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四爷福晋养崽有方 第120章

作者:快乐星黛露 标签: 甜宠 穿越重生

四贝勒府。

从出发到回来也有将近小半个月的时间,宜筠看见阿福的一瞬间思念犹如泉涌,“阿曦,这段时日辛苦你照顾着阿福了。”

若是此行胤禛只带上了弘晖宜筠便不会跟上了,但乌那希也去的情况下宜筠势必要跟着一同前往,幸而阿曦心细,阿福也乖巧。

“额娘。”阿福奶声声的唤着宜筠,宜筠立刻伸手欲抱起阿福,却只听身后弘晖含笑的唤了一声阿福,阿福眼睛一亮,步履蹒跚的朝着弘晖的方向走去。

宜筠不可置信的睁大了双眼,伸出的双手僵硬在原地,缓缓的扭过头去看着这一副兄友弟恭的场景。

......

“大哥。”阿福扑进了弘晖的怀里,自打两个月前阿福抓周抓到了弘晖,弘晖便开始了他的宠弟之路。

要说有多宠,宜筠认为也不见得,但人最怕的就是比较。比起弘晖从弘晏一生下来就开始想着法子的折腾弘晏,如今弘晖对待阿福可谓是既亲近又友善。

每每回来还要抱抱阿福,与阿福玩闹一会儿。

“阿福想大哥了没?”弘晖亲了亲阿福的小脸,阿福顿时笑得张开了嘴,嘴角便有晶莹的口水流出。

弘晖也不嫌弃,接过阿曦递过来的帕子轻柔的擦拭着阿福的脸,看着弘晖这副模样,宜筠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还是阿福出生的时间好,你大哥如此喜欢你。”

听着自家额娘的话,弘晖才缓过神来,问了句:“弘晏还在军营呢?”

“可不是,最近都泡在军营里了,几日都没回来了。”阿曦笑着说道。

弘晖点了点头,又抱起阿福去院子里的秋千处玩去。

......

此时的军营内,早已和将士们打成一团的弘晏正与将士们坐在一块吃饭,胤祯和五格也端起碗来到弘晏身边,“弘晏,你阿玛他们今日回府。”

正在大口吃肉的弘晏闻言点了点头,“那我明日回府一趟瞧瞧我额娘。”

“不瞧瞧弘晖和乌那希?”胤祯调笑着问道。

弘晏又咬了一块肉,囫囵的说着:“我大哥只会验收我的功课和功夫,至于乌那希,也不是不能顺带瞧瞧。”

五格随即低笑了几声,在胤祯的耳畔低语了几句,胤祯也开始笑了起来,弘晏耳朵微动,感受到一种熟悉但又危险的气氛。

......

次日,弘晏为了避开弘晖,特地挑选了白天的时间回府。

一进府,弘晏便如同归巢的乳燕唰唰唰的朝着正院走去,人未到声先至,“额娘!”宜筠一听便知是弘晏回来了。

宜筠先将弘晏从上到下看了个遍,捏了捏弘晏胳膊处的肌肉,“这才半个月,瞧着壮实了不少!”

“额娘,我发现军营真的是个好地方!将士们都喜欢我,也没有人欺负我,大家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我连饭量都大了许多呢!”弘晏爽朗的笑着,瞧着竟真的有几分将军的飒爽。

还不待宜筠说话,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便响了起来:“一起训练的时候你还哭鼻子吗?”

弘晏顿时浑身一僵,看向从屋子里走出的弘晖,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大哥......你今天没去上书房啊。”

“你好像很希望我今天去上书房一样?”弘晖若有所思的问道。

弘晏立刻一蹦三尺高,“怎么可能呢!半个月不见,弟弟可想你了。”说着就要往弘晖身上扑。

宜筠在旁边啧啧了两声,昨日同样的地方,阿福扑向弘晖,弘晖抱起阿福还亲了几口。而今日,弘晖极为迅速的闪开,弘晏差点没刹住车向前扑去。

“我瞧着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底盘不够稳。”弘晖犀利的说道。

弘晏立刻嚷嚷起来,“大哥,你自己来试试。”

“我干嘛要试,我弟弟将来骁勇善战就够了。”弘晖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而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弘晏的嘴角立刻勾起了明显的弧度,开始有些扭捏的小声嘟囔:“倒也是。”

“随我去书房给我讲讲最近你都干了哪些好事。”弘晏的高兴没维持多久,便如遭雷击的如同小媳妇一般跟着弘晖走向了书房。

宜筠看着兄弟两人一个背影如常一个背影略显惊慌,又看了看试图去粘着弘晖的阿福,噗嗤一声笑了出声:

“阿曦,你瞧弘晏和阿福,一个看见弘晖如同老鼠看见猫儿,一个看见弘晖又亲近的不行。”

阿曦也笑得弯了腰,“额娘,打小弘晏谁都管不住他,就弘晖能管住,可不是怕弘晖嘛!”

这话说的对,弘晏小时候连胤禛都拿这个爱哭包没办法,就弘晖一制一个准。

宜筠又想到弘晖刚才那句“我弟弟将来骁勇善战就够了”,心下更是愉悦,其实弘晖也是为弘晏骄傲的。

......

于是乎,弘晏这次回府,除了被康熙留在养心殿的胤禛没见到,其他几人都见到了,弘晏心满意足的用完膳又抱着阿福举到头顶转了几圈后方才回到军营,半点没意识到自己尚未见到自己的阿玛。

等到胤禛回府后听说弘晏白天回府后咬牙切齿的说道:“这小犊崽子也不知道挑个大家都在的时间!”

说到底,咱们的四爷也是想儿子了。

而一旁的宜筠偷笑,她还没说弘晏是特地选的白天回来的呢!

......

不同于四贝勒府这样祥和温馨的气氛,弘晴一回到京城便被胤祉的人直接带回了诚郡王府。

圣驾回到养心殿,胤祉匆匆的也穿戴整齐前往养心殿,走之前冷冷的吩咐了人守好弘晴的院子,不许弘晴随意出去,也不许别人随意进来。

这一吩咐,回府第一天,竟真的没人来弘晴的院子。

弘晴不自觉的按了按左肩的伤处,明明之前不疼了啊,怎么又开始疼了......

第249章 弘晴自请离府

弘晴尚在迷迷糊糊的时候被人叫醒,x叫醒自己的人动作粗鲁,被扯到伤口的弘晴不由得痛呼一声,神情也在几息后彻底清醒过来。

入目的便是胤祉那张充满怒气的脸,弘晴心里暗叹一声:又是这样的表情啊,以前的阿玛到哪里去了呢?明明阿玛没有参与修撰字典之前不是这样的啊......

“真厉害啊,为了救弘晖让自己受伤,你扑上去的那一瞬间有没有想过我,想过你额娘?”胤祉冰冷的不带有一丝感情的声音响起。

弘晴顿了顿,“上次上书房弘晖救我,我该报答的。”

胤祉有些疯狂的摇晃着弘晴的身体,“你知不知道,若是弘晖遇刺死了,你就能凭借你与弘晖之间的亲近代替弘晖成为你皇玛法眼中最得意的皇孙。”

弘晴双眼发红,不停的摇着头,“我不需要成为皇玛法眼中最得意的皇孙。”

“糊涂!”胤祉松开弘晴,使劲的甩了甩袖子,“我这么多年对你的教导都白费了!”

“那年弘晖坠马您明明还......”弘晴想用过去的一些事情来证明胤祉还是自己心中的那个温润尔雅的阿玛。

“做戏,做戏你不懂吗?”

终究,在胤祉嘲讽的目光下,弘晴渐渐的失去了声响,弘晴的鼻孔不住的喘着粗气,“阿玛,我不去上书房了,让二弟去吧。”

胤祉被弘晴的这一句话弄得愣在一旁,几息后才开口说道:“你二弟的确比你聪慧多了。”

弘晴赞同的点了点头,“儿子留在府里也是给您徒增烦恼,便让儿子搬去玛嬷殿里吧。”

“休想!哪有皇孙常年住在宫中的道理,你想都别想!”胤祉毫不犹豫的说道。

弘晴并未再开口说些什么,只是定定的看着胤祉,缓缓的露出了一个释然的微笑。

胤祉忽的觉得有些心慌,有些慌乱的朝着屋外走去。

......

“大阿哥......”一旁的内侍忧心忡忡的开口道。

而弘晴伸出右手摆了摆,“无碍,不用背负着阿玛所谓的期望,我过的更舒坦。”

......

几日后,上书房内弘晖发现坐在自己身边的不再是弘晴,而是诚郡王府的嫡次子弘晟,弘晟一来便是和弘煜之间一副亲近的模样,弘晖见状并未上前问及弘晴如何,反而是越发镇定了起来。

直到晚上回府,弘晖才问起了胤禛,“阿玛,今日弘晴没有去上书房,他弟弟弘晟去了。”

胤禛听完扬了扬眉,“不会吧。”胤禛似是也被胤祉这个略有些愚蠢的动作惊呆了。

弘晖略有些忧心的点了点头,“弘晴伤势还并未好全,也不知在府里如何了?”

“弘晖,这是诚郡王府内的事情,我们不好插手的。”胤禛的话让弘晖顿了顿,而后弘晖沉默着点了点头。

......

晚膳时,宜筠看着有些出神的弘晖,思忖了片刻开口道:“明日我备上礼去诚郡王府,就说感谢弘晴之前护着弘晖。”

胤禛听完也觉得妥当,便开口回道:“这件事情去问问三嫂也是最妥当的法子了。”

定下这件事情后弘晖的神色明显变得轻松了起来,胤禛和宜筠对视了两眼,纷纷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

当宜筠来到诚郡王府的正院时,正巧看到董鄂氏在亲手制作糕点。

“三嫂好兴致,还亲自做糕点。”宜筠说起场面话从善如流。

董鄂氏闻言也笑着回道:“弘晟喜欢吃我亲手做的,隔几日不做就嚷嚷着要吃。”

宜筠听完脸色的笑意消散了不少,示意谷荷将自己备好的礼呈了上来,“上次的事情,还要多谢弘晴护住了弘晖,这点薄礼,让弘晴补补身子。”

宜筠备下的礼全都是给弘晴用的礼,至于旁人,宜筠自觉没大发善心到那种地步。

董鄂氏着人收下后,宜筠便开口说道:“三嫂,不知能否让我瞧瞧弘晴,看看弘晴的伤势如何了,若是好了我回府跟四爷说,四爷也能放心些。”

话音刚落,董鄂氏的脸色就变得有些不自然,不过还是让下人去将弘晴叫了过来,许是有宜筠这个挡箭牌,弘晴院子外守着的人听闻四福晋要见弘晴阿哥,都也不敢多加阻拦,生怕这所谓的“家丑”外扬了出去。

“给四婶请安。”弘晴在见到宜筠的一瞬间露出了笑容,宜筠看着回府后倒是消瘦了几分的弘晴,心下微动。

“瞧着伤势该是还没大好,竟还瘦了几分。”宜筠并未表示自己与弘晴的亲昵,反而是对着董鄂氏说道。

董鄂氏没说的是,这也是她自己打弘晴回来后第一次见到弘晴,之前三爷说了让自己教导好弘晟便是。

董鄂氏细细的将视线从弘晴身上扫过,看到弘晴有些苍白的脸色后立刻让下人熬上一碗燕窝端来,而弘晴的态度却始终不咸不淡。

“四婶,弘晖最近几日如何了?”弘晴的话一出,董鄂氏的身子便有些微僵,就连自己也知晓三爷如今对弘晖颇为忌惮,弘晴怎的......

“好多了,就是挂念着你,上书房里看不到你,回来都跟你四叔和我提了好几次了。”宜筠笑着说道,方才弘晴的举动都被宜筠收入眼底,怕是弘晴真的与胤祉和董鄂氏离心了......

“来,四婶给你准备了些伤药,都是之前你用惯了的,虽说没有伤到要害,可还是要小心为上。”

“多谢四婶。”

......

待宜筠回府后,弘晴也立刻提出告退,看着弘晴向外走的背景,董鄂氏呐呐的问道:

“嬷嬷,弘晴和四弟妹之间的相处,都比与我的相处要亲近些。”

一旁的嬷嬷也不知如何劝慰董鄂氏,只得在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