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 第29章

作者:枝上槑 标签: 穿越重生

  船在沅阳县城外码头泊停。

  即便早做了准备,临了,还是难免近乡情怯之感。

  姜佛桑在舱室踟蹰许久,方才下船。

  良媪称女君在船上待得久了,想上岸走走,邵伯也未多言,派了几个府兵随护。

  马车已备好,正要行驶入城,突闻一阵喧嚣之声。

  着人打听,才知是在举办龙舟竞渡,就在距此不远处。

  端午竞渡在南地已成风气,京陵城每年都要赛龙舟祭水神,比这还要盛大,良媪等人并不觉得稀奇。

  邵伯、南全等人却是未曾见过这等场面。

  极目望去,洪流滂濞,放于百里,龙舟云集,蔚为壮观。

  四周的画船比之龙舟更多,首尾相衔、乘潮上下,士女如山、观者云集。

  邵伯看着眼前鼓掉争归景象,不禁大发感慨:“江南富庶,膏壤千里,又岂止京陵呢,区区一县竟也不输几分。”

  南全不管这些,少年心性,只想凑热闹。

  他疾跑几步追上前头马车,揣着小心思殷勤询问:“少夫人可要去看竞渡?”

  不拖着少夫人,他怕邵伯不肯放他去。

  马车内静了片刻,才有声音传出:“也好。”

  岸边搭了高高的看台,十余艘龙舟齐头并列于江面。长十余丈,高七八尺,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枻者,不下七八十人。

  只无龙头,亦无龙尾,要等请龙祭神的仪式之后才能安上。

  “听闻裴府君也要来!”

  “当真?那赶紧找个高地占着,好看得清楚些……”

  “你站得纵使再高,裴府君焉识得你是谁?”

  “去去去!许太守与民同乐,就不许民与太守同乐?”

  “哈哈王四,浑酒又喝多了罢……”

  嬉笑玩闹声中,还夹杂着妇人女郎们的窃窃私语。

  “听闻裴府君甚爱重其夫人,太守府中几无后房。”

  “我也有此耳闻,不知那太守夫人是何等样人物……”

  “我曾远远见过一回,绮丽殊绝,当真是一貌倾城!”

  “我也有幸一瞻,确是极有气韵的美人,只不爱笑。”

  “岂止呢,还是再醮之身……”

  良媪看着女君面无表情的小脸,突然有些后悔:“人太多,如若不然,咱们还是……”

  “下车罢。”姜佛桑出声。

  良媪顿了顿,叹气,为她戴上了帏帽。

  下车的一瞬,人群骚动起来。

  “快看,来了!”

第37章 一家三口

  “府君至!府君至!”

  随着此起彼伏的唱和声,人群自动分至两边,中间留出宽宽的过道,供太守府的马车通行。

  场面愈发拥挤,扈家府兵扮做寻常百姓分布四周,不着痕迹将姜佛桑所立之处圈起,闲杂人等接近不得。

  良媪见状安心不少,仍叮嘱菖蒲和幽草两个要多加留神,护好女君。

  姜佛桑并未注意这些,她的目光随着中间那辆阔大无比的马车移动。

  直觉告诉她,她想见的人应当就在那里面。

  马车停在了高台前。

  身着大袖袍服头戴漆纱笼冠的中年男子当先下来,身躯凛凛、威仪堂堂,极具魅力,据说年轻时也是掷果盈车的风流人物。

  面对民众的欢呼声,他先是招手致意,而后转身,向着马车含笑伸手。

  两边的侍婢将车帘分挑开,其内走出一妇人来。

  似轻云出岫,又如夭桃秾李绽于眼前——果真容色倾城!

  太守夫人露面的刹那,民众的欢呼声到达了顶峰,直有沸反盈天之感。

  而对此情此景,美妇人仅是略一颔首,容颜清冷,当真一点笑貌也无。

  即便如此也引得百姓好一阵欢腾。

  裴府君携着夫人的手下了马车,走上高台,期间呵护小心,关爱备至。

  两人于高台落座。

  裴府君跽座首位,府吏似是在与他讲述稍后的祭神流程,他点了点头,目光却不曾稍离坐于身侧的夫人,还附耳过去与她说了句什么。

  夫人黛眉轻蹙,也瞧了他一眼,似有嗔意。

  裴府君抚了抚短髭,收回目光看向前方龙舟所在,面容带笑。

  默契的互动中藏着无形的亲密,看来沅阳民众所言非虚,府君果然极其爱重夫人。

  姜佛桑垂下眼睫,片刻后复又抬起。

  人流如织,她的目光只看向高台上华服雍容的美妇。

  良媪常夸她阿母是何等艳绝人物,祖亲偶尔也说她长相肖母。

  今日一见,才知并非如此。

  她哪有眼前人貌美,即便有相像处,顶多也只像了五成。

  耳边传来议论声——

  “太守夫人今年也三十有余了吧,竟还如此……”似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只好一劲儿感慨,“年轻时不知又当如何绝色。”

  旁边人掩唇笑:“不是绝色,又岂能将咱们裴府君勾魂摄魄?”

  “听说两人是在南迁路上认识的?英雄救美,又逢美人孀寡,水到渠成啊!”

  “哪有你说得这般轻巧,裴府君为了求娶干等了好几年呢!”

  “哟!难道是美人心系亡夫?”

  “这可说不准,许是还有孩子……”

  “没听说太守夫人前头有孩子呀,倒是给咱们裴府君生了个小郎君。瞧,那呢!”

  高台上,点香烛、烧纸钱、供牺牲、祭龙头,一应流程眼看即将走完。

  裴府君一改先前和煦,面容端肃起来,带着一干府吏,擎香祝祷——祈五谷丰登,祷风调雨顺,也保佑等会儿赛舟的健儿们平安。

  祭罢,梢歌乱响,喧振水陆。

  插着锦旗彩竿的龙舟均已安上龙头龙尾,随着一声令下,数舟并发,迅楫齐驱!

  霎时间,棹如飞剑,鼓声如雷,似惊涛涌起、雷雨交击。

  随着龙舟的飞驰,呐喊助阵声、拍掌高呼声,几欲震破耳膜。

  高台下的马车里突然传出一阵哭闹。

  两个青衣女婢从里抱出个锦衣小郎君,约摸五岁光景,生得粉雕玉琢,直若观音座下金童。

  小郎君方才应是在车里睡着了,眼下受了惊,胖乎乎的小手揉着眼睛,抽噎着要寻阿母。

  女婢只能将她抱往高台。

  小郎君见了母亲,挣脱下地,扑抱过去。

  太守夫人半起身,将他稳稳接住,清冷容颜添了一抹暖色,霎时变得生动起来。

  她将小郎君揽进怀里,轻拍脊背,柔声安抚,低眉垂眼间似有股无形的光辉萦绕,就好似那救苦的观音一般。

  小郎君偎在她怀里,不一会儿就停了哭声,大眼睛咕噜噜转着,好奇地指向江面,显然是想去看热闹。

  太守夫人伸指点了点他的额,虽显无奈,仍是依了他,起身将人抱去了高台边。

  府君已忙完,走到妻儿身旁,似不欲累到爱妻,叉手将儿子抱了过来。

  一家三口,皆眉眼带笑,或喁喁私语,或凭栏远眺,有种温馨在三人间脉脉流动,美好得似一副画卷。

  民众无不称羡。

  人群中,一道纤细的身影仓皇转身,逆着人潮疾步走远。

  -

  “少夫人怎地回来了?可是身体不适?”

  因姜佛桑匆匆折返,邵伯和良媪等人也回到了船上。

  面对邵伯询问,良媪含糊敷衍了几句,跟着便进了三层女君舱室。

  良媪进去时,姜佛桑侧卧于榻上,背对着她。

  良媪跪坐榻前,一声长叹:“是老奴的错,都是老奴的错。”

  她就不该说那番话,就不该让女君来沅阳。

  这些年都过去了,女君心伤已愈,见这一眼又能如何?不过徒揭伤疤。

  躺着的人无言,良久,缓慢摇了下头:“与你无关。”

  是她自己的问题。

  徒活两世,曾经耿耿于怀的人和事,自以为再见完全可以做到云淡风轻。

  却原来有些心结已成了死结。

上一篇:星际古法制卡大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