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动物世界 第234章

作者:撸猫客 标签: 时代奇缘 快穿 爽文 萌宠 穿越重生

  她正准备稍微往人群靠近一些打探打探消息,然而还没等她从难懂的方言里辨认出什么实用信息,身后原本在啄食的其他绿孔雀就察觉到了人类的接近。

  绿孔雀妈妈最为警醒,率先发出了短促的“哒哒”声,几秒后又转为长鸣,向整个家族示意有异常情况。听到这个声音,幼鸟们迅速向母亲靠拢,亚成年们则是快速抬头,雄孔雀果断地开屏,试图用体型震慑住敌人,让处于“危险”当中的雏鸟有时间回到母亲身边。

  安澜当然不可能和家人对着干。

  反正以后机会还很多,她当即朝着催促着的母亲跑去。整个家族在她就位后快速朝山林撤退,因为人类站得远,所以绿孔雀们只是不安,还没有到受惊的地步。

  其他孔雀都是这样,安澜就更不可能惊慌了,事实上,此刻她的心情和惊慌截然相反,从接近人群一直到现在,她的整个身体都都好像变成了一个缓慢膨胀的气泡,轻飘飘的,比羽毛还要轻。

  刚才那几个站在前排的人类衣服上印着的汉字实在太熟悉了。

  他们交流时使用的方言本身有点难懂,可有些词汇估计是因为古时候不存在那样的事物,完全是由现代舶来词汇音译过去的,所以也能听得非常清楚明白。

  这里是家。

  时隔多年,她又一次回家了!

  过去数个世界里安澜曾和诺亚交流心得体会,他们一致认为这些被穿越的世界大体上和穿越前的世界相同,但在小事的走向上存在相当的差别,可见是类似平行时空的地方。

  安澜明白不出意外的话她可能永远回不了自己出生的城市,即使转生成那座城市里的小动物,在熟悉的巷弄里或许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爱过的人,但这并不妨碍她对这片土地产生的文化认同感。

  平行世界的家也是家。

  唯有在这片土地上她可以从根本领悟一些环保政策在某个时间节点被颁布的原因,精准判断应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甚至还能用做人类时听过的一些新闻大事来为生存提供参考。

  打比方说——水电站工程。

  在她原本生活着的世界里,云省叫停了斥资数十亿的大项目,确保了绿孔雀的栖息地不被淹没,保护了数百只绿孔雀的生命,也使得境内最后的绿孔雀种群不至于遭受毁灭性打击。

  这个平行世界里可能也存在类似的事,差别只在于工程有没有启动,有没有被专家们认识到缺陷,有没有被最终叫停。

  如果能从人类那里得到更多信息,安澜就可以为家族的壮大、种群的延续摸索出最好方法,毕竟此刻她真的是一只绿孔雀,而不是一接近孔雀就会被回避的两脚兽。

  最妙的是不用再学语言。

  安澜在金刚鹦鹉世界里用了好几年学习葡萄牙语,勉勉强强听懂了潘塔纳尔湿地工作站中员工之间的交流,后来为了了解湿地外围土著居民村落里发生的事,又专门跑去学了一点土著语言的,可以说是累到自闭。

  能回家真是太好了。

  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真是哪哪都顺眼。

  此时此刻安澜早就忘记了出生前那种绝望到咸鱼躺平的心情,一门心思只记得出生之后感受到的自然风光、看到的漂亮大鸟和其他有利条件。

  几天后她的快乐甚至更上一层楼。

  当时绿孔雀一家正在田边“兴风作浪”,安澜比其他家庭成员还要放飞自我,上蹿下跳地和一只狂奔在田埂上的小蜥蜴作艰苦斗争,蜥蜴没追到,倒是听到了远处拖拉机引擎的声音。

  从拖拉机上下来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前两天看到过的农民老伯;另一个也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穿得很齐整,笑起来眼睛边上有深深的纹路;最后一个戴着眼镜、抱着笔记本,怎么看怎么像安澜穿越各个世界见得最多的人——研究员。

  因为安澜最放飞,跑得最远,现在也离拖拉机最近,所以三个人类下来后刚刚站定就把目光集中过来,脸上流露出不同的表情。

  农民老伯满脸写着“早就告诉过你们了”,看上去似乎还对自家田里长出八只绿孔雀的事情非常自豪,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掌;

  被称为“村长”的老人比他还要高兴,没听几句就爽朗地大笑起来,眼睛旁边又挤出了细密的纹路,但他很快意识到声音太大可能会把绿孔雀吓走,即使还隔着有七、八十米远,还是主动把声音放得几不可闻;

  研究员话不多,从头到尾安澜就看到他做了两个动作——掏望远镜(那看起来似乎还是个可以摄影的设备),以及疯狂写笔记。

  看到这里她已经确信孔雀家族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连研究员都来踩点了,上面肯定得到了消息,农民老伯的损失多半也会全部被承担走,还会有额外的补助。说不定去年就有承诺了,只是一直没等到绿孔雀现身,为了避免惊扰也不敢主动随便去寻。

  无论如何,老人家的利益能得到保护是大大好事。安澜把心彻底放进了肚子里。

  三个人类还在说话,她已经自顾自地奔回田埂上撒欢了,和这个年纪其他爱调皮捣蛋的小孔雀别无二致。一条小蜥蜴绝境逢生,没关系,还有第二条、第三条小蜥蜴,今天就要看看谁会倒大霉!

  冬天对动物来说很可怕,但有了后盾,冬天就没那么可怕了。

  当年安澜可是虎豹林园里抢补饲点抢得最快的崽,大雪封山时抱着巡护员小屋不撒手,就连棕熊都拿她没办法;冬天没饭吃,和其他金雕一起往牧民家里钻,不仅成功蹭到了饭,还蹭到了春晚。

  绿孔雀虽说没有野生东北虎那么稀缺,但也面临着种群覆灭的危险,就算孔雀一家没有主动下山吃饭,只要确定它们的活动范围,两脚兽们说不定会直接把饭喂到山林里面。

  不就是蹭饭吗,她最会蹭饭了!

第290章

  安澜的推测是准确的。

  村民们在去年就发现农田里有绿孔雀活动留下的痕迹,当时还有拍到很糊的远景视频,一起上报给了有关部门。

  上面的反应很迅速,没过多久就派了一支专家小队过来,画图纸的画图纸,测脚印的测脚印,布置摄像头的布置摄像头。

  他们其实已经做得很小心了,但第一次下山来“偷吃”的绿孔雀家族比平时更谨慎小心,察觉到一丁点异常就销声匿迹了整整三周,一直到大雪封山时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经过这一遭,专家们意识到为了“动”,首先要“不动”,就像猎人在狩猎前首先要耐心等待猎物放松警惕、进入包围圈一样。

  他们不敢直接给绿孔雀打定位器,甚至不敢靠得太近惊吓到这些大鸟,只能在靠近村落的山林里设置了几十个红外摄像头,用数量搏运气。

  “可惜去年没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陈英在接到电话时这样说,“不过今年这群绿孔雀能举家下山也叫人意外……还得到山上去看看啊。”

  “谁说不是呢。”电话那头回复道。

  打电话来的老专家姓苗,是绿孔雀保护计划的牵头人之一,大家都敬爱地叫一声“苗老”。

  老人家听到绿孔雀家族出现的消息乐得多吃了半碗饭,但几十年来遇事多想一步的习惯摆在那里,这份高兴很快就变成了担忧。

  如果绿孔雀只是知道人类村庄里有食物想要过得舒服点就算了,可是万一是栖息地里的环境被未知因素破坏,导致它们认为不挪窝没法安稳过冬呢?

  如果真是这样,整个种群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人类必须趁绿孔雀下山的时候去原栖息地进行确认,顺道还可以采集研究资料、安装监控设备。

  陈英在地图上画了一个红圈。

  救护繁育中心无法百分百还原山林环境,更不可能天然存在像野外那样结构完整、关系紧密的孔雀家族,研究资料对野化放归项目非常重要。

  两边达成共识,工作开展得格外顺利。

  天气完全冷下来之后,安澜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发现山林里多了好几个摄像头,她本来想飞近点看看型号,结果没掌握好距离,又多少带了点面对镜头的“偶像包袱”,差点一头栽到树上。

  又过半个月,山林里搭起了补饲点。

  安澜趁家人小憩的时候到处查看,发现补饲点分布范围很广,涵盖了孔雀常规活动的大部分区域,但是总体数量不算太多,而且基本上都搭在相对隐蔽的地方。

  这么做应该是在为其他鸟类考虑。

  云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每年冬天飞到这里的候鸟数以万计,假如不加以控制地随意补饲,部分候鸟就可能因为食物长期滞留,从而影响到整个种群的延续。

  留鸟够吃就行了。

  绿孔雀们很聪明,补饲点搭起来不久就发现了这些“财宝堆”,雄孔雀于是带着家人重新回到山林里,也不浪费时间往山下跑了。清晨下到河边去喝水、吃饭,要是没吃饱,中午随便找个补饲点加餐,晚上再去散步、玩耍、梳理羽毛,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

  孔雀满意,两脚兽也很满意。

  因为摄像头安装位置合理,不仅能拍到整个绿孔雀家族的日常活动,还捕捉到了许多平常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

  不过镜头里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几只半大孔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家族的小孔雀们好像都特别喜欢飞行,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在空地里扑腾,一只飞得高些,两只飞得矮些。

  翻过新年,监控装置还立了大功。

  某天清晨绿孔雀家族照常朝小河进发去喝水,走着走着安澜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好像过分安静了,平常一起床就开始打打闹闹、羽毛乱飞的弟弟们今天竟然没有咯咯咯,而是老老实实跟在队伍当小仙男。

  她回头一看,立刻看出了端倪。

  其中一个弟弟走路时一直拖着脚,眼睛只睁开了一半,眼珠浑浊,翅膀完全耷拉着收不拢,羽毛蓬松又凌乱,整只鸟看起来精神萎靡。

  吃坏了吗?

  前一天的确看到它叼了根蚯蚓玩没错。

  安澜担忧起来,但也不好拖慢群体的进度,便把心思先压下来准备晚点再好好观察。

  走到河边后绿孔雀们分散开来喝水,老父亲还很奔放地沙地上拍打翅膀“清洗”羽毛,把灰尘扬得到处都是。其他家庭成员都下意识地躲开了,这只状态不佳的小孔雀却毫无反应,站在原地被沙土扑了一脸。

  看到这幅景象,两只雌孔雀也警惕了起来。

  母亲走过去看了看,脚爪扒拉着地上的泥土,似乎有些烦忧。小孔雀自己的母亲更是急得不停在边上打转,每隔几秒钟就会拉长了声音呼唤一次。小孔雀勉强打起精神来回应,但那鸣叫声不比猫叫声大多少,听着很是不详。

  这天孔雀家族的活动量骤减,喝完水没多久就撤回了半山腰,晚上也没有再下往河边,睡觉的睡觉,蹲守的蹲守,不想给生病的成员增加压力。

  第二天早上安澜最早苏醒,她都没有飞下树枝,只是在舒展翅膀时顺势低头一看,就看到了地面上遍布着的水样粪便。站在矮树枝上的小孔雀明明都快拉脱水了,鸣叫的声音反倒大了一些,很是诡异。

  安澜觉得两脚兽应该会采取行动。

  果不其然——

  距离大树最近的两个补饲点里食物都变了,在投放的饲料上增添了粉末状的颗粒,虽然气味被豆饼的气味掩盖,但光看样子也知道是某种药物。

  她本来还想着是药的话没生病的绿孔雀是不是不能吃,但转念一想,既然两脚兽直接在所有饲料中放了药物,肯定是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那种类型,就放心大胆地吃了饭。

  效果……怎么说呢?

  其他孔雀没吃出问题来,但生病的孔雀也没好。

  可能是病情有点严重、需要下猛药才行,到第三天时小孔雀已经完全蔫巴了,连走动都不想走动,把长辈们吓得羽毛都炸了。还是安澜怕它一声不吭地死在栖息地,又推又顶,逼着它往最近的镜头下面走。

  从清晨等到上午,全家大大小小的鸟都陪着一块等,后来听到山道上有动静,雌孔雀们立刻发出警告讯号,示意整个家族朝更深的林地里撤离,母亲不断发出长长的呼唤声,但是安澜打定主意要确认这只小孔雀落入可靠的手中,因此只是口头回应,并没有动作。

  等到孔雀群离开后,救助队果然来了。

  上山的是一支由四个人组成的小队,一个拎着医疗箱,一个提着救助笼,除了这两个一看就是专业认识的队员之外,还有一个年轻小伙和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护林员。

  安澜在这个世界里其实几乎没怎么见过护林员。

  为了避免打搅生活在林区里的珍稀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专业人员好像都练出了一身“本能反应”,在小动物现身前就能察觉到它们的存在,有好几次她明明听到边上有人,走过去时却一无所获。

  现在有摄像头辅助,研究员们足不出户就能统计出一个区域里绿孔雀的动向和成员结构变化,这些数据反馈给护林员后他们肯定会更神出鬼没。

  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安澜有和护林员接触并建立良好关系的习惯,也多次从这种习惯中获益,所以她在关注治疗进程的同时也在分心观察对方。

  这位护林员皮肤黝黑,头上戴着绿色迷彩鸭舌帽,身上穿着同款的迷彩制服,背上背着个很大的军用水壶,脚下蹬着的鞋有点开裂,前面沾满了泥土。

  边上站着的年轻人多半是同行,而且可能和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一直在用安澜听不懂的语言和他对话。不过往往年轻人说十几句老护林员才说一句,十分寡言少语,像是专心办事的人。

  救助队员围着小孔雀说了会儿话,期间还扎了针,但最后那位提医药箱的队员一锤定音,还是把它装进了蒙厚布的笼子里。

  安澜半是放心半是怅然,她知道病情发展成这样被人类带走才是好事,但也知道按照孔雀生性胆小谨慎,被带走后再想回归家族,其他成员的反应很难预测,说不准这就是最后一面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先活着吧。

  活着,然后活得快乐,活得久长。

  救助队收拾东西准备下山,走之前那个年轻小伙没忍住往安澜站着的方向看了一眼,旋即被老护林员警告般地拍了拍后背。这支队伍来得快去得也快,人类克制着自己不接触,安澜也不强求,顺着母亲的呼唤声就摸回了家。

  彼时整个孔雀家族已经从河边回到树林里了。

  绿孔雀妈妈站在大石头上,翅膀张开一半,脖子伸得很直。等到安澜奔跑到它身边,它才彻底放松下来,将长长的啼叫转为柔和的低鸣。另一只雌孔雀似乎也在呼唤,但它的呼唤注定得到回答。低落的情绪逐渐蔓延到其他孔雀身上,整个家族在接下来两周时间都很消沉。

  正月里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上一篇:梦十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