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第一女官 第475章

作者:顾四木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轻松 穿越重生

  圣神皇帝显然是不信这句无事,然也没再坚持,罢了,浓茶清苦,解酒汤味道更是药气逼人。

  她不愿意喝就算了。

  之后圣神皇帝提笔在报纸上圈了一句诗,然后递给姜握。

  这一回诗文的主题,是上阳宫的景致。

  而李峤写的则是《鹤》。

  毕竟,上阳宫的仙鹤确实也是一景。与洛阳皇城里的仙鹤一样,上阳宫的鹤也是不怕人的。

  三所学校的校规里,也都有不许随意伤及上阳宫中鸟雀、也不得随意攀折花木这一条(还重点标注了,尤其是农学院及其附近的花木植株,绝对不许采摘)。

  而圣神皇帝喜观鹤,也是朝野咸闻的。

  自没有人去惊扰上阳宫中的鹤,任由它们自在地走来走去。

  圣神皇帝圈出来李峤诗中的一句,描摹的正是这样一幅画卷:“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而姜握接过来后,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了这首诗的前一句上——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来去几千年。

  姜握忽的就觉得被这句话戳了一下心口,顿生酸楚之感。

  到底来到此世已经数十年,哪怕在写诗上平平,但姜握还是会鉴诗的。

  也知道李峤这首诗用了什么典故——

  是陶渊明所写的《搜神后记》里的一个故事:有人学道于灵山,不知不觉千年过去了,就化作仙鹤归于家乡。彼时家乡的少年人见到鹤,举弓欲射。

  却听鹤开口道:“……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姜握垂眸:她何尝不是‘去家千年’。且哪怕她走遍天下,哪怕回到现代时候的她家乡所在之地,也总非故乡,更无故人。

  其实这个典故她早已知道,只是今日大概是喝了酒的缘故,又骤然见到李峤这首诗,才有些情绪波动。

  她也不藏着掖着,只抬头对圣神皇帝道:“看到这首诗,我倒觉得伤心。”

  皇帝望了她片刻,温声道:“睡一会吧,横竖今日无旁事。”

  *

  姜握闭上眼的时候,还在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于她,实在是名副其实。

  何况,她这醉卧的,何尝只是美人膝,更是美人帝王膝。

  而圣神皇帝见伏在膝上欲睡之人,垂下来的青丝如云,就推开一线方才已经关上的窗户,招手叫来一个宫人。

  令宫人去取‘百齿梳’来。

  说来,此梳还是她登基之时,孙神医托人送来的贺礼。

  是他用交加木特制的梳子,道陛下多思用神,当常梳发以养生。[1]

  而圣神皇帝用过后,觉得确实不错。说来她自年少时就天生觉少,有时还会失眠。但用此百齿梳,每日睡前梳发百余下,较之从前更易入睡。

  此时,她从宫人手里接过这枚百齿梳。

  一点一点梳过蔓于膝上的青丝。

  殿内,灯烛昏昏。

  窗外,依旧是飞雪如絮。

第317章 太平的考试成绩

  腊月过半后,上阳宫各学校学院的季考,已陆续结束。

  正所谓,皇帝也有一怕。

  军事学校考完的那两日,姜握便奉旨往蓬莱宫议事——年节下,倒确实是各署衙奏疏频频之际,有事可议。

  但姜握还是觉得,陛下是怕单独被刘仁轨‘找家长’,所以才总召见她。

  这日,姜握往御前来之时,还受到了同僚们的嘱托。

  王神玉也不怎么委婉,直接就道大司徒帮忙问问陛下圣意,明年有无改元的打算?

  姜握在御前也就如实问了。

  大约是今年改制、改名等事已经够多,皇帝倒是没有再改元之意。

  各署衙:可以提前赶一赶年后公文,过个好年了!

  *

  就在军事学院考试后的第三日一早,刘仁轨果然请见。

  姜握就见陛下闻宦官来报,就搁下了朱笔。

  说来,陛下创出‘糊名法’后,倒正好先用在了学校考试上。试用过后,已经准备来年二月的贡举,亦同此行。

  但正因笔试试卷统统糊名,考生的卷子统一放在一处,由专门的老师阅卷、复核,最后各院院长还要随即翻取几份来抽查——哪怕是皇帝,想提前看看女儿的卷子有个心理准备,都难了。

  除非她亲去存卷处,挨个翻一遍,对着字迹把女儿挑出来。

  当然皇帝要这么做,肯定没人敢拦,但神圣皇帝自不会在学校第一次大考上,就破坏自己定下的糊名法。

  于是,哪怕是堂堂帝王,也像个寻常的考生家长一样,等学校的阅卷结束,等待孩子的成绩出来。

  顶多是知道成绩早一点罢了。

  *

  为此,早在军事学校刚考完试,圣神皇帝就把太平召到了蓬莱殿。

  “令月,考的如何?”

  姜握就听太平斩钉截铁:“特别好。”

  她不由就将手里卷宗抬得高一点,挡住唇边笑意。

  太平啊,没有觉得不好的时候。

  哪怕入学前被刘仁轨‘考糊了’,曜初问起此事时,令月同学还是恢复了自信满满,跟姐姐道:“是,我与乐城郡公交流军事之策来着。乐城郡公年高德昭见多识广,我略逊一筹。”

  曜初:……

  果然,此时太平说过‘特别好’,不光姜握掩面挡笑,圣神皇帝打量女儿的目光,也颇具怀疑。

  太平觉得自己冤枉透了。

  于是说的更详细了一点——

  “我的帖经题都填上了。”太平立在御案龙椅旁,拉着皇帝牵袖相告:“三道大策论题,我觉得答的也不错。”

  还不忘夸她的专人陪考员:“说来,婉儿帮我押题,压中了一道半呢!”

  太平说的两个题型‘帖经题’、‘策论题’,也就是如今各学院考试,通用的两个题型。

  帖经,其实姜握看来,也可以叫‘贴经’。简而言之,就是选择考试科目的书籍上的句子,贴住部分,让考生补全,相当于填空题了。考的就是个背诵的苦功夫。

  之前太平在这帖经题目上失分就颇多,填写的原文不是少字就是漏词的,有时候显然是根本没背这一段,还自己瞎编。

  所以刘仁轨才直接一状告到御前,说公主不用功!因这种题型,确实是用功就能答上来的。

  说句题外话,圣神皇帝就此事叫了女儿来教导时,太平还道:“是姨母教我的,不会的题也不能空着,编也得编上。”

  圣神皇帝:……感觉也确实像是她能教的话。

  闲话略远。

  再说太平提起的第二类题型,策论题。

  这便是根据时吏治、经济、军事等问题,出一道综合性题目,让考生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这回,太平考的一道题目便是:所谓道存制御,如吐蕃乃四夷边患,曾有驱长毂而登陇之贼掳之心。今虽暂顿兵刑,以克敌书箭而令其为蕃臣。然防备制敌之心,刻不可消。若尔为将领,将以何政使外夷知礼而安?何术使兵有勇无怠?试为眷言筹画之?*

  大致意思便是考察学生,如果你是边境将领,会怎么防备四夷(从军事和外交上两方面),又会怎么管理自己的军队,不使他们因边境无大战就生出倦怠之心?

  属于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了。

  而这种题目,比起帖经这种默写题,自然更容易选出有见识之才。

  方才太平说起‘

  婉儿压中了一道半的考题’,就是说婉儿替她压了外交解决战争、如何解决士气问题等考点。

  与她一并讨论梳理了相关事条,太平就不至于上考场现想去。

  以至于太平刚刚考完试,连府邸都没回,就直接去女校寻婉儿:“若我真能得了温泉宫,那温泉宫也该有婉儿的一半。到时候我从地契上划给你!”

  故而别说皇帝叫来女儿问,便是她不问,太平也会主动来的。

  此时太平斩钉截铁说完她考的很好后,图穷匕见,对皇帝道——

  “阿娘,我这回当真下了苦功夫。”

  “我这大半月都点灯熬油地复习功课,阿娘捏捏,我这脸上、腰上都瘦了一大圈,过年衣裳都穿不得,估计要重新做了。”

  “……听闻泡温泉最养人了,阿娘就先把温泉宫给我吧!”

  姜握在旁听着都不免摇头含笑:这孩子,还知道换了最亲近的称谓来撒娇。果然是轻易不哄人,若要哄人,真是能把人哄的心软成一团棉花,不,棉花糖。

  然而皇帝到底是皇帝。

  哪怕也被女儿哄的心中欢喜,但还没有失去理智:主要是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太平自我表扬的话只能信五分,或者说,三分罢了。(三分都是亲妈眼,毕竟太平是‘入学考’考成那样,都能说只较刘仁轨略逊一筹的话来。)

  知女莫若母,皇帝也看出来了,太平这番话就是来要温泉宫的——若到时候出了成绩,考的不甚好,难道她还能把已经给女儿的行宫再要回去?

  顾念着公主的颜面,就不能如此。

  故而圣神皇帝只道:“先去玩两日罢了,待成绩出来了,若真如你说的这般好,朕即刻命人将温泉宫的一应契书给你送过去。”

  太平算是心满意足了一半。

  且如她所说,考前也苦读(与她自己比)来着,此时终于考完试,于是快活玩去了。

  倒是留下家长在这里担心成绩。

上一篇:明月别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