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求仙问道之旅 第25章

作者:青空之羽 标签: 女强 快穿 爽文 复仇虐渣 穿越重生

  高门贵族若是只有女儿也可以继承爵位。

  还有什么女四书啊,女子卑弱啊贞静啊,讲究贞洁的这些书也被加以删改修善,鼓励女子出来工作,赚钱养家,支撑门户。

  …

  这些种种实行的措施,让整个大纪朝风气与前朝截然不同。

  排除掉这些,大纪朝的另一创举就是医官制度。医者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相应的品阶待遇,分实阶和虚阶两种。实阶就如同朝廷的官员,一应品阶的待遇俸禄每月都由朝廷发放,相应的也要按照朝廷的规定固定看诊,不能再收诊金。虚阶只是做医生要考取的一个品阶,取得相应的品阶后就可以自己行医问诊,或者开医馆,朝廷都不管,自负盈亏,但是相应之下也更加自由。

  对于这项规定,一开始是有一些大臣或者文人反对的,认为岐黄之术不过是小道,那些医者也不过是艺人方技之流,以技医人而已,如何能与朝廷科举考官相提并论呢?

  当医家的典籍流通天下,技与道孰轻孰重的问题被大儒提出。

  毕竟万般为下品,惟有读书高。

  特别是儒学一直遵循治人为本,治物为末。

  对于这些反对者,纪若兰在帝都召集天下有名望的学士贤者与医者,展开了一场维持三天的大辩论。

  然而让一群整天埋头行医的医生与专业耍嘴皮的文人辩论,确实有点欺负人了。对于这一点,陈真选择用实例说话。

  她先是将乱世行医那么多年的案例摆出来,尤其是有些战乱之地,每逢大战结束,尸首不能妥善掩埋,多发瘟疫、疫病的,或有贫瘠偏远之地,当地百姓无有医者,一旦生病就只能自己忍着或者求助于民间野医神婆,这些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甚至有的大字不识一个,依赖经验或者民间偏方治人,每每都有误诊害人性命之事。

  况且敢问天下之人,何人敢说自己不需要医者,何人敢说自己永远都不会生病?即使自己康健,尚且还有家眷亲人呢。陈真将自己曾今做过的一个实验,带领一些医者在一个小城行医问诊,他们一个在哪里呆了三年,期间小城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被陈真做成一个表格记录下来,那直观的数据图表很轻易就能让人看明白。尤其是所展现的新生儿夭折概率大幅度下降,其中有几个原本七八十的老人犯了病也被救了下来,到现在也依然活着。

  古代为什么婴儿夭折率那么高?为何说人活七十古来稀?除了生活贫苦吃不饱饭这个硬性条件外,医疗水平不发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医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兴起就诞生的,就陈真所了解到的这个世界的医术,有许多玄奥精神之处,并不输于后世,比如精神疾病的概念、微观的细菌或者寄生虫这些一些医经中早就有提及,阴阳二气、五行相生,表寒里热、经络运行…这些都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哲学体系,都甚至她所了解到的上古历史之中就有记载,有名医给人进行开颅手术的。只是受限于生产力的水平,又不受重视,没有流传下来罢了。

  陈真深知道要论辩术那些文人之流才是专家,所以她只死守着一点,你说医术是小道方技,那当今天下人需不需要医者?谁敢说自己不需要,那往后生病,也不要吃药看病好了。

  如果说读书学儒是人心所需,那么学医治病就是人身所需,有谁说自己能脱离了身体,一味的去追求精神呢。

  要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去谈其它啊。

  另一边那些文人甚至一些大儒文臣同样争吵激烈。

  三天的时间,双方各持己见,这场辩论最终没有分出胜负。嘉和帝纪若兰只是命人将这场辩论的过程记载下来,随着那些文人的抗议之声渐渐传遍天下。

  而医官制度也被继续推行了下来。从这一点看来,虽然嘉和帝没有说谁胜谁负,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她的偏向了。

  这让陈真大出了一场风头的同时也是她首次走上台前。

  过去的时间里,陈真虽然游历天下行医,名声远扬,是天下有名的神医,但是毕竟也只是一个医者而已。

  直到她展现出与女帝纪若兰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与她的弟子陶莹二人,深得女帝的信任。才开始正式进入了百官重臣的视线中。

  然而陈真行事低调,并不以骤然得名而有改变,时间长了,众人对她的关注也就渐渐淡了,反而她的弟子陶莹渐渐为天下所知。

  陶莹如今执掌大纪的太医署,身为太医令,同时也是主持医官考试的主导人。

  三十多岁就身居高位,每日出入宫廷,深受女帝的信任。还有先前跟随陈真一起行医天下的经历,可以说陶莹的人生,比天下绝大部分的人都来的精彩。

  这也养成了她极高的心气,至今未婚。

  陈真没有过问过她这事,她的祖父陶渊倒是着急了一阵子,但是陶莹不着急,她也不是一个可以听人摆布的人,陶渊没有办法也就听之任之了。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活到这个岁数,对于很多事情也看开了。

  然后就在他看开了的时候,陶莹不声不响给他搞出了一个孩子,让他气的够呛。

  “这是你的曾孙,陶希。”陶莹把一个几岁大的孩童抱到陶渊面前,陶渊看着那个肖似陶莹的孩子说不出话来“你…你一未婚女子哪来的孩子…”

  “我生的。”

  陶莹毫不避讳说到“您当初不是一直感伤我陶家后继无人吗。”

  陶渊想起当年自己独子去世后,他抱着陶莹伤心时说过的话,神情复杂。

  分封功臣、制定法度、科举考官…当新朝的各项事情安定,走向正轨时,一件事情被提上议程。那就是立储。毕竟储位不定,人心不安!至今还有些投机者簇拥在纪昱或者纪若兰的两个哥哥,或一些纪氏皇族身边,想要混个从龙之功。

  这些都是储位不定的缘故。毕竟纪若兰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古时这个寿命不长的时代,已经可已说是高龄了。

  在众多大臣的多次上表奏疏以后,纪若兰终于开口,让一些适龄的纪氏皇族的子弟教养与宫中,并且寻找名师大儒给他们上课。这个举动让很多人都以为皇朝的太子会从这些人中选出,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纪若兰又时不时关心下郡王纪昱的情况,多有赏赐。纪昱也有很多孩子,毕竟曾今的翊王纪昱虽然谋反,但他的孩子也是女帝的亲孙子啊。

  就在众人这样的迷惑中,纪若兰一直没有松口立太子的事情,直到嘉和五年,纪若兰才领出一男一女两个四岁多的孩童。于是众人方知,女帝早已在瞒着众人的情况下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也有人想起了有一段时间女帝以面生恶疾立帐幕上朝的事情。

  纪家是有双胞胎基因的,纪若兰与她的二哥就是双生子。只不过因为是高龄产子的缘故,在加上是双胞胎,这两个孩子刚出生时很是瘦弱,时不时生病,一直到四岁多了立住了才被纪若兰带出来与众朝臣见面。

  至于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谁,也成为了大纪朝的一大悬案。

  女帝有亲子,自然不需要在发愁立太子之事。而陈真也向纪若兰请辞离去。

  纪若兰阻止不得,见她心意已决,最终封她为医家圣手,亲送她至郊外长亭目送她离去。

  临别前,她亲自折下一支柳枝赠故人。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陈真算是纪若兰唯数不多可以信任说话的人了,她们两人之间也有一层别人无法言说的默契。甚至纪若兰能以高龄产子,安全的生下双生子,也全靠陈真的医术。至今那两个孩子都对陈真十分依赖。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她知道陈真不会再回来了。她们的关系太过于亲密,甚至纪若兰隐隐还有一种对陈真超越界限的依赖。

  这种依赖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太危险了。而在纪若兰还未察觉前陈真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苗头,所以她选择了离开。

  这对她对纪若兰都好。

  纪若兰也明白,她更加了解自己,阿苧的选择很对。

  否则她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会对这个知道她很多隐秘,让她依赖信任的人心生忌惮,欲除之而后快。

  她太了解自己了,这也是让她痛苦的地方,因为这就是帝王之心啊!

  当她手握权力的时候,她也不可避免的被这权力所左右。

  “师父,保重…我…”陶莹神色伤感,对于陈真的离去流露出不舍之意。但是在心里又悄悄松了口气。师父一走,她就是女帝身边最信任的人了。

  除了祖父陶渊外,陈真就是她最亲近的人,甚至可以说她的人生观很大一部分都是跟陈真学来的,有很多地方她都会不自觉模仿陈真。

  但她与陈真到底是两个人,同为女子,纪若兰对她的影响太深了。

  当年翊王嫡长子宴会上的奢靡场面,在她年幼心中印下了一颗名为权利的种子,生根发芽。她依然热爱医学,却也喜爱权势。

  纪若兰的强大被她深深崇拜着。

  可是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候,她的心中还是充盈着离别的不舍伤感。最终,她只能是说到“师父,你放心,我一定会将你留下来的女医制度传承下去,不让任何人破坏你的心血。”

  陈真对于这些看的很开,她要做的事情都已经达成,对于未来也没有什么执念,所以她对陶莹道“不用这样,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那些事情就让它们顺其自然发展吧。”

  接下来的时间陈真打算继续游历世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她没有去过呢。她曾今学过的武功剑法也被她练了起来,有这些也足够她自保了。

  更是通过学医,让她对人体的认知了解进一步加深,从上一世传承下来的《坤元真经》也被她修改,更加适合自己现在的体质修行。

  但是可惜,坤元真经是部不错的道家修行典籍,但却终究不能让人蜕凡成仙。上一世陈真最后也只是活了一百多岁。到达人体的极限寿命后坐化的。

  不过她比别人幸运的事,她还有更多的机会去完成这件事。

  早晚,她会在这无尽轮回中,找到一个答案。

  ——完——

  作者有话说:

  乱世医者本来也是个短篇,然后因为没有大纲就写的放飞自我了,笔力有限,同时里面也有很多谬误或者错处的,还请大家多多见谅!同时谢谢留言的小可爱们(づ ̄3 ̄)づ╭~

  下一章番外,包括大纪后续发展和现代描写,大家有没有想看的人物的?

  感谢在2021-02-08 04:10:09~2021-02-10 03:11: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乘风 80瓶;九零琅 4瓶;仙人掌与蔷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乱世医者(番外)

  ◎(现代番外在下一章!)个人番:元嘉公主·一生之憾/毛恒·天下大同◎

  元嘉公主·一生之憾

  大纪朝开国女帝共有两个孩子, 分别就是元嘉公主纪祁瑶与兴庆帝纪祁阳。

  元嘉公主小的时候,是和兴庆帝一起抚养的,因着是双生子,他们的关系相较寻常的手足更为亲近, 晚上睡觉都是靠在一起才会觉得安心。在元嘉公主五岁之前的记忆中, 她的记忆画面其实很单薄。只隐约记得自己和哥哥身体不好, 经常生病,呆在一处大院子里,虽然有很多人照顾自己,但她们都跟哑巴一样,恭谨而沉默。

  只经常会有一个人来看自己,她身上总是带着一股药香, 虽然每次她来都代表自己又要喝苦苦的药汁了,但是她却会给自己带一些新奇的小玩意或者将新奇有趣的故事。元嘉公主和兴庆帝都叫她苧姨姨。

  于是那个人成为元嘉公主暗淡记忆中不多的一点色彩, 以至于到后来元嘉公主十多岁时偶尔还会叫起那个人的名字。但是却再也想不起那个人的具体音容了,因为她在元嘉公主四岁多的时候就离开了大纪帝都。

  后来元嘉公主每次见她的母亲提起那个人的时候, 眼神里都是复杂与怀念的伤感, 但是却并不让人传召她来帝都见一面。

  她那时不懂,母亲都已经是皇帝了,还有什么事情是她不能做的吗。为什么想要见一个人却不见呢。

  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明白, 人世间有些事情,纵使是帝王之尊, 也不能如愿。

  元嘉公主最开始和嘉和帝并不亲近,在元嘉公主和兴庆帝小的时候,见到嘉和帝的时候并不多, 因为她实在太忙。有时候忙起来的时候元嘉公主经常连着好几日都见不到她一面。

  等到她和哥哥渐渐长大, 开始开蒙读书, 每天都有好几位师父围着她和哥哥打转,他们和母亲相处的机会才多了。母亲也会每天过问他们的功课,学习情况。

  但她还是对母亲没有多少时间陪自己而感到伤心,直到在外邦来使进献的国朝大会上,母亲亲自把她和哥哥抱于膝前。

  她和哥哥一左一右与母亲一起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母亲的手臂揽着他们,与他们一起看着下面百官俯首,山呼万岁的场景,元嘉公主才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是皇帝,是天下之主。

  不过那又怎样,元嘉公主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她依旧是哪个爱玩爱闹的小公主。她的母亲是皇帝,她是皇帝唯二的孩子,就连她的封号都取自大纪的年号中,所有送到她的面前都东西总是最好的,凡是她想要的没有她得不到的。就连她的哥哥也会让着她这个妹妹一些。

  每次她撒娇任性的时候,周围的宫人嬷嬷都会哄着她宠着她,因为她们都觉得,小公主吗,任性一点又有什么呢。女儿家本来就是要娇养的。所以元嘉公主喜爱华服珠宝,喜爱、宴、饮游玩,喜欢一切美好而漂亮的东西。为此,嘉和帝曾一度发火责罚过很多人。

  自从元嘉公主和兴庆帝的存在被众人得知以后,百官重臣请立纪祁阳为太子的奏章就络绎不绝,一封接着一封,毕竟嘉和帝年纪已经不小了。

  最终在这种情况下,迫于压力,纪祁阳被立为了太子,虽然如此,但是嘉和帝也没有放松对元嘉公主的教育。

  国之储君,所学的东西也比通常人要多的多,课业繁重的同时还要学习习武骑射。嘉和帝对于这些要求很严格的同时,她还让元嘉公主跟着太子一起学习。

  但是元嘉公主实在受不了那种枯燥乏味典籍文章的学习,她对于那些也不感兴趣。至于骑射练武,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连站在太阳底下时间多一会儿都要被忧心皮肤会不会被晒到,更何况是习武骑射这样的专门磨炼人的事。

  在她骑马的第一天大腿被磨的生疼之后,元嘉公主就哭闹着不干了。她是金枝玉叶的公主,真要不想干,那些教授她的老师们也不敢强迫。于是聪明的发现了这点的元嘉公主越发得寸进尺,甚至开始逃课逃学,带着自己的伴读躲到皇宫偏僻的地方玩捉迷藏。

  发现了此事的嘉和帝第一次狠狠的责打了元嘉公主一顿。小公主捂着被打的红肿的厉害的手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她说道:“母亲,儿臣不是故意要逃课的,儿臣只是不喜欢这些,这些明明都是哥哥要学的。”

  她脸蛋粉嫩,琼鼻樱唇,年轻稚嫩的面庞和她母亲年轻时一样,美丽动人。她喜爱音乐、绘画、诗书、茶艺,喜爱一切风雅之事,甚至她的琴音能令飞鸟驻足,凡是见过她的没有人不夸元嘉公主聪慧灵巧、才情过人的。

  嘉和帝叹了口气,才道:“你们是双生子,本就没什么大小之分,你一直叫祁阳哥哥,但其实你是和祁阳一般大的。早知道,就应该叫你做姐姐的。”

  “我不要”纪祁瑶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她喜欢有人宠着的感觉“祁阳哥哥是太子啊,我只是个公主,大家都说我只要开心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才不需要学那么多呢。”

  “那是旁人那么说,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嘉和帝语气温煦,乍一看似乎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但是纪祁瑶却敏锐的察觉到自己母亲说出这句话的不一般。

上一篇:重回九零好村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