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美强惨戏子 第37章

作者:有趣的灯灯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房中又安静下来,吴林这才松口气。

  真是奇怪,明明心情烦躁,可经过他这么一闹腾,吴林便又再度恢复了专注学习时的心平气和,捧着书,独坐在床前,直至深夜。

  ——

  因着要走进山道的缘故,一走便是数十日,直到京城脚下的瞻海关,入关后一路朝前,再走几日的时间,方能走到京城之内。

  宛城内的这些书生们因着离京不算很远,故而也可算是早到的一批,到了京城还可剩出些时间适应,离得更远些的,只怕要临近会试,才能匆匆赶到。

  但因着是要进山道,山路崎岖多有不便,还易迷路,囊中不算羞涩的书生便会在城内租一只认路的毛驴,由驴驮着行囊往前,这样租一次毛驴,也不算太贵,几文钱的事,吴林便也就跟着租了一只,租毛驴的是当地的农妇,坐在一边算了下今日租毛驴的人数,算出今日要一道走的约有十来个书生,才稍稍放心下来,将众人拉到一边交代事情。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今年第一次上京考会试的嘞?”

  那农妇开门见山地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齐齐举手。

  那农妇眉头稍皱了一下,轻啧一声道:“咱们宛城前的山,山上有一伙人,武功了得,时常从山上蹿下来,在道上打劫,一打一个准,扒人一层皮了才肯放行。”

  听见这话,众人寒毛直竖,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大家伙都不富裕,扒一层皮恐怕就要饿死在赴京赶考的路上。

  吴林率先开口问话道:“大姐,请问还有别的道可走么?”

  听见问话,农妇摇摇头道:“前面都是山嘞,要进京,总得先进山,哪都绕不开。”

  有书生苦兮兮地开口道:“那不就是说,咱们撞不撞见她们,全是碰运气,运气好,那便平安地过去,运气不好,就饿死在路上。”

  一想到赴京路竟然是这般艰难的,有好几位书生都打起了退堂鼓,想着干脆掉头回去安稳做个举人便可。

  见有人要走,那农妇又赶忙道一句:“非也,非也,我接下来告诉你们的,可要仔细听着,这帮人讲究得很,只劫富,不劫贫,更不会轻易打劫要赶路的书生,若是遇上了,千万别想着赶紧溜,没得叫我家的驴受惊,你只管喊‘我们是穷书生!’,老老实实站在原地,她们确认了你们当真是书生,便会放你们走,没准还会护你们一程,只是你们千万别想着与她们动粗,打不过她们,没准还要挨揍。”

  吴林站在边上听着,忽然觉得有意思,想来这应该是绿林大盗,便好奇地多问一句:“大姐,这帮人,是什么来头,你可听说过?”

  那农妇想了想,叹口气回答道:“她们也是近些年才来的,神出鬼没,连官府都拿她们没有办法,厉害得很,有传言说,她们应是当年那个奸相魏国公手底下的私兵,这些人被四处通缉着,无处可逃,只得躲在山里,不过,这到底也只是传言罢了,总之只有一条,你们这些书生,别惊吓到了我家的毛驴,不然到了那瞻海关前,叫我夫郎瞧见,他便会要你们赔钱。”

  农妇再三叮嘱过了,才肯把毛驴牵给她们,吴林想着农妇说的话一时有些恍惚,等到她再回过神时,便瞧见魏亦明已然带着打包好的行囊,穿着一身蓝色的衣裳配一顶素色的帷帽走出客栈们,见她牵来了驴,便直接抬手将行囊放在小毛驴的身上。

  他正低着头挪动好这些行囊的位置,便感觉有人轻拍了下他的左肩,微微一侧头,便瞧见是吴林走到他这一侧,凑近着似是要小声说话。

  看见她要说话,魏亦明轻哼一声便转头不看她,整理了下衣袖便要牵着驴往前走。

  吴林刚开口,便感觉一阵风过去,她抬头望一眼魏亦明,跟上去两步道:“我要跟你说话,你走这么快做什么。”

  “多说一个字,你就要让我一个人走,我害怕得很,你要和我说话,那我可不敢多听,也不敢多回。”

  魏亦明虽是放慢了脚步,可嘴上却是难得呛了她一句,说到最后便轻叹口气,走到吴林身边小声道:“说吧,你刚刚要讲些什么。”

  他还将昨天吴林撵他走的事放在心上,回去躺在屋里当真是越想越气,亲过了,搂过了,她心情好了,就把他赶出去,这算是什么事,偏偏他还真被她拿捏住,乖乖按照她的话自己出屋,当真是有点窝囊。

  见他这副样子,不知为何,吴林觉得有些好玩,别过脸轻笑了一会,才转头正色道:“待会进山,可能会有人半路拦截索财,但是我们穷,她们有她们的规矩,不会劫我们的东西,你只管在我身后即可,她们检查完,自会放我们离开。”

  听到有人会半路拦截,魏亦明垂头忍不住捏了下衣角,待她把话讲完,才稍微放心下来,望一眼吴林,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犹豫片刻,想到刚刚农妇说的传言,吴林还是小声说一句道:“有人说,那劫财的一帮人是你母亲当初的私兵,我想这是谣言,但到底还是多留个神,和你提一句。”

  听到这句,魏亦明微微一怔,随即摇头道:

  “她们绝不可能和我母亲有关系。”

  话虽是这样说,可魏亦明突然又想到些什么,很是疑惑地细想了半刻,但大约觉得自己的猜想应当不对,便也没有再提,只垂眸跟着吴林默默朝前走。

  既是知道山道不易走,几个书生便刻意排成一排,走在了一块,出了宛城便径直钻进狭窄的山道内,为着活跃气氛,竟还有人带头考书本上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答,答不出来的就要围绕着这山林作诗一首,一轮轮回答下来,竟然只有吴林还没作过诗。

  “小吴,想不到你水平还是蛮可以的,你只说你乡试考得马马虎虎,到底考了多少名,也同我们说说,没准,你考得比我们几个高呢。”

  正是山路上坡的时候,这一处牵着毛驴上去实在费劲,如今是酷暑,众人都累得汗流浃背,有人好奇地问了,吴林刚开口想说些什么,便瞧见最前面的人突然脚下一软,整个人跌下去,一骨碌往后倒,惊到了后面的毛驴。

  “不好,她中暑了!快牵住驴,把她扶起来!”

  书生常年读书,趴在案边鲜少出门,身子骨大都好不到哪里去,在赴京路上生病中暑或水土不服自是常有的事情,只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当真不是晕过去的好时候,几个胆子大些的几步上前拉住她,一群人忙活了许久,才终于拽着人和驴一道走至平坦的道路上,精疲力竭地坐下歇息。

  吴林身边还有魏亦明一道帮忙,虽是不算极累,但一时也没有力气继续赶路,便一同坐下,靠着树乘凉。

  方才那样一个小插曲叫大家都没了再问吴林到底乡试考第几的欲望,夏日蝉鸣此起彼伏,众人皆是昏昏欲睡,靠着树干打盹,魏亦明也有些体力不支,摘下帷帽抱在手里,便钻进树底靠着吴林坐下,闭着双眸垂头一副似睡非睡的模样。

  但是吴林不愿打盹,她担心会有路过的小动物偷吃干粮,故而只是闭眼冥想,感受着凉风拂过面颊,耳朵却是仔细听着周身的声音。

  窸窸窣窣。

  不远处传来一阵杂草被踩至地里的声音。

  吴林警惕地睁眼,抬头便望见不远处的山坡上站着数十个人高马大的女子,个个以黑布遮面,手里皆拿着把亮闪闪的大刀,正面无表情地望着她们。

  这就是山里的绿林大盗么,万一不是呢,这一把把可都是开了刃的刀子,砍下去真真实实会出人命的。

  吴林还是忍不住心里一紧,正打算叫醒魏亦明,转头却发觉他已经醒了,双眸紧盯着面前一伙人,抿唇不语,半晌眸子一颤,抓着吴林的手道:“那里面...”

  “他爹的,我都跟你说了,这些人一眼望上去就是穷书生,你还特意走下来瞧一圈做什么!”

  “那不是看到里头跟着个男的么,我还以为是什么商队嘞,你怪我做什么!”

  魏亦明还未来得及说话,二人便听见不远处有嚷嚷声,这声音不算小,一下子将几个还在歇息的书生给吵醒,瞧见来人,大家都不慌,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纷纷起身收拾好东西准备继续上路,吴林见状便也带着魏亦明起身,只是他似乎是有些激动,急切地望着吴林似是想要讲什么,但碍着人多,故而也什么都没讲,给她一个眼神,叫她明白这其中大约有什么事。

  一行书生乖乖地经过,吴林走近时一数,才发觉只来了十五个人,为首的两个约是这帮人的头头,虽是吵架可眼睛却也看得细致,见里边有个中暑未好,脸色苍白的书生,嘴上边骂着另一方边伸手抛出个小药瓶到那书生的筐子里。

  “你他...哎,你们两个,等一下!”

  其中一人正要继续骂,只是待吴林与魏亦明走过时,猛地一个转头喊道。

  吴林面不改色,径直一停。

  前边几个书生闻声而停,转头看向二人,大约是想等吴林一刻。

  那两个女子走上前几步,其中一个站到二人面前,眯眼看了半晌,和同伴对视一眼,随即恶狠狠地拿出刀来架在二人脖子上。

  “你们今日怕是走不得了,有人买你们的命,若想买回来,还得交够钱,同我们回去,交够钱了再下山。”

  前头几个书生听到,面色都不大好,刚想出声问一句,那其中一个便赶忙催促道:“怎么,你们不肯走,也是想交钱给我们么?”

  那自然不是,书生哪有什么钱,几个人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不敢阻止,只得很抱歉地看眼吴林与她夫郎,随即牵着驴就慌忙往前奔。

  山林里刮过一阵风,吹得树林呜呼呼直响,好半刻才停下来。

  明亮亮的刀子就挨在脖子边,吴林正低头看的功夫,那女人却又突然一改方才凶狠很的态度,“唰”一下将刀子收回去,笑着对吴林道一句:“方才迫不得已,如有冒犯还请多包涵。”

  因着魏亦明给的暗示,吴林倒也没有害怕,只是心里在不断猜测着面前女子的身份,客气地笑一声道:“并无什么得罪的地方,不必在意。”

  那女子同她说完话,便和同伴一道看向站在一旁的魏亦明,像是有些不确定,又有些惊喜,小声叫了句:“公子...”

  “是我。”

  ——

  半个时辰后。

  深山之中,竟还有像村庄一般的房屋群,屋子皆是由木头建成,数十个穿着简朴的人围聚在一道,看着其中一个人高马大的女子坐在板凳上捂面痛哭。

  “谁能想到,我与阿姐,自当年月牙江一面之后,便是生离死别,我连她的儿子都护不好,叫咱们公子在外头吃了那么多苦,我当真是无能啊!”

  那女子一边哭一边拍着魏亦明的肩膀,魏亦明似是想劝她,但半天也说不出来什么话,只垂头红着眼框温声笑道:“都过去了,姨母,如今我还好好的,我还嫁了人,有了妻主,生活的很幸福。”

  早在路上,魏亦明便向吴林解释了一番,他母亲年少时曾救过一个孤儿,名叫冯昆,后来这孤儿认他母亲为姐姐,他便也唤母亲的义妹为姨母,这姨母长大后很是出息,武举时夺得状元,后来一路做到了右将军的位置上,当年她也是与母亲一道去月牙江的,母亲回京述职时,她孤身一人留在月牙江又呆上了小半年,后来便有人说,她已被秘密斩首,死无全尸。

  但她竟然还活着,在山里当起了绿林大盗,这是魏亦明没想过的。

  那两个为首的女子,便是他姨母的下属。

  吴林正消化着这一切信息,那冯昆姨母听见魏亦明说到妻主二字,一个激灵,抹了把面上的眼泪便问道:“在哪?你的妻主在哪?”

  魏亦明赶忙望向吴林,吴林也起身点头打了个招呼,冯昆愣着打量了吴林好半晌,瞧见她背后的筐与身侧的驴,皱眉问一句道:“你是个书生,如今还要进京赶考?”

  她的语气稍稍有些不客气,可吴林还是颔首道:“正是。”

  冯昆严肃地望着她,半晌低头片刻,又转头对魏亦明道:“公子,这样实在不太妥当。”

  “我不打算放你们入京。”

  作者有话说:

  小魏,你就瞎教吧,真教出来了可有你好受的!!嘿嘿嘿。。。

第四十一章

  听到这样的话, 吴林还未先说些什么,魏亦明却是第一个站起来,认真地对冯昆道:“姨母, 我有话要私下同你谈。”

  冯昆沉思了会,才缓缓起身道:“那进屋说吧, 不过可事先说好了,我是不可能...”

  “姨母先听我讲完话再说即可。”

  魏亦明边催促着冯昆赶紧起身,边侧过头看一下吴林, 启唇无声同她道一句:“我来处理。”

  围聚在一起的众人安静地让出一条道来, 注视着冯昆与魏亦明一道进了屋子,听得那门“嘎吱”被关紧的声音,才又恢复了方才的热闹。

  “这么多年了,咱们竟还能迎来山下的客人!”

  “是呢, 竟然还是魏公子,今日是大喜日子,咱们要多做些菜!”

  吴林坐在凳子上端着手里的凉茶, 抬头听着众人说话, 不一会儿身侧便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孩子,可怕生?我坐你旁边同你说上几句话,你可介意?”

  循声望去,吴林侧头便瞧见一个穿着灰扑扑的衣物的男子客客气气地笑着看向她,这男子虽是已到中年, 但从眉眼也能依稀看出, 年轻时是个标志的美人。

  “并不介意,您请坐。”

  吴林坐着的是一条长板凳, 她礼貌地挪出来大半的位置, 好叫他坐下来。

  那男子坐下后便笑着解释道:“我是冯将军的夫郎, 你既是咱们公子的妻主,叫我姨父即可,都是一家人,不用拘束着,我只是想同你闲聊半刻,了解下这些年的事罢了。”

  听他这样讲,吴林垂眸点点头道:“您问即可。”

  得到她的准许,姨父这才期待地同边上围着的夫郎们皆对视一眼,身子朝前倾,开口问道:“你同魏公子,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结成妻夫的,现下可有孩子?”

  吴林望一眼周围眼中似是要发光的众人,回答姨父道:“我和他...他当时被困在歌舞坊,我又因到了二十五,必须成亲,所以他才做了我夫郎,至于孩子,我们没有孩子。”

  这样的解释让姨父稍稍失望了下,不过他也很快反应过来,这算是吴林将魏亦明救了出来,便慈祥地笑着道:“原是如此,这不碍事,如今生活得幸福就好,我观察得仔细,发觉他走到哪都得瞧你几眼,他该是很爱你的,虽然是被迫成亲,却也一定是心甘情愿地叫你妻主。”

  他说的是事实,吴林垂头默默听着,还未说出什么话来,便听到姨父小声问一句:“他这样爱你,你也很爱他吧,那样好的孩子,很难不爱是不是。”

  姨父期待又紧张地询问着,他是魏亦明的长辈,做长辈的,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被自己爱的人爱着,生活美满呢?

  既然成亲的最初不美满,那如今该是美满的吧?

  吴林望着姨父流露出真诚的双眸,忽然间觉得这是一个把她难倒了的问题,叫她难于开口说话。

  别人真心地问,她也应该认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