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 第220章

作者:青墨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而今的林家人人自危,浮萍宫那边,林家的人不会再管,只会避她如瘟神一般。”

  陆时渊话中之意明显,良太妃彻底失去了林家这一靠山,便如同砧板上的肉。

  “这样的人,臣妾不想自己动手,让她死得太痛快,反而是便宜了她,呵,宫中可不是什么菩萨庙,她如今失势,还能少了磋磨她的人不成?”唐婉悠笑笑。

  陆时渊垂眸,饶有兴味地盯着唐婉悠,她就像是一只豹子,此前佯装成猫儿的模样,让敌人降低对她的警惕心理,等敌人回过神,她露出的爪子已抵住对方的喉咙。

第479章 宫人作践

  “陛下这样看着臣妾做什么?莫不是觉得臣妾的想法太过狠毒?”唐婉悠努了努嘴,干脆旋身靠着陆时渊的双腿,躺在罗汉榻上。

  “狠毒?若是让朕来,朕会让她痛苦万分地死去,而不是只是受这些皮肉之苦。”

  陆时渊眼底闪过一抹暗色,唐婉悠知道,他说的是真的,陆时渊不大屑于动用手段,可若是谁惹了他,那人可没有办法从他的手里占到什么好处。

  宫里的人,一贯捧高踩低,良太妃对身边的人一贯慷慨,可出事后,她身边的宫人便被尽数换了,就连她身边的贴身婢女也被处死,身边再无可用之人。

  如今调到她身边伺候的人,不曾得过她的好处,加之林家败落,宫人自不会善待她。

  “来人,打一盆温水来。”良太妃倚在凭几上,家族一事对她打击甚大,以致她憔悴许多。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宫人才慢悠悠地端着一盆水进来,良太妃面露不悦之色,拿过巾子浸进铜盆中时,被冰凉的水激得一激灵,良太妃眉头一拧,抬手将铜盆打翻。

  “你就是这么办事的?给主子端来冷水?呵,不愧是皇后差遣来的人,行事真周到!”

  良太妃对唐婉悠恨地牙痒痒,骂人哪里会不将她带上?指桑骂槐地将人骂了一番。

  宫人面对她的斥责并无反应,只是蹲下身把铜盆捡起来就要往外走,气得良太妃大骂:“你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宫婢,也敢给哀家甩脸子!哀家乃是先帝后妃!”

  良太妃尽管在气头上,这时候也知道搬出林家来无用,只能说自己是先帝后妃。

  “太妃娘娘,奴婢劝您还是消停些,指不定还能在这浮萍宫安度余生,不然……呵。”

  宫女冷笑一声,根本没有将良太妃看在眼里,在她看来,此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笑话。

  “你!”良太妃起身朝宫女脸上甩了一巴掌,“哀家就是再落魄,也轮不到你来笑话!”

  宫女被打得一个踉跄,眼底闪过一抹厌恶,主仆有别,她当然不会还手打良太妃。

  不过这宫里折磨人的法子,可太多了,宫女嗤笑一声,不理会良太妃转身离去。

  “贱人!通通都是贱人!与那贱妇一个德行,你难道以为这样哀家就会怕你不成!”

  她不知是在同谁说话,又是骂人又是摔东西,就是街头的疯妇都没有她这般。

  从这日起,送到良太妃面前的膳食只有馊掉的,或是彻底冷透的,在冬日难以入口。

  除此之外,宫人给她准备的沐浴的水皆是冷的,寒冬里肌肤沾了冷水痛苦不堪。

  浮萍宫所有的东西,用完就用完,没有人去添,更没有人去理会良太妃的叫嚣。

  她几乎每日都在骂人,逮着宫人就打,如此一来,更没有宫人愿意进殿去伺候她。

  左右尚宫局那边将他们安排过来时就说过,他们虽在这边当差,但不必事事尽心。

  在这浮萍宫里,他们只需做出一个宫人的样子,不必真的去伺候良太妃。虽说没有油水可捞,但每日宫里都会发放月银,相当于一个闲差,宫人都乐意的很。

  天愈发冷了,因宫人不再帮良太妃准备沐浴的热水,她的身上已生出些怪味来。

  “来人!给哀家来人!”良太妃躺在床榻上,就连开口说话发出声音都很是勉强。

  经过她多次打骂宫人后,再无人愿意进殿来伺候她,这种时候,哪里能叫的来人?

  回应良太妃的,只有萧索风声,可她不仅许久没有水沐浴,就连热水都没能喝上一口。

  床榻上的妇人挣扎着站起身,她打开落了灰的殿门,一阵寒风吹来,落叶积灰连同扑在她的脸上,良太妃抬手挥了挥,等风平息垂下手,才发现院中铺满落叶。

  整个浮萍殿冷清异常,就连宫人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安排在这的宫人不知去了何处。

  良太妃抿了抿有些干燥皲裂的唇,向小厨房方向走去。她如今在这浮萍殿自生自灭,御膳房送来的东西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宫人便会用小厨房自己做饭。

  她到小厨房时,灶上燃着炭火,有些火炭被拨到炉灶外,粗心的宫人没拨出来的炭火浇灭。

  “水,有水!”良太妃来到灶上的陶罐前,将盖子揭开,正好还有半罐子热水。

  良太妃到底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连热在灶上的陶罐需要布垫着都不知。

  她径直伸手去将陶罐捧起来,结果被烫了手,痛呼一声向后倒去,而她身后是燃地正旺的火炭,她的脸跌在零星的火炭中,疼得她尖叫出声。

  “啊!来人!救我!”她捂着脸从地上爬起来,可身上的力气仅能支撑她挪地远些罢了。

  “娘娘,浮萍殿那边的宫人来回话,说良太妃不慎烫伤了脸,发了高热,问需不需要请太医。”

  凤仪宫内,唐婉悠正在研磨药材,闻言点点头,对落秋道:“自然要请。”

  既然是留了良太妃的命,她怎么说都要做做样子,不能明面上就对良太妃的生死不顾。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落秋正要退下,唐婉悠想了想抬起头叫住她。

  “去请太医的时候记得说一声,太医院事多繁杂,只去看看,尽心便是。”

  唐婉悠淡然说罢,便继续低下头忙手头的事。落秋会意,无声地退出殿外。

  有唐婉悠的吩咐在,太医院派了人去给良太妃治病,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太医院开了几剂药,可是良太妃的病,不止是因为高热,还有脸上的烫伤。在太医院与宫人有意无意的疏漏下,良太妃在短短几日内病情加剧,脸上的烫伤更是溃烂流脓。

  “咳咳!”浮萍殿的寝殿内,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是皮肉腐烂的味道。

  良太妃先是咳嗽了几声,半睁着的眼里神采黯淡,眼神空洞地望着某一处。

  “母妃,您为什么没能杀了那个贱人为儿臣复仇?儿臣好恨!”

  病得昏昏沉沉间,良太妃宛若听见了陆子初的声音,她撑着坐起身四处寻找,却并没有看见陆子初的身影。

第480章 良太妃殁

  “皇儿!你来看母妃了是不是,你出来和母妃说说话!母妃好生想你!”

  良太妃从床榻上下来,可她病弱之躯,哪里还有力气,略一动弹,就从床榻上滚落下来。

  接下来无论她怎么喊,陆子初都没有出现在她的眼前,良太妃狼狈地趴在地上,嘴里不干不净地骂起唐婉悠来。

  “皇儿你放心,母妃一定会帮你杀了那个贱妇,她害你性命,她必定会遭到报应,不得好死!”

  良太妃的脸因为她的挣扎而导致伤口破裂,脓血流地整张脸都是,面容如罗刹鬼。

  良太妃从病倒到病死,只过了几日的功夫,死前嘴里还念着‘不得好死’。

  她没有意识到,此刻她下场这般凄惨,就连林家的人都对她不加过问,惨死宫中,真正不得好死的人,是她自己。

  这日唐婉悠去洛太妃那坐了一会,回来时秋瑾正等在正殿,显然有事回禀。

  “何事?”唐婉悠抱着竹子递来的汤婆子,坐在官帽椅上,懒懒地倚着。

  “良太妃殁了,是今早的事,宫人发现时,太妃已经绝了气,听来回话的宫女说,太妃绝气时瞪着眼,看起来很是可怖。”秋瑾谨慎地说了良太妃殁了一事。

  这一结果,唐婉悠当真是一点都不意外,脸部受伤,加之良太妃何曾吃过什么苦,这一病,得不到妥善的医治,她必死无疑。

  “既然瞪着眼,帮她把眼合上就是。”唐婉悠对良太妃的死不以为意。

  “您不在的时候,礼部那边着人来问,娘娘预备如何操办太妃的丧仪?”秋瑾是个办事牢靠妥帖的,觉察唐婉悠觉得有些冷,说着话就将暖炉挪地离唐婉悠近些。

  良太妃的情况,到底有些特殊,她虽身为太妃,但之前可是想伤皇后的姓名。

  加之林家那边正被肃清势力,如今的良太妃,说是罪人乃至罪臣之女都没错。

  “犯下想刺杀帝后罪名的人,之前留着她的性命已经是仁慈,自然不能将这样身负罪责的人葬入皇陵,免得脏了皇族宗亲的地界。”

  唐婉悠语气平静,良太妃的死,她说不上高兴,至于伤心,那是绝不会有。

  这样的人,只有死了才能安分,只要活着,她总会想办法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良太妃不是心心念念她的宝贝皇儿?呵,恰巧他们都犯了妄图弑君的罪名,就将她的遗体与三皇子葬在一个地方,至于丧礼不必,人抬过去埋了即可。”

  为了良太妃这样的人动用国库中的银子,耗费人力物力,实在浪费。

  “是,娘娘考虑稳妥,奴婢这就吩咐人前去礼部那边传达您的意思。”

  秋瑾退下之后,唐婉悠侧过头看向殿外,才恍然反应过来天已经彻底入了冬。

  陆子初与良太妃,两人身份贵重,本应该葬在皇陵,然而因母子二人生前都犯下大错,才被夺去入皇陵的资格,草草选址埋葬,只得一座简单坟墓。

  就是宋青的坟茔,还比陆子初母子的要体面上十倍不止。因不用照着太妃的规制将人下葬,自然也没有停灵一说,良太妃的木棺当日就被安排抬出皇宫下葬。

  礼部那边见帝后对良太妃的态度淡漠,就连抬棺的人也只是干脆花银子请了宫外的人。

  礼部只派出一个人,负责带领送葬的人前去陆子初的葬身之地。

  来到三皇子的坟地前时,莫说是宫外雇来的人,就是礼部的官员都大吃一惊。

  “这坟冢怎如此寒酸?”一名尚年轻的抬棺人脱口而出吐槽了一句。

  他身前的中年男子回头瞪了他一眼,示意不要多言,青年这才闭了嘴。

  勿怪他们这般吃惊,而是安置良太妃的木棺,也是最寻常的杉木,陪葬品寥寥无几。

  至于陆子初的墓,寒酸不说,因为没人去扫墓,已经荒凉了,坟茔周围长满了杂草。

  礼部侍郎随便找了个地方指了指,对抬棺人道:“便在这破土吧。”

  谁都不想在这浪费时间,他们今日的任务所在,就是把人利索地给埋好,拿银子了事。

  礼部侍郎今日本来不过就是来充数的,给抬棺人指定破土的地方,就去前头命刻墓碑的人抓紧时间。

  礼部侍郎一走,挖土的送葬人就窃窃私语议论起来:“怎么说木棺里这位也是先皇后妃,死后竟然如此凄惨,就连棺椁都没得,而只有木棺。”

  但凡有身份的人,在身后下葬,都会打一套棺椁,只用木棺,是家庭条件实在一般的百姓才会用的。

  “前阵子宫里不是传出消息来,木棺里躺着的这位,可是妄图弑君,陛下没有下令将他挫骨扬灰,已然是仁慈了,还让她有葬身之地,可见陛下仁善。”

  送葬人都是经常干这些行当的,挖起土来动作利索,不耽误几人闲聊说话。

  “可不是么,之前听说这位主子仗着娘家的势力,后宫中虽说有太后与贵太妃,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偏偏不知好歹,将自己作践到如此地步。”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良太妃过去的那些事,不免又扯到三皇子和林家身上。

  他们看不明白,不知帝后之所以留良太妃全尸,只是想借他们全自己的好名声。

  陆时渊新帝登基,做事太狠绝,将林家的人逼上绝路,让良太妃死无全尸,对他并无好处。

  这么做,直白地说出来有些不好听,可良太妃做的那些,就是将她千刀万剐都不足惜,死后利用她一二,都算是给她积阴德。

  “所以说,人行事,须得拎得清自己的处境,不作孽,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