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175章

作者:一九四夕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不过看着闺女开开心心的模样,小心翼翼把猴票贴上去,还小嘴呼呼吹着风,也算是值了。

  千金难买孩子开心嘛。

  等许盛杰回家来,梁宝珍提了工业券的事儿,准备买个洗衣机。

  “洗衣机?”许盛杰想起那个大家伙,他没用过,听说挺厉害的,不要手洗。“那就买一台。”

  “你能弄到工业券吗?家里还有一张。”

  钱是不缺的,就是券难得。

  “我去看看。”

  许盛杰这个看看花了一星期,最终搞定了。

  两人去百货大楼购入了一台粤市威力双缸连体铝壳洗衣机,花了428元。

  庞大的机身,摆在四合院中间,洗衣机是通身白色的,双缸,左边是洗衣缸,右边是甩干缸。

  周云哪里见过这样的好东西,说是能解放双手,不住往跟前看。

  不光是她,许盛伟许盛雅也好奇,这里摸摸那里摸摸,还探头往缸里看。

  只有现在还矮小的珊珊着急,她什么都看不见。

  “小叔叔,我要看。”爸爸妈妈正在看说明书摆弄机器,她瞄准了力气大的小叔叔,让他抱自己。

  被许盛伟抱着,小丫头终于能看见了,这个大家伙长得真厉害,“用这个洗衣服吗?”

  “对。”

  “怎么洗啊?它又没有手。”珊珊是见过家里人洗衣服的,必须得有两只手才行呀。

  “来看看。”许盛杰牵了水管过来,连接上洗衣机的出水口,又在洗衣机上方的入水口接上水管,一切准备就绪。

  梁宝珍拿着说明书研究,把几件衣裳放进洗衣缸里,拧开连接接水口的水龙头,大家就见着哗啦啦的水灌了进去。

  “哇!妈妈,有水了,水进去啦。”珊珊看着那个竖着的缸里装了好多水有些兴奋。

  周云看着也目不转睛,多神奇啊,只见孙媳妇儿转了个旋钮,这洗衣机竟然转动了起来。

  “成了。”梁宝珍觉得倒也简单,跟着说明书走准没错,“等它这遍洗完会自动排水,排完水我们再打开水龙头放水洗第二遍,洗完两遍把衣裳拿出来放进旁边的甩干缸里,按这个旋钮就行。”

  半小时后,众人看着甩干缸飞速转动,逐渐平静后拿出来略干没有滴水的衣裳,只觉得厉害!

  “咱们自己洗衣裳还得费半天劲拧干呢,这个是真方便。”

  “以后洗衣服也简单多了。”许盛雅只在书上看到过洗衣机,还没用过,亲身使用感觉自然不一样。

  这天,家里每个人都想玩一玩洗衣机,拿着挺干净的衣裳被罩出来洗,许家的四合院里晾起两条长绳的衣裳,可谓是壮观。

  “这钱花得值,贵还是有它的道理啊。”周云原本挺心疼钱了,可见到洗衣机这么方便也频频点头认可。

  家里又进了件大家电,周云准备给家里人做好吃的,带着小雅出去买菜。

  现在从村里进城卖东西的人很多,不少人都来挣钱,一方面是处理农村过剩的农产品,一方面还能赚钱。

  “要五十个鸡蛋,一只老母鸡。”周云一眼相中一家卖鸡的,鸡蛋品相好,个头算是比较大的,老母鸡鸡毛油亮,一看就是喂得好。

  买完鸡,又去旁边挑了一只鸭子。

  两人满载而归,一共花了十二块钱,一张票没用,多方便啊!

  “奶奶,这鸡凉拌鸡肉好不好?”许盛雅最喜欢吃奶奶凉拌的鸡肉。

  “好,你喜欢吃就拌!”

  晚上,饭桌上便摆满了菜。

  凉拌鸡肉,清炖鸭汤,清炒空心菜,红烧茄子豆角,白面大馒头。

  吃完饭,许盛伟和许盛雅如洗碗,许盛杰擦着桌子问媳妇儿。

  “宝玲要进城来不?”

  现在进城方便多了,之前媳妇儿跟自己提的小妹进城卖衣服的事儿许盛杰还记着。

  “昨天妈才给我打电话,说是宝玲最近在捣鼓卖农产品呢,竟然还跟镇上的食品加工厂谈了合作。”

  许盛杰挑挑眉,觉得这小姑子挺厉害,“那也成啊,宝玲脑子好使。”

  “是啊,我也觉得。”梁宝珍谈起妹妹挺骄傲,“她还问我城里最缺什么,怎么容易卖出去东西,我跟她聊了会儿。”

  “那让她干着也不错,就是她一个小姑娘,得注意安全。”

  “嗯,我跟她说了的。”

  大学毕业的许盛雅找到了初中老师的实习工作,现在在红星初中教数学。

  听到嫂子说起宝玲在卖农产品只觉得她厉害。

  “嫂子,我前几天听我们学校后勤老师说想买猪买鸡鸭鱼鸡蛋呢,宝玲在卖这些吗?我可以去问问。”

  “真的?”

  梁宝珍知道村里这些是不缺的,尤其是政策放开了,大家自己能养殖,家家户户都开始养猪养鸡鸭,现在外面机会多,也得找到销路才行,不然勤劳也没法致富。

  “那你帮忙问问,一会儿打个电话给宝玲。”

  许盛雅用家里安装的电话打到大面村大队部,托人叫一声梁宝玲。

  等宝玲赶来,许盛雅把事情简单说了。

  梁宝玲没想到还有这么大机会,她这半年陆续带着家里的猪肉老母鸡鸭子还有河里捞的鱼去县城卖,都是小打小闹,但是一趟也能赚个十多二十块钱,比前几年好太多。

  梁志高和宋春花已经非常满意,自家现在收入不菲,哪是以前干活一年才能拿二三十块的时候。

  “你们学校能要多少啊?”

  “应该不少,我们教职工和一千名学生都要吃食堂,之前还听说大家每个月能吃掉好几头猪呢。”

  现在就是物资紧缺,有钱也买不到那么多东西,大家都得找别的路子。

  “好,你问问具体要什么要多少,我们村东西很多,就是不够,旁边村也有。”

  “好,我去问问。”

  “谢谢你,小雅!!”宝玲有些激动,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卖出去十多头猪和几十只老母鸡的画面,那都是钱啊。

  进城一趟,她才发现外面有那么多赚钱机会。因此回到大面村也想找找机会。

  “我们客气什么!”

  两天后,许盛雅打听到了学校后勤部的需求,回到家又给宝玲打电话。

  “宝玲,我们学校想买五头猪,二十只鸡,二十只鸭,有鱼吗?鱼要四五十斤都可以。”

  宝玲挂了电话,脸上浮现着激动神色,真成了?!

  不过学校采购的食材也有要求,不能是病猪坏猪,这点梁宝玲自然是保证了。

  大面村每家每户养的猪那都是精心喂养的,毕竟大家都穷,猪病了比人病了都让人着急!

  一星期月后,梁宝玲收购了村里其他人家养的猪和鸡鸭鱼,一家三口借用公社要进城的小货车将东西交到了学校后勤部主任手里。

  一头猪230元,一只鸡6.5,一只鸭6块,总共收了1400。

  这一趟就收获颇丰,梁志高和宋春花干了一辈子农活,哪里想过还有这样的光景!

  回到村里,减去自己养猪鸡鸭和收了两头猪和十多只鸡和鸭子的收购价钱,梁家人赚了四百多!

  “宝玲啊,你这卖得好!”宋春花头一次赚这么多钱,她还想再卖,可是...家里三头猪都没了,猪圈空空。

  梁志高拍板,“我马上再去养殖站抱几头猪崽啦。”

  “多抱几只吧,刚那主任说,还想买,要是咱们的东西好,可以长期收购!”

  那三头猪是家里的宝,梁家人可是精心喂养的,学校后勤主任一见到便发现了,这猪肉好,自然想约着下回继续合作。

  梁宝玲小脑袋瓜子转得也快,她想起隔壁公社还有人搞大型养殖场,自家干脆也搞,“爸,不然咱们搞养殖场吧!家里猪圈顶多养几头,供应不了的。”

  梁志高和宋春花琢磨了一晚上,还是心动!不过他们还有些犹豫,想听听孩子们的意见,谁知道一个电话打去宝珍家里,闺女十分支持。

  梁志高和宋春花攒了些钱,但是不多,加上这趟赚的,满打满算也就六百多,平时孩子们孝敬家里又添了些,确实不够搞养殖场的。

  梁宝珍没想到自家人还想大干一场,开养殖场,她自然是支持的,正好也能把地下的金条派上用场,在电话里宝珍让他们别担心钱,说是最近正好做梦梦到爷爷了,有大事儿!

  第二天梁宝珍请了假和许盛杰一块儿回了大面村,原本也要叫上大姐和二哥的,结果二哥今天单位有事儿走不开,大姐要和姐夫回婆家,事情不大,梁宝珍想着回来再向他们解释也成。

  回大面村的路上,梁宝珍简单向许盛杰说了自家金条的事儿。

  “这样看,你们家还是隐藏的万元户。”许盛杰估算一下十二根小黄鱼的分量,“应该能值个两万多,就是不知道成色如何。”

  “确实挺值钱的。”

  两人人走在乡间小道上,没多久就见到了梁家屋子。

  梁志高和宋春花在琢磨开养殖场的事儿,宝玲现在正在外面找猪崽,兴头正盛,还没回家。

  “开养殖场听起来是好,就是前面得花很多钱。”宋春花和梁志高昨天就去隔壁村打听过,有家开了养鸡场的,规模不大,可也投资了两千多块钱。“万一要是来个鸡瘟什么的,还不得赔个底裤都没啦。”

  “妈,你放心,这钱有现成的。”

  “这丫头瞎想什么呢?”宋春花转念一想,把闺女拽到另一边,悄声道,“你是不是准备你和小杰出钱啊?那不行,平时你和小杰孝顺家里拿些钱拿些吃的用的,妈也就收下了,你们一份心,可现在不一样啊,那么多钱,我用了也不安生。”

  梁宝珍知道自己母亲想岔了,宋春花一辈子就看重个名正言顺,不爱占人便宜,尤其是担心被人戳脊梁骨。

  “妈,真不是。”梁宝珍拉着母亲往她和父亲的屋里走,走到衣柜面前轻推一把,露出地下的土石块。

  宋春花本来还疑惑闺女扒拉自家衣柜干什么,结果她眼睁睁看着宝珍将衣柜下方的土石块扒拉开,一道闪闪金光瞬间刺了她眼!

  “这...这是什么啊?”宋春花倏地瞪大眼睛,眼珠子仿佛都要掉出来了,自家屋里地下怎么会埋着金条啊!!!

  “妈,这是爷爷当年留下来的。”梁宝珍把十二根金光闪闪的“小黄鱼”拿出来,掂在手里很有些分量,许是不见天日已久,有些凉悠悠的。

  宋春花左右瞧瞧,就连自己男人梁志高和女婿许盛杰也没叫进屋。

  她捂着心口,一颗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仿佛是掐着嗓子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快跟我说说。”

  一开始是震惊,任谁乍一看见这么多金条都快晕过去,宋春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是一瞬间又冷静了下来,这太吓人了。

  真有天上掉钱,不对,是地下埋钱的好事儿?

  作者有话说:

  ①来源于《北京物价年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阡陌红尘1瓶;宅啊宅1瓶;看书专用6瓶;

上一篇: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