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78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杜教授感觉悲伤而沮丧。

  将要出去的时候,珍卿温和地警告道:“爸爸,你别总翻我东西,我有我的隐私权。不然,你会吃亏的。”

  门口站着的胖妈,很鸡贼地暗笑一下,说:“先生,五小姐,太太叫你们都下去。”

  他们来到谢董事长书房,谢公馆的第二代都在了。谢董事长跟吴大哥说,吴老太爷留给吴二姐的嫁妆,按照吴大哥之前说法,也该如数交给吴二姐了。

  一屋子兄弟姐妹都瞅着吴大哥,端看他这个长子长孙,怎么给兄弟姐妹做表率。

  家人们现在的态度,让吴祖兴觉得像个局外人,他感到被胁逼的屈辱和郁怒,感到没有长子的地位和尊严。原来这几天,妈妈允许他出入谢公馆,是为了二妹的嫁妆。

  谢董事长看着年过而立的长子,眼中再次掠过失望,比对惜音的颠三倒四还失望。她当众一锤定音:“该给祖怡的必须给,不然,我就找你吴家的长亲说话。”

  吴祖兴霍然站起身,表情阴怒之极,他沉沉地咬着牙说:“我现在就去办!”说着他就摔门而去。

  一屋子人都随之静默,多少情绪和言语,不能宣之于口,只在空气里发酵震动,还是珍卿打破僵氛,趴在二姐身上问:

  “不是办婚礼麻烦嘛,现在怎么又要办,在甬安办还是在海宁办?”

  吴二姐看谢董事长,她和赵先生自然情愿从简从速。

  可妈妈转述亲戚的意思:说舅舅、舅妈从别人那听说,她这个外甥女跟人订婚,悄默声就把事情办了,也没有通知亲朋好友。长辈们都骂太不像话,结婚连亲娘舅都不请,不是不晓得规矩,就是太瞧不起娘舅。反正气恼地很。

  若非是谢董事长多方解释,舅舅、舅妈们,恐怕要打上门来骂人的。谢董事长之前的意思,婚礼还是要办一场,以对亲友有个交代。

  这一会儿,谢董事长依然语重心长:

  “祖怡,你不要新式人物只图新式作派。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想做些大事,一面要更多人帮你,一面是要人不要害你。

  “你办一场婚礼,麻烦十天半月,结纳好亲朋好友,将来多少人心甘情愿帮你,你自己算算这笔账。”

  吴二姐心平气和地讲:“妈妈,我已经愿意办婚礼,你别再说。”

  其实,吴二姐同意大办婚事,也是因为心疼谢董事长。

  大哥越发叫妈妈失望伤心,妈妈此番还病了一场。

  她的妈妈谢董事长,一向是那么雷厉风行,干练强硬,头一回见她这样老态悲苦。

  吴二姐对母亲的爱,还有怜老惜弱的软心肠,这些都让她对母亲心疼之极,想尽力安抚她的心伤。

  之前逼婚的隔阂,忽然间烟消云散,女儿对妈妈的感情,不是那么容易消磨掉的。

  赵先生老母亲年事已高,她嫂子、姐姐都寡居,多少事他们不便操办。

  所以决定婚礼就在海宁办,基本由谢家的人来操作。当然尊重起见,肯定是以男女双方名义办婚宴。

  珍卿生母祭日的那天,心情照常的低落,因此一直待在房里。

  其他人坐在内客厅谈天,因为谈论吴二姐的婚事,吴大哥吴大嫂今天也在谢公馆。

  忽然吴大嫂扯着胖妈进来:“我的好太太,我丢的银瓜子儿,贼头儿找见了,就是这个胖妈,人赃俱获,她抵赖不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谢公馆多少金珠银宝,哪能经住这样老道的三只手?!……”

  胖妈也不输气势,高声大气地嚷:“大少奶奶,你少血口喷人,我说是五小姐送的,你一问就晓得,你偏偏不问,你是撬开棺材喊捉贼,你诚心要冤枉死人!……“

  吴大哥听得心里烦,叫人把胖妈的嘴堵上。吴二姐极不赞同:“事情没弄清楚,就敢堵别人嘴,侮辱别人的人格,大哥的威严也太盛了。”

  吴大嫂掐腰冷笑:“二妹,你什么意思?你护着老道的三只手,都不护着你亲二嫂啊!”

  胖妈是谢公馆的老人,大房两口子是谢公馆的衰人,没人敢真去堵胖妈的嘴巴。

  胖妈急怒地吼道:

  “少把屎盆子扣我头上,我跟你说了多少遍,这银瓜子儿是我过生,五小姐赏给我的。”

  可是五小姐不在这里。今天又是五小姐生母祭日,杜教授和珍卿谁心情也不好。要不要去楼上打扰小五,谢董事长一时犹疑。

  胖妈赶紧说:“三小姐给了我六颗,三少爷当场瞧见的。”

  谢董事长示意管家去叫,不一会陆三哥下来,拿吴大嫂缴获的“贼赃”看,说:“成色像小妹给的,确实给过胖妈六颗。”

  吴大哥若有深意:

  “咱们家小妹,真是深藏不露。银瓜子看似不起眼,也是不能私造的御用之物,只能靠皇家赏赐。”

  谢董事长轻哼一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你老婆是宰辅人家,不也纡尊降贵,嫁入我们这商贾之家嘛!”

  谢董事长跟吴二姐说:“明天,等小妹心情好些,亲自跟她验证,不要冤枉好人,不要放过恶人。”

  吴大嫂还无理挑三分,说胖妈救过二妹妹,又是小妹的贴心人,难怪三弟这么袒护她。说小妹不过乡下财主,从哪里得着宫廷御用之物?

  陆sì姐听得不耐烦,把陆浩云带的金宝瓶坠子,从他脖子里翻来叫谢董事长看:“这是小妹给三哥的定情礼物,这看看这东西,

  陆三哥反感地推四妹,谢董事长凑上来看,细细摩挲金坠子:“确实是好东西。大嫂,你们家从前是宰相门庭,未必别人家就差了。”

  胖妈也愤愤不平:“我们五小姐她……”

  谢董事长和吴二姐,不约而同地吼她:“你住嘴!”

  谢董事长批评胖妈:“你五小姐疼你,你也该疼疼他,给你点好东西,叫花子等不到过年,现时拿出来显摆。要不然你也不受这一遭祸事。”

  她按按发疼的头,跟陆三哥说:“你瞧着办吧。”

  胖妈嘴动来动去的,现在也不敢乱说话,忐忑不安地站着。

  陆三哥把金坠子收好,陆sì姐艳羡不已,她自从无意间看到小妹送三哥“平安如意”金坠子,她心里也爱得很,可惜三哥不愿意给她,小妹也不愿意给她。

  周围的佣人都听愣了,没想到这五小姐,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还真有不少好东西。

  这么一想,不由得许多人心热眼热,原以为胖妈烧的是冷灶,原来五小姐是个热灶。

  陆三哥看着周围的人,晓得财帛动人心,他打算未雨筹谋,给小妹装个保险箱。

  陆sì姐还想歪缠,吴二姐问她:“衣服设计得如何?”

  陆sì姐重头丧气:“做好两件了。我还给你做一件婚礼服。”

  吴二姐说谢谢她,她们就聊起婚礼服来。

第205章 摧心肝的厚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 谢公馆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安排二姐与二姐夫的婚房。赵先生赶回老家甬安,接他在老家的亲友来海宁。

  二姐、三哥在家的时间也多了。一切写写画画的工作, 大部分归了珍卿,小部分是杜教授负责。

  珍卿先画好婚礼的水牌, 然后二姐、三哥做监工, 她一拨一拨地写请柬。此时请帖可不是只填名字就行, 请柬上所有文字都必须要手书。

  谢公馆的亲友多是富商乡绅, 这一阶层的人最讲究规矩排面, 所以该请到的人全须请到。

  珍卿短短两天之内,写了上百份的请柬。

  赵先生不在海宁,吴二姐这甩手掌柜, 连婚书都不自己写,非叫珍卿给她写一篇,务必要与众不同, 一鸣惊人, 珍卿还真给她琢磨了一篇。

  这天把婚书写好了, 元礼、仲礼、娇娇,凑在一起念:“喜今日赵谢联姻, 良缘遂证, 嘉礼因成,关雎早咏, 赵士远志已当归……”

  念完他们在那奇怪, 明明每个字都认得, 怎么好像不大明白意思, 珍卿给他们逐句地解释, 这一句句可都有典故的。

  陆三哥一旁听珍卿讲, 觉得女孩子若才比潘安,连形象也会变得伟岸,让人发自内心地崇拜她。

  讲到后面啥叫“鱼水之欢”,珍卿只解释字面意思,就说鱼儿在水里最快乐,元礼听得直撇嘴,说:“不止这个意思……”

  吴二姐也很喜欢热闹,喜气洋洋地跟弟弟悄声说:

  “我一直有个妄想,我就算结婚生子,也还想跟手足常来往,就像小时候一样。所以啊,弟妇妹夫的人选顶要紧。浩云,你把小妹变成弟妇,是太罗曼蒂克的事,我就望着惜音找个和气的。”

  姐弟俩人嘀嘀咕咕的。

  ————————————————————————

  吴二姐的婚礼请帖陆续发出,吉日在腊月二十八,距此时还有十天多的功夫——之所以踩着年根结尾,还是为了照顾远点的亲友。

  大家为吴二姐婚礼忙碌,海宁城中却忽然来了一个大盗。

  有个叫“鬼手青”的大盗,最近在海宁连作两个案子。

  这“鬼手青”是江湖作派,盗窃手段叫人摸不着头脑。

  鬼手青每回行窃之前,都预先给主人家递条子,条子上讲明何时何日,要取你家的什么东西。凭你把屋子守得铁桶一般,他探囊取物如同游戏,警察连他长什么样都不晓得。

  胖妈端着水果进来,听见珍卿嘀咕“鬼手青”,她立刻跟打了鸡血似的,讲起她道听途说的故事。

  说蜀州路上有个货栈老板,也是鬼手青给他递条子,说三天之内要偷走他的二十条小金鱼。

  这货栈老板绞尽脑汁,想了一个歪才主意,把小黄鱼藏在马桶里——还在里头拉屎撒尿,企图把鬼手青糊弄过去。

  结果,鬼手青还是干干净净地,把二十条小黄鱼掉包盗走。

  胖妈把这大盗讲得很神异,说这人轻功了得,三丈高的院墙一越而过,行走速度比车还快。还说鬼手青得了仙人传承,任何旧式新式的锁,他只要吹口仙气就开了……

  珍卿觉得不靠谱,听着像是传奇话本里的故事。不过事先讲明盗什么东西,这个伎俩确实高明,鬼手青也许未必晓得东西在哪儿,但收到条子的人心惊之下,必要查看收藏一番,这样可就露了馅。

  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陆sì姐倒有一件喜事。

  珍卿这天外出回来,见四姐欣喜地跟吴二姐讲话,把她服装设计的获奖通知单给二姐看,说她设计的三件作品全部获奖,缎面夹旗袍是铜奖,晚礼服是创新设计奖,还有一件婚礼服是面料创意奖。

  陆sì姐像打了鸡血,建议吴二姐在教堂一定要穿她设计的婚礼服。

  四姐说得这么热闹,在谢公馆歇宿的一拨亲友都好奇,问四姐得的什么奖,这奖是个什么名堂。

  陆sì姐龟缩家中半年,既没有宴会可参加,也没有成绩可炫耀,好容易有件出头露脸的事,忍不住打开话匣子,像个人工智能一样,对任何人都是有问必答。

  这些没留过洋的太太奶奶,没有“服装设计师”的概念,她们把陆sì姐理解为“裁缝”,既然获了奖,那就是有心术有造诣的好裁缝。

  除了夸四姐心灵手巧,夸她将来的丈夫孩子有福,夸谢董事长巧娘生巧女,一般人夸不到陆sì姐的创造力。

  之前好长时间,陆sì姐信心宕到谷底,到人前总觉得抬不起头,好容易有件提气的事,大家捧场都不会捧,显得这件事不足在意似的。

  陆sì姐又气恼又伤心,后妈和二姐招呼客人去了,珍卿赶紧劝解:“四姐,咱们家的亲戚,多不知道流行时尚,更不晓得何为时装设计,你既然作品都获奖,肯定是经过有审美的专家认可的,专家认可就是最大的认可。

  “你的作品我也看过,我觉得很大胆,很有审美,如果尺寸合适,我就给你当模特,二姐婚礼的时候,我当着满堂宾客穿出来,告诉别人是你设计的,你看如何?”

  陆sì姐瞬间止住哭:“小妹,你说真的吗?”

  珍卿认真地点头,不过强调:“一定要尺码合适。”

  陆sì姐破涕为笑,说:“肯定合适,我比着自己做的,你比我瘦些,冬天穿肯定合适。”

  四姐殷勤地拿出夹旗袍,先叫王嫂举着给珍卿看:“这件是我亲手做的,送去应选的那件,是王嫂帮着缝完的,还没有还给我。”

  看完了整体效果,四姐又热情介绍细节:“你看外面,我用的是中新厂的单色素缎,绛紫色做伴娘服正好,里面胎的是羊绒,保暖还洋气……我看看,外面最好配牙白的呢子大衣……”

  珍卿无奈地道:“二姐,西式婚礼新娘服是白色,我们总不好喧宾夺主,中式婚礼又不宜穿白,恐怕白色风衣不妥吧。”

  陆sì姐听愣了,她觉得小妹说得对,赶紧开始翻箱捣柜,非要找出一种颜色来配这件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