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22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嗯”一声和两人说:“下回跑慢些,认字和写字要认真。”

  两小孩笑得灿烂应:“嗯”,晓雯靠近妈妈:“妈,我还小,也要读书吗?”

  徐兰放慢脚步说:“都要,你可以先认字,练习写数字。”

  “哦。”

  三人一起走去厨房外向里面看,只见大铁锅搁在唯一的灶上,灶小,铁锅露在外面一大半,唐启阳在铁锅里在炒着菜。

  “妈”,“妈”,晓风和晓语,晓婕高兴叫妈。

  “嗯”,徐兰应她们一声去洗手。

  唐启阳炒好菜装盘,摆饭吃饭,中午的菜有香椿芽炒野鸡蛋,清炒野菜,用铁锅炒野菜好吃很多。

  一家子安静吃饭,快吃完饭才说话,唐启阳看徐兰一眼开口说:“我回来就听说很多玉米提前两天出苗,而且很好,据说是祖宗显灵。”

  徐兰脸色如常,说道:“我下工时也听说了。”

  晓风说:“我们也听说了,还听说七奶奶说我们队今年庄稼要丰收!”

  另四个小姑娘齐齐点头,表示她们也听说了。

  七奶奶,是个有点神神叨叨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全往灵异方向想了,徐兰和唐启阳隐晦相看一眼。

  吃完午饭,徐兰和唐启阳去玉米地,去看玉米苗的人络绎不绝,大家三三两两小声讨论。

  他们还在地里看到了卢大队长和大队支书,几个村干部站在一起看着玉米苗说话。

  徐兰和唐启阳随人流看过两种玉米苗后心里有数,转一圈回村。

  他们刚回到家,就有一对谢姓夫妻提着丰厚谢礼上门来拜访,这一对夫妻是唐启阳救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他们家在离县城差不多两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公社。

  被唐启阳救的八个孩子只有两个是县城周围的,其他是从外面拐来,帮他们联系上家人要一些时间。

  孩子失而复得,这对夫妻非常真诚地和唐启阳道谢,唐启阳徐兰和他们客套一番,坐一会到上工时间,两人随即告辞。

  下午上工,徐兰耳朵尖,听周围的人从谈论玉米苗,扯到各种道听途说稀奇古怪的灵异事件,还挺有意思。

  这种封建迷信的事只能私下三、五人悄悄议论。

  徐兰傍晚下工回到家发现今天家里有更多的小孩来玩,她数了数人头,进房间把一颗糖切成三等份,一人分一份。

  糖块分三份是小,但没办法,这么多小孩一人一半要用去不少糖,她拿出来边分给他们边和他们说:“明天没有了。”

  有小孩应:“知道了。”

  有小孩会礼貌道谢:“谢谢三伯母”,有一个孩子道谢,带后面的孩子也跟着道谢。

  徐兰给他们分完说:“好了,快天黑,回家吃饭。”

  小孩们呼啦啦跑回家,家里瞬间安静。

  徐兰走向厨房,唐启阳和徐兰说:“刚才孩子多,不好炒菜,现在开始炒。”

  谢家夫妻带来的谢礼有肉,炒肉的香味诱惑太大,一炒估计小孩们把厨房围满。

  徐兰笑说:“不急,不过估计今晚全村都知你进厨房做饭。”

  这里的男人觉得进厨房做饭是件丢人的事,但厨师全是男的,有些奇怪。

  昨天的孩子回家有可能也和家里大人说唐启阳进厨房的事,但还没有传出去。

  今天来的小孩多,加上一些人喜欢打听别人家,一问孩子话题就传得很快。

  唐启阳往锅里倒肉片笑说:“传出去没什么,别人问我,我就说不挣工分就做饭。”

  烧火的晓风犹豫一下问她爸:“爸,你不觉得丢人吗?”

  唐启阳说:“不觉得,男人做饭不丢人。”

  谢家夫妻送的肉有一斤多,唐启阳扁炒熟了放盐放酱油装起一半,加清水。倒入不少土豆块,土豆是早上买到的本地品种。

  徐兰看他倒下土豆说:“现在能吃的菜真少”,野菜嫩,有油炒也挺好吃,但天天吃也受不了。

  唐启阳盖上锅盖说:“过几天就有笋冒出来,能换换口味。”

  晓岱在妈妈身后问:“爸,你种的竹子能长出笋吗?”

  唐启阳肯定说:“能!”。

  天色渐暗,唐启阳拿今天买的煤油灯出来点上,扣上小玻璃盖交待小姑娘们:“这盖子烫,不要去碰它!”

  小姑娘们齐应:“好。”

  晚上的菜只一个肉片焖土豆,但已经非常不错,一家人吃得开心。

  吃完饭收拾厨房,烧热水,小姑娘们洗脸刷牙擦身体,进屋换衣服睡觉。

  孩子们都进房间后徐兰问唐启阳:“我看你已经编好几张竹篾,明天浴室能搭好吗?”

  唐启阳和她说:“能,先去自留地还是去洗澡?”

  徐兰:“自留地”,天黑透了,大家干活累了一天不会出门晃悠,而且自留地是在村外,他们家前面斜坡下就有一片。

  徐兰和唐启阳在村里的自留地转一圈,徐兰用异能覆盖刚出土的玉米苗,给玉米苗喂非常少的异能。

  两天后这些玉米苗就会长得很自家后院的一样,自家后院的玉米就不显眼了。

  自留地少,两人转一圈没有用去多少时间。

  两人去洗澡回房间后,徐兰清点唐启阳上午买回来的东西,今天买的东西也是一般,没有很需要的布料。

  唐启阳见徐兰清点后脸上有些失望,和她说:“布票真的很难买到。”

  徐兰只好说:“把我们以前的棉T恤拆来做短袖上衣。”

  唐启阳说:“再等等,现在还不热。”

第29章 认字

  ◎第二天大家还在讨论玉米苗事件,不过也只敢悄悄私下议论。◎

  徐兰回:“行吧。”

  物资和粮食紧缺他们也经历过三年, 三年生产逐步恢复才逐渐好转。

  夫妻俩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天灰亮才起床。

  徐兰煮稀饭顺便揉洗衣服,唐启阳挑水后做早饭, 用脚板薯和面粉加糖做甜的紫薯饼,热乎乎地吃着很好吃, 小姑娘们吃得抬不起头。

  他还用野菜和面粉腊肉丁做了野菜饼子, 味道也很不错。

  徐兰吃着野菜饼, 喝一口稀饭问唐启阳:“两次买回来的面粉用完了吧?”

  唐启阳和她说:“还剩半碗。”

  上工时大家还在讨论玉米苗事件, 不过也只敢悄悄私下议论。

  更多人心里期盼七奶奶说的话是真的, 今年他们的小队能丰收,能吃几顿饱饭。

  也有人提到唐启阳进厨房做饭的事,很多男人都觉得他丢男人的脸, 谁家的男人进厨房做饭?

  中午下工时,在徐兰身后五十多岁的王桂花问徐兰:“启阳家的,你家启阳真的做饭?”

  徐兰应道:“是。”

  王桂花怀疑问:“他做的饭能吃吗?”, 自家男人炒个菜都不会。

  徐兰回桂花婶说:“他比我还会做。”

  王桂花好奇心被提得很高, 说话语气变高:“真的假的?”

  徐兰语气认真:“真的!”

  从岔路走来的纪凤英听到他们谈话和徐兰笑说:“小兰, 你们家的油用得很快吧。”

  徐兰:“那倒是,随他去, 油用完他自己想办法。”

  纪凤英听徐兰的话心念一动, 唐启阳常去县城她也知道,他是不是在县城有了门路?容易换到东西?

  纪凤英和徐兰说:“小兰, 昨天因为玉米苗的事家里忙, 小悦没有去你家教晓风她们认字, 今天下午她放学后就去你家。”

  徐兰说:“好, 谢谢嫂子。”

  纪凤英笑说:“谢什么, 晓风也帮她打猪草啊, 我发现你话变多,但客气起来了。”

  徐兰顿一下说:“我学知青们说话,以前听他们说过这是礼貌。”

  王桂花说:“他们是说过,不过小兰,你家晓风她们要识字?”

  徐兰回王桂花说:“是,九月到年纪的送她们去上学。”

  王桂花惊讶:“都送?”

  徐兰肯定说:“是,刚好晓风她爸救了人,有点钱。”

  纪凤英和徐兰说:“挺好的,小孩子是要上学,不能做文盲。”

  徐兰:“是,我也要认字,以前开扫盲班没有机会学,现在跟孩子们学。”

  纪凤英心里更惊讶,唐启阳两口子送几个孩子去上学已经令人意外,没想到小兰居然要认字,他们这一分家倒是特别好的事,一家日子过起来了。

  “……”。

  徐兰回到家才知道上午又有一对夫妻带孩子上门道谢,他们是从市里来,因为要赶回去坐十几分钟就告辞走了。

  唐启阳边炒菜边和她说:“谢礼里面有五花肉和五斤面粉,晚上我们包野葱肉馅饺子,傍晚等来家里玩的孩子回家再包。”

  徐兰瞬间觉得自己嘴里口水分泌加速,笑说:“你成功把我馋到了。”

  接着她说:“小悦下午放学后来教晓风她们认字。”

  唐启阳:“好,我给她们准备一点填肚子的。”

  跟妈妈身后的晓雯说:“爸,早上的甜饼很好吃!”

  唐启阳好脾气说:“行,下午做点。”

  徐兰笑和他说:“我刚才和桂花婶说你比我会做饭,外面传言将会更多。”

  唐启阳把菜装盘:“随意。”

  晓风她们听妈妈说外面传言更多心里担忧,但看爸爸轻飘飘说随意两个字,心里刚升起的担忧神奇消失。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