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46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标签: 种田文 市井生活 科举 穿越重生

  说实话,对于如何与二房亲如一家的这件事,金氏是一丁点都不愁的。毕竟这些年自家虽与二房走动不多,可两家人还从未有过撕破脸皮闹掰的时候。

  所以金氏心想,只要自家不再端着长兄长嫂的架子,两家保证能亲亲热热走动起来。

  毕竟老头子和小叔子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老话不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吗,兄弟俩可都在村里住着呢,小叔子迟早有用到他大哥的时候。

  此时的金氏,若是知道再过上一个多月,二房就会举家搬去京城的话,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想法,不过届时呆若木鸡是肯定的。

  ……

  等林远秋把镇上富户送来的礼和名单都对应整理好后,就准备前往县城。

  妹妹们的亲事近在眼前,那宅子和田地,还有铺子,都还未置办好呢,林远秋准备趁着这次,把嫁妆的事给办好了。

  在出门前,吴氏把周、王两家送来的聘银全给了林三柱,“这些银钱你拿着,是用来置办嫁妆,还是当作压箱银,你们自己看着划算吧。”

  纳征时,周、王两家都送了聘礼过来,除了各色布料,聘饼和三牲,以及四京果四色糖外,还有就是用帖盒装着的聘银了。

  周家送的聘银是二百六十两,取二六大顺的意思。

  而王家,比周家稍微少上一些,王家的聘银是二百二十两。

  那日送聘银过来时,村里好些人都看得眼热,直说这样的闺女若多来几个,那娘家就发达了。

  吴氏可没有一丁点留下孙女聘银的心思,不说现下家里宽裕,就是大妮二妮嫁人那会儿的聘银,自己都没留下一文呢。

  至于公中给春燕春草的嫁妆,早在年前就置办好了,和当初春梅、春秀出嫁时一样,也是每人六亩上好的水田。

  ……

  家里有马车,出门自然要方便了许多。

  今日赶马车的是林远柏,这几年马车经常来往于镇上,所以像林远枫几个年轻一辈的,几乎都是驾车的熟手,轭马、打响鞭、御车都不再话下。是以,等马车到了周善县县衙时,也才正午时分。

  虽林远秋未穿官服,可今日出门时,他是带着腰牌的。

  凡大景朝的官员,都会有一块自证身份的腰牌,其质地,视品阶的高低而定,像王公侯伯这些是金制腰牌,而三品官以上是银制的,其余全是铜制腰牌,林远秋这块就是。

  守门衙差在看过官牌后,忙一个行礼说了句“大人您稍等”之后,就飞快往衙门里跑,腰牌上头可是六品京官的徽制呢,自己得快些把大人喊出来。

  见此情形,林三柱和林远柏,忍不住相互对望了一眼,心中突然生出了“果然门庭改换”的感觉。

  很快何知县与王县承就迎了出来,双方见了礼之后,林远秋也不墨迹,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在听到林大人今日是特地为着给慈幼局捐银钱而来,何知县眼睛就是一亮,这段时日他正在烦心慈幼局生计的事呢。

  慈幼局共有老幼一百四十九人,而那些小娃儿,前几年还好,人小胃口也小,拨下去的粮食还算够吃。

  可如今,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曾经的小毛孩儿现下都到了会吃的年纪,可每年拨过去的粮食依旧这么多,所以哪怕每次做饭时,都会掺了六、七成的杂粮进去,可还是撑不到一年,就把口粮全都吃光了。

  而那些孩子,看着还都瘦巴巴的。

  除了吃食,还有每个孩子的穿衣,这些可都是开销啊。

  所以在听到林大人今日来给慈幼局捐银时,何知县怎可能不高兴。

  “下官替慈幼局老少多谢大人,大人真可谓雪中送炭啊。”

  何知县拱手道谢,王县丞也跟着连连感激。

  林远秋摆手,“此次捐银之人并非本官,实乃镇上十几位商贾的善心,本官只是代为转交而已。”

  说着,林远秋就从平安手上拿过包袱,解开后先把名单递到了何知县手里。

  何知县正疑惑“代为转交”是个什么意思,按理说,这些商贾又不会不知县衙大门朝哪儿,大可以自己直接过来就是。

  不过,等他看清名单上不但有银两,还有水田和屋宅时,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哪是商贾们往慈幼局捐钱银啊,明明是林状元把人家送给他的礼,全捐了出来好吗。

  只不过,何知县实在有些想不通,哪怕是借花献佛,那也是大善举一件,为何林状元只字不提自己呢。

  林三柱也有些不明白,所以在出了衙门后,就忙不迭的问道,“远秋,你为何不与知县说这是人家送给咱家的礼呢,这样虽说捐钱银时用的是送礼人的名字,可也能让旁人知道你的清白廉洁啊。”

  林三柱有些心急,为官之人不是最需要好名声的吗,这样的好机会白白错过了岂不可惜。

  本来他以为这次狗子也会跟着捐一些银子的呢。

  想到这会儿还在衙门口,林远秋并没多说,等上了马车后,方开口道,“爹,儿子问您,像儿子今日这般行径的人多不多?”

  这般行径?

  林三柱摇头,“这哪是多不多的问题,爹压根就未听过有这样做的人。”

  谁不是收到贺礼后全归到自己口袋的,就像林有志,当初正是收下旁人送的礼,才搬去了县城,才日子过得好了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林三柱才更加不明白了,“旁人都收了,就咱家未收,不是更应该让大家知晓吗?”

  这样不就更能凸显出自家远秋的与众不同,都会被称赞是个好官了啊。

  平安显然很认同老爷的说法,是以在一旁忍不住的点头,可不就是要让旁人知道嘛,这样,大家就都知道公子是个好官了。

  林远秋自然知道他爹的心中所想,不过他却不是这样认为的,“爹,儿子问您,换做您是其他秀才举人的话,知晓儿子的做法后,您觉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儿子这是沽名吊誉,为了博取好名声才故意这样做的,且儿子还坏了他们的声誉,让大家都以为他们是贪婪爱财之辈?”

  ……

第150章 置办嫁妆

  林三柱瞪眼,“哪里故意博名声了,远秋你可不是这样……”

  话没说完,林三柱立马反应了过来,对啊,若换自己是那些秀才,或是举人的话,肯定要骂,因为远秋挡了他们的财路,或者让他们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的左右为难。

  所以,儿子说的没错,这事绝不能声张,否则就会得罪太多的人了。

  何况,那何知县可是给远秋写了收据的,且那收据上头还写清楚了今日之事,包括转交捐赠银、捐赠水田以及宅院的数量,连那些商贾的姓名都一一对应着写了,有这张收据在手,就可以证明自家儿子没有收受钱物的事。

  这样,若往后有人提起此事,直接拿出单子就行。

  林三柱突然觉得,难怪自家狗子能考中状元,如此聪慧的脑袋瓜子,怕是没人能比上吧。

  ……

  而此时的何知县,也是才反应过来林修撰这样做的意思。

  果然,能考中状元之人,不论在学识上,还是见识上,都要不凡了许多。

  若换作是他,何知县可以肯定,自己早巴不得大家都知道他的高节清风了,哪还会像林修撰这般先事虑事。

  再想到方才林修撰离开时给出的提议。

  何知县忍不住对王县丞说道,“林大人多谋善虑,前途定不可限量啊!”

  王县丞点头,可不正是多谋善虑嘛,要是他们按照刚才林大人所提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办法去做,想来不出一年,慈幼局就能慢慢缓解衣食难继的困境了。

  刚才林远秋特地跟何知县提议:如今有了商贾们捐赠的几十亩水田,就可以安排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去种地。这样地里的收成,就可以解决慈幼局的大部分口粮。再是捐赠的这些钱银,可以继续置办田地,作种粮食之用。最后就是这两间捐赠的院宅,大可以卖了换成几间店铺,然后让那些孩子们慢慢学着自己开铺子经营生意,如此,就有了银钱的进项,那么慈幼局平时的开销,包括衣裳这些,都不用再时时刻刻指着县衙了。

  所以,王县丞觉得自家儿子的这门亲,结的实在太明智了。

  还有,王县丞突然福至心灵,等儿子成了亲之后,自己要不要让他直接跟着大舅哥去京城啊,毕竟状元郎的学识,可比府城的那些教谕,要好上十倍不止。

  有身为状元郎的大舅哥教着,三年后的大比之年,文昌中榜的可能性肯定会大大的增加。

  王县丞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儿子儿媳去了京城后,该住在哪里的问题。

  毕竟京城的屋宅可不便宜,想来以林家的境况,林修撰也只能是租宅子居住,若到时租的房子大一些还好,要是太小的话,肯定住不下儿子儿媳一家。

  这样想着,王县丞就准备下值之后,与家里人商量商量这事,要是可行的话,就给儿子在京城买间小一点的宅子,若实在不行,就是赁一间先住着也是好的。

  总不好太麻烦林修撰。

  说来,也是老林头再三叮嘱了家里,让他们不要往外说家里的事。所以这会儿除了周家,并没人知道他们家在京城置办了大宅院的事,包括庄子和店铺,都是没有人知道的。

  ……

  何知县向来是个办事利落的,不出半日,就让主簿把所收的捐赠,全部记到了慈幼局的账上。

  且受林修撰的影响,何知县也很快开动了自己的脑筋,结果不到一日,还真让他想出一个好法子来。

  哈哈,果然没有不聪明的人,只有懒惰的人。

  何知县简直对自己佩服的不行。

  而他的这个好法子就是“带动”,至于带动什么,当然是捐赠了。

  何知县让手下去木匠铺定制了十二块牌匾,每块牌匾上,都刻着大大的“积善之家”四个字,然后属上周善县县衙之名,最后再让官差们敲锣打鼓地送往各家。

  那些商贾们在收到牌匾后,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得了何知县交代的官差们,很快就说了林状元替他们转交捐赠银的事,这下众商贾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林状元并没收他们送的礼,而是拿着这些,替他们博了个好名声。

  只不过这会儿并没人说出实际情况,不然不就把大荣耀往外推了吗。

  反正他们心里都记着林状元的好呢。

  而其他富户在听到,原来这些人给慈幼局捐赠了钱银,所以知县大人才嘉奖给他们后,忙也拿上银钱跑县衙去了。

  笑话,几十两银子就能得这样的好名声,傻子才不干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连着好一段时候,县衙门口都有拿着钱银过来捐赠的人。

  这让慈幼局的老人和孩子们,很快日子好过了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今日咱们暂且不表。

  ……

  离开县衙后,林远秋他们先去寻了今晚住宿的客栈。

  林三柱一共定下了三间房,自己跟平安一间,远秋和远柏一人一间。

  店伙计把马车赶到客栈后院,而后拿出草料,手脚利落的给马儿喂上。

  这会儿也才未时,离天黑还有好几个时辰呢,遂林远秋向客栈掌柜打听了牙行的位置,然后一行人就直接去了牙行,之后便忙碌起给春草置办嫁妆的事来。

  比起店铺和水田,林远秋觉得最难买的是宅子。

  因为是当嫁妆用的,林远秋想买年头短一些,屋宅看着有七八成新的那种。

  所以单在买院宅上,他们就走了三间牙行,足足看了十几间屋宅。最后在天快暗下来的时候,才看中了一间八成新的二进院落。

  听牙侩说,这家主人因着举家南迁,才准备把建造了没几年的房子卖了的。

  这话林三柱绝对相信,因为牙侩在看到远秋腰上挂着的官牌后,就直接跪下行了礼的。

  林远秋原本没想把腰牌挂出来的,可这会儿的他,也没时间去打听房主卖房子的真正缘由。

  所以,为了避免买到不好的房子,他只能采取这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了。

  第二日,林远秋让牙侩再领自己去了一趟宅子。

上一篇:金手指工作手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