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0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李师父说,这里的熊、罴、狼、豹、虎、雕、鹖、鹰、鸢,肯定不是指这些动物,而是以这些鸟兽命名的部落。

  既然以这些鸟兽命名,那这些部落,推测大概是以这些鸟兽为图腾……

  然后,李师父又跟珍卿,大讲西方人的图腾理论。

  把珍卿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上一辈子,虽说没研究过图腾理论,但她也知道,最开始进行图腾研究的,可都是西方人啊。

  她李师父,这样一个前清遗老,怎么会有这样的知识呢?

  所谓学贯中西,莫非说的就是他这种?

  我的天啊,好像真拜了个了不起的师父。

  李师娘跟珍卿说,从前,她李师父也收过不少弟子。

  可他对那些男弟子,都是极为严厉,甚至严苛,弟子学得不好,打骂那是常事。

  学生遇到疑难,也不是他一问,李师父就给解答。

  李师父教学依据,是孔夫子的理,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就是不把学生折磨到位,就不会引导这个学生,不会给他解答问题。

  而据李师娘的观察,李师父教导珍卿,态度可好太多了。

  不但从来不打她,有啥问题,那是有问必答的,一点儿不藏着掖着的。

  珍卿当然心里也感激。

  但是时间长了,她也发现了,李师父教导她,大约也没指望她将来经进济世,有什么大造化。

  就是找个学生作个伴,然后过过当老师的瘾,带着一种玩乐的气氛。

  教学目标不一样,态度当然不一样喽。

  珍卿在李家待了十天,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都是在李家过的。

  直到腊月二十六,杜太爷才叫老铜钮来接她。

  珍卿走的时候,师父和师娘都到门口来送,一声声地嘱咐,让她过了正月十六,就过来磨坊店,一应吃用的东西都不必带,这里都给她备着。

  珍卿坐在马车上,远远地跟他们挥手,心里觉得酸酸的。

  然后,老铜钮带着她,回到杜家庄过年。

  一回到家,珍卿按照睢县的习俗,先给过世的奶奶和妈妈上坟。

  珍卿跪在她妈的坟前,对着坟上枯黄的衰草,轻声地诉说着:

  “……妈,新学校特别好,国文课教的注音字母。声母和韵母搭配着,马上就能读出一个字,可好用了。

  “要是当初你教我这注音字母,我学会了自己就会拼读,你就不用把嗓子弄哑了……

  “学校的课程可多了,有国文、算学、社会课、科学课……

  “妈,音乐课上,我学了一首曲子,名字叫《教我如何不想他》。在家里,祖父不许我唱,我唱给你听,你看好不好听。”

  荒寂萧索的坟场里,残雪未尽,荒草漫径。

  北风缓缓地吹着,小女孩儿幽婉的歌声,若有若无地听入耳中。

  陪着来上坟的大田叔,也忍不住心生酸涩。

  大小姐的妈,就是八年前的腊月病死的。

  但因为她生前的一些事,没有葬入杜家的祖坟,而是孤零零的,跟这些穷人葬在一处。

  唱完了歌,珍卿站起身来,拿帕子擦擦鼻涕和眼泪,最后说:

  “我总会一直念书的。妈,你放心吧。”

  大田叔走上前,给珍卿把皮帽子戴好,帮她挡着风,说:“大小姐,咱们回吧,明年清明再来。”

  说着就把珍卿背起来,往杜家庄村子里走。

  给这里的亲妈上了坟,难免想起幼时的事情。

  亡母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那一幕幕亲密相处的过往,不由地浮上心头来。

  上辈子,她没感受到什么父爱、母爱。

  她上辈子的生父,是个脑子精明的小生意人,但骨子里还是旧式男人,非常之重男亲女。

  他生了四个女儿后,终于生出一个能传宗接代的儿子。

  作为家里第四个女儿,珍卿被忽视得厉害,一直持续到她十三岁。

  她姑姑的丈夫意外去世,儿子生病死的,她姑姑就把小侄女过继到自己膝下。

  姑姑经济条件还好,但因为丈夫、儿子的离世,受的打击很大,精神出了问题。

  上辈子的亲生父母,惦记上了姑姑的房子和存款,把她过继出去,打的就是贪钱占房的主意。

  她上辈子觉得,就算跟着精神不正常的姑姑,也比跟着狼心狗肺的父母强。

  为了不让亲生父母得逞,她十来岁,就学会了撒泼阴人的那一套。

  终于捱到了十八岁,即便作为养母的姑姑,最终也因病过世,她也不再需要监护人了。

  上一辈子,她努力想过得快乐,而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阴影。

  终于到了这一辈子,上天赐给她一个慈爱温柔、体贴入微的母爱,让她享受到向往已久的母爱。

  只可惜,幸福的时光太短暂,只有短短的一年。

  即便算是鸠占鹊巢吧,这一年的幸福,也足够扫出心里的许多阴影了。

第23章 迎新年听爹音信

  珍卿给亲妈上了个坟, 弄得心情不大好,老实在家待了一天。

  小伙伴们来找她玩,她也没精打采, 没有出去。

  又过了一天,她情绪平复, 才跟他们一起玩闹起来。

  玉琮告诉珍卿, 说他爷和他爹决定, 暂时不让他过继, 就在永陵市二叔身边上学, 不用去天津四叔那里了。

  在永陵上学,只要学校放假,他抬脚就回睢县来了。

  李宝荪的娘, 今年公历六月的时候,生了一个小女婴,但没活过一个月。

  他娘身体不大好, 但万幸人还活着。

  李宝荪看起来, 比年初时懂事不少, 知道心疼他妈了。

  珍卿送给他的零食,他说他都藏起来, 偷偷留给他娘吃。他娘还说, 叫他跟珍卿转达谢意。

  她的三个玩伴里面,玉理和李宝荪, 还在族学里面混着。

  九先生自从狠摔一回, 养了那么久, 身体也没有完全养好, 他把自己也看得娇贵多了。

  九先生如今在学里上课, 只要觉得不舒服, 他就会提前离开学堂,然后回家歇着。

  九先生自己走了,学堂也不会说散就散,就让他的儿子照管着。

  九先生的儿子学问一般,不会的东西,就留到九先生第二天再讲,族学里学东西,自然比从前慢了。

  珍卿还是觉得,将来这个世界,只知旧学、不通新学的人,只能随波逐流,凑凑合合地过日子。

  所以,她会跟玉理和李宝荪说,有机会还是要到外面上学。

  她该劝的话也劝了,就看他们家里怎么打算。

  临近新年,珍卿每天只有半天时间,在家里写字念书,其余时间,她就跟小伙伴们一起玩。

  踢毽子、抽陀螺、打弹珠、玩风车,这些都是常规的游戏。

  他们还会跑到玉带河边,捡一块儿石头或砖头,往结了冰的河面上砸,看那冰冻结实没有。

  要是冰面砸开的裂纹大,他们就绝不走到冰面上,就在河边上刨冰块,拿到地面上来玩。

  有时候,他们还找来梯子,够房檐底下挂的冰溜子玩……

  也许是身体变小,珍卿心也变小。跟他们玩很幼稚的游戏,到处跑啊疯的,她也感觉格外的自由快乐。

  她这几天疯得厉害,但家里人长工、用人都劝,说大节下不兴打孩子,杜太爷骂她两句就算了。

  到了除夕夜的时候,杜家的前面正堂里,只有珍卿和杜太爷两人守岁,这时候就显出人丁单薄了。

  祖孙俩在一块儿,其实没有多少话说。

  两人沉默相对,珍卿吃东西吃得无聊,倒还拿了本书来看。

  她看的是《西游记》,四大名著里面,杜太爷唯独允许她看这个——这是唯一一本,她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看的闲书。

  她正看到“四圣试禅心”一回,半老徐娘贾夫人,叫出三个女儿,分别叫真真、爱爱、怜怜。

  想到李师母叫她“珍珍”,她想起来就莫名笑了。忽听杜太爷问她:“珍卿,你想不想你爹?”

  珍卿不知道怎么说,其实这么多年无音信,她基本上把这个所谓的爹,早都忘到脑后去了。

  但她决定虚伪一点,就跟杜太爷说:

  “平时想不起来,等看到别的小孩儿,被他爹拉着抱着,就想起来了。”

  杜太爷表情没啥变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

  “你爹前几年,是出洋上学去了,所得没得音信。现在他回来了,说找了个学堂教书。”

  珍卿垂眸心想,原来是出国留学去了,怪不得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不过,三十多岁还能出国留学,心气也是够高的。

  她又问:“那他在哪个地方?哪个学校?”

  杜太爷有点迷糊地说:“说在京城里嘞,哪个学校说不清,你三表叔打听到一个地方,说能寄信。”

  他看着珍卿说:“从明年开始,多给你爹写信吧。”

  正常的父亲阔别多年,终于回到国内,就算没法回乡看望女儿,好歹应该主动写信吧。

  反倒要个小孩儿主动,天下有这样的父亲,真是小孩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