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9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对。”孙敏自己是个爱打听事儿的,又有个厂办的表哥陈照新,消息比盛景要灵通,“秦淑芳没儿子,就两个女儿。宋雪是她的大女儿。”

  “哦。”盛景不怎么感兴趣地点了点头,又问,“夏中杰的事,是秦淑芳托你来打听的?”

  孙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她一直在求我,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那你跟她说,我不了解夏中杰。她要打听,自己打听去。”

  宋雪如何且不说,秦淑芳却是朵黑心老白莲;夏中杰这人盛景不喜欢,夏老太等人也有很多小算计。

  反正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夏家情况,不管盛景说好说坏都讨不了好,她是傻了才掺和其中。

  孙敏挠挠脸,小声道:“我知道秦淑芳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不是替你担心你邻居吗?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看来你邻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盛景朝她竖了一个大拇指:“姐妹,聪明。”

  过了几天,食品厂召开了一次职工大会,周涛表扬了一部分工人。这些人都是前段时间老老实实在厂里做事的,其中就有盛景的名字。其他人都被评为了这一年度的劳模,而盛景则得了一个正式工名额。

  散会之后,夏中杰推着自行车就又往盛景身边凑:“小景,一起回去。”

  “你不是说家里事多,要回去帮忙做事吗?赶紧走吧,我跟方毅慢慢走就行,就不耽误你了。”盛景说着,又一指远处,“宋雪正朝这边看,是不是在找你?”

第59章

  ◎北城的高考生都被分在了不同的考场◎

  夏中杰一愣, 慌忙回过头去,却没看到宋雪。

  但盛景是什么意思就很明确了。

  夏中杰不敢得罪盛景, 就狠狠地瞪了方毅一眼, 一个人骑着车跑了。

  之后他就再也没跟盛景和方毅一起上下班。

  盛景和方毅则一直同进同出。盛景现在在厂办,有时候下班没那么准时,她也会叫方毅等她。

  他俩的这个情况, 被大杂院里的人看在眼里,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两人是不是在谈对象。

  这天下班, 盛景正在厨房里忙活, 陈小娟过来了,告诉盛景:“盛景姐,你知道不?赵盼儿要结婚了。”

  “哈?”盛景手上的萝卜差点掉到盆子里。

  “跟谁啊?我怎么不知道?”她好奇地问道。

  “就是夏大妈那个侄外孙。那人昨天从乡下回来了, 今天中午两家在国营饭店见了一面, 双方都还算满意。两家现在在商议结婚的事了。”

  盛景:“……”

  虽然这时代北城的年轻人结婚主要还是靠人介绍,但介绍认识过后总要见上几面,相处相处、了解了解。

  夏老太侄外孙不知道马上要高考,他想要回城,好不容易遇到个有正式工作且有住房的赵盼儿,急着结婚,盛景能理解他的做法。

  可赵盼儿急个什么劲儿?她跟方毅同岁, 十九岁都没到呢。就算嫁不成方毅,也不必这么着急结婚吧?

  但这都不关盛景的事儿。

  以前她遇见赵盼儿还会礼貌地叫一声“盼儿姐”,赵盼儿也会点点头算是回应。

  可自从那天赵盼儿从方毅那里被赶走后,她对盛景就眼睛不是眼睛, 鼻子不是鼻子的。盛景跟她打招呼, 她不光不应, 反而用力瞪盛景。

  盛景又不是受虐狂,没的热脸贴冷屁股的。她叫了赵盼儿一次被瞪了之后,看到赵盼儿就跟没看见似的。赵盼儿瞪她,她也回一个冷冷的眼神。

  现在赵盼儿闪婚,盛景不会去规劝。赵盼儿也不会听她的劝。

  果然陈小娟说那话后没两天,赵盼儿就结婚了。

  大杂院里的人都去观礼,并送了一些生活用品作贺礼。

  虽然赵盼儿做了糊涂事儿,但对方毅没造成实质性伤害。现在她要结婚了,方家祖孙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们跟盛家商量过后,两家便凑钱凑票准备送一个暖水壶做贺礼。

  “盛景姐,咱们一起去吧。”何美华和陈小娟来叫盛景一起去观礼。

  盛景对这时代的婚礼也十分好奇,而且一个院子里住着,没必要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她跟赵盼儿互不搭理是私下的,如果赵盼儿结婚她都不去,大杂院这些大妈大婶不知怎么议论她俩。

  她便跟着两人一起去了。

  婚礼十分简单,就是新婚夫妻拿着□□,对着伟人画像行礼,礼仪就算走完了。

  赵盼儿的新婚丈夫陶立冬是个文文弱弱、眉清目秀的二十多岁的青年。面对邻居们的打量,他颇为局促,与人说话也温言细语的,十分腼腆。跟说话剪利、做事风风火火的赵盼儿是两个风格的人。

  从赵家出来,大家就问夏老太:“你这个侄外孙,是做了上门女婿了?”

  夏老太叹气道:“有什么办法呢?我哥嫂——也就是他爷奶都还健在;他上头两个哥哥都结婚了,还生了孩子;他还有个妹妹今年十七岁,也没工作。家里就两间屋,隔成了小小的四间,人多得恨不得摞起来住。他就算想办法回城了,家里没地方住也结不了婚。倒不如到赵家来过日子。”

  “希望小两口能和和美美过日子吧。”邻居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进入到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盛景跟着大杂院里的人囤了冬储大白菜,又跟方毅一起积了半缸子酸菜,忙忙碌碌到了年关,又开始准备年货。

  盛家两人都上班,还都是正式工,都有厂里的福利。食品厂虽然是小厂,但因为自己就是做食品的,拿食品当福利发给职工也就是个成本价,因此盛景得的东西并不比盛河川的差。

  方毅现在虽然去食品厂上班了,但临时工没有福利,只能用内部价购买厂里的产品。

  好在方勇刚那里派了警卫员来,穿了便衣装作亲戚的样子,给方家送来了一大堆东西。

  到了年三十,四人商量了一下,各自在自家厨房做了几样菜,拼在一起过了个丰盛的年。

  大年初一或初二,盛爱国肯定会带着一家老小来拜年的,盛景可不想跟他们有什么瓜葛。

  她直接跟盛河川表明态度:“环化胡同那边来拜年,我就去美华那里呆着。您要是留饭,我就在陈婶儿家吃。”

  她不可能跟盛爱国一家和解。但也不能因为自己,就要求盛河川跟弟弟断绝来往。盛河川与弟弟相聚不易,盛爱国也没有十恶不赦。

  盛河川点头:“去吧。我让他们坐一下就走,不会留饭。”

  “好。”

  大年初一,盛景一听夏老太在倒座那边嚷嚷,就知道盛爱国一家来了。她跟盛河川打了声招呼,把自己这边门锁好,去了陈映霞的女儿何美华那里。

  陈映霞一家在东厢有一间屋子,紧靠着正房北屋。

  后来她家儿女都大了,六八年盛河川的养子盛文骥跟盛河川划清界限,带着妻子儿女搬出了这里,陈映霞夫妻俩就把盛文骥一家住的那间屋子租了下来。

  陈映霞有三子两女。大儿子结婚并有了孩子,大女儿出嫁了。另两个儿子下了乡。最小的女儿何美华今年十四岁。

  托两个下乡插队的哥哥的福,何美华得以带着四岁大的侄女单独住一间屋子。

  盛景拿着书到何美华的屋子坐了一个多小时,盛河川就来叫了她。

  回到家她没问盛爱国一家的情况,盛河川也没说。这件事情两人默契地糊弄了过去。

  初二这天盛家来了三个意外的客人。卫铮经过这么久的休养,终于康复了。他特意跟着他妈妈,还是上次跟着章夫人来的那个警卫员一起又来了大杂院一趟,特意感谢盛景和方毅。

  好不容易送走了卫家三人,夏老太带着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后脚就上了门。

  盛河川的脸沉了下来。

  “你家小子的工作我真的爱莫能助。就算是周厂长本人也帮不了。毕竟厂子是公家的,他不能慷公家之慨,让本来就闲着的工厂再养临时工,到时候他这个厂长都要被人撸下来。”

  说着他把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这是当初你们拿来的东西,我帮了不你们,受之有愧,你们拿回去吧。”

  “不用不用,这怎么行?”夏铭学腆着笑脸把东西又推了回去。

  他转头朝方家那边看了一眼,问盛河川:“那方毅呢?他也没班上了?”

  盛河川点头:“食品厂是不需要他去上班了。不过我们厂最近接到一个宣传任务,要办一个简报。这简报是要在整个机械系统发放的。我跟厂里推荐了方毅,领导们看了他写的文章,就决定请他去帮一个月的忙,帮着写文章和审稿件。等下个月简报刊出了,他也没班上了。”

  也是凑巧,正好他们厂有这么个任务。方毅的履历亮眼,在杂志上登过好些文章,而且反响很好,机械厂的领导以前还看过他的文章。盛河川极力推荐,替方毅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当然,机械厂没这个任务,他会让方毅继续在食品厂呆着,哪怕不要工资都行。再怎么的也得把这一两个月混过去,免得发生盛景梦里的那样的悲剧。

  至于夏家人怎么想那就管不着了。他们还能因为担心夏家人不高兴而不管方毅的生死不成?

  刘凤芹眼睛一亮:“我家中杰写文章也很厉害的,让他也去帮忙吧。”

  盛河川看了夏中杰一眼:“如果中杰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可以拿给我,我拿去给领导看。至于领导用不用我就没把握了。毕竟这种活儿,是需要真本事的。”

  “否则我们厂那么多大学生,厂办还有北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呢,高中毕业能写点小文章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多少人想趁着这个机会在领导面前露脸。没道理自己厂里的职工不要,非得到外面请一个写文章一般的人不是?不是出类拔萃的人材,我们领导是看不上眼的。”

  夏家人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夏中杰哪里会写什么文章?就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文都没写过几篇。他小学五年,初高中各两年,加起来九年的时间,正是在运动这十年内。他说是高中毕业生,可水平估计连运动前高小文化的人都不如。

  而机械厂这样全国都有名的机械大厂,还真不缺大学生。夏中杰这样的,就是进去车间里干粗活,没有门路想都别想,更不用说去坐办公室写文章了。

  最后夏家人还是把盛景拿出来的那一袋东西提回去了,离开时还满脸的不高兴。

  盛河川苦笑一下对盛景道:“果然被你说中了。”

  “爷爷放心吧,公道自在人心。”盛景道。

  夏老太虽然不敢跟人起正面冲突,可她天天盯着别人家,又爱嚼碎嘴子。

  哪家多吃了两顿肉,哪家给孩子买了新衣,哪家的父母偏心谁,哪家夫妻拌了嘴,哪家儿媳在背后埋怨公婆……这些大家想瞒着的事,都被夏老太抖搂了出来。

  这大杂院里不知有多少人心里恼她。

  午饭的时候盛景提着米菜去了水笼头那里淘洗,一脸的不高兴。

  众人问她话,她只管摇头,并不说什么。

  大杂院这么多人,又是在年初,大家都不用上班歇在家里,夏家人提着东西去盛家,没少人看到了。

  现在看到盛景这样,大家都有了猜测。

  等盛景提着菜回家,马桂英找了个借口,跑来问她:“怎么回事?”

  盛景一脸气恼地把事情跟她说了,道:“当初他们家说得好听,说年后就算厂里不要临时工了他们也不怨我爷爷。现在又是这副嘴脸。”

  “当初我这个临时工都花了好几百块钱呢。他们什么钱都没花,只送了两瓶麦乳精和一盒饼干。我爷爷拿了这些东西去厂里帮他说情,自己添了不少东西,还搭上了自己的人情。上午他们来的时候我爷爷实在没办法,拿了两瓶麦乳精和一盒饼干出来,叫他们把东西提回来。他们把东西拿走了不说,还满脸不高兴。”

  说到这里她道:“我爷爷当时就说了,往后大杂院里的人有难处,别找他,他谁也帮不了。”

  马桂英气得要死。

  陈小娟十五岁,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她还打算到时候求一求盛河川,让他帮帮忙找个临时工给陈小娟干呢。结果夏家这么一搞,盛河川寒了心,不打算帮大家伙儿的忙了。

  真是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没到下午,大杂院里就传遍了夏家做的缺德事儿。尤其那些家里有儿女想要找工作的,更是暗地里把夏家人骂得个狗血淋头。

  夏老太出来聊天,发现大家都不搭理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这回事时,回家跟儿媳妇嘟哝,一家子不知怎么的就闹了起来。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的这个冬天,就在这家长里短中悄然过去了。

  方毅仍活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