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5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不管怎么样,你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替她下乡;否则免谈。”盛景态度坚决。

  原来盛景跟李先进说好,这时候他在旁边劝李玉芬,敲敲边鼓的。这会儿李先进却不作声了,只静待事态的发展。

  朱春花不放心,往锅里放了水后烧了火,就回到了堂屋门口偷听。

  听到盛景要二十块钱和十斤粮票,她忍不住了,进门劝道:“玉芬,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小余坚持,要不你就依她算了。”

  自己的女儿都找不到工作要下乡,朱春花根本不相信李玉芬能让自己的儿子当工人。她更愿意偏帮盛景。

  她养盛景这么大,盛景手里有了钱,不说全给她,给一半总可以吧?

  李玉芬原先确实打算以后等盛景满十八岁后,想办法让她回城,再在她的婚事上做文章,赚一笔丰厚的彩礼,甚至为盛家谋些别的好处。

  但事有轻重缓急,现在最关键的是把盛琳留在城里。

  只要盛琳顺利嫁给大院子弟能让盛家实现阶级跳跃,到时候儿子能有个好前程,她自己没准也能调到好的单位去,这比什么都强。

  更何况,事情可以反悔,而且等盛景在乡下受了苦,还得求着她反悔。现在答应她又有什么关系?

  但她深谙讨价还价的精髓,不可能盛景开什么条件就答应什么。

  她断然道:“不行。”

  “那就算了。”盛景站了起来,就想往外走。

  “站住。”李玉芬起身喝道,“你要是不答应,我马上把你嫁给老光棍换彩礼。有钱什么工作买不到?我是你妈,你户口在我手上,别以为能拿捏我!”

  “要是能这样做,你早做了吧?”盛景回头冷笑,“可不是随时随地有工作可以让你买的。盛琳下乡的期限马上要到了吧?你有时间折腾吗?”

  “那有什么?她下乡呆一个月,等我这里买到工作马上让她回城不就可以了?”

  “那你试试。”盛景的目光一片冰冷,“到时候我一头撞死在迎亲队伍前,把我条命还给你;也让世人知道,我有个狼心狗肺的妈。虎毒尚且不食子,你这样狠毒,你看看人家当官的愿不愿意让儿子娶这样人家的女儿?”

  “你……”

  盛国强一直默不作声地听李玉芬和盛景一来一往地吵,听到这里坐不住了,起身打圆场道:“行了行了,别吵了。”

  他对盛景道:“你妈也是话赶话,气极了才说这话,她心里是疼爱你的。”

  他又劝李玉芬:“算了吧。既然孩子心里有怨,钻了牛角尖,那就随她吧。父母总是倔不过孩子的。等琳琳结了婚,有能力帮她找工作,我们再去接她回城。到时候她就知道我们对她好了。”

  李玉芬这才仿佛被丈夫劝动了一声,疲惫地一摆手:“行吧,就照你说的办。”

  盛景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断绝关系这事,咱们得白纸黑字写下来,并且让大队长做证人,免得以后你又拿养育之恩说事,甚至拿捏我的婚事。”

  李玉芬吃惊地瞪大眼睛:“这怎么可能?”

  盛景转身在凳子上坐了下来,淡然道:“不行就算了,你们找别人替吧。”

  李玉芬勃然大怒:“我这就去找媒人,把你嫁给老光棍。”

  盛景嗤笑一声:“你也就只会这一招了。”

  “你……”李玉芬气却说不出话来。

  李先进赶紧打圆场:“行了行了,母女两个,没必要闹成这样。”

  他对李玉芬道:“玉芬呐,要不然你就答应她吧。反正吧,有没有孝心,不在一张纸条。有些人就算没有断绝声明,也照样不孝。等以后你给小余找个工作,让她回城,小余是个好孩子,她一样会孝顺你的,那张字条当不得真。”

  这种较量,就看谁更豁得出去。盛景明摆着光脚不怕穿鞋的,她连死都不怕,李玉芬还真拿她没辙。

  这会儿李先进给了她台阶下,她摆摆手,一脸颓然的样子:“行吧行吧,就按她说的做。”

  说完她回到凳子前,一屁股坐下,嘴里还嘟哝着:“我这是为了谁?不识好歹的东西。”

  “行了,你少说两句。”盛国强这会儿出来做好人了。

  他满脸无奈地朝盛景笑了笑:“小余啊,你也别怨你妈,她真的是从长远考虑,替你姐妹俩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你说你反正是呆在村里,无非是换个地方,也没损失不是?不过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他看向李先进:“先进啊,我跟玉芬还要回去上班,耽误不得。要不你看你去叫一声大队长,或者我们去他办公室,把这事给办了?”

  李先进朝他笑笑,转头看了盛景一眼。

  “别急,那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盛景道,“我替盛琳下乡,户口是个怎么迁法?用的是我的名字还是她的名字?”

  知青下乡插队,户口是跟着人走的。下了乡后回不了城,就是因为户口不在城里了,偷逃回城只能是黑户,要被抓起来的。

  李玉芬没想到盛景考虑问题这么细致,还把户口方面的问题考虑清楚了。

  她深深看了盛余一眼:“你只能顶你姐的名字,到时候迁的也是她的户口。”

  如果家里只有两个孩子,那随便哪一个下乡都可以,知青办的人也不会较真。

  但他们家有三个孩子,按理盛琳和盛景都得下乡,不存在去一个留一个的问题。只是因为盛景一直呆在乡下,读书的学校也是乡下的,城里学校下乡名单里没有她,这才只接到一个下乡的通知。

  现在盛景要顶盛琳的名额,自然不能用她自己的名字。

第26章

  盛景嘲讽一笑:“这么说,我不光一下子长了两岁,以后还要顶着她的身份活着?”

  而盛琳则变成了十六岁,顶着盛余的身份呆在城里。

  到时候李玉芬和盛国强再想办法到另一个学校替盛琳报名读高中,盛琳就可以安然无忧地继续在城里呆两年。这两年内替盛琳找到工作,所有的危机就解除了。

  至于熟人邻居,反正大家都没见过盛家老二。盛琳、盛余姐妹俩长得极像也勉强说得过去。

  如果让盛琳住校或是去盛河川那里住上一阵,那就更没有暴露的危险了。

  打的真是好主意。

  不过盛景正需要这样。

  如果没有替盛琳下乡的这一遭,她的户口就迁不出来,至少在考上大学前,她的命运就得拿捏在李玉芬一家的手里。不趁他们的意,分分钟他们就能拿她的婚事去帮盛琳换一个工作。

  要不是时间太紧,恐怕他们早就这样做了。

  而就算一年半后她考上了大学,这份养育之恩永远在。除非她换个名字去别的地方生活,否则根本摆脱不了他们。

  盛国强以为她在意这个,连忙出面做老好人又发空头支票:“就算你跟我们签了断绝声明,你也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不会不管你。”

  盛景像是被他说服了,叹了口气道:“行吧。”

  夜长梦多,李玉芬担心下一刻盛景就改变了主意,立刻站了起来:“走吧,找大队长签字,签好后你就跟我们回城。”

  盛景愣了愣:“怎么这么急?我跟大家告别一下,过两天你们再来接我不行吗?”

  “不行,期限就到明天。明天上午前必须上火车。”李玉芬斩钉截铁地道。

  “那……那好吧。”盛景不情不愿地道。

  李建设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犹豫了半天,又闭上了。

  他心里不踏实,生怕盛景被李玉芬算计,跟着她进城就再也回不来了。城里可是李玉芬和盛国强的地盘,到时候怎么样,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但这一切都是盛景想要的,他不能坏了她的打算。

  因为盛景断绝说明书上不光要李柱生签字,还要盖村里的公章,所以一家子都去了大队办公室。李先进去田里把李柱生找来。

  临出门前,李玉芬再三叮嘱盛景:“顶替人插队是要被□□的。不光我们跟你跑不掉,你舅舅一家知情不报,也是要被批的。”

  “所以一会儿去大队部,你就说城里街道办要求你跟你姐都下乡去,但你怨我们,不愿意认我们,要趁此机会跟我们断绝关系。别的就不要跟人说了。”

  盛景自然不愿节外生枝,答应得很爽快:“我知道。”

  “到时候由你来跟大队长说。”

  “可以。”

  李柱生是看着原主长大的,心自然偏向盛景。得知她要跟李玉芬和盛国强断绝关系,诧异得不得了,劝了盛景好一会儿。

  可盛景一副听不进去,倔强得要死的姿态,李玉芬又在一旁气鼓鼓地道:“随她,她爱咋的咋的。”

  盛国强则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唉,孩子想签那就签吧。她心里有怨,不把我们当父母,我们不可能不要孩子。等城里有工作机会,我们还是会让她回城的,不会不管她。”

  李柱生见李先进和李建设站在一旁不作声,作为一个外人,他再有心也没法,只得拿出钢笔,打开信纸。

  “一式三份,麻烦李队长照着我说的写。”盛景给了李柱生一个笑脸,跟对李玉芬夫妻的横眉冷对态度截然相反。

  一听一式三份,李玉芬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写一份得了,大队长也挺忙,哪有空给你写这么多字?纸墨不要钱呐?”她冲了盛景一句。

  “写三份,你我各持一份,一份放在大队部这里存档。”盛景的语气不容置疑,摆明了不照她说的话就不离开李家庄。

  李玉芬气得要死,却也没法,只得答应。

  等听盛景口述说“李玉芬和盛国强生而不养,盛余以某种方式回报了他们,还了生恩,故而彼此断绝关系”时,李玉芬的脸色又难看到了极点。

  “你用得着这么绝情吗?以后你就没有求我们的地方?”她盯着盛景,目光阴厉。

  盛景根本没看她,面无表情道:“不这么写我不签,也不会离开这里。”

  他们来的时候也没说明前因后果,只是说让李柱生帮忙写个东西。

  听到这话,李柱生抬起头来,探究地看了看这母女两人,又把目光移到了李建设身上。

  他知道李建设对这个表妹一向是挺好的。听李玉芬和盛景那语气,盛景面临的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这是盛景计划的一环,盛景昨晚特意交代过的。李建设不敢坏她的事。

  他朝李柱生轻轻摇头,示意李柱生他老人家别多管。

  李柱生暗叹一声,没有开口。

  盛余这丫头向来聪明。不管跟李玉芬夫妻俩做了什么交易,跟他们去哪里,他相信她是不会吃亏的。

  能趁此机会跟他们断绝关系也是好的。姑娘长大了,到时候婚事被李玉芬拿去做交易,那才是毁了一辈子。

  这年月父母把女儿嫁给鳏夫,收高彩礼钱,就算闹到公安那里也只是作家务事来调停,不会真把父母关进牢里。

  李玉芬早已见识过盛景的强硬与倔强了。而且都到了这一步,不依着她,盛景自然不会就此作罢。

  “行吧行吧,就照你说的这么写。”她语气极冲地道。

  盛国强推了她一下,给李柱生递了一根烟,笑道:“叔,孩子不懂事,跟我们闹别扭呢。”

  他又叹了一口气:“城里街道办通知,说我们家三个孩子,两个都到了年岁,都得下乡插队。我们也没办法,这不就让他们姐妹俩一起去一个地方,也互相照应。结果小余这孩子不理解,这才闹了这么一出。”

  “哦哦,是这样。”李柱生也不知道信了没有,接过烟夹在耳背,却没对此事多加评论。

  “那就劳烦大队长照着小余说的写。”盛国强道。

  李柱生就照着盛景说的,一式三份写了断绝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