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4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东洋人阴谋加害易宣元先生, 若是爆出来一定会引起大浪潮。珍卿并不希望引出太多风波, 让谢公馆也卷进不可控制的旋涡。而聂梅先在海宁传递出来的意思, 也是上头对东洋还是想绥靖避战,所以, 他们不许有易先生被东洋人谋刺的新闻, 不许有一个新闻激化两国矛盾。

  这事也就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

  某天,她忽然收到娟娟姐小叔子容亭密信, 说她有个叫裴俊瞩的记者朋友, 在应天挖越州警察厅长刘缙新黑材料, 差点被刘缙新派来的杀手一刀剁了。也幸亏裴俊瞩已经察觉到危险, 当时在来找韩容亭求庇护的路上。韩容亭当天晚上下班回家, 走到离他家只隔一条街的地方, 正巧遇见有凶徒对女人行凶。若非韩容亭副官开枪开得快,裴俊瞩没有被一刀割破脖子,身上只有反抗时留下的皮外伤。

  珍卿听得惊心又恼恨,“护身符”早早给了裴俊瞩那死丫头,她竟然侥幸自大到差点没用上。可是裴俊瞩依然揪着此事不放,此时记者还没“无冕之王”的雅号,但是杀害记者是可大可小的事,何况裴俊瞩觉得杀手是人证。她便直接接受外国报纸采访,准备由她作为引子来弄刘缙新。可是才刚显出一点大新闻的声势,越州警察厅长刘缙新在家中暴毙,听说死于一贯先师费先云给他的符水,新的越州警察厅长立刻走马上任。他上任头件事就是惩治凶手道长费先云。刘缙新死后也没有被数证定罪,他搜刮来的金银财物还没被清算。

  而此时裴俊瞩所以留在应天,是因为刺杀她的那个杀手,莫名死在应天的警察监狱里,她不依不饶想叫人给她说法。韩容亭

  跟珍卿说裴俊瞩不知好歹,叫珍卿劝朋友适可而止,不然谁也保不住他。

  无端给人家添这么大麻烦,珍卿简直是羞愧死了,珍卿打电报隐讳地提醒裴俊瞩,再不老老实实地回来缩着,她们这些年的友情就算到头了。欠人家的人情还不知怎么还呢。

  珍卿觉得裴俊瞩太过分了,再嫉恶如仇也得替别人考虑。那个越州刘缙新确实是死了,可是他行过贿的头顶靠山没有,那个刘缙新可能就是他们派人杀的。这些人为怕特务们盯上自己,

  杯弓蛇影试图清除一切隐患,万一把韩容亭甚至娟娟姐夫妇,当成是裴俊瞩的靠山一并迫害怎么办?

  珍卿跟曾托付照顾裴俊瞩的人打招呼,不必为了一个裴俊瞩危害到自身。

  珍卿经此对裴俊瞩失望之极,她回海宁邀她见面她也没去,甚至裴俊瞩托米、熊二人约她,她察觉之后也托故不去。

  她最近倒跟港岛的怡民来信频繁,怡民在信中谈论她的宏愿,说要翻译莎翁的全部作品,已经策划好一个翻译顺序,跟珍卿翻译方法等学术问题。珍卿也跟她谈起最近的职业规划。

  珍卿自六七岁自学线描画,二十年来偏爱人物甚于景物。这些年一步步地涉世愈深,对环境人事的感受在变化,心境和趣向也在悄悄变化。她近来对风景画越发有兴趣,决定在绘画上顺应自己的趣向,有机会多做一些风景写生。

  她精通英、法、德、希腊、东洋、世界语,学得不精的外语也有几门子,自然也有自己的翻译规划。除了按计划向外国人译介中国古典诗文,向老外传递中国的古典美学,她最近正在翻译的纯文学作品,包括莫泊桑作品的外译中,还有S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外译中。现在翻译纯文学作品的人不少,再凑这样的热闹没有大意义。珍卿预备以后多翻名人传记、文艺科技论著等。

  她的《中国散失海外文物图书目录》已出版,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也没有兴趣买,但此书在学界反响不错。珍卿还跟学术协会研讨过文物问题,也应海宁学校邀请做过主题演讲。再有就是,海大希望她扩写《中国“法”的渊源》,作为政治系和法律系开新课的教本。回国以后,她跟编译所的彭寿曾叔叔讨论过,要面向中国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针对青年人做个“国学新注系列”。这也是珍卿深思熟虑许久的,与其淘神费力向外国人推介国学,不如先以现代思想深入浅出地注释经典,让国学经典先来滋养青年人的精神。

  ————

  不觉间六月份又快过完,珍卿回国教课已有两个月。

  六月底的一个礼拜天,珍卿带着娇娇到中古文艺书馆玩,恰遇慕先生等艺专同仁聚坐谈事,正在进行总结教学经验的阶段,珍卿来了自然也加入进去。

  珍卿说起当初慕先生教导她,很注重培养她的“视觉记忆力”,要求她画完素描再默写一遍,这样作画时头脑和眼睛就知道,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无论对学习国画、油画都有益处。珍卿一直用此方法自我培养,绘画事业于中获益匪浅。但她在艺专教学实践两个月,发现这些学生比她懒惰得多,不够重视“视觉记忆力”的训练,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连一些平常勤奋又乖觉的学生,都会为了省事而阳奉阴违。

  这个现象在艺专相当普遍,珍卿问慕先生和师姐师兄这算正常吗?秦间间就对珍卿笑骂,你以为人人都是你这等天材?你的学生不止一个跟我们告状,说你的要求定得太高了,这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啊。叶知秋也跟珍卿大解密,说当年他们还做学生时,慕先生叫他们一周默写两三副素描,在座的这些人也未必回回都能做到啊,就是珍卿这个怪胎傻丫头,慕先生要求什么她就老实做什么,让他们这些人老是被慕先生骂。

  珍卿傻傻地看着大家,忽然对一些事恍然大悟。说起来,她发现学生不重视“视觉记忆力”,但她也不会轻易放弃学生啊,便设法让他们看到技术纯熟的意义。先让低年级学生观摩高年级作画,但是效果不理想。她就把学生拉到花山玩赏写生,还亲身下场给这些愣头青示范:炉火纯青的技术对于保存瞬间的灵感多重要。她亲身示范的效果也不错,不少学生比从前专心多了,珍卿便不时亲身示范一下。但也有不少学生被打击到,说永远达不到易先生的水准,甚至想放弃努力了。珍卿又得跟助教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原来是她定下的标准太高吗?大家看她愣愣地发了半天傻,竟然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说天才艺术家总是高出众人太多,而显得格格不入了,珍卿捧着脸更加无语了。慕先生按着她脑袋叹了口气,但也没说叫她降低教学的标准。

  既然说到这里,珍卿正好跟慕先生告个小状,唐师兄给她素描班排的学生太多,一个班的作业赶上别人两个班,还要不时亲自带学生写生,还得化身心理师安抚学生心灵,天气越热就越觉得好容易累啊。

  周成捷师兄此时也在座中,他之前在粤州帮慕先生办画展,最近才回到海宁,听珍卿明里暗里说疲劳,他竟毛遂自荐要给她当助教,说帮她改改作业引导下学生,也算减轻她负担嘛。周师兄说做广告及替慕先生办画展,虽说挣钱也染了一身铜臭,心中的艺术境界都被俗务淹没,想借给珍卿做助教感染艺术氛围。

  珍卿笑着跟周师兄说:“有人分担我自求之不得,却怎么敢劳周师兄大驾?我怕耽误你的挣钱大业呢。”周师兄坦率无伪、性格执拗,打定主意跟她当一阵助教。朱书琴跟叶知秋、秦间间等,竟然商量着回去调整人事安排。珍卿自己也就没话了,她暗暗想怎么使唤师兄,才不会伤到同门的感情呢。

  这一会,唐人礼师兄端了不少糕点来,招呼温柔寡言的娇娇小美女吃。珍卿初识时就喜画美女的叶知秋,瞅见温柔纤俊、端庄寡言的娇娇,心里的喜爱不由蓬勃而生,在旁边给小美女端茶递水不亦乐乎。连朱书琴和秦间间师姐,刚才见娇娇也赞叹谢公馆真是钟灵毓秀。

  娇娇的性情却不似她纤弱的外表,她既然出身满门俊才的谢公馆,天生宿慧已使她出类拔萃,耳濡目染的东西也造就她的聪颖内秀。她拿起一块百果松糕慢慢咀嚼,看这糕点盘子用了精巧的藤艺品,盘中还细心垫了玻璃纸。再想及路过慕先生的外客厅,那里装设雅致但一点不女气,跟这内客厅雅致温馨的风格不大相同。

  娇娇在心里默默揣测,慕先生据闻没有女眷,听说他的学生朱书琴帮他管些家务。她下意识去看相貌端正的朱女士,她就坐在慕江南先生身边,随时附和慕先生的话意,慕先生只须一个眼神举动,她就知道他需要什么。而且小姑还告诉过她,这朱女士三十多岁的年纪,既不找谈恋爱也不结婚,打定主意将一腔热血献与艺术了。

  娇娇心里默默念一声“打住”,暗暗嘘一口气以平复情绪。十岁是她人生的一个分界点,十岁以前,她看不出任何的男女暧昧,十岁以后,她看见任何男女走在一起,总是不自觉地搜寻暧昧,这简直成了她去不掉的病根。她强令自己把注意力收回来,专心听慕先生对小姑说的话:

  “你觉得责任太重也不妨,我还想让你多教一门理论,就算你周师兄不给你当助教,我也得再给你寻一个助教。艺专向来不少转学生,你来之后转来的就更多。你要履行份内的教学职责,对你的学生多一些耐心。世上芸芸众生境遇各殊,并非都似你这样有心路、家境好,自知心有灵苗,便心无旁骛地用心浇灌它。这个时局下的年轻人啊,心思活络、性情漂浮的太多了。虽然如此,他们也自是心有灵苗,只是容易被外物所惑,在各种事上摇摆不定,最终一事无成,后悔不及,做先生有矫正引导之责……”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23 22:37:42~2023-03-24 19:4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aoxinqing1027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3章 风涛不至小儿女

  慕先生语重心长地劝珍卿对学生耐心, 珍卿晓得他的一番苦心。她是自觉心和定力都强的人,二十多岁能有如今的成就,固然也有家境和时运的造就, 但最终还是靠她的勤奋、毅力,还有勤奋基础上的创造力才有今日。所以, 有些学生投机取巧或自作聪明, 珍卿侧面提点若对方不听, 她就不愿意在他们身上多用心, 这些慕先生看在眼里觉得她没耐心吗?若是这样, 他们师徒意见就有分歧了。

  譬如一个叫蓝林的三年级生,缺课太多跟低年级一块补上素描课。此生在绘画上一心耍小聪明,一直模仿西洋的现代自由派风格, 爱做些轮廓扭曲、色彩夸张、意象怪诞的画,不懂美术的也许不明觉厉,实际不过是拾人牙惠的东西。

  珍卿初时觉得, 这蓝林对色块的运用有独特品味, 几次鼓励他挖掘自己这方面的潜能, 做一些常人能感受的偏写实作品。该生每每阳奉阴违、我行我素。还跟些不着调的艺术品经济人,在外面搞各种噱头高价卖他“自由派”的画, 甚至打着珍卿和慕先生的招牌给作品抬身价。珍卿对这种学生关爱不起来。

  还有个叫刘勋的寒门学子, 听说往日颇为勤奋恭谨,慕先生往日欣赏此生并对他关照颇多。但珍卿从五月份到艺专教课, 他已是海宁学联有名的□□领袖。初时刘勋缺课还不太厉害, 珍卿能体谅青年的爱国热情, 他偶尔缺课也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 六月中旬珍卿组织素描考试, 此人竟伙同平时不用功的坏学生要罢考。可笑他们要罢考的内部本不团结, 慕先生和珍卿一同出面,他的罢考就腹死胎中。但珍卿对刘勋的印象却完全坏掉。这刘勋家贫却学了烧钱的美术,包括珍卿和慕先生等师长在内,都颇关照他的生活和学习,不时送他颜料画纸,帮他找兼职工作。不料却纵得他反校长反老师,着实让人失望心寒。

  珍卿在蓝林和刘勋这长了教训,以后的教学实践不免佛性起来,有些人事退避三舍,不大爱管了。没想到引得慕先生特意点他,这真是让人纠结,各人有各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她这个后世来人再关心他人,也做不到慕先生这样胸怀宽广。

  珍卿正自心里嘀咕,忽听慕先生提议开除六名学生,其中包括她刚才想过的蓝林跟刘勋。慕先生说这六名学生若不清除,艺专校纪崩弛,学风败坏,阖校学生都难以管理,沦落到解散这境都说不定。

  珍卿惊讶地看着慕先生,原来是她会错意了。慕先生大约是欲叫她关心在犯错误的学生,不要让他们堕落到蓝林,刘勋这一步。

  正在想着,厨师老关在外喊“寿康回来了”,才听见喊,郭寿康人已经到楼上内客厅,所有人都笑吟吟看向来人。慕先生其他弟子笑得戏谑,珍卿和娇娇则在打量来人。秦间间师姐还戏谑地问:“今日怎地没带女朋友来?”

  这郭寿康白得生光的俊面上,笑容也像阳光一样明亮:“现在是期末考试周,也没有文明戏排,再说大日头底下,谁还胡乱跑到别人家玩呢?”

  郭寿康一边礼貌答人问话,一面迫切搜寻房里的其他女性。看到面生的娇娇自然对她友善一笑,看见珍卿脸上立刻亮了几度,原本温柔得不见峥嵘的眉目,显出十分的惊喜惊讶,缓步上前落坐拉起珍卿的手,神情像演文明戏那样生动:“姐姐,我最喜欢你了,你的作品我也最喜欢。”然后便跟珍卿表达多次错过相见的遗憾,说最近正看她的什么画册文章,像是积了半辈子的话强欲诉说。

  稍后他要把珍卿拉到他的房间,珍卿顺便把旁边的娇娇也带上,到他的房间见到他的书架,发现她的连环画、诗文集、译著、画册、留声片等,还有她给学童画的识字字角,真是门目齐全,应有尽有。郭寿康自言打听了珍卿不少事迹喜好,又问珍卿最近吃什么玩什么,还有看什么书作什么画,看跟自己打听到的是否对得上。娇娇在一旁看郭寿康的眼神颇奇异。

  珍卿也是初见长大的郭寿康,暗暗纳罕貌不惊人的慕先生,竟生出这样白皙俊秀的小孩。这小孩性格也跟慕先生大相径庭,你说他情绪丰富、话多嘴碎吧,他言谈时眉眼含情,温柔慈和,跟人说话不是称哥便是道姐,对娇娇这比他年龄大的“晚辈”,他直呼其名也是随和亲切,又亲切得一派天然,全不做作。

  珍卿觉得,郭寿康长得像少年时的三哥,却比三哥热情单纯得多。

  慕先生正跟其他学生讨论公事,就见郭寿康拉着珍卿和娇娇出来,对儿子拉扯女孩的作派看不惯。

  珍卿手都被小郭攥出汗了,又不好当众下小孩子的面子,便刻意加快脚步冲慕先生嚷嚷:“先生,啥时候开饭,都饿了。”慕先生却说还不到十一点,急着吃哪一门子饭,叫她先吃些点心垫垫。珍卿顺势说点心真够干的,便拉开娇娇问她刚吃的点心如何,帮娇娇也摆脱抓手狂魔郭寿康。娇娇谨慎又中肯地说是有点干,天热了还嫌有点油呢。

  郭寿康便站到珍卿姑侄中间,问她们要不要吃不干的snack,珍卿笑说不必麻烦了吧,郭寿康自信地说不麻烦,一会就得了。

  其他人笑说又能吃上寿康的手艺,真是太好了。慕先生照例看儿子不满意,叫大家继续讨论艺专教务庶务。这时正说到暑期课程开始之前,要带学生去江州的园林写生,商量着由唐人礼师兄带队,其他人员也三言两语提议好,叫大家再讨论一下。

  慕先生听他们讨论一会,转头问珍卿的暑假安排,看暑期课程怎么给他安排。她说灌制外语留声片到最后阶段,她还不能完全放手。其实,占据她多数业余时间的灌音任务,已经在收尾的阶段了。样片已寄给订制留声片的学校,视他们的反馈情况也许还会修改,而以珍卿这个团队的水准,总不至于需要全部返工。剩下的部分大家驾轻就熟,也不至于太麻烦。但谨慎起见,不可在总想给你派活的人面前,表现得对工作很轻松。

  此外,还要为海宁国大编修一本教材,暑期在海大开了古典诗讲座,还计划翻译几本外国名人传记,再把一些风景素描放大做个小画展,还有诗文绘画翻译戏剧的学术社团,期间都有一些活动需要参与一下。还有一个尚在两可之间的议程,就是带祖父跟丈夫回禹州省亲。不过杜太爷最近苦夏难熬,实在不敢拖着他到处走动。

  慕先生听得很不以为然:“我帮你推一些闲事,去江州园林的写生你也同去,你这人擅长以言动人,去帮你唐师兄和朱师姐分担一下,他们一直都在连轴转。”

  珍卿听得耸肩叹气,只简单说一句:“要跟家人商量。”其实她也苦夏不想动来着。慕先生也叹一声长气:“你要商量便商量吧,知道你累,若是……算了,至少去一两天也好。”珍卿跟慕先生两人说话,其他人讨论完人事,在旁边听着不太开声。寡言多思的娇娇在想,小姑虽得慕先生宠爱,但在这群人里是特别的存在,“特别”会不会引人侧目和孤立呢?

  这时,郭寿康和厨师端着托盘来,小郭做了多份炼乳拌番茄、奶酪拌西瓜、薏仁红豆刨冰,让其他师兄姐们自由选择。然后又回厨房端来两只碗,笑得跟薏仁红豆刨冰一样清爽,兴致勃勃地跟珍卿和娇娇解释:“这是平京人喜欢的风味奶酪,姐姐,娇娇,我还给你们加热了,你们都尝尝,里头好多宝贝呢。”

  秦间间师姐佯装吃醋:“哟哟,寿康,你晓得女孩子不好吃冰的,单单给Iris跟娇娇加热,就想不起我跟你朱师姐啊。”

  被提到的朱师姐吃得正高兴,笑呵呵地反驳秦间间:“老天爷,海宁的六月大热天,一进一出一身汗,谁钟意吃什么热奶酪?就要吃冰的才爽快呢。”叶知秋乐呵呵吃着番茄炼乳,也附和着朱师姐的话说:“谢公馆的人也是怪,要我大热天吃热的,简直如同受酷刑。哎呀,寿康的手艺未免太好,我要是年轻的女孩子,也上赶着跟他做女朋友。”说得一屋子人哄笑起来。小郭也许是被调侃习惯了,脸都不带红一下的,那秦间间师姐笑得前仰后合,嘴里的东西都要喷出来。

  娇娇此时又在心里想,看来小姑的存在虽特别,这些人其实都没有什么恶意。也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慕先生是个正派的厉害人物,他宠信的弟子也差不到哪去,难怪小姑对他如此恭敬孝顺。

  珍卿拿调羹舀着奶酪慢慢吃,发现味道一点不腻,里头还有新鲜的瓜子仁、核桃仁、杏仁,可见这孩子十足的用心。她倒没当众多夸奖小郭的用心,只是跟娇娇一起说确实好喝。郭寿康闻言志得意满,兴致勃勃讲他的烹饪天赋,说好多东西女同学都学着难,他总是一点就通了。

  娇娇听他口音分明是南方人,问她哪里弄这么全的材料,怎么做平京食物这么熟门熟路的呢。郭寿康就说他二表姐夫是平京人,他以前暑假去二表姐夫家玩,见他们家的厨子做就学会了。珍卿问起他在姨妈家的生活,郭寿康说得兴致勃勃。

  郭寿康虽说是亲姨妈在抚养,日常照顾他的却是他姨姥姥,据说那姨姥姥手脚麻利、做事精细,姨妈家的三个表姐也带他玩,不免将郭寿康养得像个娇嫩小姐。

  娇娇在旁边听着不免心想,原来这小孩从小长在女人堆里,竟然是个贾宝玉一般的人物,处在女孩中间也如鱼得水,自在得很。

  娇娇对这些夏日小吃感兴趣,跟郭寿康讨论是怎么做的,两个半大的孩子倒挺说得来。郭寿康还兴致勃勃要教娇娇,大家看着纯真的小儿女也高兴。慕先生见儿子跟小女孩说笑,难得没有横挑鼻子竖挑眼儿,倒跟珍卿赞叹谢公馆家教好,说娇娇这孩子一看就稳重内秀,还望她多给寿康积极的影响。

  娇娇现在是寡言持重的性子,难得跟郭寿康相处融洽,两人下午进行小吃教学,同龄人的教学相长还挺开心。

  傍晚回谢公馆的车子上,娇娇犹然轻松喜悦之状,有一点十六岁少女该有的样子了,珍卿笑着跟她闲谈:“慕先生总说寿康性情漂浮,还厌烦他一群女朋友,不料你这稳重的也跟他玩得来。暑假闲暇时间多,我们不妨请他来家里或花山玩玩。”

  娇娇娴静娇美的面上,一点生动的微笑浮动,拉着珍卿的手跟她讲述心事:“寿康亲切有耐心,讲女孩的事头头是道,而且,我笨手笨脚做不好,他发脾气也不疾言厉色。跟他在一起谈天做事,像跟要好的女朋友一处。而且,我喜欢情绪稳定的人。”

  珍卿讶异地消化着娇娇的评价,竟然把小郭当成闺蜜发展了。那么,郭寿康究竟容不容易找媳妇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24 19:48:08~2023-03-25 18:57: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百香果优益c 5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4章 栽花插柳各有成

  七月上旬, 谢董事长赈济会与方清平先生的慈济会,旗下合办之八家孤儿工艺院同办结业典礼,谢公馆除上学的娇娇外再次一起出动, 到西郊柳树坝工艺院的操场集结,同与会的本地绅商、学界贤达、社会名流, 还有华界政府民政教育相关的代表, 共襄这利国利民的公益盛举。

  七月的上午骄阳可畏, 所有人都阳光的炙烤之中, 主办方也没整太多虚头巴脑的花架式, 看着嘉宾们差不多到齐了,便让集结外围的工艺院开始入场式。

  八院的结业生陆续入场列队完毕,年纪更小的非结业生也跟着列队入场, 观礼嘉宾也纷纷在主席台坐定。然后,先是谢董事长和方清平先生答谢来宾,勉励学子。而后, 华界教育部潘次长为结业生致辞, 盛赞谢董事长和方先生等的义人善举, 言道“养与教同为爱民仁政,而教育尤其重于抚养, 使身无怙恃之儿童操一业以自给, 他日成为有益社会之栋梁,功在当代, 利淑后世”, 在场嘉宾与学生报以热烈掌声。

  紧接着, 半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裴树炎先生, 发表“劳动是天赋凡人的义务和权利”主题演讲, 他先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易宣元先生会讲“人是天道在世上最伟大的创造, 正因为人类天生有劳动的天赋,这劳动就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珍卿被放到最后作压轴的演讲,讲的题目是《用双手和大脑创造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男女生而为人,自有智识的一日起,免不了都在世上汲汲营营、苦苦追寻。有人追寻功名利禄,盼着升官发财;有人醉心于科学创造,想造出上天下海、战无不胜的利器;有人励志读尽量多的书,访尽量多的事,成为有创见有著述的大学问家;也有人想象自己是罗密欧,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他的朱丽叶,或者从男女平等的角度讲,有人想象自己是飞梭织云的织女,想她的牛郎从哪处上岸来寻自己……”

  珍卿这样一讲场中便哄笑起来,台上谢董事长跟教育部潘次长,凑一块笑盈盈地讨论着什么,三哥跟裴树炎先生亦是言笑晏晏,吴二姐、陆sì姐还有那些女嘉宾,也是以扇掩口轻快地谈论着。

  最重要的是,台下的半大孩子们交头接耳,嘻嘻呵呵一下子轻松起来。文化水平偏低的工艺院学生,也从珍卿平白易解的话风中,感受她对各色人物的认知,还有不事虚文、切合实际的话风,距离拉近了就更容易听她谈道理。由大家稍稍谈笑了一阵,珍卿在话筒前压一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但除上面讲到的这些情况,更多人是理智的、务实的,无意追逐什么功名利禄、学术成就,也未必需要如花美眷、倜傥公子,只需要一份自给自足的职业,一个知冷知热的伴侣,再添些乖巧伶俐的孩子,一家人能够三餐温饱、四季平安。可是世人观望如今的世界,只是这样简单的理想也难实现呐。

  “那么是否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困境不能改变,我们就要放弃追寻理想中的生活,就放任自己在家里平躺,在街上闲晃呢?当然不是!我们还要吃喝拉撒,还要呼吸谈话,还要思索想望,这些最寻常不过的事,也在时刻消耗我们的体力和心力。

  “我们现代人讲‘我思故我在’,思想就仿佛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依附在人的身体上,就仿佛一个玻璃瓶里装着水。人的身体若是衰弱死亡了,就像这个玻璃瓶碎裂了,瓶中水汩汩流到地上晒干了,我们的灵魂离了身体,还能安放在何处呢?一旦身体灵魂一同消亡,只须三五年后,世上还有我们生存过的痕迹吗?还有谁人知道我们存在过呢?……

  “所以亲爱的学员们,我们要尽力维持自身的存在,并向自己证明一个事实,我们的存在对世界对他人实有关碍,即便这关碍最初是微乎其微的……如此我们必得用我们的双手做工,获得供养自身的物质,物质丰足到一定程度,我们的身体就能满足了。然而,仅仅是身体的满足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我们耳闻目见的纨绔子弟,明明吃喝不愁,妻儿在室,为何还德性颠倒、败坏人伦,将好端端的幸福人生毁灭了呢?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太贫瘠,就像三五年等不来一场雨的干涸田地,长不出能滋养灵魂的精神食粮,所以仅仅是物质的满足依然不够,我们还有权利享受精神的富足。

  “什么事物能让人精神上富足呢?就是能使你精神愉快,使你奋进勇敢,而不会毁掉你的东西。譬如你是一个报社的排印工,日常工作非常熟练了,冥思苦想得了一个好主意,竟能大大提升排印的效率,老板若不加你的工钱,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老板;或者你是一个刺绣的女工,借助天长日久的工作经验,研究出一个原先没有的技法,你便成了拥有技术资本的人;或者你对工作尽力,对亲人尽心,还关照好自己的健康,某一天,你做了一夜惊险起伏的美梦,把这梦讲给家人街坊一听,他们说比说书先生都讲得好,你是否也觉得精神愉快、志得意满?再譬如,你做工之余念夜校识了不少字,日常买了小报就着路灯来看,小报里的游侠传奇、市井故事,读完是否也觉得借别人的眼看到别样的世界,借着别人的脚踏足远方的山水?……

  “精神上的幸福满足,时常并不在于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在于通过双手和大脑的努力,履行了该履行的义务,获得了该得到的权利。虽然,我们也并非付出一定有收获,努力一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不努力,就更加不配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回馈。

  “正如裴树炎先生适才所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上天唯独赋于人类的权利,你若不心怀敬畏地使用它,上天便会先剥夺你劳动的权利,再剥夺你生存的权利,人生的幸福更是无从谈起……”

  珍卿的通篇演讲很接地气,时而幽默时而庄重,时而叙事时而说理,结业生一时听得专注肃穆,一时听得窃窃私议。

  所有演讲结束以后,嘉宾们为结业生颁发结业礼,就是赈济会、慈济会跟民政厅一同出资,为学习不同工艺的结业生准备的生产工具和少量生产资料,譬如织工得的是织毛巾绒衣的织针和绒线,木工就得的是钜子、凿子或刨子,学藤编、竹编的得了篾刀之类,学画图的就得了笔墨纸张等…………

  台面上的结业典礼结束了,大家在骄阳下被拍了半小时照,工艺院的结业生陆续有秩序地散去。谢董事长和方先生率领嘉宾们移步宾馆,谢公馆一应主人也一同去招待客人。

  把工艺院的孩子培养出师且不够,还要给尚未得工的孩子们找个饭碗。华界的民政厅及官方救济部门,很愿意跟民间慈善组织合作,好彰显一下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今天与会的社会各界名流高士,只要有心也能帮结业生们解决就业。所以日理万机的吴二姐和赵姐夫也都来了,把他们业界的老相识也都找来帮忙。连珍卿、四姐两个应酬相对少的人,也要跟一拨拨贵宾讨论下时事民生,再拉扯一下东家长西家短套近乎,反正使尽浑身解数哄得嘉宾们展颜,请大家一定给结业生捧捧场帮帮忙。好在谢公馆诸人都见过世面、受过历练,没有一个拿不出手的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