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54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珍卿抑制心中的难过,看向陆三哥说:

  “我不晓得,长辈们没告诉我。

  “昱衡表哥的三叔——就是我的三表叔,是禹州省城建设局的官员。一直是他照管表哥。

  “昱衡表哥的事,三表叔肯定都知道。我写信去问问他。”

  陆浩云略作思忖,摸摸珍卿的头,说:

  “你看这样如何?我找个可靠的大夫,直接去一趟禹州省城,请你三表叔帮忙,把你表哥的病案调出来一一看还能不能治?”

  珍卿意外之极,她本意只想问一问,天花引起的失明还有没有救。

  她只希求一步两步,陆三哥却做到三步四步。不管陆三哥是圣父降临,还是出于别的考虑,她都感激不尽。

  珍卿忙不迭地答应。

  陆三哥就让珍卿,给她三表叔写一封信,顺便写个条子,写清三表叔的个人信息。

  陆三哥派去禹州的人,到时候拿着信,到省城直接找三表叔。

  珍卿写了信和纸条子,就交给了三哥的随从阿永,叫阿永直接去众仁医院,把这件事,跟众仁医院的廖副院长说明白。

  珍卿看陆三哥这架势,好像这众仁医院,是他们家开的一样。——后来她才晓得,这众仁医院,还真就是后妈家开的。

  饭后,陆三哥难得有点闲空,又给珍卿讲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她后妈家的大哥和二姐,他们祖父吴太爷过世,他们赶去晋州奔丧,这是珍卿已经知道的。

  陆三哥还跟珍卿说,她爹杜教授,原本就在家里等她。

  就在前天接到朋友来信,说在两粤交界处,发现了两千年前的一处墓葬,里面开掘出来的文物很多,对学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而杜爹是有名的文史教授,挖坟掘墓搞考古,那是很能帮得上忙的。

  所以,在珍卿来的前一天,杜教授抬脚就往粤州去了。

  ……

  今天,还有很多人在游行示威,珍卿在饭店待了半天。

  到下午时,陆三哥借了一辆汽车,载着他们兄妹俩,不家乔秘书和阿永,一路慢慢吞吞地,绕着道儿向南方走。

  珍卿来了海宁以后,总听人说谢公馆,今天可终于要去谢公馆。

  之所以叫“谢公馆”,是因她的后妈姓谢,她后妈就是谢公馆的女主人。

  从这个家的命名权来看,就晓得后妈是个强干而霸道的人物。

  珍卿坐在汽车里,看着海宁的街市风貌。

  海宁是个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建筑物、宽敞的柏油路,很有设计感的广告牌,最有包容性的穿衣方式……

  这些,都显现了它的现代化。

  但也能看到,现代化背后的动荡不安。

  那些穿着制服的学生,还有穿着布衫的工人,他们有的举着横幅,有的喊着口号,有的向路人分发传单。

  他们弄的口号,有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有的呼吁“民众支持国货”,有人喊的是“改善劳工待遇、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街上还看见红头巡捕,他们有的站在地面上,有的骑在高头大马上,有人腰里挎着枪,有人手里拿着大铁棍…………

  那些已经觉醒的群体,也还面临着强权的威胁。

  但更多的人穷困无望,因而麻木冷漠,比如街角那些破衣烂衫的乞丐,还有一些房屋外面,那些大脸盘子的站街女。

  珍卿惊讶地发现,竟然还有乞丐拿着烟枪,坐在墙角边上,公然在抽着鸦片烟……

  乞丐旁边的道路上,一群女学生举着小旗,喊着“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但这一切,都跟那抽大烟的乞丐无关,——街上的整个世界,都是他生活的背景板。

  珍卿默默收回了视线,心想:现代化就能代表文明吗?

  这一段路游行的人多,汽车走得慢极了,前面开车的司机说:

  “要不是红头阿三,仗着洋鬼子撑腰,乱打游行的人,也不会越闹越厉害……”

  珍卿暗暗咋舌,这些来自印度的巡捕还挺横的啊。

  车子走到一处工厂门前时,见那里围着群情汹汹的学生和工人,把前面大门已经堵住了。

  坐在前面的乔秘书,扭头跟陆三哥叹息说:

  “东洋人想蚕食中国,这些年太猖狂。海宁这些外资厂,就数东洋人对工人最恶。

  “范先生的大兴厂,东洋人是大股东,学生们不知从哪得的消息,没想到如今也堵上门了。”

  陆三哥反应淡淡,跟司机说:“从东面绕道。”

  司机很诧异地说:“陆先生,从大兴厂后门绕路,近便些。”

  陆三哥声线沉下来,淡漠地说:“学生们都有经验了,他们未必不堵大兴厂后门,就从东面绕路。”

  珍卿看像陆三哥,他这两句话,好像别有意味似的。

  ……

  作者有话说:

  必须得交代一下下:女主是有个性的人,男主也是有个性的人,他们都不是脑残,也都不是恋爱脑。

  女主在后面的剧情里,气质还会比较复杂,也还会偶尔花痴,但她还是个自立自强的人,会好好学习,好好挣钱,不会一心想着依靠别人哒,人设不会崩的……感谢在2021-04-12 20:44:27~2021-04-13 20:05: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4798565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广告画的新画法

  话说珍卿他们坐着车子, 在城市里绕来绕云,终于到了一片大别墅区。

  这里森植蓊郁、环境清幽,不同人家的楼院之间, 间隔着不近的距离——比乡下人住得还宽敞。

  这里的路面,也异常整洁干净。

  有的人家没有院子, 就见那碧茵茵的大片草坪后面, 是一栋栋几何形屋顶的洋楼。

  那些灰砖红瓦的洋楼后, 是瓦蓝瓦蓝的高远天空。

  对比街市上看到的景象, 这里像世外桃源一样。

  到了一个灰院墙的人家时, 车子停在雕花铁艺大门外。

  从汽车上下来之后,大家还没有按门铃,门房就从里面把门打开了。

  陆三哥叫佣人给珍卿搬行李, 然后领着珍卿走了一段,把她交给一位姓秦的女管家。

  陆三哥说有事出门,让珍卿待在家里不必害怕, 一切都有人管照她的。

  然后, 他就直接走出大门, 坐着汽车说走就走了。

  带引珍卿的这位秦管家,大约三四十岁, 身材纤瘦有致, 面孔娟秀端庄,是一个内敛得体的中年女人。

  珍卿对她印象不鲜明, 觉得大概是稳重可靠的人吧。

  这谢公馆占地挺广, 从门道里走进来以后, 首先映入眼帘的, , 是坐落在草坪中间的喷水池子。

  那水池中央的台子上, 有一个西洋女人的雕像,四周的小砖台上,还有四个小孩儿的雕像。

  这宽敞庭院的两侧,各有一个西式檐顶的小亭子,亭子再向南北两面去,还有两座灰砖的小洋楼。

  珍卿来不及细看,那位秦管家带着她,走进中间最气派宏壮的洋楼里面。

  这栋大洋楼是坐西朝东建的——只看楼上窗户的数量,就知道窗户后面房间不少。

  走上那不太短的前门台阶,过了走廊从中间的大门进去。

  走到内厅里面,才知这栋三层洋楼,比外面看起来更大。

  这整个前厅,都是开阔的区域,没有隔成一个个房间。

  厅中间一棵盆景树的旁边,安置着一架黑色三角大钢琴。

  过了大钢琴再往北去,就错落放着桌子沙发,中式西式的都有,看着都是典雅考究、造价不菲的样子。

  南面的厅堂较为空旷,基本没摆什么东西。

  珍卿猜测,南边应该是办宴会时,用来做舞厅的场所。

  秦管家大略给她指了一番,说这里是家里的小宴会厅,东北边的那栋洗尘楼,是专门用来举办大型宴会的。

  秦管家一路引着她走,一边大致地指一指,客厅周围的门后面,哪些是舞蹈室、画室、琴室、餐厅、内客室。

  哪里是太太、先生的卧室、二小姐的房间,还有书房、藏书室,等等。

  然后,她就把珍卿从北边楼梯,引上二楼——楼梯是开在大楼南北两侧的——中间没有楼梯。

  珍卿上到二楼才发现,这第二层楼南北向、东西向,中间各有一条走廊。

  走廊构成的“十”字,把整个第二层楼,分成四块大区域,每块区域有三扇门——也就是有三个大房间。

  也就是整个第二层楼里,就一共有十二个大房间。

  珍卿看得暗暗啧舌,暗叹真是太壕了。

  秦管家带着她向南走,走到西面第三个房间,她掏出钥匙正开门,忽然跟珍卿说:

  “五小姐,紧挨着这栋楼后,还有一个小楼,有些来投奔的亲戚朋友,就住在后面楼里。”

  秦管家说完后面还有楼,又往走廊南面一指,说大少爷、大少奶奶住东南第一间房。

  还有他们生的两个孙小爷,一个孙小姐,住在西南的三个房间里。

  而三少爷住在东北区的第二间,也就是说,跟珍卿住的斜对门儿。

  珍卿有点纳闷,这谢公馆的房屋安排,怎么透着奇怪呢?

  二小姐是个女儿,却跟先生、太太一样,就住在楼下的房间。

  两位少爷住在二楼,如今,又把她这没血缘的女儿,安排得离陆三哥这样近。

  陆三哥外貌风度都好,她可是青春年华的女孩——虽然还没怎么发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