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 第152章

作者:青墨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次日,皇帝召见摄政王,陆时渊甫一进殿,皇帝就命人给他一个锦盒。

  “打开看看。”皇帝坐在太师椅上,身上盖着一层薄毯,他整个人已瘦的有些不成样。

  陆时渊半信半疑将盒子打开,只看了一眼就迅速将盒子盖上:“皇兄这是何意?”

  他一双好看的剑眉紧紧皱着,脸唰的黑了下来。见他生气,皇帝反而笑了。

  “从小到大,你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就是小时候逗你,你也不大会流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怎么这就生气了?”皇帝说一句话的功夫就咳嗽了几声。

  皇帝这副模样,陆时渊心里的火就如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冷水,哪里还气地起来。

  陆时渊捏着眉心叹了口气:“皇兄有话交代可直言,盒子里的东西,臣弟用不上。”

  “朕想让你先接管朝政一段时日,也不必用朱批,改用蓝批,朕会亲自下一道旨意,就说朕要将养一段时间,朝政由你全权处理。”

  皇帝起身杵着拐杖走到陆时渊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朕身体不好,你是知道的,尽管郭大夫已尽心,但朕而今只剩不过半年时间,盒子里的东西,用不上最好,来日大皇子他们若不安分,它可保你无虞。”

  皇帝提不起什么力气,说话的声音一如即将熄灭的烛火,风一吹便散。

  陆时渊拿着锦盒的手握紧,无力地阖上眼,半晌才睁开眼道:“臣弟遵命。”

  经过时间的洗礼,皇帝的背影不知何时已经变得佝偻,他已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帝王。

  “接下来的时间,朕可要好好休养,朝中的事,就辛苦阿渊了,朕偷偷懒,享享清福。”

  皇帝故作轻松地安慰陆时渊,可两兄弟心知肚明,皇帝是再不能劳累和受气,不然别说半年时间,什么时候蹬腿去了都不知,

  “臣弟遵旨。”陆时渊到底答应下来,皇帝身体至此,他不点头也得点头。

  “王爷,陛下给了您什么?”汤臣接陆时渊出宫时,一眼看见主子手里的锦盒。

  汤臣将陆时渊推上马车,陆时渊才缓缓开口:“是虎符。”

  “咳咳!”汤臣因太激动,张口时被风冷不丁呛着,忙别过脸咳嗽起来。

  皇帝在这个时候命摄政王摄政,又将虎符悄悄给了摄政王,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陛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汤臣放下车帘,面色复杂道。

  陆时渊不置可否,心里明白皇帝大致的打算。皇兄将虎符交给他,却没有立他为帝的意思,那便是准备为七皇子铺路,想立七皇子为新帝。

  半年时间,不足以培养出一位优秀稳重的帝王,加上七皇子年幼,其他三位皇子不服是不用想都不用想的结果,七皇子年纪太小,朝中就需要重臣坐镇,没谁比摄政王更合适。

  “陛下是有立您为新君之意?可……”汤臣扫了眼主子头上唐小姐送的簪子,欲言又止。

  “不,扶持新君罢了。”陆时渊打断汤臣,只要不是坐上皇帝的位置,要他辅国并无不可。左右七皇子登基,他要理政一段时日,都一样,先帮忙收着虎符也无妨。

  是夜,皇帝果然召见了七皇子。

  因七皇子年幼,尚未到出宫立府的年纪,所以仍在皇宫里住着。洛贵妃陪着儿子到皇帝寝殿门口,就被王忠拦了下来:“娘娘,还请您到偏殿稍等,待陛下见完七殿下,再见您。”

  洛贵妃来时就猜到皇帝夜召七皇子的原因,理解地点了点头:“母妃就在偏殿等你。”

  洛贵妃推了推七皇子,陆百丰回过头看了洛贵妃一眼,才跟着王忠走进内殿。

  为了不吓到小儿子,皇帝特地换了一身衣裳,还命人点了熏香,把殿内药味冲淡些。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福寿安康。”陆百丰来到皇帝面前跪下叩首行礼。

第344章 生在帝王家,如何不明白皇帝所言是什么意思

  “起来吧,丰儿可知父皇叫你来是为什么么?”看见小儿子,皇帝脸上才多了笑容。

  他本想把小儿子扶起来,伸出手时才发现自己没什么力气,只好无奈地坐好。

  “父皇不是想儿臣了,所以才叫儿臣来么?”陆百丰站起身,歪着脑袋看向皇帝。

  幼子双眼明亮,皇帝步入风烛残年,鲜少享过儿女承欢膝下的福气,心里说不出来的酸涩,勉强抬手揉了揉陆百丰的脑袋:“是,父皇是想丰儿了。”

  “你到国子监听学也有一年,学得如何?”皇帝让人拿了些糕点来,就问起陆百丰的功课。

  “太傅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教了儿臣四书与兵法,不过儿臣学得慢,还不能尽然领会。”陆百丰奶声奶气地说着,从碟子里挑了一块好克化的点心,没有给自己吃,而是给了父皇。

  皇帝面色复杂地接过点心,思索片刻后,郑重其事道:“林太傅学富五车,无论文武都有涉略,你要好生向他学习,日后你可是要担大梁的责任。”

  陆百丰虽年幼,但生在帝王家,如何不明白皇帝所言是什么意思?

  在陆百丰的认知中,新帝登基,往往意味着上一位皇帝的驾崩,父皇病了几日,陆百丰跟着担心,乍然听皇帝说这样的话,哪有不怕的?当即哭了起来。

  “父皇,儿臣不要当太子,不要当什么皇帝,儿臣只要父皇好好的,您不是万岁么?父儿臣想要父皇一直活着。”七皇子伤心地抹着眼泪,他还不明人总要经历生老病死。

  皇帝心情本来凝重,见小儿子这般乖巧懂事又可爱,疼惜地不得了,笑着把他抱在怀里,帮他擦去脸上的眼泪:“人终归要死的,无论天子还是百姓,皆是如此,此乃天理自然。”

  他也知陆百丰尚年幼,身边不曾经过至亲离去一事,要他接受生死有命,确实勉强。

  “日后若父皇不在了,你皇叔会辅佐你,你可无条件相信你皇叔,永远不能猜疑他。”

  皇帝为了大梁江山,殚精竭虑,如今剩下半年时间,更要为小儿子尽心谋划。

  陆百丰懵懵懂懂地听着,皇帝说什么他都点头,对于他而言,父皇说什么皆有道理。

  打量着眼前身高还不到自己胸前的小儿子,皇帝又喜又忧。他无比庆幸几位皇子中,有一个可堪重用的陆百丰,同时也扼腕陆百丰年幼。

  但凡陆百丰已成年,他都可直接传位于七皇子,真真正正做一位不问朝政的太上皇。

  洛贵妃在偏殿等了许久,王忠才来传她进殿去见皇帝,而七皇子则被带了出来。见皇帝如此安排,洛贵妃眉尾压了压,心情异常凝重,可进到内殿时,脸上的阴郁一扫而空。

  “陛下,丰儿那孩子没有叽叽喳喳吵得您头疼吧?”洛贵妃提着食盒轻移莲步走进来。

  皇帝坐在太师椅上,整个人透着疲惫感,不过脸色比方才要好许多:“丰儿乖巧懂事,他和朕说话,朕高兴还来不及,比太医院的汤药还管用。”

  “陛下您惯会说笑,这是臣妾做的山楂膏,常吃药没胃口,吃些山楂膏兴许好些。”

  洛贵妃将山楂膏端给皇帝,皇帝接过了吃了几口,这是他难得有胃口吃的东西。

  “爱妃,你为人机敏,洛尚书把你养得聪慧过人,你过来之前,应该也多少想到朕召见你们母子的目的。朕的身体撑不了多久,日后朕一旦去了,你定要护好丰儿。”

  既然已经想好传位陆百丰,皇帝对洛贵妃干脆坦诚相告。也独有传位陆百丰,皇帝才相信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形。

  七皇子确实年幼,但有相府与洛家从旁辅佐,朝中有摄政王摄政,不会出什么问题。

  “陛下放宽心,臣妾会不惜一切代价护丰儿周全,您啊,就给自己放个假,好生歇息一阵,朝中的事都已交给摄政王打理,他是个有能力的孩子,您可把诸事放一放好好休养生息。”

  洛贵妃握住皇帝的手柔声宽慰,皇帝点点头,把碗里剩下的山楂膏都吃了个干净。

  安置好这些,皇帝确实可暂时心无旁骛休养一阵,他再操心,便真是把命都耗进去。

  洛贵妃一直陪皇帝说话到后半夜,直到皇帝入睡也未离开,直守到后半夜。

  皇帝赦命摄政王监国,以蓝批理政的圣旨一下,满朝哗然,文武百官皆坐不住。

  尤其是三位皇子。

  皇帝早想到会出现这一局面,服下续气的参汤,就换上朝服上朝召见百官。

  “朕前些日子着了风寒,勾起身体的老毛病,朕也确实累了,所以命摄政王代政几月。你们的心思,朕门清,特命摄政王用蓝批,是为了让某些人不会借其摄政一事大做文章。”

  皇帝撑着一口气拔高音量,凌厉的目光扫视着殿内每个人,是为了震慑他们,也是为了让这些人认为他的精神未到不可支撑的地步,只是想歇息一阵。

  “朕就是告知你们一声,摄政王下达的任何命令,皆是朕允许的,某些人别动什么心思。”

  皇帝旁敲侧击地在提点谁,殿内的人心照不宣,队伍前首的几位皇子都低着头。

  “朕乏了,退朝。”皇帝不耐地摆了摆手,王忠便笑吟吟地把百官们送了出去。

  众人离开后,皇帝就瘫坐在轮椅上,对小太监招了招手,命他把沉重的鎏冕取下。

  “皇兄,您其实不用特地做这些。”陆时渊还在殿下没有离去,淡淡地看着龙椅上难掩倦色的帝王。皇帝急着遣退百官,是因再多一刻他都难以支撑。

  “不过两句话的功夫,就把他们不安分的心思暂且压一压,你行事也便捷些,很值。”

  皇帝对陆时渊露出虚弱的笑,这不是安抚,而是真感到高兴。

  陆时渊双唇抿了抿,瞥向回来的王忠:“命人抬软轿来,送陛下回寝宫。”

  这场朝会后,陆时渊就算名正言顺地接管了大梁的大小政务。

第345章 错入摄政王马车

  政事多如牛毛,在摄政王府不便时常召见大臣议事,陆时渊干脆直接住在宫中。

  对外宣称是为了方便召见议事,实则是陆时渊不放心皇帝的身体状况。

  郭平作为照顾皇帝的主力人物,与陆时渊一起住在宫中。唐婉悠其实很想跟随师父进宫学习,但她身为大臣之女,没有理由久居宫中。平安医馆也要人看顾,她便没跟去。

  “小姐,小姐,那位病人的伤口用过药之后仍不能止血,您快去瞧一瞧。”

  龙葵着急忙慌地从后屋小跑出来,唐婉悠正帮别的病人诊脉,头疼道:“让决明去看看。”

  因郭平不在,医馆就只剩下唐婉悠与两名药童,三个人里,只有唐婉悠会诊脉。

  所幸决明对药性的把控学习能力惊人,还能帮着唐婉悠多应付些。

  “小姐!有一落水的病人被送了过来,他身上有划伤,伤口被水泡得发白。”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龙葵就又跑了过来。

  “你帮这位病人抓药,药方在这,我去后头看看。”唐婉悠将药方递给龙葵,紧赶慢赶去后屋查看病人的情况。

  三人在医馆里忙得脚不沾地,唐婉悠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小姐……”

  “哎!稍等!稍等!”唐婉悠气都来不及喘,帮病人清理完伤口又赶紧到前堂。

  就这么忙了几日,所幸三日后,京城下起一场大雨,这一下就是一整日。

  托这场雨的福,医馆里没来什么病人,唐婉悠三人终于能歇一口气。

  “这个时候应当不会再有病人过来,你们也都回去好生歇歇,这几日辛苦了。”

  唐婉悠分别赏了决明他们一两银子,提前关了医馆,她也想偷个闲。

  决明与龙葵感激地谢过唐婉悠,让她先去回府,他们做收尾工作就好。

  “好。”唐婉悠没有推辞,走出医馆大门,撑着油纸伞在门口找了一圈。

  今日下雨,落秋提前回府去套车再来接她。隔着朦胧雨幕,唐婉悠瞥见巷子一角停着一辆马车,唐婉悠忙撑着伞走过去,揭开车帘登上马车。

  她动作太快,以致在马车后方刚穿好蓑衣的汤臣甚至没来得及叫住她。

  “今日好大的雨。”唐婉悠收起雨伞搁在角落里,顺嘴吐槽了一句。

  “确实。”低沉冷清的声音响起,唐婉悠身形一僵,尴尬地抬起眼帘看向坐在轮椅上的人,不是摄政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