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四爷福晋养崽有方 第65章

作者:快乐星黛露 标签: 甜宠 穿越重生

事情的走向已经不受胤禩的控制,由于胤禩目前的势力都是暗地里的,因此面对胤禛等人明着来的手段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这件事情不仅意味着胤褆与胤禩之间的嫌隙开始由暗处浮上明面,胤禩和胤祯也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第136章 九龙夺嫡初见端倪 2

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康熙命张玉书、陈廷敬等人主持修撰字典,参照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进行编纂,一时间,修书成了文官眼中的第一要事。

养心殿。

胤祉跪在下面,语气诚恳而坚定。

康熙一言不发,似是在考虑些什么。过了许久,康熙方才出声道:“你确定也要去参与修撰字典的事宜,你可要知道,修撰字典极其耗时,修撰期间朕也容不得你一心二用。”

“皇阿玛,儿子心意已决,参与修撰字典正是儿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康熙想着自己这第三子向来就爱文人的风雅,修撰字典这样的事情于老三而言的确是意义非凡吧。思及此,康熙最终还是点了头。

后来,史书有记:康熙四十四年六月,皇三子胤祉跪求参与修撰《康熙字典》,言辞恳切,帝允,命其总揽修撰一事,经此事,皇三子在文人之间名声大噪。

而得到康熙同意后的胤祉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走出养心殿的步伐都显得轻快了几分。

傍晚,四贝勒府。

胤禛正在与宜筠说着白日里发生的事情,而弘晖和大格格就在看着弘晏和乌那希练习写字,有种各司其职的架势,又显得温馨而又宝贵。

“诚郡王主动请求修撰字典?”宜筠听到胤禛的话后不自觉的语调上扬,如今才康熙四十四年,怎的事情都提前发生了?

胤禛点了点头,“皇阿玛本就是瞧今年科举人才辈出,才动了修撰字典的心思。”

“修撰字典可不是一日之功。”宜筠意味深长的说道。

而胤禛也回之一笑,“三哥历来也是心中有谋算之人。”

胤祉之事夫妻两人本就心知肚明,修撰字典虽然耗时,一旦修成那便是流芳千古的好事,这清宫里的龙子凤孙们哪个没有点心思?

别看此时的夫妻两人显得心胸甚是宽阔,但一旦对方涉及到这两人的底线,下手一个比一个黑!

“阿玛,我觉得您应该亲自去看看弘晏的字。”弘晖板着脸跟胤禛说道。

胤禛眉头一皱,有些不满自己与倾倾的闲聊被打断,但又看了眼宜筠的眼神,还是颇为无奈的起身朝书房走去。

甫一进书房,胤禛就想立刻往回退出去。

谁来告诉他,眼前这个鼻子上,脸蛋上还有手上都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谁的种?

胤禛额头青筋跳动,压了压声调道:“弘晏,这是在作甚?”

而单纯的弘晏以为阿玛是来解救自己的,连忙扬起一个大大的带着几许墨色的笑容,“阿玛,是要用膳了吗?”

胤禛冷笑一声,弘晖见状立马手脚伶俐的将乌那希从书房里捞了出来,大格格见状也朝着弘晏投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后走出了书房,只留下弘晏一头雾水的放下笔,也想迈着小短腿儿往外出。

咻——小萝卜头被拦腰抱起,重重的放在了熟悉的座位上,“继续写。”

胤禛冷漠的声音从弘晏的头顶传来,弘晏看了眼面前的纸,又抬头看了眼脸色臭的不行的胤禛,然后熟悉的哭声再次响起,颇有种响彻云霄的架势。

院子里。

“弘晖,你又坑弟弟。”宜筠抱起乌那希,朝着弘晖佯怒道。

弘晖一看连忙开口为自己辩解道:“额娘,我三岁的时候可没有故意把墨弄的到处都是。”

宜筠一听也笑起来了,自己这个二儿子,调皮捣蛋还是个小爱哭包,每次被弘晖这小子一坑一个准。

“额娘,哥哥又在哭哭!”乌那希开口道,仰着小脸等待宜筠的夸奖,小眼神仿佛在说:额娘,哥哥哭了,我没哭!

宜筠无奈的亲了亲怀里的这个小粘人精,看了看初见以后风姿的弘晖,又扬起耳朵听了听书房里声量逐渐降低的抽噎声,唉,真是甜蜜的烦恼!

当然,这个烦恼一直持续到晚上被某人缠住,第二天早上日上三竿才醒,宜筠躺在床上望着大红的床纱,今天用什么理由来搪塞弘晏和乌那希关于自己又起晚了这件事情呢?

为赋新词强说愁,甜蜜的愁还是烦恼的愁?

......

自打胤祉得到康熙的批准后,便将其他事情都推脱了去,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字典的编撰工作,而胤祉推出来的这部分“肥肉”也迅速的被有心人瓜分。

胤褆在兵部的势力越发的大了起来,在纳兰明珠的支持下也得到了不少朝臣的支持。

胤礽也凭借着太子的“正统”,迅速的得到了一部分思想比较守旧的朝臣的支持,毓庆宫里也新进了几位满族大姓的格格,同时胤礽在毓庆宫里几位谋士的扶持下每次面对康熙的问询时也都能“有惊无险”。

胤禩在经历了上次的“重创”后开始选择忍辱负重,对外一副无心朝政的作态,也凭借一些小算计在康熙面前露了几次脸,私下x在内务府也与乌雅氏的人斗的不可开交。

至于胤禛和胤禟等人,则与往日无异,胤禛面对太子时仍然一副兄友弟恭的态度,私下也并未做任何联络朝臣之举,反而去大臣家里讨欠国库的银子时更加的铁面无私,让一些偷奸耍滑之人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弘晖也恢复了同往常一样去养心殿的频率,即使碰到胤礽,也只是笑着一言不发的立在养心殿的一旁,有了之前康熙的话,弘晖也不会再像之前一般选择将空间留给康熙和胤礽。

一切似乎是在沿着平淡的车轮轨迹前行,而平淡下的暗潮已然开始汹涌,只待爆发的一瞬将彼此吞没。

第137章 弘晖三问李蟠

李蟠正式在翰林院安顿好后,便寻了机会往四贝勒府里递了拜帖,毕竟康熙那边都明示了弘晖对于自己成为状元一事中若有若无的推动作用,再加上李蟠自身对于弘晖阿哥也颇为感激,于是这份拜帖递的就愈发的水到渠成。

四贝勒府。

自打上次康熙南巡回来,邬思道就随之来到了四贝勒府,虽然一直未得到弘晖或者胤禛的吩咐,但邬思道仍淡然自若的在四贝勒府里呆着。

直到高伋笑着来寻,邬思道方甩了甩袖口,一瘸一拐的跟着高汲来到了前院。

前院。

出了正院的弘晖显得沉稳而又有着让人心悸的气场,邬思道见状心下的笑意越发大了起来,良禽择木而栖,看来自己此次的选择一点错都没有。

“新科状元李蟠三日后将来府里拜访。”弘晖大刀阔斧的直奔主题。

邬思道虽然一直带着四贝勒府里,但该听到的消息一个都没落下,自然是知晓弘晖和李蟠之间的渊源。

“您是想同样将李蟠收入麾下?”邬思道笑盈盈的开口道,措词造句之间从未将面前之人当做一个九岁少年。

弘晖摇了摇头,“见字如面,我只是想更深入的了解一番新科状元罢了。”

邬思道心下暗笑,这小主子说话,真是让人捉不到任何的把柄,句句有保留啊!

思及此,邬思道的回答反而更加谨慎,“在下有一计,不知是否妥当?”

弘晖闻言嘴角微勾,“先生但说无妨。”

......

三日后,四贝勒府。

成为新科状元的李蟠与之前判若两人,书生意气显而易见,眉宇间还有几分未曾消失的张扬。

“弘晖阿哥待臣之恩臣不敢忘,特书字帖聊表谢意。”弘晖看着眼前的李蟠言辞恳切,连忙叫人看座。

“外头都传新科状元郎比探花郎都生的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弘晖笑着开口打趣,李蟠连道不敢当。

“我有几个疑问想请你为我解惑,不知是否可行?”弘晖手里转着从乌那希那里顺手拿的小金狮,慢悠悠的说道。

正在呷水的李蟠连忙放下杯盏,“弘晖阿哥请讲。”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也不对?此乃第一问。”弘晖语落,李蟠内心大惊。

弘晖阿哥如今不过九岁,问出的问题竟犀利至此,一针见血。李蟠稳了稳心神,脑子里高速转动。

“对,也不对。”听到这个回答后的弘晖挑了挑眉尾,示意李蟠接着讲下去。

“科举于读书人而言,绝非易事,也绝非一日之功。功成名就之前,应潜心修学,与古籍里的大家交流即可,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也。”

“然一朝及第,开始效力朝廷,则应该多闻窗外事,将窗外事与圣贤书结合以治理实事,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错也。”

“有理。”弘晖受教般的点了点头,眼神里也蔓延出了一丝赞赏。

“怀揣宝玉待价而沽,该如何?此乃第二问。”弘晖的第二个问题比之第一个问题的犀利程度有过之不及,李蟠已经明显的觉得自己的里衫已经开始被汗水浸湿。

“不着急,你可以先想想。”弘晖见状出声道,李蟠闻言松了一口气,开始屏气敛神的思考弘晖的第二个问题。

一刻钟后,李蟠清了清嗓子,回道:

“第一,敛宝玉之锋芒。宝玉人人爱之,人人也谋图之,怀揣宝玉当先隐其锋芒,确保不会引来他人的觊觎进而给自己带来祸患;

第二,寻伯乐之人。宝玉待价而沽,只有伯乐才能给出高价,而普通之人只会轻视宝玉的价值,作为怀揣宝玉之人,应尽可能的让宝玉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三,抹掉痕迹。若宝玉一朝转手他人,则应当抹掉自己与宝玉之间的痕迹,避免未来出现祸端。”

李蟠说完后颇有些口干舌燥,连忙再次端起茶盏,弘晖见状招手示意高汲给李蟠添茶。

弘晖转动手中小金狮的动作越发的欢快了,而面上的表情却无甚变化,叫李蟠看不出弘晖对自己的答案满意与否。

等到觉得李蟠差不多缓过来的时候,弘晖方任由脸上的笑容扩大,用半开玩笑的语气笑吟吟的开口道:“最后一问,我独爱你的书法字,你该如何?”

李蟠闻言心里先是暗暗舒了一口气,这大抵是对自己前面两个问答满意的意思,但当李蟠细品弘晖的第三个问题时,瞬间额头上的汗珠开始争先恐后的往外沁。

之前邬思道对弘晖句句有保留,叫人捉不到把柄的评价跟如今李蟠心里对弘晖的评价不谋而合。

但这个问题李蟠并未思考很久,李蟠同样也笑着开口道:“微臣今日前来本就给您带了一份拙作,若之后您有需要,尽管吩咐人来微臣府上取便是。”

弘晖一听也笑着回道:“那以后就叨扰了。”

之后又是一番寒暄后,李蟠方才离开四贝勒府。

......

“出来吧。”弘晖对着书房一侧的屏风处开口道。

只见邬思道一瘸一拐的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笑着问道:“您觉得此人如何?”

“咻——”手中飞快转动的小金狮被弘晖按住揣进兜里,“此人思维敏捷,又颇为圆滑懂得自保,与你可是两种不同的性子。”

说罢弘晖便背着小手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留下邬思道满头黑线,弘晖阿哥又在嘲讽他当初不知变通大闹考场一事。

不过几息的功夫,邬思道的脸上又挂上了笑意,小主子看中的不就是他的“不知变通”吗?正是“不知变通”,才会认定一个人后誓死追随。

......

晚膳时,胤禛听说弘晖的三问后笑着开口道:“那你觉得李蟠符合你的预期吗?”

弘晖思考了一番,颇为谨慎的回道:“比我想象中的更适合朝堂。”

然而弘晖却没等到胤禛的回复,而是等到了胤禛咬牙切齿的吩咐厨房把弘晖爱吃的菜撤掉,“跟你老子说话就好好说,没看中人家就是没看中人家,跟你老子还要拐弯抹角的说。”

面对弘晖求助的眼神宜筠也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小子在外面谨慎就罢了,在正院里可得舒畅顺心些,可不能让他将在外面的习惯带进正院里了。

弘晖狠狠地咬着嘴里某人最爱吃的糖醋里脊,心里泪流满面:以后再也不在正院里装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