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57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并且关于私学,唐朝也是私学遍布城乡,不过虽然制度不一,程度悬殊,但是也有名士大儒。

  如颜师古,孔颖达在任官之前,均是私学教师,“以教授为业”,“以教授为务”,一代名儒刘焯,国子学博士尹知章,不仕尹知章,不仕归田后也均在家乡教授生徒,另一方面也有村野启蒙识字的私立小学。】

  【唐朝可以说是办学达到古代极盛,同时也是学校分类更细致的时期。】

  【关于古代教育这一块,还可以说唐朝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也是很繁盛,不过自唐朝天宝年间门的安史之乱后,即开始衰废……】

  【可见一个王朝的由盛转衰,以及其政局是否混乱等,对其治下所造成的影响基本是方方面面的。】

  反过来说,一个盛世的出现,其“盛世”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

  嬴政不由得叹息一声,所以真不愧是盛唐啊。

  也可想而知,这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又能为当下的朝代输送多少可用人才。

  就连村野之间门都有启蒙识字的私立小学……

  嬴政抿了抿唇,也不知秦朝何时能达到这种程度。

  但想罢,嬴政又不由得振奋起来,没关系,反正他已然踏在这条路上了。

  总有一天,这“盛世”也会冠以他秦朝之名!

  【我们再继续往下说,有关官学,在唐朝之后,尤其是南宋以后,官学则逐渐走向下坡路,尤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的附庸,名存实亡。】

  【再有就是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的私学教育,一方面是书院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私学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就是关于所谓的蒙学教育,则主要是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以及蒙学。】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书院制度——即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我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从唐中叶到清末,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办学历史,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办学形式,管理制度,教授方法,使源远流长的传统私学趋于成熟和完善。】

  【但同样到了清朝时期,即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方面书院的建设规模发展到历史上的高峰,书院教育也得到了全面普及,可另一方面,书院官学化问题却更为严重和突出。】

  【虽然清朝的书院数目超过了以前任何朝代,总共有1900所,但也完全流为科举的附庸。】

  【所以到了清末,随着西学东渐的诸多影响,书院改制,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这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毕竟不管是官学,还是书院制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必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而衰落。】

  【就如同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取代。】

  秦王宫。

  嬴政笔尖倏然一顿——

  官学和学院最终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科举制是为朝廷选拔可用人才,所以天幕的意思是,后期所谓官学和学院,完全发展成为谋求官职的一种途径吗?

  这……天幕先前不是还赞过科举制,那官学和学院为科举制培养人才,又有何不可有何不对?

  而后嬴政将注意力放在了最后那句话上——“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取代。”

  所以逐渐发展到后世时期,这样的人才培养,已经不适应了吗?

  【诚然,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时期的一项创举,是有其积极性所在的,但它说到底,也只是通过考试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选官制度”,它所体现的是相较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宋代以后,科举制的消极性越来越大。】

  【因为其选拔官员的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限制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严,尤其明朝出现的八股文,唯一的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任何实用价值。】

  【像唐朝科举考试还有明法,即法律相关,以及明算,数学相关等多种科目,宋朝科举考试也有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但这之后却取消了墨义诗赋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更是改为考八股文。】

  【所以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真的是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而所谓官学,学院,科举制等,若是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学术,以及技术等等,若是没有革新精神,那么这样一种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变过程,便常常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糟!】

  【也因此,这样的教育便无疑是落后的了。】

  明清众人:“……”

  竟是如此吗?

  这可真是叫他们心思复杂。

  秦王宫。

  嬴政倒是连连点头,接受良好。

  若是通过科举制,却只得那等只会讲经论策之人,甚至只以“专一”的标准取人,一点实干才能都没有,也不“多才多艺”,那要之有何用?现在他秦朝可是不需要这样的“特定人才”。

  【所以讲到这里,让我们回归最初的初心。】

  【还记得第一期视频的专题名称是什么吗?】

  “嗯?”

  嬴政不由得挑了挑眉。

  【——《如果秦始皇拥有四大发明会如何》】

  【那么现在,发展到这里,真的要让我们始皇陛下认识下“现代教育”了。】

  【尤其是要感受以及了解一下高考的“魅力”。】:

第88章 高考 每人要学一百八十多种专业?!……

  关于科举,关于天幕最后说的那部分,历朝历代下,不少人都心思复杂。

  十年寒窗苦读,他们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入朝为官?

  可这难道不对吗?

  又或是说,天幕觉得后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不对?

  那又当如何?

  众人不禁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和复杂。

  汉朝未央宫。

  听到官学自汉代正式创立,尤其是听到天幕提起他,刘彻才美起来,结果又听到最后的最后——

  又是为那秦始皇?

  刘彻眯了眯眼,轻哼一声。

  那他接下来是继续听下去还是不听下去呢?

  不怎么服气的叉腰转了两圈,刘彻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一番,算了,反正他堵住耳朵也还能听到,不听白不听,说起来,他还算占了那秦始皇的便宜呢,哼……

  倒是要听听看,这现代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对那现代教育如何颇为好奇。

  虽然听天幕的意思,整个唐朝时期的办学还算不错,但必然是还有能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而且……

  李世民不禁看向眼前的小屏幕。

  也不知道这庞大的资料库何时能够开启,又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开启。

  若是这办学讲学能够结合这资料库中的内容,那当是何等的助力啊。

  秦王宫。

  嬴政一听天幕这样说,立即就笑了。

  很好,天幕可真是想他所想,急他所急,真不愧是他的好天幕。

  嬴政一边想着便一边满意点头。

  现在秦朝可不怕接受新鲜事物,就怕天幕给的不够多!

  【之前讲造纸术的时候,我们为始皇陛下讲了科举制,这是可以为秦朝择优选拔人才的途径。】

  【但人才,怎么才能尽可能多的,一代代都培养出来呢?】

  【学习教育依托在学校之上,无论何时都是如此,而普及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如我国现在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基本能为各行各业,输送各个类型的不同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人才需求。】

  【所谓生产力的提升才能促使社会向上发展,但满足人才需求,也能不断促使各行各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给各行各业的创新进步带来充足的养分需求,如此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人才培养,无论何时都是不能放松的。】

  【假使生产力能够进一步解放,真的希望我们始皇陛下不要忽视普及教育!】

  秦王宫。

  嬴政也不禁将视线放在眼前的小屏幕上。

  生产力解放……

  这其中的知识技术,可真是要得到手才行啊。

  【结合之前所讲的,我们应该可以发现,古代教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专门为古代统治者输送人才的一种工具。】

  【但这个人才,越到后期,越是要打上一个疑问号,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真的能为国家和民众做实事吗?】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落后于西方,未尝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西方各学科蓬勃发展的阶段,而我们却还在因循守旧,学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的八股文,以至于社会之下,各行各业的人才缺失严重。】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少不了各学科人才的。】

  【术业有专攻,只推崇一类“学识”,而忽视其他,那其他行业如何发展和进步,如果很多行业都裹足不前,停滞在原地,没有任何创新和进步,那国家又如何发展,又如何强大起来?】

  【像之前说过的,落后就要挨打,对于学习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现在,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才学习那么多的基础学科。

  到了大学再学习专攻各专业学科,就是在一步步培养兴趣,打下基础。】

  【先尽可能的对每个人都进行全面知识体系塑造,再进一步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提高全民素质,也能让人才选择更具备多样性,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的强大富足等。】

  基础学科?专业学科?

  对每个人都进行全面知识体系塑造?

  每个?!全面?!

  “这……怎么听天幕的意思,这后世之人要学的东西很多?”

  “是啊,何谓全面知识体系塑造?这究竟都要学习什么东西?”

  “我们现在学的也不少啊,也不知道和天幕讲的有没有差异……”

  【像现在我国大概有十四个学科门类。

  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而这十四个学科门类之下,还会细分出很多专业来,加起来大概共有180个专业。】

  “什么?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