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63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谢董事长绕过沙发,与杜教授坐在一边。

  吴二姐见他们秀恩爱,还记得提醒他们:

  “杜叔叔,妈妈,现在小报又乱写我们家,说你整天在家打杜叔叔,杜叔叔在谢公馆,就像个通房丫头——”

  珍卿喝水呛着了,谢董事长打二姐一下,二姐躲一下说:“总之,外头人话讲得难听,你们也留心一下。”

  杜教授不大在乎:“坊间的人讲闲话,都喜欢耸人听闻,越是离奇古怪的事,越传得长远,我们清者自清——”

  谢董事长笑笑不说话。

  珍卿不敢苟同:“给自己辩白,虽然事倍功半,可是只讲清者自清,一味地不辩驳,别人倒以为你默认……”

  大家就这个论题说着,一会儿三哥回来,也惊诧于杜教授的脸,失笑着道:“不会真像外面传言,是柳先生打的吧?”

  因为莫名其妙的误会,柳惜烈在海宁富贵人家,已经没有名声了,说起来也有点冤屈。

  但谢董事长也觉得,柳惜烈没有那么冤,他之前与祖怡分手,几回闹到大庭广众,他一个外地来的医生,给自己闹出偌大名声。若不然,祖怡也不是风头人物,柳某更非社会名流,小报能写出什么来?

  谢董事长顺嘴说了句:“柳惜烈确实心窄,翟俊这孩子倒是心宽,可惜——”

  陆sì姐接嘴挺快:“就是人长得太难看,太难看。他其实会办事,也会说话,人并不讨厌,可惜太难看。”

  陆sì姐一说,见大家都看着她,她妈妈与跟哥姐都皱眉。

  陆sì姐紧张地说:“我可没诋毁她,他丑得有目共睹,这难道不是实情?”

  没有人接她的茬,陆sì姐觉得大家态度莫名其妙。

  ————————————————————————————

  有一天晚上在杜宅,珍卿跟三哥一起散步。这杜太爷盯着三哥死瞅,瞅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珍卿寻机问老头儿,在三哥脸上看出什么花了。

  杜太爷没搭理她,神情凌厉而冷飕,像是跟谁结了仇一样。难道不喜欢她跟三哥走太近?可他们一起散步很久,没道理杜太爷今天才各色起来。

  后来,家里佣人告诉珍卿,前一阵杜太爷老打听三哥,后来又嘀咕三哥是个色中恶鬼,很不高兴。

  珍卿觉得肯定是坊间传闻,还有从前那些绯色小报弄的,但她搞不清杜太爷为何到外头打听三哥。

  她私底下吩咐大家,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顺便”给大家讲些三哥的事,掰掰杜太爷对三哥的坏印象。

  但杜太爷对三哥的态度,总有些不冷不热,不阴不阳的。有一回还跟珍卿提,想叫三哥从这里搬走。

  ————————————————————————

  慕先生送杜太爷一套房,手续都是三哥帮着办下。

  十二月下旬的一天,陆三哥从外面办事回来,直接找到沉迷戏曲的杜太爷,递给他一个档案袋。

  杜太爷从档案袋里,拿出新房子的一切证件,摸着上头一个个红印戳。

  看他手抖脸也抖,陆三哥暗暗感慨:“其实,您可以把房产落在自己名下,如果改变主意,也容易修改证明。”就是要多交点捐税。

  杜太爷拿袖子擦擦房产证明,又郑重其事地装回去。他似乎没听到陆三哥的话,也有可能他听到了,但觉得没有必要回答。

  杜太爷跟三哥说:“浩云呐,搬家的事还要劳务你。还有珍卿预先给的赁屋钱,你看啥时候还回来?”

  陆浩云无奈地笑:“杜祖父,搬家太劳动了,这里离小妹学校近便,她也刚刚住惯。”

  杜太爷喉咙里有痰,说话的时候呼噜着,像是动了一点气:

  “慕先生送的房也近便,说一千道一万,自家有房还来赁房,太不讲究。”

  三哥笑得有点意味:

  “杜祖父先别急,你听晚辈讲讲心里话。其实这栋小洋楼,本来我就预备送给小妹,将来作为她的陪嫁房产。

  “但您晓得自家孙女,她是个自尊要强的,不想无故占我的便宜,我才以租赁之名给她住。这房子是我诚意要送,只差一道法律程序就是她的,所以说起来也是您的,你们祖孙何必搬它呢?”

  杜太爷傻傻张着嘴,一时不晓得如何反应,他悻悻地,在心里转着好多头绪,转到最后,兴奋激动的劲头漫上来。

  他过来握着三哥的手,颤抖着问三哥:“后生,你是真心话啵?”

  陆三哥说当然是真心。

  杜太爷激动得不行,往房里的祖宗牌位拜拜,喜极而泣地拉后孙子说:“那咱俩现在就去扯证吧!”

  杜太爷现在也懂点行,给未成年的人签纯受利的合同,可以不用经过本人,他肯定不会叫珍卿知道。

  他觉得这事美得很,不吭不嗯地,他给珍卿弄了俩小洋房,多美啊。

  陆三哥无奈地说:“杜祖父,今天时辰太晚,明天再说吧。房子跑不了。”

  第二天早上,陆三哥一早出门,杜太爷笑眯眯在门口目送他。

  珍卿真是纳闷,杜太爷原本对三哥没好脸色,暗戳戳想叫他搬出去。这两天他态度有点怪怪的。

  ————————————————————————————

  杜教授《神话通论》一印出来,就给珍卿送了五本。珍卿正好给朋友们一人送一本。

  她先前校对就认真读过,现在看还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是杜教授遍稽群籍,花费四年功夫写成的。

  书中结合不同国家的历史伦理、传统习俗,对中西的神话作了探索性的比较研究。

  珍卿觉得《神话通史》既见功底,也难得充满趣味。

  她觉得美中不足有两点:一对西方神话评价过高,珍卿觉得中国的上古神话,很多东西可以发掘,虽然内容比较零碎,比不上希腊罗马神话,经过前人整理筛选,内容系统而完整,思想性也很强。

  第二个美中不足处,珍卿觉得论述太充足,对故事的推证不够详实。

  但还是瑕不掩瑜。

  所以,不能只看到杜教授脸白,还要看到他的真才实学。谢董事长看上他,当然不只图他长得俊。

  这时节才有冬天的感觉。

  南窗迎灯坐,凄凄岁暮风。狞声难惊心,为有书为朋。

  这种感觉真是好极。

  正瞧着《神话通史》,金妈、胖妈、袁妈一道来了。金妈、胖妈给珍卿织了一套绒衣,袁妈给她做了件棉旗袍。

  珍卿先试袁妈的棉旗袍,说松松爽爽的不太厚,正适合在家里穿着,赞了袁妈一番。袁妈见手艺受赏识,她特别高兴。

  绒线衣的上衣是金妈织的,下衣是胖妈织的。

  但下衣臀围有点瘦了,珍卿穿着稍有点紧,胖妈摸着珍卿的腰臀,大惊小怪地说:“五小姐,你什么时候胖了?”

  金妈打开胖妈的手说:

  “十七八的闺女,正是长血肉的时候,五小姐的体格再不算胖的。五小姐越发长大,有些衣服该放放了。”

  金妈叫胖妈去把绒线裤改改,胖妈手艺现了眼,有点不高兴。

  金妈叫袁妈也先去忙着,她留下来检查这阁楼四处,说没想到一阵北风来,冷不丁这么冷,问珍卿屋子漏不漏风,晚上睡着冷不冷。

  这小洋楼有管道供暖,晚上确实没觉着冷,就是听见风呜呜地吹。

  金妈走后她也不看书,她准备构思小学教科书的插画。

  楼下杜太爷又开了戏匣子。

  搞不清杜太爷咋想的,好像从某个时候开始,老头儿心情越发好,没事哼着小曲儿,还会无缘无故地偷着乐。

  珍卿按着脑袋□□。

  也许是因为天气乍冷,珍卿听着戏匣子觉得烦躁,干脆收拾好绘画工具,打算找个暖和的咖啡馆待一会。

  她就在附近找个地方,还是黄大光跟着她。

  珍卿在街道外,看见一张新的通缉令,很多通缉犯都有照片,照片里有的人看起来并不那么凶恶。

  她觉得后脖子发冷,昨夜又听见一阵枪响,也不晓得是不是□□。

  她莫名想起明衡表哥,她猜他大约是活着的。上个月才收到姑奶奶的来信,说若衡表姐怀孕,大家非常高兴,连二表娘也精神不少。

  昱衡表哥也有好转,二表娘寻了个丫头侍候他,那丫头知书识字,常给他念报读书听,两个人倒也相得。

  “珍卿!”珍卿正在思忖,忽听人叫惊了一跳,没想到卢君毓竟在这。

第188章 母子关系的破裂

  珍卿正在看布告墙, 思绪纷纭,忽听见卢君毓背后叫她,她吓了一大跳。

  她疑惑片刻, 从那布告墙上走开,卢君毓面现欣喜:“我听你祖父说你病了, 看能不能登门看病。”

  珍卿听得有点诧异, 旋即反应过来, 大约杜太爷接过卢君毓的电话, 但杜太爷故意隐瞒, 她说:“你别见怪,我祖父思想传统,不习惯男女交际。”

  卢君毓握手欣喜:“珍卿, 你跟我解释!我真高兴。”

  珍卿转换话题:“你找我什么事?”

  卢君毓说看了她的新文章,觉得好极,就是想跟她讨论一下。

  第二个原因是, 他有两张西洋交响乐会的票, 想请她去听音乐。

  他这么小心翼翼, 作小伏低,珍卿真不晓得怎么拒绝。沉默了一会儿, 她还是狠狠心, 说她恐怕没有闲空,把她要画的教科书插画亮给他看。

  卢君毓摇头苦笑:

  “珍卿, 你像一座守卫森严的城堡, 外面是护城河, 河过去是郭, 郭过去还有城, 一层层阻住我。我这么喜欢你, 可你真叫我感到彷徨。”

  珍卿吃软不吃硬,看他放下身段示弱,一点儿没有逾矩之处,她反倒不能再在言行上发狠。只好无声地低头,看着带着飞毛的小皮靴,还是三哥给她买的呢。

  其实该说的话都说过,她不会把“我不喜欢你”放在嘴边。

  他们找个咖啡馆坐下,珍卿拿出纸笔开始构思,琢磨一会就灵思泉涌,专心致志地画起来。

  卢君毓看她画画,觉得真美好。可是过半个钟头,家里听差找到他,说他父亲的坐驾被人袭击,路上出了车祸。

  他见珍卿聚精会神,完全忘我地作画,跟黄大光讲一下,他就匆匆地走开了。

  三哥找来的时候,正看见卢君毓匆匆离开。

  珍卿画的是三年级语文课本插图,这一会儿刚画好的一课,是个挺熟悉的故事:

  说过年要吃点好菜饭,吃什么呢?先说杀鸡,鸡说它会啼鸣报晓;又说杀狗,狗说它会看门守夜;又说宰牛,牛说它会犁地耕田;又说杀马,马说它会拉车驮人,最后只有杀掉一无是处的猪……

  珍卿翻翻自己作的画,合上画本休息一会,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她脸上不觉挂着浅笑。