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73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药店也才开始销售成药,像这种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成品药,才出现不过一千年而已。】

  成药?成品药?

  是已经制作好的,可以直接拿来吃的药吗?

  若是如此,倒是可以拿来常备常用。

  另外也不知道现代医学医院具体是什么样的,否则还可以拿来多多参考一下。

  【其实除了成品药外,我们现在常见的医院专科分诊,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因为临床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于是各专科研究也就越来越深入,像妇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法医学这几个方面的成就展现,就非常突出。】

  【《大宋提刑官》和《洗冤录》这两个电视剧,大家应该都看过吧?】

  【这两部电视剧的背景朝代就是在宋朝。

  因为这一时期,宋代医学专科就细分发展出了一门特殊的应用医学——即法医学。】

  【当然,从先秦到两汉,再到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都有关于法医学方面的记录和相关著作,尤其是宋代,讼师需求量很大,那请讼师就要讲证据,依赖于法医学知识,于是不知不觉就更促进了法医学的发展和繁荣。】

  【也因此,这段时间就出现了不少法医学著作,其中最著名,并且具有重大参考意义,甚至蜚声海内外的法医学专著,就是《洗冤集录》,俗称“洗冤录”,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慈,《大宋提刑官》和《洗冤录》的主角哦。】

  【宋慈写的《洗冤集录》分为条令,检验总论,验骨验伤三大部分,可非常细致的检查死伤者,还可以鉴定伤者遭受了哪种类型的伤害,是被器物所伤还是中毒等,而且书中还有查找凶器以及各种急救和解毒的方法。】

  【总之,其书中内容完全体现了宋慈实战经验之丰富,而且这本《洗冤集录》一经写完,就可谓是引发了轰动,并随之成为了法医这一行的经典教科书,以及刑狱方面的参考标准。】

  【此外这本传世之作影响了后世600多年之久。

  往后各朝代的法医学新著作中,都可以见到这本书的影子,甚至《洗冤集录》还传播到很多个国家之中,几乎是风靡欧亚,宋慈的名字也是如此,可谓是法医这个小众又刚需的专业领域中,最有名的专家之一了。】

  法医,研究尸体?

  嬴政摸了摸下巴,倒的确是有些小众和偏门。

  不过也确实是需要。

  看来医学这里,还可以再单独分出这一门。

  【大家都知道滴血认亲一说吧,这个基本上是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创立的。】

  秦汉时期——

  嬴政和刘彻不由得挑眉。

  滴血认亲?那又是什么?

  【滴血认亲在古代是非常普遍适用的,很多人都用这种方法去判别两个人是否有血缘关系。

  如果两个人有血缘关系,血液就能够融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话,那血液就不会相融合。】

  【而且这种方法不仅是在民间非常普遍,还有在皇宫内也都是非常普遍且适用的,除此之外,滴血认亲还被记录在了宋慈的《洗冤集录》之中,这在我国古代,一直都被奉为圭臬,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点头。

  原来如此,这方法倒是——

  【不过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这方法很不靠谱。】

  嬴政:“……”

  咳,这方法倒是行不通啊。

  【这和人的血型匹配有关系,只要是血型匹配就可以融合,无关血缘。】

  【另外血型匹配还可以输血,但血型不同的话,就不能输血了,还可能会发生凝血等反应,甚至可能还会死人。】

  【不过《洗冤集录》虽然有错误之处,但总体而言,也是我国古代医学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而且不仅是我国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法医学专著,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而宋慈也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创始人。

  并且由于其对于法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因而他也有“世界法医学鼻祖”之称。】

  啧啧,听听,他们在医学上,都有多少个“鼻祖”“始祖”了。

  这等荣耀——

  【但是宋元之后,和其他多个学科领域一样,到明清时期及之后,我国中医就开始逐渐的走向没落了。】

  历朝历代众人:“……”

  尤其是明朝之下的众人:“……”

  他们真的好想捂脸啊。

  怎么又是他们!

  就算有那清朝在后挡着,可同为汉人政权,这可真是丢人啊。

  【不过明朝后期也好歹出现个药圣李时珍,以及他著写的《本草纲目》,还有一个与之齐名的医圣万密斋。】

  嗯?嗯?!

  明朝众人不禁竖起耳朵。

  那他们是不是更可以踩清朝了?

第98章 皇子诶 朱橚:……突然间好想……

  【“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

  【与明代李时珍齐名的医学家万密斋,被我国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

  【在明朝时期,万密斋行医五十多年,以儿科,妇科,以及痘诊科享有盛誉,并且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其声名远播,以医德高尚闻名,而后在清朝年间被嘉封为“医圣”。】

  【万密斋的著作《万密斋医学全书》,其中包括《万氏儿科》,《妇科发挥》等10多种,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还有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也是具有独到的见解。】

  【当时万密斋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理论,不仅要比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也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实为我国“中华养生第一人”。】

  秦王宫。

  嬴政听到“养生”两个字时就点了点头。

  养生养生,颐养身体,延长寿命,现在对他而言,可是非常重要之事,这些医学著作都要仔细研究一下才是。

  还有那五禽戏等,之后倒是也可以做起来了。

  还有各种草药制药之方……

  有如此功德在,天下人对这资料库内容都尽可查询阅览,若在相关领域有何发现等,倒是可以汇报上来,以资奖励……既然那汉朝能够总揽《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等,他这秦朝自然也是可以。

  越想越是有很多施为之处。

  这医学相关领域的权限开启,不禁更是让嬴政生出了几分豪心壮志。

  有他在,以后的秦朝,便只会越来越好。

  【明朝这里,还是要重点说一下李时珍,以及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

  【因为明朝最有名的就是《本草纲目》,这本医学著作堪称是我国药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与此同时,《本草纲目》的成书,也标志着这之后,我国传统中药药理学没落,也就是说,此后再没有这样一部著作了。】

  比之其他朝代,明朝人的内心观感不可谓不复杂。

  中药药理学没落……

  在一本里程碑式的医学著作出来后,竟然就没落下来……这不得不说,让很多人都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李时珍是名副其实的草根阶层,他的家族虽然是医学世家,但是李时珍却出生于社会底层。】

  【我国古代一直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所以李时珍的家里也不例外,李时珍的父亲一直想让李时珍走科举的路子,只不过在李时珍14岁考上秀才之后,之后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举人了。】

  【不过事实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在这之后,李时珍就果断放弃了考科举,开始踏踏实实跟着其父亲行医治病,毕竟这好歹也是一个能挣钱的职业。】

  【然后李时珍的天赋,或者说真正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

  【甚至因为治好当时一位世子的病后,直接被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后来还被推荐于朝廷,一路晋升到上京任太医院院判,不过李时珍在这之后,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了乡,他又回到了民间。】

  【太医院的经历,以及李时珍再次回到民间,为他著出《本草纲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汉朝未央宫。

  刘彻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怎么就听着那么奇怪?

  不过倒是也有几分道理?而且刘彻又突然意识到,这行医救人的名医名家,以及很多医学著作的出现,好像都和“民间”有很大关系……除了家中典籍底蕴丰厚,便是多行走于民间之中,由此才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认知与救人能力吗?

  【李时珍在当官期间,仍是积极的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等。

  比如其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的比较以及鉴别各地的药材等,为此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其中包括《本草品汇精要》。】

  【除此之外,李时珍还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等,由此更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而李时珍到民间行医,也用实践证明了许多医学方面的知识。】

  【比如他发现过去那些有名的,或是没名的药书,往往都有许多错漏之处,甚至错得离谱,加上吃错药可是要吃死人的,所以基于此,从李时珍34岁开始,他便决心编著出一本靠谱的全新本草书来。】

  【这就是《本草纲目》能诞生的条件和初衷。】

  果然是如此。

  一路听下来,历朝历代下众人,不少都有此想法和深思。

  不止是医学一道,在其他学科领域上,想要有所建树和成就,大概也是要如此作为才是。

  天下何其之大,这民间至今可还没探索完全。

  也不知道有什么是他们至今还未曾发现的,所以就算有了这资料库内容,也必须要结合实际,甚至运用到实际,用实际验证和证明才是,否则又怎么能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呢。

  【一本里程碑式的医学著作,其出现必然是不容易的,而且这对李时珍而言,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久的行医治病之路,李时珍经常是独自一人进入深山以及旷野,甚至是江河湖海之中,就是为了考察搜集各种矿物,植物以及动物的标本等,同时也是为了栽培草药,而且为了验证相关草药,李时珍甚至还会亲自尝试药效如何。】

  【除此之外,李时珍也经常向人请教,无论是药农还是村口的老人,亦或是砍柴打猎的山民等等,只要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他都愿意仔细去听,并且这期间,李时珍研究了将近800多种医药书,写书的同时,还大改过三次。】

  【于是就这么经历了总共27年的时间,终于在花甲之年,李时珍才得以编著完成了这部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这部重新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知识,提出当时最先进药物分类方法的药学著作,同时也汇编和保存了当时很多珍贵得都快找不到的古籍文献,其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意义等,可是相当重大的。】

  【不过这之后,中医的逐渐衰落,甚至因为现代医学的传入,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也不得不说是一种难言的遗憾。】

  岂止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