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 第61章

作者:青墨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她也在?这些年,我待她如亲女儿,她从来没向我提起!”

  唐可人比唐婉悠小,要说小孩子胆小不知事,反应慢也是有的。

  可唐可人从来没向任何人求救,更是把这件事捂地严严实实,无人知晓。

  甚至他们相府众人都不知道那人牙子究竟是从哪里将唐婉悠掳走,又从哪条路离开。

  这不是害怕被责怪,而是单纯的歹毒!

  洛诗柔想起唐婉悠被拐走后,她每回看见唐可人就想起唐婉悠,忍不住对她好了些,有什么好的不曾少了她,甚至她在府中的待遇比别府一品大员家的嫡女都不差几分,就觉得胃里不适。

  “她巴不得妹妹再不回来,怎会同母亲提起?好在如今婉悠找了回来。”

  唐御风心有戚戚然,想到这些事,竟然是一个小孩子做下的,总觉得匪夷所思。

  “好!好一个乖巧知礼的庶出女儿!就连我也被她安分守己的外表骗了去!”

  洛诗柔把手里的木盒子重重拍在桌上,气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嬷嬷见状赶紧帮主子顺气:“夫人,眼下生气要是气坏身子,不是随了他们的意?”

  嬷嬷是洛诗柔本家陪嫁过来的老人,是看着夫人在这宅子里吃了多少苦的。

  唐老太太待子孙和善,对洛诗柔却不大待见,言语之间多有敲打。

  原因无他,相爷一直不肯纳妾,虽然洛诗柔的肚子争气,先后生了三子一女,但老夫人依旧是觉得不满,总觉得儿子的心都被别的女人给抢走了。

  后来又出了白姨娘的事,洛诗柔为此病了一段时间,好在相爷是知冷知热的。

  对白氏母子,嬷嬷从没好脸色,是夫人宽宏,才教她们过得这般顺心!

  “母亲,嬷嬷说得极是,他们开了头,怕是不会罢手,我们手里没有十足的证据,还是得隐忍些时日,等他们露出更大的破绽来。”

  唐御风见洛诗柔愤懑不已,心里的火也跟着烧了起来,然偏偏这种时候,更要忍。

第99章 是得好好管教她们才行

  “忍?我的女儿好容易找回来,这让我怎么忍地下去?”洛诗柔心力交瘁地将手撑在矮几上,她想不到自己女儿受的苦,是因为自己视如己出的唐可人间接导致。

  “您是主母,要处理了他们也容易,但我们没证据,直接这么把人处理了,毁的是我们自己的名声,老太太怕是也要闹,为了这种人而家宅不宁,不值得。”

  唐御风缓缓说着,在他们身上吃了两回亏,已经足够让人恶心,为这种人损自己一丝一毫,都是不值当。

  “你说得不错,老太太那边……”洛诗柔手握成拳抵着额头,“唯有等待机会,将他们三人的真面目揭穿,这一天不会太远。”

  想起幼年时,唐可人在自己跟前一声又一声地叫着“母亲”,洛诗柔就觉得讽刺的很。

  她算体会了一把何为知人知面不知心。

  “你日后和他们打交道,记得小心些,待会你回去,得空去告诉你两位兄长,让他们多加注意。如今既知道他们不是安分老实的,白氏的野心,怕是还在她儿子身上。”

  唐可人从小就不是好人,白氏背地里想来没少授意。

  只要顺着她的思路去想,那么洛诗柔这嫡出的一脉,就都是他们的绊脚石。

  如今是唐胜齐的年龄还没有到,假以时日,白氏怕是会为了唐胜齐的利益,对她的几个孩子下手。

  “我会去同兄长们说,至于白姨娘那边,母亲其实可以不用这般客气。她毕竟只是个姨娘,母亲之前看在祖母的面子上抬举她,但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妾室,本就不该给妾室的东西,收回去也不算什么。祖母会理解的。”

  唐御风手下管着的铺面拿了大生意,掌柜到府上传话,请他去处理。

  唐御风向洛诗柔行了礼,就匆匆忙忙出了府。望着儿子离开时的背影,洛诗柔感慨颇多。

  她的孩子,在这几年里慢慢长大,三位儿子没什么好挂心的,独唐婉悠。

  都怪她早年太过无能,才让她的乖女儿承受了这么多,而她到今天才知道。

  “嬷嬷,我想不透,早年白氏怀了老爷的孩子,我着人好生照顾,在她孩子出生后,我对他们也不错,甚至没和其他正室那般,抢了她的孩子,把她的孩子养在我膝下,没让他们骨肉分离,怎么……”

  洛诗柔想破脑袋,也没记起来自己几时苛待过他们,就连一个脸色都没给过。

  人的心就算是铁做的,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好歹也不能恩将仇报才是。

  明明远远超过京中其他妾室与庶出子女的待遇,结果却是亲手养出了三个白眼狼。

  “姑娘,您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闺阁小姐,成了妻子也是极良善的主母。您待她们温和,她们反过来觉得您好欺负,奴婢觉得,您这些年是对他们太过仁慈。”

  嬷嬷把洛诗柔腰后垫着的软枕整理好,好让她能够靠得舒服一些。

  “她当初怎么怀的孩子,我们都大概有个数,您的好,在他们看来,就成了可以拿捏的筹码,滋生出了他们的野心,您啊,是得好好管教她们才行。”

第100章 你在教本王做事?

  李嬷嬷语气严肃,只盼着自家夫人能听得进去。

  洛诗柔没出嫁时,在家中就被保护地很好,说到底,是太天真。

  洛家虽也有妾室和庶出,但那几房妾室出身低微,很是安分。

  而白姨娘却是老太太的远亲,虽说只是远亲,但好歹沾亲带故,自然就容易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

  对待白氏这种想爬到自己头上,不知道自己位置的人,就该狠狠给她们些教训。

  热闹的长街上,除去行人外,还有缓缓行驶的马车,汤臣一眼就看出相府的车驾。

  “王爷,是相府的马车。”汤臣不知,他主子远远就注意到驶来的马车。

  “不是她。”陆时渊淡淡收回目光,自斟自饮地喝了几杯桂花酿。

  汤臣一愣,马车的帘子遮地严严实实的,主子怎么知道里头是谁?

  “王爷,您怎么忽然想着请悬壶医馆的大夫帮您看腿?依他的医术……”

  汤臣话还没说完,陆时渊就放下手中酒盏看向他:“你在教本王做事?”

  “属下僭越,请王爷恕罪!”汤臣低下头,一眼不敢多看陆时渊。

  不多时,悬壶医馆的大夫来了,陆时渊易了容,大夫不会知道他的身份。

  “如今入了冬,公子的腿最要紧的是御寒,别冻出病,旁的慢慢调养。”

  大夫给陆时渊看完腿,面露憾色,不过话到嘴边,还是委婉的。

  “近来病的人多,想来买药的人不少。”陆时渊随意搭话一般开口。

  “是,相府那边都派丫头来买了几回药。”大夫还记得那人把所有品类的药材都买了些。

  “唐家可是有什么人病了?”陆时渊问得极为不经意,在边上杵着的汤臣却瞪大了眼。

  “应当不是,买药的人把各类药材都要了些,或许只是想学习医术认认药材罢。”

  大夫见陆时渊为人“随和”,也就闲聊了起来。

  “哦。”陆时渊抬眸看向窗外,不知在想什么。

  直到把大夫送走,汤臣还一脸黑线,王爷为了打听唐小姐的消息,可真会拐着弯。

  还特地来看自己的腿。

  王爷与唐小姐,其实只算点头之交,以王爷的个性,他应当不会喜欢与大臣之女有交集。

  如今王爷却这般拐弯抹角的打听消息,肯定是心里对那位唐小姐很是在意。

  “阿嚏。”唐婉悠打了个喷嚏,纳闷地看了眼天色,今儿,也不算很凉。

  “小姐,要不进屋去吧,你身体不好,可千万别在这种时候找了风寒。”

  入冬之后受风寒是最难受的,一丝凉风吹着,病情都有可能加重。

  “我不冷,这些桂花糖丸要尽快做好,再迟些时候,桂花就不好了。”

  唐婉悠把竹篮里的干桂花摊开来,仔细挑拣出坏了的,一旁是已经研磨好的药泥。

  “小姐,这个药是做什么用的?奴婢还从来没见过有人拿桂花入药,真是新鲜。”

  竹子在边上认真帮忙,嘴照例不得闲,小姐这些天确实给她瞧了许多新鲜的事物。

  “幼儿因吃东西不卫生,肚子里容易生虫,清理肠胃的药发苦,小孩不愿意服用。把桂花和蜂蜜混入药泥中,团成丸子,就是甜滋滋的,也不会影响药性。”

第101章 月例银子减少

  但凡药,大多是苦的,竹子听她说罢,一脸钦佩地看着她。

  “小姐真是厉害,这么好的法子也想得到,可您又不开药铺,做这么多做什么?”

  竹子看唐婉悠的阵仗,绝对不是随便做个十几颗药丸就完事的意思。

  “谁说我不开药铺?日后指不定真有机会。”唐婉悠洗干净手,开始认真团丸药。

  她回到相府,有父母亲与兄长的疼爱,吃住自然不成问题。

  但是她手里没有自己的产业,日后她未必就成婚,她想有自己的生意。

  虽说三哥很是有些做生意的本事,但她若是一直不出嫁待在家,一辈子吃家里的也不大好。

  “对了,几日后就是发放例银的日子,你去取例银回来记得分成两份,另一半送到师父那去。”唐婉悠忙起来,差点把这茬给忘了。

  她那师父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旁的事他可以忍,要是因为例银的事忘了,耽误了他享用美食,他真要跟你急眼不可!

  “是!”竹子觉得团药丸有意思,玩得不亦乐乎,回话时头也没抬。

  相府发放例银在每月月初,每月这个时候也是账房上下最忙的时候。

  白姨娘身边的婢女照往日一样早早来了,把白姨娘的牌子往桌上一放。

  “周姐姐,我来取我们院子这个月的例银,还有我的银钱。”婢女脸上挂着笑,在府里做下人,就是指着相府给的待遇不错,每到这个时候自然高兴。

  管账的人看了她一眼,拿出两个钱袋子放在桌上:“这份是你的,另一份是白姨娘的。”

  婢女高兴地拿过钱袋,才掂量了一下就变了脸色:“周姐姐,数量是不是不对?”

  周嬷嬷在账本上划下一道杠,抬眼看她:“怎么,你的少了?”

  婢女对周嬷嬷还是礼让三分,扯着嘴角道:“不,我的没少,是白姨娘院里的……”

  “我亲自秤过银子,一共是六两,没有错。”周嬷嬷淡淡地打断她的话。

  “六两!周姐姐你想是记错了,我们姨娘院里,加上小姐公子的例银,共是十五两银子。”

  婢女听到“六两”两字,不可置信地瞪大眼,这银子少了可不止一半。

  “六两本来就是白姨娘院子里的例银,这是账上记着的,十五两都快赶上正房夫人的月例,你别是糊涂了。”周嬷嬷说话的功夫,就给了另外两个来领月例的下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