但是万一运气好,有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干爸了。想到这里,爱立立即看向了大卫,和他道:“我知道我这个要求有些突兀,但是因为我在欧洲能待的时间有

  限,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大卫摇头道:“不,不,这不算什么事儿,在我们这,登报启事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价格也不贵,只需要一百马克。”

  爱立见他答应下来,立即道:“我现在就去找同伴兑换,麻烦你稍等我一会儿。”说着,就去找余明明,余明明见她急匆匆的,以为是托大卫买什么东西,立即把身上才兑换的马克都给

  了她,还问爱立够不够?

  爱立忙道:“够了,够了,有两百了。“

  等大卫看到两百的时候,笑着退了一百给她,“说是一百,一百就够了,我不收小费。如果沈女士想感谢我,不如多和我交流交流你对梳棉机的看法。“

第318章

  爱立拿着他退回的一百马克微微笑道:“不,大卫,这怎么可能是小费?“想了一下和他道:“我们华国人请人帮忙,向来是多给一些怕价格有变动,给对方添麻烦。“

  她这样说大卫就有了一些攀谈的兴趣,“你们关门很多年了,我一直想去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神奇.古老的文化。”

  爱立忙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欢迎所有友好的国际朋友您要是有空,可以来京市,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大卫点点头风趣地和她道:“那我可得帮你把这件事办好,不然到时候可不好意思麻烦你!“

  爱立笑道:“如果不很给您添麻烦的话,还请您帮帮忙。“

  大卫有些无奈地道:“沈女士我和你说了,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过你要先写一份模板给我“停顿了一下,又道:“我想,如果你能留一张照片给我,是再好不过的,这样的话等你回

  了华国,如果有人找来,我可以把你的照片给他看,你意下如何?“

  爱立惊喜不已,没想到大卫还愿意后续继续帮忙,忙和他握手表示感谢,“大卫,你可以喊我爱立。“

  “爱立?“大卫皱眉想了一下,“我给你取一个英文名字,艾琳好不好?A-L-E-E-N2“

  爱立欣然应允

  立即到桌子上写寻人启事,最后写了自己的英文名Aleen,后面又备注了“沈爱立”,怕自己的英文文法不准确,又去找余明明帮忙。

  余明明给她改动了几处,然后又改成了德文,才转身问道:“爱立,你这是要找大卫帮忙吗?“

  爱立点头,“是,想多渠道找找。“大使馆毕竟是言方的,爱立怕干爸就算知道大使馆有人在找他,也出于谨慎而不敢靠近,她想由大使馆和大卫这边双管齐下,概率也要大一些。

  余明明点点头,提醒她道:“你最好把你在华国的住址留给大卫,也许以后会有人找他。“

  “刚才大卫已经和我说了。“

  余明明见状,也就去别的地方帮忙

  爱立用中英文,分别把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和单位电话,都写了一遍给大卫。大卫郑重地收在了公文包里,表示明天一早就把会这件事办妥。

  爱立知道她们这次出来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技术,后面就和大卫讨论起来,德国现在正在用的梳棉机的机型,大卫告诉她,现在有一种ck7c型是用帘子清理车肚棉花,爱立有些兴趣,让他

  详细讲解起来但是专业词汇,她也是半懂办不懂,大卫表示明天带她到公司看看具体情兄。

  第二天上午,爱立再看到大卫,他就递了一个报馆接收的纸条过来,和她道:“艾琳,你放心,已经全部办好了,明天早上就会出现在报纸上。“

  爱立再次道谢,就跟着大卫前往他们公司,路上爱立随口问道:“最近你们这的报纸上,有什么大新闻吗?”

  她用的是“big,大卫还稍微想了一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今天早上的当地报纸上,指给她看道:“这个应该算吧?我们的医疗船已经救回了第二批越南难民。我听说当地在近期的难民就

  有十多万计,后面这个数据应该还能增加,我不能想象,在这样的时代,还有这么多人被驱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爱立看着上面眼睛里满是茫然.惶恐.无助的儿童,也觉得揪心不已,和他道:“大卫,很奇怪,无论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是有战争,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资

  源和利益的争夺,战争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避免。

  大卫摊摊手道:“艾琳,你的话让我瞬间悲观,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帮你找到这个人。“

  爱立还没反应过来,这二者有什么联系,就听他道:“因为世间的苦难已然这么多,需要多一点欢乐。”

  等到了大卫的公司,他就带爱立去参观各种机型,然后将昨天聊起的ck-7c型梳棉机,以及刚出还没有大量投产的DK3型也介绍给爱立看,俩人还在这台机器前面,拍了一张合影。

  这天过后,爱立又跟着团队去了不同的纺织公司,从机器.面料,到生产螺丝的工厂都一一参观,爱立每天一回到酒店,就问前台有没有人来找她?

  每天都是否定的答案,一连五天,爱立数着要回去的日子,心里越发焦急。

  同住的余明明安慰她道:“也许人不在西德呢,来西德的华人稍微少点,大家都偏向于去米国.英国。“

  爱立也知道是这样的,但是她在别的国家,也不认识人,不然就可以拜托他们帮忙登报寻人了

  她正愁眉不展,不想,第九天的时候,大卫一早来酒店找她,和她道:“艾琳,我打电话给我在英国.米国.瑞士的朋友,请他们帮忙在当地登一份同样的寻人启事,我想这样概率要大

  很多。“

  爱立一再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再兑换一些马克给他,请他帮忙汇给他的朋友们。

  大卫倒没有推辞

  等送走了大卫,爱立问余明明,他给多少钱合适,余明明道:“要多留点,做备用金,万一人找到了,但是没有钱回国呢?“爱立立即去当地的银行,把这次带来的钱,都兑成了马克,然后留了50马克,剩下的都交给了大卫,大卫建议她存银行里,存折留给他,密码可以设置成她的生日。

  爱立又跑了一趟银行。

  最后两天,纺织团队要转到柏林,艾琳特地去大卫公司,和他告别,诚恳地一再表示感谢,大卫耸耸肩说:“不用,艾琳,我会去华国的,当时候还请你带我去华国好玩的地方玩一

  玩。

  “当然,欢迎你来。“

  大卫拥抱了爱立一下,“艾琳,你肯定被幸运之神眷顾,找到你要找的人。“

  “谢谢!”但是这几天的石沉大海,让爱立对寻找干爸这件事上,有些悲观起来,干爸高开大陆已经有三十多年,今年也有70了,如果这一次找不到,下次她再出国,还不知道是什么时

  候,到时候干爸的年纪又大了一些。

  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她来。

  坐车去西柏林的路上,余明明也有些感慨道:我那天和我爸爸说你的事,我爸爸说,像你这样找亲人的,这几年来特别多,但是很多都没有找到。世界太大了,这些年来动荡也很

  多。”

  爱立点头,“是啊,世界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