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第一女官 第256章

作者:顾四木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轻松 穿越重生

  听闻李勣和苏定方一起求见,皇帝也不意外——他早知今日两位将军要去城建署。

  姜沃做官多年,早深谙其道,哪些事情该提早向皇帝报备,她都先坦然做在前头。

  程望山直接将两位将军引到后殿。

  两人入内,就见皇帝正在窗前榻上闭目养神。

  榻旁还摆着一张特制的小桌。五岁的周王李显,正在桌前站着练字,小脸上带了几分显然易见的苦闷和不耐之色。只是父皇就在旁边,不敢违抗只得慢吞吞地写着。

  两位大将军年纪也都大了,属于远视眼,一眼看到小和尚打扮的周王,字写的毫无佛家弟子的庄严,倒很像是鬼画符……

  当然,这不是臣子该说的,他们只做不见。

  皇帝见两位大将军入内,便大发慈悲对李显摆手道:“罢了,今日先练到这里,去看你弟弟妹妹吧。”

  李显惊喜于今日早早结束练字功课,对两位大将军‘阿弥陀佛’了一下就跑走了,宦官连忙追上去护着,外头立着的乳母等人也呼啦啦一片跟上去。

  而屋内,皇帝不由扶额:原来他还怕显儿像四哥李泰,可……别的不说,四哥的文采和书法是真的不错,那显儿这到底是随谁啊?!

  皇帝看着快活跑出去的五岁孩童,再看看桌上的鬼画符,只好在心内安慰自己:显儿性情很好,跟他的相貌一样虎头虎脑,很活泼又很随和。且又不是弘儿那种处处周全的随和,而是心很大完全不存事的皮实。

  若是一直如此,必不会长成四哥那般欲夺太子位的样子。

  皇帝的思绪在孩子们身上略转了一下后,便令人给两位将军赐座。

  听李勣和苏定方要说起城建署之事,皇帝抬抬手,令两人先等等,然后命程望山去请皇后也过来一起听听——

  帝后对城建署都很感兴趣。之前也已然听姜沃讲过设想。然如今两位大将军却是站在外人的角度,首先亲眼见到了实物。以他们两人的见识,想来另有一番见解。

  皇后很快至后殿。

  两位将军起身欲行礼,皇后早温声请两位免礼。

  *

  紫宸殿中,李勣大将军见所见诸事一一道来,附以自身的观点,给予了新建材极高的评价和期许。

  足足说了两刻钟未停。

  而苏定方大将军直到他说完,才开口道:“臣所想如英国公所言。”

  帝后闻之,皆露出喜动之色来。

  皇帝的气色都因喜悦而略带红润,还转头对皇后道:“姜卿的性情向来沉稳内敛,事未成之前总不肯多说,更不肯邀功。非得今日英国公亲眼见了,才知那‘水泥’之物,有如此多用处!”

  皇后也笑答道:“姜尚书心性,陛下自是懂得。”

  之后皇后又凝神看了看两位将军的官服,语气关切道:“两位将军今日也辛苦了,想来那城建署内艰苦——两位的官袍都沾了些许细尘。”

  李勣便解释道,这已然穿了外罩麻衣后,还不免沾上的尘土。

  然后顺着皇后这话道:“臣等不过今日才去待了一个时辰,倒是姜尚书……”李勣顿了顿,闲谈笑语般对帝后道:“臣与姜尚书也相识二十年了,她是两位仙师高徒,素日臣见她皆是超然物外纤尘不染的人物。”

  “说来,这是第一回 见姜尚书‘烟尘满面,鬓发染灰’,竟似沙场上下来的将士一般。”

  帝后皆是怔住。

  皇帝是很难想象李勣大将军描述的姜卿。

  而媚娘眼前倏尔浮现出姜沃在朝上的样子——

  有时朝堂之上朝臣庭辩纷扰,媚娘就看到姜沃站在那里,似乎永远沉静如璧净直如竹,有时不免幻视一只白羽无暇的鹤安静地站在鱼群‘噗通’作乱的水池旁。

  但现在听李勣大将军这一说——

  是羽翼沾了烟尘泥灰的白羽鹤吗?

  如此,一定也是很好很好的。

  媚娘眼中流露出几分柔和笑意,心中已经在排布时日。

  她定要去城建署看一看。

  帝后二人各自有些怔住,苏定方则回过味来:面圣前他原问过李勣要不要换衣裳的,李勣摇头拒绝了,原来如此。

  而李勣接下来的言辞,更让苏大将军想找张纸记录学习一下:

  只听李勣大将军道:“虽姜尚书有此大功,但有一事,臣不得不禀上。”

  “《职制律》是约束百官的律法,吏部又是考核职官之署衙——近来姜尚书为城建署之事分神乏术,其情自是忠正可谅,然到底是违了当值的律法。臣作为尚书左仆射,不得不禀此事。”李勣大将军一脸正直:“姜尚书今日也向臣自请,要自罚一年俸禄,以正官律。”

  顿了顿:“此举甚公,也免于旁人背后指摘,倒是伤了吏部的官体威望。”

  苏定方拜服:他原以为,英国公会替姜尚书说话,结果,竟然是另辟蹊径替她请罚!

  他转过弯来后,不由在心里给自己摇头:这辈子行军打仗上或许与英国公不分伯仲,但在做朝臣上,自己比英国公真是差出去许多。

  *

  九月初一大朝会上,群臣皆知吏部尚书自请罚俸之事,帝后勉其清慎明著,准其所奏,减其一年俸。

  又嘉其恪勤为公,以其俸禄的十倍赐以缎物。

  见二圣如此表态,本来有想于大朝会上弹劾吏部尚书‘缺于职守’的御史,也连忙把奏疏藏的更深些,生怕被人看到。

  **

  说来,自从媚娘代掌政事,姜沃倒不太在意是否有人弹劾她了。

  近来,除了城建署,她更在意的是随着火山灰而来的,第一船矿银。

  银子如何使用,才是她关心的问题。

  在与户部辛尚书商议过后,两人一致决定,银子先不铸成货币流入民间,一来防止大量白银流入,对原有铜钱货币体系造成冲击,二来,银子还另有用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百姓生息,百振而食。”[1]

  这是安安在读管仲的《侈靡论》,也正是姜沃想定的,关于银子的安排。

  姜沃等安安读完,就笑问道:“所以朝廷决定,先把流入的银子做成官制的银器,通过‘皇商’高价售出,而非让银子进入民间流通,安安明白了吗?”

  安安点头道:“明白了。正如管子所说。富人追求奢侈之物,百姓去为之,钱财流于市,才能百业振奋。”

  姜沃莞尔:是,用管仲的理论来说,朝廷不要从百姓和穷人身上逼钱财,而是刮大户,逼出天下豪族沉淀的财富,使之流通到百姓之手。

  姜沃每每看到先贤智慧,都不免感叹,何等精妙!

  且历史上,如此‘瞄准富人’充实国库的,也并非管仲一人,还有一位‘自比管仲乐毅’的丞相——诸葛孔明。

  丞相也曾以蜀锦为蜀汉筹措军费,甚至后来曹魏都要官方下公文,让自家亲贵别买蜀锦了,这不是给敌军送军费吗!

  总之,从管仲到诸葛丞相,这一招针对的就是富豪大户。

  如今姜沃也想在大唐复制一下此法,刮一刮世家与勋贵。

  安安忽然笑道:“对了姨母,我记得之前户部清查户籍,厘清土地时姨母曾提过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姜沃一怔:安安的记性也太好了。

  而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八七会议后,土地革命的主题。两年前户部厘清土地时,姜沃有感而发,随口提了一句。

  没想到安安还记得。

  啊,她不会一不小心教出一个‘红色’的大唐公主吧。

第148章 太子的两次求情

  龙朔三年冬。

  瑞雪纷纷。

  姜沃来至吏部,站在院中看了片刻茶花。

  直到听到门外脚步轻响,姜沃才转头:只见裴炎抱了一大摞公文过来。

  因他一手要举着伞挡风雪,一手要抱大量公文,不免显得有几分吃力。

  姜沃就上前欲搭把手接过公文,裴炎忙退后道:“怎能让尚书来拿……”

  “无妨。”

  姜沃还是接过来,正好看到最上面一份已经写到了‘龙朔四年正月’考值事,就嘱咐道:“小裴,先别再提前写明年的公文了。”

  说来,裴炎真是吏部最勤奋(卷)的朝臣了,总是提前完成公务,这个月就恨不得把下月能干的活都干了。

  听尚书此言,裴炎不由一怔:正月里多节庆又多休沐,把一些正月例行要写的公文,头一年腊月里提前写一写难道不好吗?

  姜沃边进屋边道:“上月,绛州都督上了奏疏,当地现麒麟。”

  裴炎起初还没转过神来,还是姜沃又点了点公文上‘龙朔’年号,裴炎才想起来:之前圣人将年号改显庆为龙朔,就是因为绵州、益州等地见到了龙影。

  “姜尚书是说,明年可能要改年号?”

  姜沃摇头:“我只是提点你一句。圣意如何还未定,也勿要私加议论。年节下,好好歇歇吧。”

  裴炎忙起身受教应是。

  而腊月十五日大朝会,皇帝果然下旨,诏改明年为麟德元年。

  裴炎立在朝上,当即想起几日前的事,感慨道:姜尚书不愧是太史令出身啊,对祥瑞之事真敏锐!

  姜沃:其实,我只是对陛下比较了解……

  **

  然而麟德元年正月,刚改了新年号的帝后,便遇到了不太愉快的事。

  起因,还要从吏部上的一份奏疏说起。

  去岁年底,姜沃作为吏部尚书,照例批了一份【国除名录】公文,送与御前。

  所谓国除,便是哪怕出身李唐皇室宗亲,也不可能子子孙孙永远留在宗谱之上,当支脉远到一定程度,又或是一脉无后绝嗣,便要被除名。

  此律正是防范皇亲宗族臃肿,朝廷要耗费太多财力物力去养宗室。

  国除也是吏部与宗正寺每年都要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岁亦然。双方核查过名单无误,姜沃也就盖吏部尚书印,送到了御前,皇后也是按例朱批了‘准奏’。

  然而就在正月里,东宫上了谏表,以‘今岁国有祥瑞,宇内清平’为由,请旨按‘永徽二年旧例’停一年国除。

  姜沃在吏部听闻此奏时,心下便是一叹。

  果然,皇后很快为此事召见吏部尚书。

上一篇:明月别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