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美强惨戏子 第5章

作者:有趣的灯灯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看着原本布满灰尘的房屋被自己打扫的窗明几净,吴林心中难得有了点小小的成就感,她疲惫地一笑,用手背抹尽额上的汗珠,草鞋一脱便直挺挺地倒在床上。

  床板仍是有些硌人,但好在有层衣服垫着,倒也不至于那么难受,吴林长舒一口气,转个身的功夫,便一阵困意袭来。

  这副身体倒真是弱,还没干多少活,便已累成这副样子。

  柴房彻底没了动静。

  垂眸侧卧在床边的魏亦明这才抬起头来,将仔细查看一下午的卖身契小心收回袖口,他微眯着眼细想了一会,随后才侧过头,寻起床头一顶素色帷帽和行囊里的一枚玉镯,帽子方戴好,他便轻如一阵风般起身开门,疾步走出了院子。

  如今刚过了用午饭的时候,酒饱饭足的乡人们晒着阳光,昏昏欲睡,谁也没有理会街上悄然飘过的那一抹倩影。

  隔着素纱,魏亦明低着头分辨着路,手中紧攥着那张象征自由的卖身契,嘴角难得扬起一个发自真心的弧度。

  快了,快了,只需再好好准备一番,他便要自由了!

  村里的羊肠小道众多,七拐八绕能叫人昏过去,好在魏亦明心细,早上买馒头的功夫就将这路摸个一清二楚,全然不像是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他手扶帷帽迅速转过几个拐角,转眼间,便停在一家当铺门口。

  抬头看一眼店铺口牌子上那几个破破烂烂的大字,魏亦明忽地又停下脚步,阖眼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就又恢复了那缓慢又勾人的步调,柔若无骨,媚态天成,叫谁看了心里都如同被小猫爪子挠一般痒。

  “老板在屋里吗?来客人了。”

  屋内的老板刚准备午睡,冷不丁听见有男子的声音,慌忙拉开帘子一瞧,竟是个美人在铺子门口轻声窃笑,他掀起一半的帷帽,露出一双似有水波流转的桃花眼望过来。

  “哎呀呀,快请进,快请进,美哥儿,你是要当掉什么东西呀?”

  老板看见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找上门,眼睛都要看直了,上前两步想要搀扶,可魏亦明早就看出了她的意思,眸子一转便轻而易举将她撇开去。

  “我想当掉这个玉镯,老板您看个价,给我折成碎银子就成,我瞧老板您也是个聪明人,可千万别故意压价,欺负奴家这个弱男子才好呢。”

  魏亦明边说着话,边笑着抬眸,如勾人魂魄的妖精似的望一眼那老板,伸出手指般在老板的衣服上轻点一下。

  蜻蜓点水,却叫人心痒到抓耳挠腮。

  这个玉镯是他十五岁那年,父亲送他的礼物,他平日里很是珍惜,从舍不得戴,可如今他拿了卖身契要远走高飞,身上少不得需要多一些盘缠,如此便只能忍痛割爱,暂时把身上为数不多值钱的东西当掉。

  被勾得神魂颠倒的老板哪里还顾得上别的,接过那玉镯便点头称好,小眼睛眨巴间透过那素纱瞧见魏亦明领口露出的小半截玉佩,便油腻得笑起来,想伸手触碰。

  “美哥儿,你胸口那块玉成色更好呢,不如一块拿给我瞧瞧?我保准给你个好价钱嘿嘿嘿。。。”

  魏亦明却陡然冷下脸来,一掌挥过去打掉那老板伸来的“咸猪蹄”。

  “别瞎碰,这块,不当。”

  上一刻还笑得灿烂,下一刻面上却又乌云密布,这老板被美人的变脸吓得有些迷糊,呆楞好半晌才回过劲来,哦一声就转身去给他换钱。

  趁着老板转身看玉换钱的功夫,魏亦明抬手将自己胸前的玉佩又塞回衣物内,思索一会,又挂上灿烂如三月春光般的笑容。

  “老板,你有所不知,这玉贵重,我是怕它被碰坏了,才一时情急失手打你一下,您不会怪罪吧?”

  “不怪不怪。”

  心情起伏一上一下的老板讪讪地说道。

  “那就好,对了,既然是当铺,想必您这稀奇古怪的物件海了去了,我有件东西想买,可在外面,却怎么也买不着,便想知道,您这有没有。”

  即是美人开口询问,老板哪有不答的,她连忙献殷勤:“美哥儿,我这东西可多着呢,你只管问,我若是有,便一定卖给你。”

  听见这回答,魏亦明嗤笑一声,沉默半晌,才开口回答。

  “我要一两蒙汗药。”

  蒙汗药,那是能让人喝了倒头便睡的药。

  ——

  吴林是被自己的肠胃一连串的咕咕叫声吵醒的。

  忙了那么久,她竟没有察觉,自己早就饿到前胸贴后背了。

  饶是身体如今累到疲倦不堪,可肚子饿得咕咕叫,晚上也难以入眠,吴林辗转反侧半刻,才慢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踩着一双草鞋便往庖屋走去。

  如今已是夕阳西下,云霞染红了半边天,院子外是乡亲们三三两两归家的喧闹声,吴林背着门外的嬉闹声走进庖屋里,看着自家的冷锅冷灶,却突然一时犯了难。

  现代有速食,有盒饭,她平日里又是兼职又是学习,一日三餐都是草草了事,甚少下厨,更不用提拿这种灶台烧饭了。

  “烧饭不行,但想来,煮一个红薯应当是可以的事情。”

  凡事总有第一次,不会那就学,想到自己昨日成功生起了灶台里的火,吴林顿时信心倍增,在地上捡了一个红薯掰开,清洗干净放在一边,两只手在衣角上一抹干,转头就出门到院子外的老树下拾木条当柴火用。

  这院子生气不足,树也老得快,一地枯木枝都被吴林捡了起来抱在怀里,可谁想到她刚捡完树枝,回过身来,抬头却发现自家的庖屋上已是冒起袅袅青烟。

  竟然有人趁她不在时溜进庖屋,开始生火做饭了。

  各自生活,便代表着各自生火做饭,这大约是那魏亦明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进庖屋烧火做菜。

  想到自己抢先一步进了庖屋,却只是捡个柴火的功夫就将现在庖屋的使用权拱手让给了他人,吴林心里有些不悦,但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得默默将柴火放到庖屋外边,等着门里的人使用好庖屋后自行出来。

  屋里一阵锅碗瓢盆的叮铃桄榔声,半盏茶的时间不到,便有一股甜香味弥漫开来,飘得整个院子里到处都是。

  吴林还没闻出那是什么香味,庖屋的门便开了,她侧头便看见魏亦明捧着个小碗走出来。

  “妻主上哪晃悠去了,奴还以为,妻主饿得发昏,连那半块红薯都不想烧,直接出去啃树皮了呢。”

  魏亦明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随即也不理会人,直接坐到廊下背对着吴林用饭。

  吴林懒得理会他,给了他一记白眼便一头钻进庖屋里,只是案板上早已没了她洗净的那半块红薯,只有那口锅有一半未合上,还冒出些香味来。

  吴林方才在屋外闻到的香味便来源于这口锅,她顿了一下,随即伸头往锅里一看,只见她那半块红薯早已被削成了小块,和着一点小米烧成了浓浓一锅红薯粥!

  这粥是谁烧的,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吴林狐疑地盖上锅盖,刚想问话,却听见外边传来魏亦明那语调慵懒的说话声。

  “对了,奴瞧那半块红薯太寒碜了些,便擅自作主,加了点东西进去,到底妻夫一场,都不容易,还是莫要吵得太难看了,咱们各退一步,好好合作,才能过好日子,妻主,你说对吧?”

  对?对什么对,这人好端端的又献什么殷勤?

  吴林再转头端详着那锅里那香气扑鼻的粥,心中只觉得说不出来的诡异。

第七章

  今早上刚吵过架,晚上却主动做好了一锅粥。

  吴林抿唇不语,只是不断地用木勺子搅和着锅里的粥,不喝,也没有倒。

  如果有的选,她大可另起炉灶再做一碗吃的,可如今的粮食是吃一点少一点,吃与不吃半点不由她,浪费了这锅,那总有一顿要饿肚子。

  吴林打心底里不肯相信魏亦明是个会主动求和,乐于先行一步付出的人,她也极不喜欢对方这种毫无界限感的举动,可无论如何,门外那人确实是帮她将红薯做成了能入口食用的甜粥,她也不好立即就恶语相向。

  庖屋里安静得瘆人,魏亦明放下手中的筷子回望一眼庖屋内站立不动的吴林,随意一笑,漫不经心地问一声:“妻主,怎么不吃?莫不是怕奴烧的不好?还是怕奴往里边放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

  听见这话,吴林瞟他一眼,缓缓放下手中的木勺。

  她没讲话,魏亦明却已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他有些不耐地端起自己的碗,径直走入庖屋,夺过吴林手中的木勺就将那粥盛出一小部分放入碗里,随后木勺一撂,端起碗一仰头,将那热粥一饮而尽。

  只一眨眼的功夫,魏亦明就将那热粥喝个干净,随即用袖口轻擦过嘴唇,手腕一翻将那空碗展示给吴林看。

  “瞧,奴喝完了,半点事没有。”

  说话间他眉峰一挑,望着吴林,无端表达出一点不屑来。

  吴林看着他露出那一小截白皙修长的脖颈有吞咽的起伏,才完全放心下来,拿起那木勺将粥盛入自己的碗内,懒懒地道一句:“以后少碰我的菜,这次就谢了。”

  “对了,今日奴收拾了屋子,收拾出来不少妻主的书本,方才趁妻主不在的空档,已经放柴房门口了。”

  吴林人走到门口,魏亦明冷不丁开口提了一句。

  原主的书?

  吴林一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端着碗离去。

  庖屋里又只剩魏亦明一个人,他踱步出门,斜倚在墙边看着吴林离去的背影,一只手悄然伸回袖子里,摸了摸那半点也没少的蒙汗药。

  知道她不好糊弄,魏亦明不急于这一顿。

  贸然下药,肯定不易成功,但是只要她放下警惕,那就总有会中招的时候。

  而且,他方才特意提了一句她的书用以试探,可吴林却是没什么反应。

  那她便是真的忘掉,自己把卖身契放在同书本摆在一处的废纸里了。

  她自己都是这般浑不在意的态度,那可就怪不得他跑咯。

  吴林端着碗走至柴房门口,低头果然瞧见门口堆放着一沓子的旧书,一眼望去满是之乎者也,大约都是考科举要用到的书本,风吹过去便呼啦啦的翻页,让吴林瞧见书页里密密麻麻的字。

  吴林用胳膊肘将房门推开,把碗摆回桌上,旋即折返回去,将门口那厚厚一沓书都抱进屋内

  的空地上。

  这些书,于她,多是有用的。

  原主自幼读书,除此之外再没干过别的事,肩不能提,手不能扛,除了识字不是个文盲外,就再无一技之长,连双亲留给她的一亩三分田都被低价卖了出去,让她再无务农耕种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吴林又同原主何其相似,她从小没钱培养什么兴趣爱好,只晓得用功读书,上了大学后知道公务员是个铁饭碗,便又认真学习考公,可如今穿越了她才发现,自己竟是除了读书,其余什么也不会。

  想清楚后,她倒没有多郁闷,只会读书那便继续读书就是了,考公和考科举,本质都是为国家选拔有用的人才,出题的角度相似,只要她认真准备,大抵是不会难到哪里去的。

  夜里饭菜容易凉,吴林趁热将粥喝完,填饱肚子后,便将碗筷往旁边一挪,将那些书本一并放到桌上。

  屋外孤月高悬,院里也静悄悄的,吴林点起一盏烛灯,就着那点微弱的光线挑出几本专门讲这女尊国科举制度的书仔细查看。

  原来,这国家的科举总共有四关,分为县试,乡试,会试与最后的殿试,凡通过县试着,皆为秀才,女尊国厚待读书人,凡是通过县试的秀才,皆可免除徭役且立即发五斗米作为奖励。县试往上,便是举人,那举人的待遇便更好,不仅可混个小官做做,还一生吃喝不愁。

  但原主考了这些年,连个县试都没过,当不了秀才,至今还是个童生。

  想到科举之路长漫漫,吴林没由来的觉得牙齿泛酸,可刚为难没一会,待翻到今年的县试日期时,她惊得猛然站起。

  开春后便是县试,现如今刚开春,距离每年规定的县试日期,就只有短短半月不到!

  不巧不巧,这当真是不巧,可偏偏每年也只有一场县试,若是错过这场,今年的所有考试便都无法参加,吴林还得在此地多等上一年的功夫。

  吴林不愿就这样等,也不愿放弃眼前的机会,就算有通过不了的可能,她也想试一试。

  第二日一早,公鸡刚打鸣,吴林便从床上爬起来,简单地一番洗漱过后,便独自进了庖屋,简单热一下昨夜没吃完的红薯粥,待温粥下肚暖和了身子,便背上点纸与几支笔,带着轻飘飘的行囊往县城里赶。

  昨夜临睡前,她大致翻阅了原主留下来的书,却发现书的种类过于繁多,许多书都是多年前的旧书,内容冗杂,不适合长久学习,思来想去,吴林决定第二日去县城里的书肆瞧瞧,看看有什么好书。

  当然,此行也不是只找书,毕竟,她连买书的钱都没有,吴林这一趟去县城,还想为自己找点机会,看能不能寻到适合她的差事,小赚点钱。

  吴林她们村里县城不算太远,吴林走走停停,赶了两个时辰的路,便进了城,这县城内到底比乡下繁华些,牛车与马车随处可见,所到之处之处扬起一片尘土与喧闹声,满大街都是早起出门做工的女人,她们大都高壮,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大口嚼着馒头聊着天,路上却鲜少有男人出现,偶尔走过一两个男人,也都是带着素纱帷帽,牵着孩童低调地穿过小巷。

  吴林边走边瞧,不一会儿,便顺着原主的记忆来到一家书肆门口,刚想要进去,迎面便撞上个一身蓝衣,长相清秀的书生。

  “呀,这不是吴姐姐么,好几日未见,我原以为,你不肯再在学堂里读书了,后来才听人说,你是向先生请了几日假,回家成婚去,姐姐,这是大喜事,妹妹在此给你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