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37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甚至不止是“阴暗”心思,刘彻还有过其他念头。

  但……现在听到这几句话,却是让刘彻心中不由得一叹——

  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

  世界何其大,他们要不断发展向前,焉知其他国家就不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

  所以……刘彻眯了眯眼,所以那些坏的不能进来,但是那些好的,倒也未尝不可,哼哼。

  【王贞仪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可也是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

  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

  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

  【与此同时,王贞仪还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一分为二,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众人又不禁想起之前天幕科普过的宇宙之真貌。

  现在想来,也仍是让他们不禁心生震撼。

  那广袤无边的宇宙,以及地球,月球,还有那巨大的太阳等等,才窥得一点,就已经是让人震撼连连了。

  而且他们还记得,那什么“地圆说”可是一直到了近现代,才算真正的被证实并且更加普及开来。

  但是原来在清代,这位王贞仪已然在积极宣传阐述“日心说”了。

  知晓甚至确认地球是圆的,并且围绕太阳转……

  真不愧是著名女科学家,其眼界和见识,确实是比大多数人要来得更精准和广博。

  【除了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外,王贞仪还很酷爱科学。】

  【比如王贞仪就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

  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

  【有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

  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

  【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

  【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竟是由此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而后王贞仪撰写的《月食解》一文,更是精辟的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学一门,精一门,却不单要看此,还要看其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任何领域能发光发彩的人,如何不是先有辛苦付出,再有收获成就?

  那些男人十年寒窗苦读,说什么辛苦难得,可女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男人能做到如此,女子也是能够如此,谁也不必谁差!

  【像我们刚刚讲到过的——王贞仪从小聪颖有大志,少年时代的她,就已经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王贞仪突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

  【当王贞仪十几岁的时候,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

  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为此,王贞仪还得意地写下诗句:“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

  【另外,王贞仪还认为“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

  她强调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学成了一样有益于社会。】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诧异挑眉。

  要知道经由天幕所说,在那个时代之下,一个女子能有此见地,可真是够难得的。

  【不止如此,王贞仪还曾以花木兰,大小乔等为题材,写下了《题女中大夫图》的长诗,抒发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胜丈夫”的胸怀,而除此之外,王贞仪还曾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践行自身才德观。】

  【——她不仅反对“才非女子事”的看法,亦将“才”的外延扩展到“诗词文赋”创作以外的各项能力上。】

  【也是由此,王贞仪才能逐渐长成为著名的女天文学家,数学家以及医学家。】

  【可以说,同其他科学家相比,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更要艰难。

  只因她是女子,所以她要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

  歧视!又是来自男性的歧视,来自社会的歧视!

  这社会之下,对女子何其不公?!

  再次听到这些,已有更多女子在为其愤然和叫屈。

  【——曾经在王贞仪刚开始钻研天文以及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班封建卫道士嘲笑她。

  但是王贞仪没有屈服,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

  【期间,王贞仪还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她顽强的顶住了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的进行科学研究。

  同时,王贞仪对于封建社会给予当代女性的歧视和压力等,也并没有置之不理。】

  【甚至她一直在为妇女于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

  【所以从王贞仪身上,我们完全能够看到一个刚强女性那种要求自尊,自强,自爱,自立,以及平等的崇高精神!】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尽管为难女子的也多是女子,但能帮助女子的,也多是女子!】

  【若是能唤醒更多女性,当这种力量可以团结起来时,其爆发的潜能和冲击等,必然是极其巨大且令人骇然的。】

  【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女性,都是生而为人,所谓女子之能,又能比男人差到哪里去?】

  这是感同身受啊。

  所以王贞仪懂得其他女子的苦,也看得到其他女子的不易。

  “这样一位女子,怎能29岁就因病去世了呢?”

  “是啊,太可惜了。”

  “真是天妒英才!”

  听到那王贞仪为女性权益而奔走疾呼,已然有不少女子都红了眼眶。

  一个女子所受到的歧视和压力等,尚且都能将自身为难住,更何况是为其他众多女性们呢?

  所以王贞仪此举,堪称大义!也为人所尊敬钦佩!

  可越是打心底喜爱这位女子,就越是为其的早逝可惜不甘。

  为什么这样一位天才般的奇女子,却要那么早就离开人世?若是她还能继续在这世间,又能达到什么地步?达成什么成就?又是否能再推动和改变什么?真是可惜……太为其可惜心痛了啊。

  【虽然王贞仪的一生很是短暂,但她的一生又何其绚烂。】

  【如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王贞仪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我们先来讲讲王贞仪在数学领域上的相关成就——】

  【其中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是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是直接在桌上排布等。】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作“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另外算筹在我国其实起源甚早,如《老子》中就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

  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除此之外,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也都认为容易了解。】

  一边说着,天幕之上则一边有着相关的画面展现以及演示。

  这引得历朝历代下许多人都瞬间拿起了纸和笔,也在做相关的记录。

  不过若是能得到王贞仪那三卷书等,那就更好了,毕竟天幕之上所展现和演示的范畴还是有限。

  但哪怕只是这样,也是没得说。

  否则他们又如何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这些?

  还是得知足才是。

  【再说与探索自然相关的——】

  【我们已知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站在地球“边缘”,以及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倾斜和摔倒呢?】

  【这个问题对现代的人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不用发问。

  可是在18世纪末叶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学者也都承认地球是圆的,但却很少考虑或回答不了这个不倾斜摔倒的问题。】

  【唯有初出茅庐的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的解释。】

  【她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

  【这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地球,处于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间之中,对宇宙空间来说,任何地方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所以王贞仪正确的认为,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

  【这在当时的社会,可是一个很难能可贵的认识。】

  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区别,知其然不难,可知其所以然却不简单。

  可见这位王贞仪足以有探索求真的精神。

  别人很少考虑的问题,王贞仪却能仔细研究,并且做出通俗解释,足可谓是难得了。

  对于此女子,就算大多数男子也不能说些什么。

  甚至有男子不禁摇头叹息道——

  “如此女子,不管放在什么朝代之下,都当是无法泯灭于众的存在,也必然是令人敬佩和赞叹的存在。”

  “谁说不是呢。”

  “哎,诸位,可见这女子之能力确实也不弱啊。”

  这倒是越来越无法反驳了……

  【王贞仪29岁短暂的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

  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