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121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向她笑笑说:“没事, 走吧。”

  见乔怡脸上的关切真心, 纪凤英和王秋花对她很有好感, 向她笑笑, 乔怡微笑回应。

  徐兰和唐启阳扇人巴掌的事被人私下议论,并很快传到一队和二队。

  年纪大的人说他们打长辈不对,觉得唐启阳说的废人子孙、让人家变绝户头的话太过狠毒, 不少人猜他嫉妒别人家有儿子,他没有然后心理不正常。

  被打的几个女人想到昨天傍晚唐启阳阴森的模样,觉得他是没有儿子发疯了!破罐子破摔。

  年纪轻的、特别是常被她们说闲话的人觉得特别痛快。

  中午徐兰和唐启阳下工回家吃完饭, 孩子们收拾碗去洗。

  这时唐振家一脸不悦地上门, 唐启阳见他的脸色就知道他来没有好事。

  “爹”, 徐兰平平和他打声招呼后出去。

  唐启阳淡淡招呼他:“爹,坐吧”, 然后随手给他倒杯凉茶。

  唐振家见是老三媳妇喊自己一声就出去, 连茶都不给自己倒茶,坐下不满地说:“你媳妇谱大, 连一杯茶都不能给我倒。”

  唐启阳“呲”笑说:“她以前过什么日子你心里没数吗?她又不欠你。”

  唐振家不高兴地说:“都过去了, 谁家媳妇不侍候公公婆婆?”

  唐启阳看着他讽刺问:“唐启荣三兄弟的媳妇侍候你们了吗?老娘还给他们洗衣服看孩子吧?”

  唐振家噎住, 转开话题和唐启阳说:“老三, 不少人说你嫉妒别人有儿子, 和人有矛盾就要别人家断子绝孙, 你媳妇现在怀孩子困难,抱个男孩子来养段时间,好给你们带个儿子。”

  唐启阳懒懒说:“你搞错了,我媳妇不是怀孩子困难,而是我们现在避孕,不想现在有孩子,我之前说过养身体几年再要孩子,你并没有听进心里,不然现在就不会来说这样的话。”

  养身体?老三现在的身体比二十多岁的人还要好。

  唐振家听这三个字生气说:“你现在身体好得不行,还养什么身体?”

  唐启阳没有回话盯着唐振家,唐振家被他盯着心里恼怒,怒问他:“你到底怎么想?”

  唐启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他:“分家的时候你心里就放弃我这个儿子,后面又来管我是什么意思?”

  唐振家被他说中当初心里的想法脸色不变说:“胡说什么,队里又不是只我们一家分家。”

  唐启阳不在意说:“是不是你自己心里清楚,我再告诉你一遍,我家的事你不要来插手,更不要打着为我好这种恶心的话来教我做事!”

  唐振家生气说:“你们不趁年轻生个儿子,将来老了怎么办?”

  唐启阳轻蔑看他问:“你有四个儿子和好多个孙子,哪个是真心关心你老两口?年节我给你们送的东西有多少是你们吃到肚子里?”

  真心关心?唐振家愣了愣沉默,想到春天时自己和老伴着凉感冒,老大没有去给他们买药,姜汤还是老伴自己煮的,几个孙子没有一句关心的话。

  唐振家脸色难看沉默地离开,唐启阳看他的背影冷笑一声,老宅的房子少又窄,他的大孙子娶媳妇的时候就是他们老两口子给他腾房间之时,以后还有得闹。

  徐兰和唐启阳打人的话题议论两三天就消下去,孩子们去打猪草也没有受到非议和排挤,两人放下心。

  四五天后玉米培完土,水田不长草,队里大部份人又闲下来,不是去黄豆和花生地里拔草就是在准备开荒的地方砍乔木砍荆棘,那边大的树木早在大炼钢时期就砍完。

  徐兰和唐启阳去割荆棘和砍乔木两天就到九月一开学前一天。

  晚上吃过饭,徐兰和晓婕说:“老三,你现在还没满十岁,年纪还小,不用和你大姐二姐一起跳到四年级。”

  晓婕抿嘴说:“妈,我想和大姐二姐同一个班。”

  徐兰知道她胆子比较小,和两个姐姐在有安全感,她想了想,老三现在九岁半快十岁,没有意外考上初中就是快十二岁,其实不算太小,三个孩子一起进城上初中也有照应。

  于是她说:“行吧,一起就一起。”

  次日早八点多,徐兰和唐启阳没有去上工,带着孩子们去学校找凌校长和他说晓风晓语晓婕三个孩子要跳级的事。

  凌校长同为知青,知道乔怡给唐晓风几姐妹补课,她们在学校读书认真,成绩很好,爽快去出题给她们三个考试。

  快一个小时后晓风晓语晓婕考完试,凌校长十多分钟后批改出成绩,晓婕的成绩最好,双满分,晓风和晓语的语文各丢一分,三个都入读四年级。

  凌校长亲自给她们办理注册收学费,办完手续他和唐启阳说:“你家的几个孩子读书认真,尽量供她们往上读。”

  再多的话他也不好说,现在都说读书无用,不然他们知青怎么会下乡。

  整个小学认真读书的孩子没有几个,家长送他们来读书也只是让他们识字,基本上读到三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忙干活,读到小学毕业的很少,考去城里读书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

  将来……,他自己对将来都迷茫,看不清前路,没什么好说的。

  唐启阳微笑说:“当然,几天孩子在学校还请凌校长多多费心。”

  凌校长客气说:“这是自然!”

  晓风和晓语晓婕三个顺利升上四年级都很高兴,回家走路的脚步轻快。

  一家七口回到家,唐启阳拿上铁锹和竹筐,徐兰拿上柴刀,都去后院。

  徐兰把红薯藤从根上割下,晓风几个把割下的红薯藤搬到外面,随后唐启阳用铁锹比较小心地把红薯挖起。

  他们种的玉米比队里还早种,所以玉米苗也比较大棵,不小心会伤到玉米根。

  红薯种的时间超过四个月,但没有肥料放,长得一般。

  晓风五个分两拨,一拨收红薯藤,一拨捡红薯传递到外面,她们都小心不踩到玉米苗。

  徐兰把红薯藤割去一半停下,转头把红薯藤捡起一大捆抱到前头,看竹筐里的红薯和唐启阳说:“中午做饭时烤几个。”

  唐启阳挖起一窝红薯说:“行啊。”

  晓岱抓起一个红薯递给三姐,看向妈妈说:“妈,我想吃糯米饭。”

  晓雯站在最外面接红薯放进竹筐,她听四姐的话马上看向妈妈:“妈,我也想吃糯米饭。”

  听到两个孩子说起糯米饭,徐兰也想吃了,把红薯藤放进空的竹筐里说:“可以啊,晚上就蒸。”

  晓岱和晓雯听了眉开眼笑,晓风晓语晓岱三个也高兴,她们也想吃,不过不好意思和爸妈提出要求。

  唐启阳笑提出要求:“老婆,我想吃手擀面。”

  徐兰爽快说:“行,中午就吃手擀面,你想吃葱油拌面还是汤面。”

  唐启阳马上说:“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也很好吃,晓岱说:“妈,我们也吃!”

  那当然,做两种饭菜多麻烦,徐兰说:“中午都吃面条。”

  晓雯听着吸溜一下口水,晓岱哈哈笑起来。

  徐兰快手和晓风晓语把红薯藤都捡出来,然后她们姐妹五个排一排把红薯传递出来。

  徐兰把两筐红薯藤挑到柴房,在地洞口把两筐红薯藤收起下去,到菜窖里点上蜡烛再放出来,把红薯藤从竹筐里拿出堆放在地上,把竹筐拿回上面到后院。

  阳光渐热,唐启阳把割下藤的红薯都挖出来,然后给玉米培土。

  徐兰和孩子们快手捡完红薯,收获平平的四筐红薯,她来回把红薯挑到前面放在柴房里,洗手去准备午饭。

  徐兰先和面,孩子们跟着她,她和面的时候边和面边给她们讲和面的技巧,三个大的听得认真,两个小的听得迷糊。

  和完面醒着,徐兰去拔葱和割一把韭菜洗干净回厨房,她先做葱油,然后炒酸豆角和韭菜炒鸡蛋。

  徐兰把菜做好就去擀面,她边擀也边教三个大孩子。

  面擀好切条下锅煮,快煮熟时晓岱跑去后院喊:“爸,面条快熟了。”

  “马上就来”,唐启阳回应边把最后几株玉米苗培上土。

  徐兰去提一桶凉井水倒进一个大陶盆里,把面条捞进去过凉水,晓风从陶盆里捞面条到大海碗里,装一碗晓语和晓婕就端走一碗,四个人合作无间。

  晚一些,一家七口整齐坐下,凉面条上舀上葱油和酸豆角,还有韭菜炒鸡蛋,拌一拌开吃。

  唐启阳嗦一大口面条说:“舒服,麦香味十足,还是手擀面好吃!”

  晓岱奉承爸爸说:“爸,你做的也很好吃。”

  唐启阳转头看老婆一眼,嗦一大口面条骄傲说:“那当然”,想当初自己就是用做饭好吃的名头接近老婆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2-16 15:05:52~2022-12-17 11:3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庭庭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准备

  ◎吃过饭,徐兰泡上三斤糯米和两斤大米,泡上一些干蘑菇,用开水泡一◎

  炎热的中午, 吃凉面很舒服。

  吃过饭,徐兰泡上三斤糯米和两斤大米,泡上一些干蘑菇, 用开水泡一把干笋。

  从地窖里拿出一条腊肉切两段泡进一个小盆里,然后和唐启阳再去后院把剩下一半的红薯藤割下, 挖出红薯, 给玉米苗培土。

  傍晚, 徐兰把腊肉和泡发的蘑菇笋干洗干净切成丁炒一会放调料香料再炒一炒, 装起来和糯米大米混在一起装入蒸米饭的木桶, 放进铁锅里蒸。

  蒸木饭的木桶和唐启阳早前买回来的。

  晓风看着火,徐兰去自留地的菜地,唐启阳刚才挑水把萝卜苗和包介菜苗浇透水, 他现在正把萝卜苗挖出,用两个簸箕装苗,半垄萝卜苗就快挖完。

  徐兰走近在他对面蹲下, 直接用手一棵一棵的拔起。

  唐启阳本想偷香一下, 暼见颠颠跟来的小家伙叹出一口气。

  “噗呲”, 徐兰看他脸上的表情笑出声,这个男人越来越幼稚, 有时和孩子一样。

  唐启阳委屈说:“你欺负我!”

  晓雯在地头停下问:“爸, 妈怎么欺负你?”

  唐启阳说:“你也欺负我。”

  晓雯否认:“我没有,爸你乱说!”

  唐启阳又无奈叹一口气, 想在白天和老婆亲密些都没有机会, 和老婆没有婚礼, 没有蜜月, 还有几个电灯泡, 真是惨!

  更惨的是老婆看着比自己理智, 心里眼里不全是自己。

  徐兰快手把最后一点萝卜苗拔起放在簸箕里和他说:“行了,快去栽菜,不然饭蒸好菜没有栽好。”

  唐启阳从哀怨中回神,提起一个簸箕说:“栽不完明早我再栽。”

  徐兰由着他:“行,你说了算。”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