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59章

作者:一九四夕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

  因为程彩丽有孕在身,紧张兮兮的陆元连去□□节特供物资的事都没让程彩丽插手。

  梁宝珍看着院里人拿着张报纸争相查看,上头写了今年过年的特供副食品名目。

  “有什么啊?”一个个脑袋挤做一团,她就看到几个字。

  “有条鱼,一只鸡,还有白糖富强粉黄豆...”刘念华也关心这个,毕竟特供物资才能帮助大家过个好年。

  “宝珍,上这儿来看,我看好了。”钱晶晶招呼一句,让出位置给她。

  梁宝珍凑过去,看着报纸上写着今年春节定量供应副食品近二十种,第一个就是过年最重要的鱼,每人一斤,供应时间只有七天,接着是鸡,每户一只,供应时间只有六天,还有每户三斤鸡蛋,三斤白糖,食用油一斤,富强粉每人三斤,另外就是糖果花生瓜子烟酒供应......

  只有鱼和鸡供应时间短,错过那七天想买也买不了了。

  “自己回家拿纸笔来记一下。”李大妈招呼众人,可别忘了购买时间。以前就有人记岔了,最后过年没买到鱼。

  “宝珍,来,我多了拿纸和笔。”刘念华家里有小学生,纸笔倒是齐全。

  “华姐,你用,我记住了。”

  “你都记住啦?”刘念华刚见梁宝珍就看了一会儿呢,这就记下来了?不可能吧,“真的假的?那我考考你。”

  “行啊。”梁宝珍记忆力不错,这点还是有自信的。

  “鱼能买多少,什么时间买?”

  “每人一斤,二月七号到二月十四号买。”

  刘念华点点头,接着又随便问了几个副食品的购买量和时间,结果梁宝珍全都答出来了,这下她是真信了,“你记性真好。”

  想起自己当初背公交车路线和收费站点,可累够呛。

  今天开始就能购□□节定量供应副食品,梁宝珍和奶奶带着许盛伟许盛雅一块儿去,许盛杰还在厂里,国棉厂设备又出了问题,他帮着去修理了。

  拿上家里的粮油本,按照自家一户五人的标准,梁宝珍买了春节特供副食品:花生两斤半,蚕豆五斤,葵花籽两斤半,黄豆一斤,菜籽油两斤半,花生油两斤,香油半斤,通州老窖一瓶,大葱两斤,块豆腐六十五块,鸡蛋三斤...

  卷烟每户一条十盒,不过她们也没管,准备等许盛杰空了自己去买,可别买岔了。

  最后还有鱼和鸡,得在过年前十天开始供应,到时候得早点来排队,就担心买不上,或者挑不到好的。

  春节前,各家各户都忙碌起来,白天空闲时间打扫屋子,一笤帚一笤帚把家里的晦气扫出去,桌椅板凳斗柜衣柜也要擦得干干净净。

  许盛杰这阵子却在厂里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十年前提出过‘革命化春节’开始,春节就不放假,大年三十也得积极参与劳动,国棉厂自然也不停工。

  机器设备却在这时候大批量出问题,会捯饬设备的许盛杰也被抓去加班了。

  这已经是第三天许盛杰没赶上回来吃晚饭,许家人在饭桌前谈起春节准备。

  “奶奶,今年能放鞭炮吗?”许盛伟最喜欢放鞭炮,可是前几年要破四旧,放鞭炮、磕头、舞龙舞狮那些习俗都被禁止了。

  “看看其他人放不放?”周云也琢磨不透,去年大运动结束,现在快临近过年了,街道办也没挨家挨户宣传过年禁止事项,兴许真有松动了?

  梁宝珍夹着盆里的水煮白菜,也觉得大有可能,以往在村里管得没那么严,可听听小伟说城里好几年没放鞭炮了,随时都有人查,不过今年不一样了。

  “要是大伙儿都买我们也买。”梁宝珍准备明天问问刘念华和董秀芬钱晶晶她们,尤其是董秀芬家,魏大爷肯定有一手消息。

  “嫂子我也要。”许盛雅也喜欢放鞭炮,噼里啪啦,好热闹!

  “行,只要能放,咱们就买。”

  梁宝珍话还没说完,家里大门突然被人推开,伴随而来的是许盛杰的声音响起。

  “买什么?”

  天已经黑尽,其实现在也才六点多,冬天总是黑得早,许盛杰带着一身寒风进屋,冷得许盛雅缩成一团,嚷着让大哥快关门。

  梁宝珍起身去一旁的柜子上拿碗筷,顺便回他,“我们在说买鞭炮,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放?”

  “估计能,今年政策宽松了些,只要别太过分。”许盛杰饿狠了,今天忙了一天折腾设备,这会儿拿着碗筷便?璍大口吃起来。

  “慢着点儿。”周云还觉得孙子是小孩子呢,担心吃噎着。

  等许盛杰吃得差不多了,梁宝珍才问起厂里的事儿,“最近怎么好多设备坏了?”

  “闹革命了。”许盛杰把剩下的饭菜一扫而光,这才哄了肚子。

  国棉厂的设备多是用了几十年的老旧设备,平日倒还好,这回因为陈勇接下太多订单,负载严重,一时吃不消,纷纷‘闹起革命’,得检修一番才能继续用。

  梁宝珍其实还琢磨着一件事儿,不知道这和陈思明后来收取贿赂采购的劣质棉花有没有关系,那些棉花杂质多,粗糙不少,对老旧的国棉厂清花设备是笔沉重负担。

  不过现在无凭无据,或者说问题还不够严重,且还要等等看。

  *

  今年过年倒有个好消息,上头政策松动,不仅可以放放鞭炮,国棉厂还给大伙儿放两天假,轮流值班轮换放假。

  虽说这假比不得以往的春节假期,可总比前几年一天不放好。

  除夕当天,一家人起了大早忙着准备年夜饭,许盛杰买了一条大前门回来,平日送礼托人办事儿都用得上,梁宝珍则是跟着奶奶去买了两条最贵的特级带鱼,三毛八一斤,身子宽,肉也厚,合计五斤。一条除夕吃,一条初一吃。

  另外买到一只老母鸡,一半炖汤,一半凉拌。

  大杂院里,许家桌上摆着满满当当的年夜饭,炖鸡汤、红烧肉、扣肉、腊肉、炖带鱼、凉拌鸡、四喜丸子、猪肉白菜饺子、芥末墩儿、富强粉做的大白馒头,炒大白菜、黄瓜片、木耳炒肉。

  一家人落座,准备开动!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上班摸鱼中10瓶;

第60章

  ◎三更◎

  现在不兴祭祀上坟,许盛杰给大家伙儿倒拿个小杯子倒杯酒,举着杯子往地上一倒,权当是给去世的父母敬上一杯酒,也一起过年了。

  周云端着酒杯愁绪爬上脸,一晃这么多年过去,老二两口子都走了这么许久,再一晃,连孙子也成家了,今年过年,许家总算是热闹了。

  “奶奶,你别哭呀。”许盛雅坐在周云旁边,伸长手替奶奶擦擦眼泪,小姑娘和奶奶最亲,父母在她一岁的时候就走了,奶奶对她来说是最珍贵的存在,看着奶奶红了眼眶,她也想哭。

  “奶奶,您可别难受,今天不是好日子嘛,过年多热闹啊。”梁宝珍哄老太太几句,使眼色让许盛伟凑过去。

  许盛伟是家里的开心果,蹦跶着跳下凳子就扑向奶奶,“奶奶,你哭啥,是不是不想给我发压岁钱了?可不能赖啊~”

  “你这皮小子!”周云原本愁着脸瞬间就破功,破涕为笑,小孙子说些话真是让人憋不住,“哪儿哪儿都惦记着压岁钱是吧?快坐回去,少不了你的。”

  “好哎!”

  许盛杰给奶奶夹块红烧肉,这肉烧得软烂,最适合牙口不好的奶奶吃,“奶奶,别难过,现在咱们日子越来越好,爸妈看着也高兴呢。”

  “是是是,你爸妈肯定高兴!”周云拿起筷子,叫众人开动。

  一顿年夜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平时大家再苦再省,过年必须吃顿好的,说说笑笑,一顿饭吃得是团圆和喜庆。

  零点的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热闹得赶走了过去一年的烦恼,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

  ——

  初一一大早,梁宝珍起床换上新衣裳,奶奶是规划得好好的,每人一件新衣裳,都得漂漂亮亮的。

  梁宝珍是一件红色碎花袄子,里头是新棉花,穿在身上暖和。周云手艺好,还给她缝的梅花扣,年轻小姑娘都爱俏,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对什么都没那么在乎了。

  许盛杰换上的是一件蓝色袄子,特地选得稍稍挺括面料,穿在高高大大的许盛杰身上,竟然也不显臃肿,很是英俊。

  “哥,嫂子,新年好啊!”

  许盛伟和许盛雅冲了过来,两人难得一大早起来还没有困意,毕竟是想着要收压岁钱就睡不着的时候。

  两人都分别穿着一件蓝色和一件红色袄子,正好和大哥大嫂的颜色一样,站在一块儿很是抢眼。

  过去拜年还得磕头,自从这几年破四旧,磕头这种习俗也被要求取消,两人说了吉利话就得了红包,奶奶一个,大哥一个,嫂子一个。

  “小雅,我看看你的。”许盛伟偏头想去看看妹妹的红包,他总觉得妹妹的红包怎么看着更厚呢。

  “你自己有。”许盛雅把红包藏在身后,看着许盛伟撅起小嘴。

  兄妹俩是双胞胎,长得有个六分像,许盛伟年纪小小也是副俊模样,他比大哥许盛杰更多遗传些母亲吴华翠的颜,五官较大哥少了些英气,更多几分俊美感。

  许盛雅则是完完全全遗传的母亲,秀气的小脸,长相精致,尤其葡萄似的眼珠子看着就灵气,看着二哥两指撑开红包,一个劲儿往里看的样子,她想起件事儿。

  “二哥,新年好呀,恭喜发财。”说完,给许盛伟鞠了个躬,回身摊着手望着他。

  “你干啥?还想找我要红包啊?”这回换许盛伟把红包藏在身后,开玩笑!这可是他盼了一年的压岁钱,谁来都不好使!

  “我都给你拜年了,你为什么不给我红包?”许盛雅眼睛亮亮的,认真说着话,像是说出什么至理名言似的,让人无法反驳。

  许盛杰听了点点头,拍拍弟弟的肩膀,催他,“小雅可是你妹啊,你个当哥的就不表示表示?”

  周云也帮着说话,笑着道,“小伟,小雅可都给你拜年了,你不能小气啊。”

  好家伙,咋全都帮着小雅算着自己这几毛钱啊?周云和许盛杰两口子每人都给了一毛钱的压岁钱,比以往都多。

  结果这钱还没揣热乎呢,许盛伟晃晃脑袋,想出个好主意,“反正咱们一起出来的,干脆你当姐吧。”

  “你小子,为了不给压岁钱连哥都不当啦?”许盛杰揉一把弟弟的短寸。

  “不当不当,当哥有什么好的?还要给钱呢。”

  小雅鼻子一耸,右手手指在脸颊上划几下,“二哥,羞死人了~”

  “那无所谓,还是钱重要啊~”

  梁宝珍在一旁看着两人说话,忍俊不禁,小伟小雅感情好,她想起自己家兄弟姐妹,就盼着初三回去。

  原本她是想着初三和许盛杰一块儿回大面村去,年货早就备好了,提着就能走。不过周云一直念叨着没见到亲家一家,又是过年的好时候,干脆让梁家一家人进城坐坐,吃顿饭。

  这可把梁宝珍高兴坏了,她忙去邮局花钱打了电话到公社,托人给宋春花带了话,让她初一下午三点回电话来。

  宋春花之前顾念一直多,总担心拖家带口这么一大家子上城里影响不好,就像是去打秋风的,不过周云跟着去了,和她在电话里说了几句,宋春花终于是改了主意。

  一家人初三进城,和许家的吃顿饭。

  因着这件高兴事儿,梁宝珍初一初二走路都风似的,见人都笑盈盈,刘念华见着还以为她有什么好消息。

  梁宝珍把事情一说,刘念华倒是感同身受,她也是爱贴着父母的,尤其是和周国平离婚后,更愿意和自己爸妈待着,不管什么时候,家里人才是依靠。

  今年除夕,她领着小龙小虎回了父母居住的筒子楼,这还是结婚后第一次回父母家过年。以往总是一家四口在大杂院里过,前几年还好,后头周国平总爱往外面跑,她还没当回事儿,以为他忙着自己的事情。

  刘念华离婚的事情在父母居住的筒子楼也传开了,这年头,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人,有些闲言碎语也过了耳朵,不过她已经习惯了,日子是自己的,随别人怎么说去吧。

  初二这天,她才带着儿子们回院子里,大杂院里热闹得不行,过年的气氛比前几年浓烈不少。

  “你爸妈一家人要进城来?那感情好,你正好带他们四处看看。”

上一篇: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