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第一女官 第38章

作者:顾四木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轻松 穿越重生

  毕竟之前一个多月,皇帝都在病着,硬是不提这件事,群臣们也不好催逼。

  可这几日为了晋王要远行,皇帝记挂这自己亲手带大的小儿子,哪怕是晋王要带的衣裳被褥,都亲自过问了尚衣局和尚寝局,上心的不得了。晋王所带的一应护卫属臣,更是皇帝亲自一个个挑选的。

  也可见,皇帝身体是复原了。

  朝臣们不免想着:之前我等想着追问病人不好,但瞧着陛下您如今又生龙活虎的了呀!

  于是都酝酿着向二凤皇帝正式进言。

  国本之事,不能开玩笑!

  太子犯了这般大错,绝不能黑不提白不提过去了——要是陛下您划下道,废太子,那我等就开始讨论废太子章程以及下一位储君人选;要是陛下您坚决不肯废太子,那也得有个说法,如何惩处太子,又如何教导太子,总得把太子掰回来,教成一个让朝臣们信服的君主才是。

  旁人不说,魏征魏侍中肚子里已经攒了一个月的发言稿的。

  魏征最擅直言进谏。但他心里也很有数,知道有时候自己说话是很气人的。他到底是忠臣,而不是那等只为博名声上谏的沽名钓誉之辈,因此听说二凤皇帝已然被气吐了血后,魏老先生就努力压制自己的脾气啥也没说:等皇帝养好了身体再谏。

  这一憋就憋了一个多月。

  如今看着皇帝已经好利索了哎!

  魏侍中已经准备冲了。

  但二凤皇帝到底是二凤皇帝,在朝臣们纷纷在打腹稿准备去找他进言的时候,他先发制人了——晋王离开九成宫次日,皇帝就把三品以上的朝臣们,尽数召集起来。

  三品官员,换做别的朝代不是很高,但在大唐,三品就是顶配了,再往上一般都是荣誉虚职。

  三省六部的一把手,也不过三品而已。

  重量级朝臣一一到位,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劝谏皇帝呢,只见二凤皇帝把脸一变,恼怒道:“卿等为何蔑视朕的儿子?”

  朝臣们:???

  这是从何说起啊。

  谁会蔑视你儿啊?你的好大儿一个在东宫闭门不出养脸,一个在赫赫扬扬编书恨不得就自封了太子,还有个最小的……咱们不是刚一起恭恭敬敬送他出行吗?

  朝臣们下意识的想法,也足见皇帝日常偏心——臣子们很确定能让皇帝发火袒护的儿子只有长孙皇后所出的儿子。

  都不用他点名,臣子们直接就只往那几个嫡子身上想,根本没想过皇帝会为了别的儿子斥责臣子。

  如今在列的朝臣们,长孙无忌是最坦然的。

  他是这几个皇子的亲舅舅,再说不上什么‘蔑’皇子。于是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时,他就坦然出面发问,请陛下说的再明白些。

  “朕近来听闻一事,诸卿见了魏王很不恭敬,甚至有当街遇上,却不下车问好的。”说着似乎动了真怒:“从前隋朝的皇子们出入何等风光,一品官员见了也战战兢兢跪拜,如今你们见了我儿李泰,就这般放肆?”

  皇帝动怒,以房玄龄为首的朝臣们齐齐下拜,长孙无忌也是丈二的和尚,一边摸不着头脑,一边跟着下拜,心道:难不成陛下想换太子,所以提前给魏王立威?

  与他一般想法的不少,于是众人也不跟皇帝争辩,齐刷刷跪了等着他下头的话。

  但这群人里还有一个没跪的,那便是魏征。

  他老人家向来自问一切依礼而行,凡事讲究个天公地道,没有皇帝发火我就得认错的道理,于是岿然不动就站在那,开谏了。

  先就怼二凤皇帝提的例子:哦,拿隋朝天子举例,那陛下你没见着隋朝亡了?隋朝为什么亡?说不定就是隋朝纲纪废坏,轻蔑大臣的缘故!

  之后又引经据典,将礼记中的话拿出来与二凤皇帝道:当年周天子的属官,哪怕官职再小,见了各诸侯也不拜的。如今魏王也只是一个王爷,都不是太子,陛下竟然以他责备公卿,是什么意思呢?

  魏侍中威武!

  底下跪着的人顿觉魏侍中问出了他们的心声:是啊,陛下您是什么意思啊!

  *

  “圣人还是保了太子啊。”

  姜沃与媚娘边坐在一处说话,边分吃一块点心。

  这是一块合了牛乳后烤的饼,烤的外头焦脆内里香甜——李厨娘的手艺一向好,就是分量都做得大,总怕她们吃不饱,其实她们都得分开吃。

  二凤皇帝召集诸公卿的谈话内容,就跟风滚草一样,很快在宫中传开了。

  原也是公开不瞒人,甚至是二凤皇帝特意想传遍天下的消息。

  就在魏侍中问出这句话后,二凤皇帝便立刻收敛了怒容道:“朕急躁了,亏得魏侍中良言。”

  魏征见皇帝从善如流纳谏,也心下一宽,开始腹内整理言辞,想要开谏太子事。

  然而还不等他说,就听二凤皇帝继续道:“如今朝上诸公,论忠謇擅谏,便再无出魏征之右者。”

  说来被皇帝当众这般赞赏,魏征本该高兴的,但他忽然觉得背后毛毛的,似乎有什么不祥的预感。

  很快,他的预感就成了现实。

  二凤皇帝看着他:“想来,也只有魏征你,勘做太子太师,辅佐太子了。”

  魏征:……坏了,中计了。

  群臣:还好魏侍中站出来了,魏侍中真好。

  魏征很快道:“陛下如此厚恩,臣铭感五内,只是臣年老体衰,又身有顽疾……”这话并不全是推辞,大半是真的。

  太子如此行事,为大唐思量,魏征也急的要命。若是他再年轻二十岁,不,十岁,皇帝让他做太子太师,他保管使出浑身解数,将太子掰回原本的‘聪敏贤明’状。

  可现在,他老了,还病弱。实在没有能力再去辅佐如今走入偏路的太子了。

  然而不等他说完,皇帝就摆手:“卿素有诤名,天下皆知。朕以卿为太子太师,正是要告天下人,太子依旧是太子!朕最厌人私下疑论储君!”

  皇帝直接把用意说了出来:魏征的太子太师,就是他用来杜绝天下悠悠众人之口的。

  此时时刻,皇帝,依旧要保太子!

  魏征只得领命。

  目睹此情此景的重臣们,也就把腹稿都一直留在腹中,没必要再说了。

  魏王一脉极其失望,但也只能收拾失望,振作精神,准备持久攻坚。太子犯一次大错,皇帝能宽容,能用魏征这样的臣子来死保,消除废太子的流言。那太子再犯错呢?这世上还有别的魏征吗?

  李泰觉得,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啊,自己可不能放弃。

  媚娘也觉得这个结局不错。

  太子依旧是太子,对晋王是件好事。若是现在太子被废,只怕就是魏王接收太子位了,非得鹬蚌相争才能渔翁得利,若是鹬、蚌有一个嘎的太快,渔翁也就没空上场了。

  *

  太史局的密室内。

  袁天罡李淳风正在讨论那夜星象,姜沃旁听。

  袁天罡抛出几枚铜钱,看着落在地上的卦象,叹道:“太子一时是保住了,只怕难保长久——旁的不说,魏侍中劝谏,连圣人有时候都受不了,何况太子?”

  二凤皇帝已然是少有的心胸开阔,善于纳谏的帝王了,然哪怕是他,有时候都被魏征劝的想杀人。

  李淳风在旁接口道:“别说魏侍中的劝谏了,就单魏侍中的命格,可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

  魏征老先生,在遇到二凤皇帝之前,身上有个debuff,跟谁谁死——从李密到窦建德、从窦建德到李建成,主君都凉凉了。直到被二凤皇帝接手过来,才安稳下来。

  李淳风也扔了几枚铜钱起卦,忽然想起一件旧事:“不光魏侍中,之前太子的启蒙师傅,李纲老先生,不也是这样吗?”李纲老先生教过隋朝废太子杨勇、隋炀帝杨广以及……曾经的太子李建成。

  好嘛,双重debuff。

  二凤皇帝颇有‘我命由我不由天’霸气,麾下能人备出,什么来历的人都有,他都压得住,给儿子挑人的时候也百无禁忌。

  姜沃越听越无语:太子好惨。

  “你叹什么气呢?”

  姜沃直到被两位师父问,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叹气来着。

  见师父们问起,就道:“陶姑姑与遂安夫人等都是至交,近来一直为太子悬心。直到听闻魏侍中做了太子太师,才放心起来。说魏侍中最重礼法,当朝与群臣道‘自周以降,立嫡必长’,以此保太子的储君位。”

  陶姑姑看不清也好,不愿看清也好,最近正在佛道兼拜,保佑太子就此全都改过,人人都忘掉旧事,从此后东宫一切顺遂。

  “立嫡必长?”袁天罡笑起来:“魏侍中此刻这般说,不过是也不看好魏王而已。”

  若是魏王也有二凤皇帝的文韬武略,魏征就不会这样说了。

  他是直臣谏臣,不是傻子。

  当年二凤皇帝在玄武门竞聘上岗后,魏征也是很快入仕皇帝的。

  如今他保太子,不过是觉得魏王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值得破除嫡长继承制度罢了。

  总之,有皇帝的力保,魏征的太子太师,东宫又暂时稳定了下来。

  **

  李治从灵州回来后,给姜沃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是崔朝的来信,信里带回了棉花的消息。

  信其实早几日便到了九成宫,只是晋王不在家,就由晋王处的长史官代为收下了,不敢擅拆。

  直到晋王回来才拆了好友的信,看后就忙往太史局来。

  高昌国如今收归大唐国有,崔朝这封信函,便是从新起的安西都护府寄回来的。

  信上说:他一路留意,直到在高昌国一处村落里见到一种草木,颇像姜沃描述的‘棉花’。当地人管它叫白叠子,因其柔软洁白,许多妇人会将其摘下来,捻出一缕缕的线,取来织布。

  不但信里写的详细,崔朝还寄回来几朵‘棉花’,并买了当地人用‘白叠子’织的各种布,剪成小节下来一并随信寄回。

  棉布是很粗疏的棉布,与后世匀净的棉织品没法比。

  姜沃先放在一边,只捏着久违的棉花团,有些感慨:这东西她很熟悉,常年需要挂吊瓶的她,打小习惯了用棉花团按住自己的针眼。有段时间,护士都愁她手背上没血管可以继续打针了。

  还是后来留置针通用起来,她的血管情况才好多了。

  “正是这种花。”

  棉花,找到了!

  她在心中鞠躬:对不起高昌国,我再也不说你晦气了,你明明是有些宝物在身上的。

  姜沃将棉花团放下,拜托晋王回信告知崔朝,正是这种奇花,麻烦他多带些回来。且不但要带回棉株、棉种,若是可能,最好也捎带回几户会种植棉花的农户、会织布的织户。

  晋王俱应了。

  心里倒是很高兴:姜太史丞越是直接对他提出请求,越代表不怕欠自己人情。

  比敬而远之来的强。

  “好,我写信与阿朝——他回程时依旧要途径安西都护府,必能收到信的。”

  *

  从太史局出来,李治准备再去看看太子哥哥。

上一篇:明月别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