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 第213章

作者:青墨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请问这位可是靖亲王妃?”良太妃眯眼笑着,别有深意地环视周遭,果真无人跟着。

  李氏眉头不着痕迹地动了动,眼底仍旧平静无波,似乎方才那一下情绪变化,不过是错觉。她规矩地点点头,柔声应道:“正是妾身,不知您是?”

  “你生在蜀地,今次是头一遭进京,想来不认得哀家,哀家是先帝的良太妃。哀家年幼时在蜀地待过一段时间,得知宫中来了位在在蜀地长大的靖亲王妃,特来一见。”

  良太妃绕着李氏走了一圈,心里不禁感叹,不愧是出生于江南水乡的美人坯子,就是太过病弱:“王妃生得蜀地女子的温婉样貌,教哀家忆起许多旧时的事情。”

  对良太妃故作亲昵的套近乎,李氏不为所动,她身子柔弱不参加纷争,可这些手段,她见过不少,且这位良主子只身到此,并未有宫人跟随,显然别有目的。

  “太妃有何指教,不妨直言,臣妾身子不好,只略在这待一会便要回去的。”

  李氏说话直接,偏偏没有哪里说得僭越,合规矩的很,良太妃面色微变,随即勾起嘴角。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许多,哀家知道,你被接到京城,是陛下的手笔,为的是掣肘靖亲王,将他软禁在京城内,这是作为对宋家嫡次子之死的交代。”

  贵妇人慢条斯理地说着,言语间仔细观察靖亲王妃的面色,然她神色始终平静。

  良太妃挑了挑眉,这位靖亲王妃,病弱归病弱,身上还真有几分将门之女的气魄。

  原本她来,是拿捏准了靖亲王妃会与她做交易,但此时良太妃心里并不是那么确定。

  “太妃不妨直言,要与臣妾做什么交易。”李氏在花丛边蹲下,把玩着兰花的花叶。

  “哀家确实想与王妃做交易,不过这也得看王妃是否有想助靖亲王离开京城的心思。”

  良太妃与李氏打着擂台,只要不确定李氏的心思,她不会鲁莽到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太妃请讲,臣妾洗耳恭听。”李氏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站起身抬眸直视着良太妃。

  “王妃想来也知道,想解王爷之难,就得借李家之力,不过你们眼下消息传不出去,哀家可以帮王妃传递,只不过么,需要王妃豁的出去。”

  贵夫人笑眯着眼,眼底透出的精光却满是算计,李氏自然明白天底下没有平白的好事。

  “太妃想要臣妾做什么?”李氏确实在想办法联络家中亲族,但试探着送出去的信,无一都被皇帝拦下,尽管只是向家中问安的信件都是如此。

  就眼下而言,她确实迫切地需要一个人来帮她传递消息,不过在这之前,她要知道代价。

  “哀家需要王妃以自己的性命做饵,来帮哀家达成一件事,不过也须得这样,李家才师出有名,不然他们没有理由强势向陛下要求放了靖亲王。”良太妃捏着帕子轻拭嘴角。

  李氏的聪慧让她感到心里惴惴,太过聪明的人,往往难以会安分受你所控,同时良太妃又感到庆幸,正是因为李氏聪明,只要她想达到目的,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成交。”李氏没有犹豫,果断地点了点头,左右她这条命,本撑不了多久。

  良太妃错愕片刻,转而掩嘴笑了起来,眼底闪过对李氏的欣赏之情:“王妃是个爽利人。”

  当夜,一封信悄然从宫中递出去,陆时渊千防万防,却没料到良太妃会插手其中。

  唐婉悠吩咐花房那边给李氏送去一株玉兰盆栽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见到李氏,唐婉悠不可避免想到陆时景,自然会被勾起与宋青的记忆来,于是干脆敬而远之。

  不想没几日,李氏就带着一笼亲手做的点心到凤仪宫来拜见,唐婉悠去太后处请安回来,听宫女回禀,说靖亲王妃来拜见,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是说靖亲王妃么?”唐婉悠目光投向大殿,她们之间何时熟络起来了不成?

  不过宫中住着的只有这么一位王妃,错是错不了。秋瑾躬身点头,证实了唐婉悠所想。

  唐婉悠将信将疑来到内殿,就见李氏坐在官帽椅上,她坐姿很端庄,不愧为大家教导出来的子女。她的肌肤苍白毫无血色,窗外秋阳照进殿内,使得她看起来就如一尊雕塑。

  “靖亲王妃可是住处有什么需要添的?或是想要新选一批宫人侍奉?”唐婉悠进殿就抛出话题,特地来凤仪宫见她,总该是为了一点什么事才对。

  坐在木椅上发呆的女子回过神来,空洞的眼神恢复些许神采,起身向唐婉悠俯身行礼。

  “娘娘万福,臣妾不请自来,还望没有打扰到娘娘清净才是,不过臣妾并无所求。”

  她莞尔一笑,可她这副病容笑起来平添了忧愁抑郁之气,让人不觉对她心生怜惜。

  “本宫这素日里没什么人来,王妃有心来看本宫,哪里是打扰?”唐婉悠说着客气话,听似热络,实则疏离。她与陆时景之间有隔阂,李氏应当知道。

  无事登门,必然有所图谋。两个人之间没有直接的矛盾不假,但同样亲近不来。

  李氏像是对唐婉悠表现出来的疏离恍然未觉,将自己带来的点心交给竹子呈给唐婉悠。

  “前日花房送来一株玉兰盆栽,枝头的玉兰花开得灿烂热闹,可其实臣妾不曾向花房要过,询问之下才得知是娘娘命人送来的,这些点心,是回礼。”

第465章 死人了

  说起那盆玉兰花,李氏眉眼间染上笑意,可见那玉兰盆栽,她确实很喜欢。

  “还有之前臣妾病危,娘娘也帮着郭太医帮臣妾医治,救臣妾于危难,这恩情未还,臣妾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来了这一趟,这些点心都是蜀地子民所喜的,不知娘娘喜欢与否?”

  李氏说得实在真诚,说罢期待地看向唐婉悠,很想她尝一尝那糕点一般。

  “既然是王妃特意所制,本宫怎能拂了你的好意,当然要尝尝的。”唐婉悠说罢,当着李氏的面用银针给几碟子点心试毒。

  宫中主子食用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慎之又慎,这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做法。只不过当着当事人的面如此行事,有些伤人心。

  坐在下首的李氏只用期待地眼神看着唐婉悠,并不为她这一举动感到难堪或是不悦。

  确定糕点无毒,唐婉悠才拿起一块糕点吃了一口。蜀地的点心以甜口软糯为主,一块小巧的条头糕,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唐婉悠本就爱吃各样美食,蜀地的点心,她还是头一回吃,当即就爱上了。

  “王妃的手艺好生了得,这糕点甜而不腻,用糯米制成的皮包裹着豆沙,入口有嚼劲却不粘牙,本宫还没吃过这样的点心呢,多谢王妃一番心意。”

  唐婉悠说着又尝了别的糕点,是蟹粉酥,秋季正是蟹肥的时候,这蟹粉酥的风味自然更为浓郁。

  唐婉悠本来还对李氏有些疏离,几样点心吃下来,每吃一口就对李氏夸赞一番。

  李氏一贯苍白的脸,在唐婉悠接连的夸赞下泛起淡淡的红晕,羞涩地垂下眼帘。

  “这些点心能合娘娘的胃口,臣妾就放心了,不过点心不能多吃,娘娘每样吃个两三块便差不多,不然当心撑着胃,回头胃要闹的,岂不受罪?”

  李氏微笑着提醒唐婉悠,这会子唐婉悠正有秋风扫落叶之势,闻言只好放下筷子。

  “王妃说得有理,本宫节制些就是,就是不知这些点心的做法,王妃可否教授给本宫小厨房的厨娘?”唐婉悠承认,这些点心她确实嘴馋。

  “自然,回头臣妾将所需用料多少写一张单子下来,再将做法写上给她们就是。”李氏答应地很利索,还向唐婉悠说了蜀地许多有趣的风物。

  蜀地的点心,在大梁举世闻名,唐婉悠之前看话本时便很感兴趣,只是不得机会去一趟。

  这会子能得点心的做法方子,唐婉悠高兴的很,送走李氏后还直念叨。

  李氏说是来送点心,便只是来送点心,向唐婉悠再谢过恩之后就起身告辞离开。

  “娘娘,这靖亲王妃,还真是个病美人,若面容减去病态容色,也是位明媚艳丽的女子。”

  竹子语气感慨,听着李氏说话的时候,她可真担心李氏会随时接不上气。

  唐婉悠望着李氏离开的背影,久久没有言语,不知是不是她想错了,李氏此番,不止是向她谢恩,更是有意向她示好。

  夜里,唐婉悠想着蟹粉酥,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让小厨房做了一碟来吃。

  陆时渊在御书房忙着,没有空管她,不然得知她半夜起来吃东西,必定要好好地罚她。

  吃饱喝足,唐婉悠枕着手躺在床榻上,脑海里想的尽是李氏今日在凤仪宫的情形。

  “为何讨厌不起来……没完了。”唐婉悠烦躁地抿了抿嘴,“罢了,就当个能说话的人。”

  唐婉悠烦躁地将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思绪压下去,她在宫里左右没人说话,就当是多了个人陪她打发时间,唐婉悠如此想着。

  何况陆时景被软禁在皇宫内,寸步难行,这对他而言是比处死他还难受。

  “呵,不知本宫与他极力想隐藏爱意的王妃交好,他会不会日夜难眠?”想到这,唐婉悠恶向胆边生,不算歹毒却阴损的法子在她脑海中横生。

  只要不伤害好李氏,正好可以借她让陆时景不安,唐婉悠很是乐意。

  这日,唐婉悠亲自去了趟尚宫局,虽说后宫除她之外没有妃嫔,可先帝的妃嫔还在。后宫所有的开销用度,以及人员的调动,都需要她这个做皇后的打理。

  自尚宫局回来途中,唐婉悠想着即将入冬,得吩咐尚衣局那边尽快制作冬衣送去各宫。

  才拐过一条人烟稀少的宫道,一道惊呼声便划破长空,惊飞枝头的鸟雀,打破了深宫的死寂。

  “死人!死人了!”宫女受了惊吓,就连声音都颤抖地厉害,声音尖利口齿却是含糊不清,不过宫闱寂静,是以能听清。

  唐婉悠心一沉,出于做大夫的本能,唐婉悠提起衣摆快步向声音所传来的方向走去。

  被吓坏的小宫女跌坐在地上,眼睛瞪大,死死盯着一处,惊惶地向后挪去。

  “在哪?”唐婉悠冷声开口,宫内有宫规,宫人不得寻思,否则会牵累族人,一般情况下无人敢在宫内自戕,更大的可能是为人所杀。

  小宫女已经被吓得说不出话,张着嘴颤颤巍巍抬起手,指向长廊台阶下的一角。

  唐婉悠绕过她上前查看,就见一道瘦弱的身影歪在台阶下,一旁的木阶满是献血。

  唐婉悠呼吸微滞,急忙蹲下将手按在倒地之人的脉象上,还好,还活着,只不过脉搏虚弱的很。

  “王妃?王妃!”唐婉悠叫了几声,晕死过去的李氏都没有回应,更没有转醒的迹象。

  “速去太医院,请郭太医到凤仪宫去!”唐婉悠扶起李氏,大声呼救,“来人!快来人!”

  这段路来往的宫人虽少,但并不是全然没有人,唐婉悠呼救声方落,就听见清亮整齐的甲胄声向这边靠近。

  “娘娘?”

  “大哥?”

  带着御林军赶来的唐启云与唐婉悠四目相对,双方都感到有些惊讶。

  “大哥!靖亲王妃吐血晕倒、气息微弱,还请大哥帮我将人先送到凤仪宫去。”来的人是唐启云,让唐婉悠躁动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下来。

  瞥见台阶上的血迹,唐启云一声不发将靖亲王妃抱起,以最快的速度将人送到凤仪宫。

第466章 做了什么坏事,如此高兴?

  郭平那边赶来地很快,与唐婉悠二话不说就开始着手为李氏医治。

  好在这回李氏不过是呕了血,并无其他致命的问题,之所以说不过是呕血,是因对李氏的体质而言,这已经是千恩万谢的结果了。

  师徒二人将李氏的脉搏稳住时,不自觉已经到深夜,过了宫门下钥的时间,唐启云甚至没来得及与唐婉悠说上一句话,在半个时辰前出了宫。

  “大公子吩咐,娘娘您忙了这么久,就算不饿,也不能空着肚子,所以命奴婢热着粥,只等娘娘得空时就可吃上温热的细粥。”

  落秋端上来还冒着热气的栗子粥,给郭平也盛了一碗。唐婉悠看着桌上的粥,眼底漫开一层水雾,兄长总是事事都帮她想得周全。

  凤仪宫厢房内,李氏呼吸均匀,身体特征已经稳定下来,暂时不会有危险。

  唐婉悠凝视她良久,脑海中闪过一个卑劣的想法:“师父,今日辛苦您了,待会您先回太医院,徒儿还有些事要做。”

  郭平将她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知道这孩子芥蒂着宋家小儿的死,只留下一句:“千万慎之又慎,别行违背自己本心之事。”

  提醒的话点到为止,此乃血仇,郭平身为一个事外之人,没有立场置喙什么。

  “徒儿明白,师父放心。”唐婉悠眼尾微压,半掩着眼底深沉的冷冽。

  送走郭平之后,唐婉悠并未更衣,就穿着这身沾着血的衣裳去了陆时景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