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知青 第246章

作者:芙梨椰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逆袭 穿越重生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4章

  ◎平反◎

  谢明望的职位最后确定下来, 借着职位变动的机会更新了档案。

  他的级别供应中有牛奶,再加上他有女儿,很顺利地给顾莞宁申请到了每天的鲜牛奶喝。

  三月中, 表姐一家终于从冀省回来。

  两家凑在一起相互认人, 然后吃了顿饭。

  谢晓晨和江锦康开始为体检忙得脚不沾地, 二老要带学生还要上班,难免顾不上孩子吃饭。

  于是,小明月就来到了她最喜欢的小姨家。

  冯秀芝花两天时间学会骑自行车, 每天中午接送孩子上下学。

  四月顾莞宁生日那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好的, 送送礼物, 第二天该干啥干啥。

  一转眼到了五月份。

  宿政委申请的连市驻军换防被批准,鉴于程砚洲还在任务中,这次换防就由曲副团带队。

  李向晴上楼告知顾莞宁,月中她们就该启程, 得早些收拾行李。

  一家人忙得团团转开始清点要带的东西。

  被褥铺盖、衣服鞋子、书本纸笔、碗筷茶缸、风扇收音机……

  整整装了五个蛇皮袋子。

  二哥顾鹤庭在东面山里结束训练,立马又申请了任务外出, 预计接下来一年大半时间都不在营区。

  年后裁军正式结束,阳市军区实际裁撤人数多达十二万。

  谢明望走马上任, 熟悉完工作紧接着就是视察和征兵,另外还有项选拔和训练任务,整个人忙得不知白天黑日, 每天能合眼俩小时就是烧高香了。

  至少最近一周顾莞宁都没见过他。

  去连市前, 顾莞宁还要安排小明月的学习课程, 她现在不止是这孩子的英文老师, 兼职课外辅导。

  此外还得和研究所沟通好, 每月的论文翻译用连市研究所的传真传送过来。

  严所长还把她介绍给了连市的研究所, 顾翻译,水平高质量好,值得信赖。

  一切都安排好,出发前,谢明望也终于忙里偷空出一顿饭的时间,叮嘱顾莞宁到了连市好好吃饭,不能逃避锻炼,最好每天都电话联系……

  巴拉巴拉一大堆。

  很快到了出发那天,大清早就有团里的年轻战士过来帮忙抗行李下楼装车。

  随行家属们不少,被安排在三辆长途车上。

  阳市到连市预计一天的路程,上午出发入夜能到,途中基本不停车休整。

  谢明望不放心地扒着车窗又嘱咐一遍,塞给女儿自己跟人借的票证,“好好吃饭,过阵子爸爸去看你。”

  顾莞宁也挺不放心这个亲爸的,忙起工作来什么也顾不上,她嘱咐警卫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办到。

  “爸,你也记得吃饭。我跟表姐说好了做着你的饭,你不想吃食堂就去表姐家,每天也至少睡六个小时。”

  谢明望笑着点头,“知道,我都记下了。”

  前面打头的车辆缓缓开动,谢明望带着警卫退开,冲顾莞宁和冯秀芝两口子挥手。

  程长河大声道:“谢老弟你就放心吧,咱常电话联系!”

  **

  车子开出营区,上了大路速度猛一提,进了小路就开始左右上下颠簸。

  司机开车的路子像开装甲车,推背感一绝,拐弯的时候恨不得来个漂移。

  这个年代的路况又不大好。

  顾莞宁不出意外地晕车了,赶紧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清凉薄荷糖,再加上果丹皮的威力,总算熬到目的地。

  这次换防共有两个团加一个后勤连,连市驻军营区分给他们一栋新建的宿舍楼。

  新建宿舍楼呈‘L’形,长边拢共有五层,集体宿舍空间比之前的旧宿舍楼干净宽敞,三层有一间大澡堂。

  凸出来的小短边儿只有三层,内部依旧是筒子楼宿舍,但格局大多是两室一厅,供家属们居住。

  家属楼和海边的距离不远,加上三层楼也不高,顾莞宁和冯秀芝程长河商量过后依旧选了三楼入住。

  三层小楼约有五十来间宿舍,两个团的家属住得满满当当。

  宿政委和李向晴带了女儿过来,就方便选了一层的宿舍。曲副团和他爱人选了顾莞宁对面的宿舍,参谋长也选了一楼的宿舍。

  入夜大家还没吃饭,中午也只是简单在车上吃了点儿。

  曲副团先安排大部队去营区食堂,留下一小队战士帮家属们搬行李,炉子和蜂窝煤得等第二天再去后勤部申请。

  顾莞宁和婆婆冯秀芝打扫屋子铺床,程长河拿着钱票去食堂,去之前敲了敲对门问曲副团爱人小赵要不要带饭。

  曲副团在下面指挥,他爱人小赵带着仨孩子多少有点不方便,当即欣然点头。

  忙完自家,顾莞宁还要在楼里转动,解决程砚洲团里家属的问题。

  等收拾好坐下吃饭,已经是晚上快十二点钟了。

  新建的宿舍每间都有淋浴间,或者去宿舍楼后面的大澡堂洗澡。

  海边的营区食堂很有本地特色,辣椒炒鱼丸虾丸,煎鱼炸鱼炖鱼比比皆是。

  程长河买了两大份炒鱼丸并两道其他的菜,米饭也给自家打了一盆,吃不完正明天留着吃炒饭。

  “我回来的时候路过小窗口,那屋里还开着灯,里头小战士说每天都有新鲜的活鱼卖,赶明天我早起过去买一条,回来咱炖鱼吃。”

  顾莞宁吃着饭不停点头,“听说海鱼不腥还没什么刺,清蒸都好吃。”她今天饿狠了,炫了两碗大米饭,吃饱后还继续塞了几个鱼丸。

  冯秀芝倒是吃得不多,“那咱明天清蒸,在这儿还得住一年呢,蒸炸炖烤都试着来一遍。”

  第二天整栋楼的人都起得晚。

  起得最早的程长河九点下楼的时候,楼里都静悄悄的,连孩子吱哇叫的声音都没有,可见是昨天累狠了。

  午饭前,曲副团带着小队战士去后勤部搬炉子和蜂窝煤,赶在饭点给楼里的家属们都换上了。

  程长河早就买好了鱼和菜,他们自个还带了少说够两天吃的粮食,昨晚也剩了不少米饭,午饭他就下厨蒸了条鱼,剩饭用带来的腊肉炒一炒,再用油渣炒了盘野菜。

  饭刚做好门就被敲响,开门是对面曲副团,过来给送鲍鱼红烧肉。

  “叔你们这儿还好吧?”曲副团关心道:“昨夜里乱,我媳妇儿带仨孩子腾不开手,说晚饭都是您给带的。”

  程长河摆手,“顺手的事,你家饭好了没?没做来这儿吃,刚出锅的。”

  曲副团道:“不了,叔,我刚在食堂吃过,过来就是看您这边咋样。刚来这几天忙,您跟婶子还有弟妹,有啥事就去团部找我或者宿政委,程团他还得少说俩月才能过来。”

  送走曲副团,程长河叫老婆子出来吃饭,“小曲说咱家老三还得俩月才能过来。”

  冯秀芝锤肩锤腰,“着那急干啥,以前两年三年也不是没等过。”

  程长河递给她筷子,“快吃,吃完我给你揉揉肩。”

  顾莞宁睡到下午才醒。

  她这屋有个大阳台正对着海边,傍晚余晖洒进屋里暖融融的。

  睡得时间太长脑子容易迷糊,顾莞宁盯着蚊帐顶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她们这是到了连市的营区。

  捂着饿瘪的肚子晃悠出屋,她揉着眼睛精准找到饭桌,“娘~”

  冯秀芝找了把梳子,三两下给她把头发梳成麻花辫,“饿了吧,你爹去买菜了。中午蒸了条鱼,小曲还送了道红烧肉,里头据说还有鲍鱼,给你留了一碗待会儿吃。”

  顾莞宁仰头问:“娘你出去跟人唠嗑了吗?”

  “没呢。”冯秀芝坐下来,“刚来大家都还没收拾好,过几天我就出去瞎溜达。”

  “唉!”顾莞宁叹气,趴在桌上,“其实营区里可无聊了。”

  不像在大队,除了需要白日上工,饭点唠嗑,假期串门,每天都多姿多彩。

  “也还行吧。”冯秀芝相当知足,“又不用下地干活,我还三天两头能吃到肉,我跟你说你杨婶子知道得羡慕死我!”

  顾莞宁噗嗤笑了,“那这几天你和爹先听听收音机,或者下象棋。”

  “我还是听收音机吧,我跟你爹都闹不明白那个棋是咋玩的。”冯秀芝摇着头,一脸抗拒。

  连市气候如春,五月份在阳市热得开风扇在连市还需要盖薄被。

  安顿下来后,顾莞宁的翻译工作也重新被搬出来,除了日常吃饭锻炼她基本上都在捧着论文研究。

  一天天肉眼可见,刚养出点肉的脸又瘦回去了。

  LJ

  冯秀芝和程长河变着法儿做菜,顾莞宁也给面子地每次都多吃半碗饭,结果饭吃了人就是不见长肉。

  冯秀芝也没法子了。

  到了六月底,谢明望来连市视察训练,父女俩相见,赫然发现对方都瘦了一圈。

  双双沉默。

  不是说了要好好吃饭吗?

  于是饭间,两人都盯着对方多吃半碗饭才罢休。

  谢明望这次来还带了个好消息。

  何红兵被抓了。

  趁这次,顾家很可能被平反。

  视察工作刚开了个头,谢明望腾不开手,顾鹤庭又不知道去哪个犄角旮旯里出任务去了,最好是顾莞宁去一趟京市。

  机会难得,顾莞宁收拾两件衣服就坐上了去京市的火车。

  对外冯秀芝和程长河就说儿媳妇是回家探亲。

  这次来京市顾莞宁先头两天还是住在徐家,后头因为何红兵被抓,徐敬园带着丁家人找上门求助,顾莞宁险些被认出来才不得不去京郊营区。

上一篇:重生在夫君登基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