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30章

作者:一九四夕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啧,这还不简单?”梁宝军眼珠子提溜一转,凑到小妹耳边说话。

  “这个真行吗?”

  “放心,她们城里人肯定喜欢!”

  *

  周云准备带梁宝珍去趟国棉厂副厂长家,走走人媳妇儿的路子,不过多年前的交情管不管用不好说,上门托人帮忙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心意。

  本来打算去供销社买斤桃酥的周云被孙媳妇儿拦住了,梁宝珍想起吴秉年是不收礼的性子,加上他媳妇儿的胃病,准备自己动手做点吃的送过去。

  上供销社买到半斤板栗和山楂。将栗子煮熟,取出栗子肉,用擀面杖捣碎成泥,再加入山楂碎,掺入些面粉,捏成花形,上锅蒸上二十分钟。

  山楂栗子糕,这是她跟着梦里的许盛杰学的,胃口不好的时候能吃下去,还能帮着开胃。

  刚出锅的山楂栗子糕粉粉糯糯,杏色的糕点上缀着红点散发着淡淡清香,许盛杰在一旁看着有些惊讶,自己媳妇儿的手艺会不会太好了?

  这模样看起来比城里糕点铺子的都不差。

  “你尝尝。”梁宝珍夹着半块喂到许盛杰嘴边,他特意多做了些,给自家人一人留了一块。

  自从五岁后便没有再被人喂到嘴边过的许盛杰下意识就想退后,自己多大人了,不过看着梁宝珍期待的眼神,还是张嘴咬了一口,山楂栗子糕入嘴粉糯,甜而不腻又掺杂了一丝酸甜。

  “味道很好。”

  “就知道你不会夸人。”梁宝珍不太满意言简意赅的许盛杰,冲着正在屋外的小伟小雅道,“小伟小雅快回来吃东西。”

  一人一块,好吃得快蹦起来。

  “嫂子,太好吃了!怎么这么好吃啊?”

  “嫂子,你真厉害,这比外头卖的都香!”

  梁宝珍听着两人一顿夸赞十分满意,斜眼看着许盛杰,冲人使个眼色,让他向两个小的学习。

  许盛杰挠挠头,只觉得这两人太闹腾了。

  “好了,下回再多抢点板栗和山楂给你们做,这回能买着这么点儿已经不容易。”梁宝珍给吴秉年媳妇儿的一份收好,让小伟去叫在隔壁的奶奶回来试试。

  周云活了大半辈子,吃过不少东西,对梁宝珍的手艺也是赞不绝口,“最主要的还是这份心意,难得。”

  =

  等忙活完家里,当天下午,梁宝珍将装好的山楂栗子糕装进橄榄绿挎包在,和奶奶一块儿去国棉厂副厂长吴秉年家。

  吴秉年一家住在国棉一场干部家属院,条件比拥挤的大杂院和筒子楼自然是好不少,面积宽敞许多。一家三口住在近五十平的房子里。

  四天前徐雪莲回了位于隔壁市的娘家,昨天下午才回京市,周云特意打听过才带着人来的。

  天气炎热,加上连日奔波,徐雪莲胃口更加不好,一顿午饭也没吃两口便咽不下,只能喝着茶水缓缓。屋里的老旧台式电风扇吱吱呀呀地响着,吹出徐徐清风,让人打起瞌睡。

  “雪莲妹子在家不?”周云站在门口朝屋里喊,吴家大门开着,可珠帘一挡只似乎瞧见了一个人影。

  徐雪莲听着声音往外去,看见门口站着一个白发老人和一个年轻姑娘,那老太太似是有些眼熟,眉眼间倒是有年轻时的影子,“云姐?”

  “难得你还认得我啊。”

  “那怎么能不认识!”徐雪莲看着许久未见的周云,想起自己刚进厂的时候还曾受过她不少照顾。当年周云在厂里的时候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做事手脚麻利,又不像有些老资历的工人爱摆谱,对新来的也掏心掏肺。“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这突然上门来,没打搅你吧?”

  “没有没有,我正闲着在家没事儿呢,这是?”领着两人进屋坐下,给倒了两杯水,徐雪莲看着周云旁边青春漂亮的姑娘,确定自己不认识。

  “这是我孙媳妇儿,小杰的对象。”周云冲梁宝珍说话,“宝珍,叫徐阿姨。”

  “徐阿姨好。”

  “哎呀,小杰都结婚啦?这是大喜事儿啊。”徐雪莲打量人几眼,觉得这姑娘着实水灵,尤其是那双眼睛,澄澈清明,第一眼便生出些好感。

  “徐阿姨,自己家做了些吃的,给您带了盒来。奶奶前些日子还提到您,说和您一块儿上工呢,那时候可热闹。”

  徐雪莲惯常是不收任何礼的,主要是自己位置特殊,自己是妇女主任,男人是副厂长,想走自家关系的不少,国营厂工人是香饽饽,不少人想进厂得个工作,吴秉年性子正直,从来不搭理那些虚头巴脑的,她自然也得注意。

  不过梁宝珍再三强调是自己做的糕点,加上她这阵子胃口不太好,现在那山楂栗子糕扑面而来的清香,倒是勾出了她的馋劲儿。

  轻轻咬下一口,唇齿留香,甜而不腻,粉粉糯糯的口感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三人一边吃,一边亲热说着话。因着周云二儿子儿媳一家当年突然离世,徐雪莲也是感慨万千,和郭周云从年轻时候聊到现在,倒是忆起不少往事。

  梁宝珍听进耳朵,主要卖斯文状,以前的事儿她自然不清楚,幸好有奶奶在,两人说着说着也忘了有个小辈在,自顾自追忆起青春岁月了。

  “瞧瞧咱们真是扯远了。”周云把近乎套够了,这才点出来意,“雪莲,今儿我们上门真是有事儿找你帮忙,你看看宝珍啊,正经高中毕业的,现在来城里呢,我们想找个工作,不过现在是真不好找。街道办也分不过来工作,都说没名额。你那头能不能看看,在厂里给谋个工,啥临时工都行,不拘那些。”

  周云没一开口就让徐雪莲帮着自家讨那个工作名额,反倒是想求个临时工。

  徐雪莲听说梁宝珍还是高中学历,立时高看了她一眼,有文化的上进孩子,她是喜欢的。

  不过,怎么找工作找到自己这儿来了。

  “不对呀,我可记得当年你们家留了个工作名额,现在小杰回来是退伍转业安排的工作,那个名额应该还在嘛,宝珍现在直接去接班不正好?”

  “徐阿姨,我们本来也是这么商量的,不过盛杰去厂里问了一遭,说是可能拿不回来。”

  “咋就拿不回来?现在是谁顶的班找厂办的薛立军过手续不就行了嘛。”国棉厂人数众多,光是一厂就有五千多人,平时父母的岗位子女顶,或者有女职工生孩子找旁人来临时顶几个月班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个工作名额能倒腾好几手,对于许家老二留下的工作名额给了谁,她是没什么印象。

  “是细纱车间的丁晓霞,她那头没啥,就是找了薛主任说好像手续有什么问题,上头不同意呢。”周云是个能说会道的,凡事还喜欢留半句,更是惹人浮想联翩。

  徐雪莲哪能不明白,挺简单一事儿办不下来,说明上头有人发了话,不然周云也不会求到自己头上。

  她在厂里工作多年,又是干的妇女主任这个位置,见惯了多少掰扯,这种事儿也不稀奇。不少亲兄弟因为一个工作名额大打出手,闹到厂办的不再少数。她再打量一眼梁宝珍,人模样好,学历也高,要是能进厂里肯定不是坏事儿。

  再说了,确实名正言顺。

  不过,这事儿谁会去碍事儿?许家人都是实诚人,在薛立军上头的领导,左右不过就那几人,自己男人肯定不会,难道是?“你们得罪陈厂长家了?”

  周云看徐雪莲人精似的猜得七七八八,当下也没藏着掖着,把陈思明那点儿烂事儿都给抖了出来,“我们宝珍心善,也没想着计较啥,自个儿过好日子就行,哪成想还给人使绊子。”

  “他干出这种事儿还对你们家不依不饶的?”徐雪莲是听过陈厂长家二儿子前阵子的丑事儿的,都快成了厂里的大新闻,不过大伙儿不敢在陈家人面前讨论,哪怕上头三令五申不许提,悠悠之口又怎么堵得住?

  自个儿要结婚了还和其他女同志乱搞男女关系,徐雪莲最看不上这种人,她当妇女主任以来见过不少腌渍事儿,尤其是一些男同志,自己品性不好还只会拿媳妇儿撒气,陈厂长为人挺正派的,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陈思明就算是厂长儿子也不能这么无法无天。不过这话她也敢心里腹诽一句,就算当着周云两人也不会说,免得落人话柄。

  “云姐,宝珍,你们放心,这事儿我帮着打听打听。”最近上头刚考察陈厂长,再加上是陈思明理亏,这事儿是陈勇去过问的可能性非常低,估摸就是陈思明那小子背地里使坏。

  “谢谢徐阿姨。”

  “那就劳你费心了。”周云知道徐雪莲是个正派的,一向看不过眼一些腌渍事儿,不然也不能一直干妇女主任的位置。

  再聊了一阵,梁宝珍主动提出离开,和奶奶一块儿客客气气和徐雪莲道了别。

  将两人送走,徐雪莲坐在桌前吃着山楂栗子糕,胃口大开,琢磨着许家的上门求人办事儿倒是懂规矩,说话客客气气,送的吃食也合她心意,不知不觉就吃得只剩三块。

  等国棉一厂吴副厂长回家的时候便见着媳妇儿吃得嘴不停的模样,放下从国营饭店打包带回来的饭菜,吴秉年看一眼桌上花朵似的糕点,“搁供销社买的?模样挺不错。”

  “你尝尝看,味道更好,比供销社卖的还好吃呢,是云姐孙媳妇儿做的,手艺真不错。”

  “云姐?”

  “周云,云姐!还记得不?以前棉纺车间的一枝花。”

  这么一说,吴秉年有了些模糊印象,不过他见多了送礼上门求办事儿的,只随意扫了一眼,“你这回还收了?小心人上门口来闹腾,让你帮忙处理工作变动。”

  徐雪莲嗔怪人一眼,“许家小媳妇儿瞧着就不一样,斯斯文文的,说话也好听。就是送礼,人也是亲手做的,说是听说我最近胃口不好,瞧着是个有心的。”

  上回有个厂里工人的亲戚也来找她办事儿,送了一斤在供销社买的桃酥,徐雪莲不收,那人还非嚷嚷是好礼,在供销社买的,几人推拉间桃酥碎了一地,弄得她家门口都是碎渣,场面闹得实在是难看。

  况且这糕点味道确实好,甜而不腻,她难得有了些食欲,让吴秉年也尝一口。

  见自己男人也连连称赞,还是忍不住打听一句,“老吴啊,当年许明远和吴华翠去了,厂里不是看他们一家就剩个云姐和三个小的,留了个工作岗位嘛,当时还是你给许家争取了一个工作岗位留着,你还记得这事儿不?”

  吴秉年猛地扭头看向徐雪莲,眼前仿佛又出现了许明远和吴华翠淹死在河里的模样,良久才开口,“记得。”

  =

  接下来几天,周云就等着徐雪莲消息。她年轻时候就知道徐雪莲这人,心肠好脾气也直心思也活泛,确实是适合当妇女主任的,有她帮忙就安心多了。

  今天是魏家请许家一家人吃饭的日子,星期天休息日,许盛杰本来也是休息的,不过厂里有个工人家里有急事,临时和他换了班,许盛杰周六上了个夜班,得星期天中午才能下工回家。

  梁宝珍进城一个月,将月牙胡同附近认得全,今天则是一个人出了趟门,去书店看看。

  结婚前几天,她把自己的书装进了嫁妆箱子,让二哥梁宝军给抬进城了。

  按照书里剧情,明年年底就能恢复高考,她去年高中毕业,底子还在,要是再提前看看书,兴许能考个好学校。

  不过当年在镇上念书的教材少,她琢磨着城里书店的肯定多些,于是花了三分钱坐上了去书店一条街的公交车。

  搭了二十多分钟公交车,这才到了地儿。

  书店一条街说是一条,其实就是分布了两三家,这会儿临近中午人倒是不太多。

  梁宝珍找了三家书店都没找着高中额外的辅导教材,原因倒也简单,高考取消了许多年,需要购买这类资料的人太少了,书店自然也没备着货。

  “同志,你要想找书去城东的图书城文化跳蚤市场看看,里头东西多。”一个含着烟嘴的中年男人帮她出主意。

  “行,谢谢您啊。”梁宝珍打听清楚时间和地方,准备另外找个时间去看看。

  回去路上,梁宝珍没着急回家属院,先往国棉厂逛了一圈,顺便等许盛杰下工。

  这个时候的华国还不允许私营买卖,街上卖吃的用的都是国营,能进国营店里工作的都是铁饭碗。

  很多地方售卖员的态度就不大好。

  有个地方却是例外,国棉厂门口有卖冰棍的。夏日日头太晒,工人们耐着高温劳动,容易中暑,厂里食堂会熬上绿豆汤解暑,同时也联系市食品厂供应冰棍。

  夏天最热的时候,食品厂的冰棍车间忙得歇不下来,可受大伙儿欢迎。

  想着冰棍的凉爽,梁宝珍特意跟着人群到厂侧门去买冰棍。

  “红果冰棍,伊拉克枣冰棍,四分钱一根,奶油冰棍五分钱一根...”

  冰棍箱子前,有个穿着食品厂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喊着价格,在她四周围了不少人,天气热起来,再没有比吃上一根冰棍更爽口的。

  不过这人只认国棉厂的工作服,外头的人不卖,梁宝珍穿着一件漂亮的衬衫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工人买上一根冰棍,咬上一口便哈出一团冰凉气。

  “嫂子!”洪三儿刚下了夜班出来,准备过来买根冰棍凉快凉快,结果一眼就见到人群中的梁宝珍,“来等老许的?”

  “是的,洪同志好,我顺便想买点儿冰棍回去。”梁宝珍朝洪三儿身后瞄了几眼,没见到许盛杰的身影。

  “他在后头呢,我们车间主任跟他说话。”洪三人看梁宝珍还没买上冰棍就明白是咋回事儿,招呼着她往前,“嫂子,你要啥冰棍?”

  “两根红果,三根伊拉克枣的。”她今天带了五毛钱出来,看看价格到底没舍得买一毛五一支的双棒冰棍。

  洪三儿也买了红果的,撕开包装纸,三口就解决了一根,只觉得全身都爽快起来,见着梁宝珍要给自己钱,他特大方拒绝,“不用,我平时也没少蹭老许的,现在我哪好意思收你钱啊,哎哎哎,人来了。老许,你媳妇儿在这儿!”

  许盛杰刚下了夜班,出来路上又被车间主任拦着问了会儿话,这才耽误了时间,听到洪三儿的动静看过去,正好见着自己媳妇儿在吃冰棍。

  梁宝珍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两条麻花辫搭在肩头,许是被热到了,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晕,额前的碎发被薄汗打湿,正专心吃着手里的冰棍,见到自己时,抬手挥挥左手握着的四根冰棍,笑得又娇又甜。

  一根红果冰棍像是被她吃成了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看得许盛杰不自觉动了动喉结...

上一篇: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