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40章

作者:一九四夕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明天见~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小姒10瓶;

第37章

  ◎一更◎

  想起许盛杰因为当年父母去世的事情都不允许小伟和小雅靠近河边,她终究没问出口,这无异于在人伤口撒盐。

  银白月光泻地,照着地上的人儿往家的方向去,两条拉得长长的影子并肩前行,不时交汇在一起。今天是秋分,天气骤然冷了不少,白天还是红火大太阳呢,晚上就刮起萧瑟的风。

  许盛杰握上梁宝珍的胳膊,感受着她的体温,“冷不冷?”

  “不冷,前阵子太热了,现在刚刚好。”

  一路走回月牙胡同,两人推着自行车到了大杂院门口,见着有个男人正走到门口,肩上扛着一个大包裹,胸前挂着一个军绿色挎包,脚边掉落一个编织袋,正弯腰准备捡起来。

  不过顾头不顾尾,肩上的包裹又摇摇欲坠。

  “同志,小心点儿。”许盛杰帮着他把地上的包裹扛起,“你要去哪儿,我帮你拿着。”

  包裹里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你是这院里的?”男人看着眼前出现的陌生男女,在记忆中仔细搜寻一番,没有印象。

  “是,我们住这院里,许家的。你是来探亲的?”

  “周奶奶家是吧?”听到许家,男人立时明白过来,“许盛杰?当兵去了的对不?”

  许盛杰当年离开大杂院多年,偶尔才能休探亲假回来一次,对大杂院里的人不说多熟悉,但也基本没忘,这人是?黑暗中看着男人的五官有些模糊,不过似乎又品出些味儿来。

  “我是张家的,我妈张蓉。”

  “你是张婶儿当知青的儿子?”梁宝珍率先反应过来,前阵子张婶儿就说给儿子找了城里的工作接收,想要他回城来呢,这就到了?

  “是!”

  ......

  “张婶儿,张婶儿,睡了没?”梁宝珍知道张婶儿就盼着这一天,此时也有些激动,忙不迭小跑到西耳房拍着房门。

  张蓉和周军睡得早,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听到阵阵敲门声,外头声音有些耳熟。

  “好像是许家媳妇儿宝珍。”

  “这个点儿有啥事儿啊?”周军和梁宝珍就见过一两回面,不知道咋突然这么着急拍门。

  张蓉披上衣裳走到门口,取下门栓,“宝珍,咋啦?”

  “张婶儿,你儿子回来啦!”梁宝珍指着身后的男人,语带兴奋。

  张蓉听着梁宝珍一句话,起先还没反应过来,谁回来了?过了几秒才想起来,人说的是自己儿子回来了。

  黑暗的院子里,正站着个男人,张蓉仔细瞅瞅,正是自己惦记了好多年的儿子周庆党!

  “庆党?”张蓉伸出右手颤颤巍巍指着前方,“真是庆党?”

  “妈!”周庆党放下包裹,快步走到周蓉面前,大声叫人,“妈,我回来了!”

  “庆党,哎呦,真回来啦!”张蓉眼里包着泪珠子,眼眶瞬间便红了,紧紧拉着儿子的手半晌说不出话来,扭头冲着屋里喊,“周军,周军,快出来,庆党回来啦!”

  周庆党下乡五年,终于返城,大杂院里睡下的众人也都裹上外衣出来,挤在周家屋子里。

  “真是不容易啊,孩子能回来就好!”

  “庆党,你爸你妈可盼你盼了好几年啊,天天念叨着你。”周国平站在门口,嚷嚷着要给张婶儿家帮忙,“现在庆党回来了,都是大喜事儿,有什么要帮忙的记得开口啊。”

  “庆党这孩子不容易,下乡吃了不少苦。”

  魏大爷和李大妈在门口看了会儿,转身回家去,周蓉那是哭得眼泪止不住,再看周庆党,当年也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下乡待了五年真是变化不小。

  “我差点没认出来,庆党这是遭了罪的。”

  “下乡建设嘛,那是风吹日晒干活的,是像大了好几岁,我记得他跟方洪明是一年出生的吧?现在看着两人能差个七八岁。”

  周蓉仔仔细细看着自己儿子,人晒黑了不少,手也粗糙磨了不少茧,眼里满是沧桑,说是坐了五天火车回来的,胡子拉碴也没法管,就盼着能到家来。

  “不是说手续没那么快办好,还走不吗?这咋突然就回来了。”

  周军就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当年要安排一个孩子下乡,老大庆党主动提出自己去,让妹妹留在城里,去年周庆花结婚他都没赶回来,走不开。

  “我通了不少关系,最后给我们公社的干部塞了三包烟,说了不少好话才把手续办妥了,拿到能回城的介绍信,立马就买火车票回来。”周庆党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现在真的回到城里,回到了自己殪崋家里,“庆花过年时候给我寄的烟,派上了大用场。”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周蓉双手胡乱往脸上擦,得知儿子一下火车便赶回家还没来得及吃饭,立马就要起身给煮碗面去。

  “张婶儿,家里缺啥不?我家里还有面。”

  “你等会儿啊,我们那儿还有窝窝头,我给拿几个过来。”

  一家给点,一家给点,张蓉家里饭桌上堆了不少吃的,大伙儿看着周庆党下乡不容易,让他好好休息,这才散着回家去。

  住在东厢房的姚光荣一家更发愁,他们家还有个闺女在乡下,没找着工作安排回来。

  等人群散去,周庆党吃了一大碗葱花面,又啃了几个窝窝头,肚子撑得不行才歇了手。

  “大晚上的别吃胀了,小心不消化。”周蓉心疼儿子在乡下吃苦,已经计划着明天早起排队买肉去,必须得好好补回来。

  “这会儿太晚了,明天一早我去通知你妹。”周军想着孩子回来,心里安定不少,总算是一家团聚了。

  周庆党妹妹周庆花在毛巾厂工作,这回也是她四处打听到毛巾厂有人要卖工作,九百块钱一个名额,不是小数目,就这还不少人抢。周庆花还是走了关系才得了机会,一家人东拼西凑,甚至外借了二百块钱把工作给搞定了。

  不然,周庆党现在还回不了城。

  “我把床给你铺好,你冲个澡就好好睡一觉,明儿妈也不叫你,自个儿睡到啥时候醒再起来,我给你弄你最爱的五花肉去。”

  “行,爸,妈,你们快歇着去。”周庆党看着为自己忙碌的父母,总算是觉得心安了。

  ......

  刘念华一家也跟着出去凑了热闹,小龙小虎是爱到处看的,回家后还说起周庆党的归来,这是院里第一个返城的知青,难免会被人议论。

  “这张婶儿一家可是心气顺了,那么一大笔钱,啧啧。”周国平刚听了几耳朵,听说张蓉家可是托关系攒了九百块钱买了个工作给周庆党,是真舍得啊。“不过我看周庆党在乡下待了好几年怕不是已经废了,瞧着都没啥人样。”

  刘念华听着男人碎碎念,突然觉得自己看不透这人,在自己的记忆里,周国平一直是善良体贴的,刚刚在张婶儿面前也是说些好话,可是他现在嘴角噙着冷笑埋汰周家儿子的模样,只让人觉得陌生。

  “人家能回城已经挺不容易了,以后日子只有越过越好的。”

  她没忍住说了一句,看着周国平略带惊讶的眼神,径直先回屋去了。

  “嘿?”周国平看着媳妇儿,觉得她今天吃错药了吧。

  =

  第二日,大杂院里家家户户都闻到了周家的肉香味,临近月底,大伙儿都多久没吃肉了,这会儿是真馋。

  许盛伟吃着红薯闻着红烧肉的香味,一脸陶醉,“闻着这味儿都觉得红薯更好吃啦。”

  “张婶儿今天还炖了一锅猪蹄呢,又肥又大。”许盛雅跟着咽咽口水,眼睛直往外面瞟。

  许家这个月定额的两斤半肉票已经用了一斤,剩下的一斤半是要攒起来过年用的,剩下的几天只能嘴馋。

  “小杰,洪三儿那边这个月能买到猪下水不?”周云看着孙子孙女嘴里没味儿,也心疼。

  “这个月肉联厂也紧张,说是没啥福利。”许盛杰不用问,洪三儿自己都汇报了。

  “过几天我发工资去买点肉回来。”梁宝珍快到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她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来的,眼看着就要到了,准备请家里人吃顿好的。

  “好耶!嫂子,咱们家也吃红烧肉吧!”

  “红烧肉烧土豆最好吃了!”

  “行,到时候土豆管饱。”

  梁宝珍天天翻着墙上的日历本,过一天撕一天,撕着撕着终于到了十月初,发工资的时候。

  由于还没转正式工,她这个月工资是最初级的,二十一块五,等转成一级工能有三十二块五。

  要说进国棉厂的时候像是做梦,这回真的领到工资了,更像是回到现实,钱真是个好东西!那是实实在在捏在手里的,能买东西的!

  她和许盛杰早就说好以后两个人工资的安排。

  “你一个月工资四十三块,我一个月二十一块五,加起来是六十四块五,咱们一家人生活费备着十五块交给奶奶管,要是额外有买东西的需要,像是买家具啊,买衣裳买布啊,就另外拿钱。只要没什么大事儿,反正每个月固定要存三十块钱,你觉得咋样?”

  许盛杰哪有说不好的,他以前发工资发津贴也没管过是多少,固定给家里寄三十块钱,然后自己用完剩下的到年底再存到存折去,这时候才知道能攒下多少钱。现在梁宝珍计划得好好的,他自然没有意见。

  “都听你的。”

  “我们俩有工资,可以单独留五块钱生活费在身上,小伟和小雅也大了,有时候想在学校买点吃的也不能没钱,一个星期可以给个五分钱当零花。奶奶的话,我们一个月给五块钱,我发现奶奶也是个喜欢攒钱的,还特爱数钱。”

  “这你都知道?”

  “那是。”梁宝珍放下手里的笔,想起前不久家里清点菜钱的时候,周云把一把零散票子来回倒腾数了好几遍,那架势可享受。

  “行,奶奶肯定乐意。”

  “我们一个月存三十块钱,一年就能有三百六十块钱,再过几个月我转正了,应该能存四十块,一年下来四百多总有的,等过两年拿着钱去做生意或者买房...”

  梁宝珍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政策一旦放开,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做生意?买房?”许盛杰笑笑,只觉得媳妇儿还挺有想法,现在外头投机倒把抓得严重,这人胆子倒是大,想做生意,“不怕被抓起来?”

  “哎呀,我随口说说的。兴许呢,谁能说得准啊。”差点说露馅,梁宝珍立马找补一句。

  “我先把钱放好,等攒着一百就存存折里去。”梁宝珍把将固定的三十块钱包进手帕里,再将手帕藏进枕套里,拍拍枕头放回原位,心满意足。

  作者有话说:

  梁宝军:别说了,这就是我们梁家人固定的藏钱地点,宝玲是,宝珍是,我特喵的也是!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祈愿咦12瓶;宅啊宅1瓶;

第38章

  ◎二更◎

  梁宝珍休息日也起了个大早,这回要去供销社买肉。许盛杰没陪她去,人今天要去洪家帮着打家具,洪三儿姐姐结婚,得打一套组合柜。

  程彩丽一早便找上门,约着梁宝珍一块儿去。月初是买肉的高峰期,大伙儿都发了工资,着急吃肉,这时候的肉店最打紧,买个肉能排几小时队。

  城西一共三个肉店,距离月牙胡同最近得走路十多分钟,肉店和菜店挨着,旁边是副食品店,买东西倒也方便,就是人多得不行,经常是大排长龙。

上一篇: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