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38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但盛景一定要他们拿着,又说是自己亲自做的,厂里有内部价,不贵,杜少薇没办法,这才拿了。

  送了回礼,这就跟古代的端茶送客一般,客人识趣的话就该告辞了。

  兄妹俩不好再呆,告辞离开了。

  这一回杜少薇没说什么,盛景也没说“你们再来玩啊”之类的客气话。

  等下午盛河川回来,盛景把这事跟他说了。

  盛河川没说什么,只道:“这件事牵扯到你方爷爷和方毅,你还是少跟军区大院的人来往比较好。当然,爷爷只这么一说,你有交朋友的权利。真要喜欢,也没必要顾虑太多。”

  “我知道了,爷爷。”

  过了两天,盛河川下班回来,带回来一网兜的糖果饼干点心。

  盛景诧异问道:“爷爷您要买这些,怎么不跟我说?我在厂里买又便宜又好。”

  食品有给职工的福利,那每月可以用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糖果点心,还可以购买在制作过程中出了点问题但又可以吃的点心,以及点心切出来的边角碎屑。

  自从盛景去食品厂上班,家里就没缺过糖果点心。

  她送给杜家兄妹做回礼的那两盒月饼,就是她从厂里按批发价买的,买了好多盒回来,要给盛河川走礼。

  盛河川朋友多,不管是他自己的事还是替盛景、盛琳找工作,都帮了不少忙。中秋节自然要送礼感谢一番。

  “中秋节你不是要去李家庄走礼吗?这是我给你准备的送人的礼物。”盛河川道。

  “谢谢爷爷。”盛景很感动。

  盛河川的意思她知道:她准备的是她的,老爷子准备的是老爷子的。这代表他记得这茬儿。

  而记得这茬儿,不是感激李先进和朱春花,只是把她这个孙女放在了心窝窝里疼爱。

  “我也不打算多带,就带点水果硬糖和一盒四个月饼,拿两斤厂里那种点心边角碎屑、割半斤肉就行。您买的这些,要不留着自己吃,要不就送人。”

  老爷子买的可是高档货,跟江锦食品厂的不是一个档次。

  送得太好,盛景担心养大了朱春花夫妇的胃口。本来她走礼就是不让人说闲话,并不是真的对朱春花夫妇俩有感情,随便送送就行了。

  但在十三中见到了盛琳,盛景有预感,她回李家庄时一定会看到李玉芬。而以李先进的德行,没准又想做一株墙头草。盛景不得不用丰盛的物质砸晕他,让他看清楚现实。

  以李玉芬的抠门劲儿,那是绝对不会带什么好东西回娘家的。

  所以哪怕她跟盛河川很缺肉票,她也不得不割半斤猪肉回去。

  农村人走礼最看重的就是肉。毕竟农村人没肉票,除了过年杀猪分到点肉,那是一年到头见不到点儿荤腥。要让李家庄的人和李先进夫妇俩说她有良心,这肉是少不了的。

  而她送给李家的月饼,又跟买给盛河川走礼的不同。那盒月饼算是残次品,有印模的时候印歪了的,有烤制的时候烤过火了的。作为拿去副食品商品或百货商店出售肯定不行,但自己吃却是没问题的。

  那种月饼,比给盛河川买的那些要便宜一半。

  除了送给李先进家的这盒,她还买了两盒一样的留着自家吃。

  两人都是聪明人,话不用多说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盛河川道:“你看着办吧。反正礼物爷爷买回来了,心意就到了。至于带什么去走礼,由你决定。”

  盛景就笑:“好。”

  中秋节前的那个周末,盛景骑着盛河川的自行车,带着礼物去了李家庄。

  一进村她就遇见了刚刚收工回来的村民。

  “哎哟,这不是小余吗?这是回来看舅舅和舅妈?”刘大婶隔老远叫道。

  这一嗓门把附近的村民给叫了回来。

  “果然是城里的水养人。看,胖了,小脸儿都红润了。”

  “穿着新衣服,骑着自行车,走在路上我都不敢认了。”

  “哎哟,这肉得有半斤吧?还全是肥肉!这下你舅妈可得高兴坏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盛景就笑。

  养了快一个月,天天喝宋津东给她开的补身体的药,吃的又好,她脸上有肉了,也白了一些。她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好了很多,起码不像原来那么畏寒,手脚也没那么冰凉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4 21:52:06~2023-03-15 21:31: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魏紫、书荒十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留我还是留她◎

  她叫了一圈人, 又从袋子里往外一把把地掏糖果,塞给众人:“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甜甜嘴。”

  原主在李家庄能长这么大, 没少得这些村民的照应。

  朱春花懒, 下工最积极。她原已快走到家门口了,听说盛景回来了,她赶紧往回跑。这不, 隔老远就看到盛景一捧捧地把东西给人,还有一些人陆续往这边来。

  她心疼得嘴唇都打哆嗦,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盛景身边:“小、小余……”

  “舅妈, 我回来了。”盛景冲朱春花甜甜一笑, 转头对大伙儿道,“大家赶紧回去做饭歇息一会儿吧,我回去了。”

  她刚才分东西的时候也是有数的。对原主好的多给些, 一般的少给些。以前对原主不好的, 她就直接避开伸过来的手,一颗糖都不给。

  朱春花到得也及时,避免了更多人来讨糖。

  她拍拍自行车后座:“来,舅妈,我载您回去。”

  朱春花高兴得眉开眼笑:“好好,舅妈也开一回洋荤。”助跑了几步,跳上了盛景的车后座。

  “啧, 小气,连颗糖都不舍得。”没得到糖的人眼馋地看着刘大婶这些人,嘴里自然没好话。

  刘大婶毫不客气地怼过去:“不给就对了。你以前还欺负过人家小余呢,你忘了?你忘了小余可没忘!”

  这话说得那人讪讪的, 赶紧走了。

  “马上中秋了, 我就知道你今天肯定要回来。”朱春花坐在车后座上, 对盛景说道。全然忘了昨晚她还跟李先进叨叨,说盛景没良心,过继后这么久都没来看他们。

  盛景解释道:“我爷爷给我找了个临时工,我上班挺忙。周末要收拾家里,没得空。这不,我一学会自行车就赶紧回来看您了。”

  “什么临时工?”

  “食品厂。中秋做月饼,过年也要做糕点,厂里怕完不成生产任务,就招几个临时工。过了年后生产任务没那么重了,我这个班可能就没得上了。”

  “哎哟,食品厂啊?那可是好单位。你们岂不是天天有糖果糕点吃?”

  盛景就笑:“您想得美。那是公家的,谁敢在做事时塞一口进嘴里,就等着被开除吧。”

  刘光明自己贪,要是再让工人偷吃,那食品厂损耗就太大了,后果他承担不起。

  所以他管纪律管得特别严,也在车间里安插了许多眼线,谁偷吃就严惩谁。所以食品厂在这方面的纪律还挺严明。周涛接管生产后就更不用说了。

  两人回到家,盛景把带回来的礼物一样样拿给朱春花,让朱春花乐得合不拢嘴。

  看到糖果,她又心疼分出去的糖:“你给那么多糖给那些人做什么?他们平时也没见给过你一颗糖。”

  “我吃过刘大婶家几个窝窝头,张大妈两个红薯,李四叔帮我扛过柴,青山哥在我被蛇咬的时候还救过我一命。这些我都不敢忘。”

  “什么救命?那蛇没毒,不过是虚惊一场。”朱春花嘟哝着,却也不说什么了。

  盛景有良心总比没良心好。有良心,以后才能掂记着他们。

  “那这包呢?”她又指着盛景没交出来的一包糖果。

  “还有些以前帮过我,刚才没在的。我一会儿去走一趟,也算是没让他们白白对我好。”

  朱春花心口疼,却不敢说什么。

  她干脆来得眼不见心为净,把盛景给的点心糖果锁进柜子里,脚下就往厨房走:“我去给你做饭。”

  她脚还没跨出去,就听门外一个女声传来:“嫂子,我回来了。”

  朱春花的脚步一顿,跟盛景对视了一眼。

  李玉芬怎么回来了?

  她以前就大年初二回一趟,中秋节可是不会回娘家的,就是老太太还活着的时候也不回。

  今天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盛景心里冷笑。李玉芬果然回来了。

  朱春花还没应声,李建设和李先进的声音先后在门外响了起来。

  “姑姑,姑父?”

  “玉芬,国强,你们怎么回来了?”

  听么盛国强也回来了,盛景跟朱春花又对视一眼,赶紧走了出去,就看到李玉芬和盛国强站在院子里。

  李玉芬手上还拎着一个网兜,网兜里装着四五个比杏子也没大多少的蔫巴小苹果。

  “这不中秋吗?我们厂里发了苹果,拿几个回来给你们尝尝。”李玉芬笑道。

  转过头来,看到盛景,她做出吃惊的样子:“小余也回来了?哎哟,真是不巧,路上都没遇到你。要是知道你也回来,我们就跟你一起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我现在改名儿了,叫盛景。”盛景面无表情道,“我骑自行车回来的,跟你们没法同路。”

  盛国强腿瘸,踩不了自行车。路远,李玉芬载他体力又不够。所以这夫妻俩要一起来李家庄,就得坐汽车,还得走一段路。

  因为不方便,也因为看不起农村人,结婚二十年,除了结婚、李老太去世,还有上次劝盛景,盛国强都没来过李家庄。

  现在啥事没有,只隔了一个多月他又克服着诸多不便,不辞辛苦地又来了一趟,这可不是忽然跟李先进这个大舅哥感情变好了起来。其中的用意,就是脑子最不好使的朱春花都能想明白。

  无非是盛景过继给了盛河川,现在上班有了收入,以后更是能继承盛河川的工作和财产,成了一块大肥肉了。

  为了从这大肥肉上咬下一口,李玉芬和盛国强可真是付出太多了。

  想明白这一点,朱春花和李建设都用古怪的眼神看向了盛国强夫妇俩,李先进则直接气笑了。

  亏得他以前还指望这个妹妹能拉拔他们一家,所以就算李玉芬把一个女儿扔到他家让他养,他也没说什么。

  现在这个女儿有出息了,李玉芬担心这口肥肉全被他家吃了,自己吃不上一口,今天巴巴地拉着男人回来抢肉吃。

  从他碗里抢肉吃还不算,拿几个营养不良的苹果,两个大人却要在他家吃一顿,这是咬女儿身上的肉不够,还要从他这个哥哥身上也咬一块肉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